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发展与应用共76页
胶粘剂论文

胶粘剂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胶粘剂工业生产及应用现状,详述了近年来胶粘剂在飞机和汽车制造行业的应用,以及对新兴的生物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胶粘剂;飞机;汽车;生物质胶粘剂1、前言胶粘剂工业作为我国发展较快的精细化工产业之一,在我国已经有较快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胶粘剂生产和消费大国,根据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统计,我国胶粘剂的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2010年胶粘剂目标产量将达到730万t,年均增长率保持11.5%;销售额达到57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11.8%。
2、胶粘剂在飞机制造行业的应用胶粘剂是飞机制造中非常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自航空工业诞生以来,胶接技术就开始应用。
国外大型运输机,如美国的 L- 1011 、Boeing- 707、737、747、C- 130、C- 141A、KC- 135,俄罗斯的伊尔-76 等飞机,都采用了结构胶粘剂来制造飞机构件。
自从 1943 年英国在“大黄蜂”飞机金属结构上第一次采用胶接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多种飞机采用结构胶粘剂来制造飞机部件。
可以说,现代飞机已离不开采用结构胶粘剂制造的胶接结构件。
当前,几乎所有先进飞机的活动舵面(包括副翼、襟翼、方向舵、升降舵等)都采用了胶接蜂窝结构。
运输机、客机、轰炸机等除广泛采用蜂窝胶接结构外,还大量采用了钣金壁板胶接结构和胶接 - 铆接、胶接 - 点焊、胶接 - 螺栓复合连接结构。
近年来,飞机胶接结构件的制造技术在欧美一些主要飞机生产大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胶接体系的耐久性大幅度改善,胶接工艺日益成熟,胶接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耐久性大幅度提高。
因此,国外飞机公司生产的系列飞机的承力结构上大量采用了胶接结构。
3、我国汽车胶粘剂的应用现状我国汽车胶粘剂的应用起步于解放牌汽车诞生时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缓慢,汽车制造品质不高,胶接密封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处于很低的水平,表现为胶粘剂品种少、用量少、技术含量低。
密封胶粘剂的发展

密封胶粘剂的发展随着经济和科学的发展,胶粘剂需求量愈来愈大,已进入工业、农业、交通、医学、国防和人民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胶粘剂工业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新兴部门。
1.发展历史中国是人类文明史上使用胶粘剂最早国家之一《周易参同契》等古书上均有胶粘剂制造和使用的记载,许多出土文物表明5000年前我们祖先就会用粘土、淀粉和香松等天然产物做胶粘剂,4000千多年前就会用生漆做胶粘剂和涂料制造器具,3000年前的周朝已用动物胶作木船的填缝密封胶,两千年前的秦朝用糯米浆与石灰作砂浆粘合长城的基石,使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象征之一,公元前200年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接技术之高超。
1958年我国建立起自己的合成胶粘剂工业,目前我国已能生产环氧、酚醛、氨基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橡胶和丙烯酸酯等各类合成胶粘剂,品种已达1500余种198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胶粘剂新产品展览会上,已展出了13个省市110个单位研制的600多种产品。
可以预计,党的十五大之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胶粘剂工业一定出现更令人可喜新局面。
2.国内外概况据资料报道,胶黏剂全球市场极大,1995年世界胶黏剂消费量达728万t,其中:北美地区270万t、南美13.5万t、欧洲279.5万t、亚太地区135万t、其它地区30万t。
据专家预测2015年全球耗用胶黏剂将达844.5万t。
由此可见,无论国外还是国内,胶黏剂的发展速度都是较快的,用量也是可观的。
因此该行业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在中国竟有600多家各种类型的胶黏剂生产厂,数量可谓世界第一。
也正因为有众多的胶黏剂生产厂,所以在中国胶黏剂市场上竞争极其激烈。
3密封胶黏剂存在的问题3.1密封胶质量问题3.1.1长时间内随着白油的不断析出,引起接缝胶体的过度收缩、刚硬、丧失位移能力,无法适应基材热胀冷缩的位移量造成开裂。
胶粘剂与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胶粘剂与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胶粘剂与涂料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各行各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胶粘剂与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和前景。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胶粘剂的应用现状。
胶粘剂是一种黏性物质,能够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物体粘合在一起。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汽车、家居以及工业制造等。
在建筑领域,胶粘剂被用于固定材料、填补裂缝以及防水处理。
在汽车行业,胶粘剂被用于粘接车身部件、密封防水以及减震隔音。
在家居领域,胶粘剂被用于家具制造、木工项目以及装修等方面。
在工业制造中,胶粘剂则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用于粘接、固定和密封等工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胶粘剂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目前,很多公司正在研究和开发更环保的胶粘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一些可生物降解的胶粘剂被开发出来,