笛卡尔
笛卡尔语录

笛卡尔语录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被誉为西方哲学史上最著名的语录之一。
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揭示了人类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紧密关系,引发了对自我意识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他试图通过怀疑一切来找到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可能是虚假的,因此他提出了“怀疑一切,只相信自己所思考的东西”(Dubito, ergo cogito, ergo sum)的观点。
这种怀疑主义的态度使他否定了传统的权威和信仰,而将个人的思考和理性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是笛卡尔对自己哲学推理的结论。
他认为,即使一切都可能是虚假的,但只要自己在思考,就能确定自己的存在。
思考是一种不容置疑的行为,而存在则是思考的前提。
因此,无论外部世界是否真实,自己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
这句话也启发了人们对自我意识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是我们存在的根基,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纽带。
正是因为我们能够思考,我们才能够感知、理解和改变世界,才能够体验生命的种种美好和痛苦。
然而,这句话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哲学争议。
有人认为,笛卡尔的观点过于主观,忽视了外部世界对我们存在的影响。
也有人指出,思考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因为我们的思想也可能是虚幻的。
因此,“我思故我在”并非绝对的真理,它只是一个哲学上的假设,需要在更广泛的思辨中得到验证和完善。
无论如何,笛卡尔的这句话,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激发了人们对自我意识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它提醒我们,我们是活生生的个体,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是我们与世界相连的桥梁,我们的存在是我们对世界的回应。
正是因为有了思考,我们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才能够体验生命的丰富和多彩。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内容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的内容【原创实用版】目录1.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简介2.天赋观念的内容3.天赋观念的影响正文1.笛卡尔的天赋观念简介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天赋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赋观念主张人类在出生时就拥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并非通过学习或经验获得,而是与生俱来的。
2.天赋观念的内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笛卡尔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一些基本的知识,这些知识不需要通过学习就能获得。
比如,人类天生就知道“我存在”,这便是笛卡尔所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名言。
此外,人类还天生知道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几何学等。
(2) 道德:笛卡尔认为人类天生具有道德意识,即对善恶的判断能力。
这种道德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教育或社会规范来灌输。
(3) 自然界知识:笛卡尔认为人类天生对自然界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界的规律。
这种能力使人类能够直接认识到自然界的真实,而不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
3.天赋观念的影响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它为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们提供了理论支持,使得他们更加重视人的理性和天赋权利。
另一方面,天赋观念也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启示,即教育应该注重发挥人的天赋潜能,而非单纯地灌输知识。
然而,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一些学者认为,天赋观念过于强调人的天赋,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
实际上,人的知识和能力往往是天赋与后天学习相结合的产物。
总之,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对人类哲学、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简介

勒内·笛卡尔(1596~1650)[美]迈克尔·H·哈特著苏世军周宇译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都兰省海乐村。
少年时期他上过一所环境优雅的耶稣会学校──尖塔中学。
二十岁在普瓦提·埃大学获得法律学学位。
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皆是有懈可击的。
从此,他没有继续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决定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世面。
由于笛卡尔的家庭经济富裕,足以使他囊满无挂,悠哉游哉。
从1616年到1682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
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是他显然未参加任何战斗。
他还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国家。
在这些年间,他系统陈述了他认为他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
他五十二岁时,决定用此方法将世界做个综合性的描述。
当时他定居荷兰。
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生活在那里,他选择了荷兰,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还可以躲避巴黎社会的纷扰。
1629年他写了《思维指南录》一书,概述了他的方法(但是这本书从未完稿,也许从未打算发表,直到他去世五十多年后他的第一版才问世)。
在1630年到1634年期间,笛卡尔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科学。
为了学到更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他亲自做解剖。
他在光学、气象学、数学及其他几个学科领域内都独立从事过重要研究。
笛卡尔本想在一本题为《世界》的书中介绍他的科研成果,但是当该书在1633年快要完稿时,他获悉意大利教会的权威们宣告伽利略有罪,因为他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
虽然笛卡尔在荷兰未受到天主教权威的迫害,但是他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收书稿进箧入匣,因为在书中他捍卫了哥白尼的学说。
但是在1637年他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用法文而不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一切有文化的人都可以通读,包括没有学过古典语言的人。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

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与数学思想对历史的影响深远。
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这样一句话:“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笛卡尔出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一个地方法院的评议员,相当于现在的律师和法官。
笛卡尔1岁时,母亲去世,给笛卡尔留下了一笔遗产,为日后他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
8岁时笛卡尔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在校学习8年,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读了古典文学、历史、神学、哲学、法学、医学、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但最使他感兴趣的是数学。
在结束学业时他暗下决心:不再死钻书本学问,而要向世界这本大书讨教,于是他决定避开战争,远离社交活动频繁的都市,寻找一处适于研究的环境。
1612年笛卡尔到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学,四年后获得博士学位。
1616年笛卡尔结束学业后,便背离家庭的职业传统,开始探索人生之路。
他投笔从戎,想借机游历欧洲,开阔眼界。
这期间有几次经历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次,笛卡尔在街上散步,偶然间看到了一张数学题悬赏的启事。
两天后,笛卡尔竟然把那个问题解答出来了,引起了著名学者伊萨克·皮克曼的注意。
皮克曼向笛卡尔介绍了数学的最新发展,给了他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
与皮克曼的交往,使笛卡尔对自己的数学和科学能力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他开始认真探寻是否存在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使用性的方法,以期获取真正的知识。
据说,笛卡尔曾在一个晚上做了三个奇特的梦。
第一个梦是,笛卡尔被风暴吹到一个风力吹不到的地方;第二个梦是他得到了打开自然宝库的钥匙;第三个梦是他开辟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道路。
这三个奇特的梦增强了他创立新学说的信心。
这一天是笛卡尔思想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有些学者把这一天定为解析几何的诞生日。
然而长期的军旅生活使笛卡尔感到疲惫,他于1621年回国,时值法国内乱,于是他去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地旅行。
笛卡尔 观念 形式

笛卡尔观念形式:
笛卡尔观念形式指的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在其著作《第一哲学沉思》中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和哲学体系。
笛卡尔主张通过怀疑一切,将思维建立在不容置疑的基础上,以此来寻求真理和确定知识的可靠性。
笛卡尔观念形式的核心思想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笛卡尔认为,尽管我们不能确定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其他事物的真实性,但我们无法否认我们思考、怀疑和推理的过程,因为这些思维活动本身证明了我们的存在。
这种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成为笛卡尔确定的唯一真理和可靠的知识基础。
在形式上,笛卡尔观念强调使用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来建立知识体系。
笛卡尔通过分析和抽象的思维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元素,并通过逻辑推理来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
总的来说,笛卡尔观念形式是一种怀疑主义的哲学方法,倡导以严谨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建立可靠的知识体系。
这种观念形式对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理性思考和知识建构的重要基础。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认识 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 的终点。比较权威的解释是:“我 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否 认、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因 为我在思考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 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 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 个我并非广cartes,公 元 1596 年 3 月 31 日 — 公元 1650 年 2 月 11 日),法国著名哲学家。出生于 法国,逝世于瑞典。是法国著名的 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 家。 笛卡尔从小就有思考的习惯,一天他抬头 望着天花板 , 一只小小的蜘蛛从墙角慢慢地 爬过来,吐丝结网,忙个不停.从东爬到西,从南 爬到北.要结一张网,小蜘蛛该走多少路啊!笛 卡尔突发奇想 , 算一算蜘蛛走过的路程 . 他先 把蜘蛛看成一个点 ,这个点离墙角多远 ?离墙 的两边多远 ? …… 他思考着 , 计 算 着 , 他睡着 了…… 梦中他继续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驰骋 , 好像悟出了什么 , 又看到了什么 , 大梦醒来的 笛卡尔茅塞顿开:在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下, 一个点可以用到这两条直线的距离 , 也就是 两个数来表示 , 这个点的位置就被确定了 . 用 数形结合的方式将代数与几何的桥梁联起来 了 . 这就是解析几何学诞生的曙光 ,沿着这条 思路前进 , 在众多数学家的努力下数学的历 史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建立了解析几何学。
笛卡尔简介

五、其他数学成就
1、笛卡尔符号法则 笛卡儿符号法则,首先由笛卡儿在他的 作品《La Géométrie》中描述,是一个用 于确定多项式的正根或负根的个数的方法。 如果把一元实系数多项式按降幂方式排列, 则多项式的正根的个数要么等于相邻的非 零系数的符号的变化次数,要么比它小2 的倍数。而负根的个数则是把所有奇数次 项的系数变号以后,所得到的多项式的符 号的变化次数,或者比它小2的倍数。
三、笛卡尔与哲学
2、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我思故我在”将自我意识确立为哲学 的第一原理,但是如何走出狭隘的自我,重 新建立起在普遍怀疑中被否定掉的外部世界 ?只有通过上帝才能解决这个理论难题。
三、笛卡尔与哲学
3、关于外部事物存在的证明
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第三原理是“物质存在”。 我们是通过普遍怀疑的方式来确定“我思”的, 虽然这种怀疑方法卓有成效,但是也因此而造成 了物质世界是否存在这一最大的怀疑。 不过当我们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之后,这个难题 就迎刃而解了,如前所述,上帝是一个最完满的 实体,所以我也就确信上帝是绝不会欺骗我的, 绝不会把我引入歧途,陷入谬误。 现在我们知道上帝是完满的,因而不可能欺骗 我们,于是我们最大的怀疑便连根铲除了。这就 是说,由于确定上帝的实在性和完满性,我现在 也确信物质世界的存在。
• 解析几何学,表明了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归结 成为代数形式,而且可以通过代数变换来实现 发现几何性质,证明几何性质。解析几何的出 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趋 向,把相互对立着的“数” 与“形”统一了起 来,使几何曲线与代数方程相结合。笛卡尔的 这一天才创见,更为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从而开拓了变量数学的广阔领域。
五、笛卡尔与几何学
1637年,笛卡尔发表了《几何学》,创 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他用平面上的一点到 两条固定直线的距离来确定点的位置,用坐 标来描述空间上的点。 直角坐标系:是一种正交坐标系。二维的 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互垂直(0,0)点重合 的数轴构成的。在平面内,任何一点与坐标 的对应关系,类似于数轴上点与坐标的对应 关系。采用直角坐标,几何形状可以用代数 公式明确的表达出来。几何形状的每一个点 的直角坐标必须遵守这代数公式。
笛卡尔的数学成就

笛卡尔的数学成就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数学成就对于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今天的数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以笛卡尔的数学成就为主题,介绍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
一、笛卡尔坐标系笛卡尔最重要的数学成就之一是坐标几何学的创立。
他将代数和几何相结合,提出了笛卡尔坐标系的概念。
笛卡尔坐标系是指通过数轴和直角坐标系将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相联系的一种方法。
这一创新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从而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笛卡尔坐标系的引入使得人们可以用简洁的代数表达式来描述几何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发展。
二、笛卡尔几何在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笛卡尔几何的概念。
笛卡尔几何是一种通过代数方程来描述几何图形的方法。
通过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方程,笛卡尔几何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
这一方法不仅推动了几何学的发展,还为后来的微积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笛卡尔坐标系与曲线方程在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中,他研究了曲线的方程与坐标系的关系。
通过将曲线的方程与坐标系相联系,笛卡尔发现了许多曲线的特性和性质。
他提出了许多曲线的方程,如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等,为曲线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四、笛卡尔坐标系与解析几何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奠定了解析几何的基础。
解析几何是一种通过代数方程和坐标系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
它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解析几何的发展对于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是解析几何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五、笛卡尔坐标系与数学分析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为后来的数学分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学分析是一种研究函数、极限和无穷小的方法。
通过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方程,笛卡尔的坐标几何学使得几何问题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为数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 第二,对我们的身体的感受同样也是可疑的。 例子:幻肢现象(患者在肢体切除后仍感觉 肢体存在);梦境与现实难以区分(the dream argument)。 结论:“凡是我当做最真实、最可靠而接受 过来的东西,我都是从感官或通过感官得来的。 不过,我有时觉得这些感官是骗人的;为了小心 谨慎起见,对于一经骗过我们的东西就绝不完全 加以信任。”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分析:(1)区分理论探索与现实生活,在学术研究和思想上要充分怀疑, 但是对现实生活的秩序和规范并不怀疑,要谨言慎行。 “第一条,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笃守我靠神保佑从小就领受的宗 教,在其他一切事情上以周围最明智的人为榜样,尊奉他们在实践上 一致接受的那些最合乎中道、最不走极端的意见,来约束自己。 第二条,在行动上要尽可能地果断和判决,一旦选定某种看法,哪 怕它还非常可疑,也毫不动摇地坚决遵循,就像它十分可靠一样。 第三条,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 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 最后一条,把我的一生都用来培养我的理性,按照我所规定的那种 方法尽全力增进我对真理的认识。” 第一、三条强调听从命运的安排,不怀疑现实的秩序,不对抗政 府、传统的宗教信仰等,第二条强调不能因为怀疑而影响现实生活, 不能因为怀疑所要做的事情而怠于行动 ,最后一条强调怀疑本身不是 目的,而是为了求知,培养自己的理性。
二、元哲学:哲学是什么
• (二)哲学的方法
1、四个基本原则 “第一,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能 把它们当成真的加以接受。 第二,要把我们考察的每一个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 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地解决之的程度为止。 第三,按照秩序,从最简单的、最容易认识的对象 出发,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就连那些 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秩序。 第四,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 举出来,以做到确信没学的对象和组成部分: “哲学好像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 从树干上生出的树枝是其他一切学问,归结起来主要有三 种,即医学、机械学和道德学,道德学我认为是最高的、 最完全的学问,它以其他学问的全部知识为前提,是最高 等的智慧。” 分析:基础是形而上学,它是第一哲学,确定科学 的基础和标准,确立基本实体及其相互关系,主干是物理 学,讨论宇宙的发生以及广延性的自然物体的属性及其关 系,分支是医学、机械学和道德学,其中道德学是最高的 科学,考察人的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二、元哲学:哲学是什么
(三)依据此规则确立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 1、构成《第一哲学沉思集》主体的六个部分的标题 (1)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2)论人的精神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 (3)论上帝及其存在 (4)论真理与错误 (5)论物体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及其存在 (6)论物体性东西的存在,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2、分析:首先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怀疑外在的事物以及有关 它们的认识,怀疑数学知识,进而获得不可怀疑、绝对确定的阿 基米德点,即“我思故我在”以及真理的标准,然后依据这个起 点和真理标准逐步获得有关自我、上帝以及外在的物质世界的认 识。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 2、对数学知识的怀疑。 “不管我醒着还是睡着,二和三加在一起总是形 成五的数目,正方形总不会有四个以上的边,像这 样明显的一些真理,看来不会让人怀疑有什么错误 或者不可靠的可能。” 笛卡尔的“恶魔”(the evil demon)再次出现: “和我有时断定别的人们甚至在他们以为知道得最 准确的事情上弄错一样,也可能是上帝有意让我每 次在二加三上,或者在数一个正方形的边上,或者 在判断什么更容易的东西上弄错。”
2、耽于沉思,怀疑传统的知识和学问 “迄今为止,除了日甚一日地看清自己的无知之外, 似乎并没有得到其他任何收获。” 抉择:“完全放弃了学问的研究,除开在我身上和 世界这部大书里能到的科学之外,不再追求其他的科 学。”
一、生平和主要著作
(二)主要著作
1、《指导心灵探求真理的原则》(Regulae ad Directionem Ingenii/ 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 写于1627-1628年) 2、《谈方法》(Discours de la method/Discourse on the Method,写于1637年) 3、《第一哲学沉思集》(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写于 1639-1640年) 4、《哲学原理》(Principia philosophia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1644年出版) 5、《论灵魂的激情》(Les Passions de l'â me /
四、阿基米德点:“我思故我在”
(2)“我思”的含义 “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那就是说,一个 在怀疑、在领会、在肯定、在否定、在愿意、在不愿 意、也在想象、在感觉的东西。” “当我看的时候,或者当我想到我在看的时候 (这两种情况我是不加分别的),这个思想的我就绝 不可能不是同一个东西。” “严格地说,我只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也就是 说,我只是一个心灵、一个理智或一个理性。” 思想:广义上,包括一切意识活动:感觉、想象、 认知、意志等等,不仅是对象意识,而且还是自我意 识;
四、阿基米德点:“我思故我在”
• (二)分析:
1、“我运动,故我在”、“我笑,故我在”之类的命 题与“我思故我在”一样具有确定性吗? 2、“我思故我在”是直接被给予的自明命题,不是如 下推理的结果:凡思想的东西都是存在的,我思想, 所以我存在,换言之,我的思想与我的存在有直接必 然的联系。 “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也是如此,存在也不是通过 三段论法从思维中推出来的。这里只不过通过直觉的 活动承认一个简单地给与的事实。”
四、阿基米德点:“我思故我在”
问 题
笛卡尔虽然确立了绝对确定的“我思故我在” 这个第一原理和自我这个精神实体,但是如果他 不能由它们出发获得有关外在世界的知识,重新 确立起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信念的真实性和合 理性,那么就会陷入到唯我论(Solipsism)中, 即只承认世界上只有我的精神是真正存在的,无 法超出自我的狭窄圈子。
第三节
• • • • • • • • • •
笛卡尔(RenéDescartes)
一、生平和主要著作 二、元哲学:哲学是什么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四、阿基米德点:“我思故我在” 五、真理的标准 六、上帝存在的证明 七、机械论的物理学 八、身心二元论 九、唯理论的认识论 十、小结
一、生平和主要著作
(一)生平 1、在现实生活中谨言慎行 “隐藏得越深者生活得越好。”(He lives well who is well hidden.)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 (二)具体的怀疑步骤:
1、对感觉的怀疑。 我们对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身体的认识都 依赖于感觉。人们一般倾向于接受感觉的东 西,想当然地将它们当作是真实的。因此, 只要感觉本身是不可靠的、值得怀疑的,那 么我们凭借感觉所获得的认识就是可疑的。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
第一,对外在世界及其对象的感觉本身是不可靠的。 例子:从远看塔是圆,从近看却是方的;放在水中 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但是它本身是直的。 笛卡尔的“恶魔”(the evil demon):可能有一个 力量非常强大、诡计多端的魔鬼,它极尽欺骗之能事来骗 我,让我通过五官感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外在世界,相信 它是真实的世界。 “我愿意假定,一切真理的源泉不是仁慈的上帝,而 是一个同样狡猾、同样有法力的恶魔,施尽全身的解数, 要将我引上歧途。我愿假定,天空、空气、土地、形状、 色彩、声音和一切外在事物都不过是那欺人的梦境的呈现, 而那个恶魔就是要利用这些来换取我的轻信。”
四、阿基米德点:“我思故我在”
• (一)普遍怀疑的剩余物,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 1、怀疑本身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怀疑怀疑本身恰 恰预设或者说证实怀疑本身的真实性,否则怀疑无法 进行。 2、怀疑是一种思想活动,而思想本身需要一个主 体,即我。 3、因此,“我思,故我在。” (Je pense, donc je suis./Cogito, ergo sum./I think, therefore I am.) “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 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 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
五、真理的标准
“我觉得可以建立一条一般的规则,就是: 我们极清楚、极明白地想到的东西都是真的。” 清楚(clair):当人的精神完全专注于一个 对象时,这个对象就是清楚的。 明白(distinct):当人可以清晰地区分这个 对象与其他对象,明确地认识了它时,这个对 象就是明白的。
二、元哲学:哲学是什么
2、分析: (1)第一条构成了所有方法的基础,要求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采取一种批 判地审视的态度,不能盲从权威、传统和他人。要追求认识的明白清晰性, 凡是达不到这一要求的东西都是被怀疑的对象,应该悬置起来。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 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 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2)利用分析的方法,将整体分割为部分,将复杂的东西划分为简单的 东西,最终确立最基本的、最可靠的东西,使它们成为知识的基础和起点。 这个起点必须是确定无疑、千真万确的,如果知识的起点是可疑的,那么 由此推导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3)在获得了牢固可靠的简单的知识之后,以它为起点,由简单上升为 复杂,由部分上升为整体,逐步获得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 (4)强调认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分析要彻底,综合要全面。 小结:基础主义。
三、普遍怀疑的方法
• (2)方法论的怀疑:怀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方法,是为了 寻求确定无疑的真理。因此,笛卡尔的怀疑被叫做“方法的怀疑” (methodic doubt),其怀疑论是“方法论的怀疑论” (methodological skepticism)和“笛卡尔式怀疑论”(Cartesian skepticism)。 怀疑“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 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摆脱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 来发现是真的东西绝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 怀疑是为了“把沙子和浮土挖掉”,“找出磐石和硬土”。 • (3)怀疑不是直接否定,怀疑一个东西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并不是否 定它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而只是说它不一定可靠和真实。 • (4)将一切东西都普遍怀疑一遍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普 遍怀疑是对认识的基础和基本原则的怀疑,因为”基础一毁整个建筑 物的其他部分必然跟着垮台,所以我将首先打击我的旧意见所依据的 那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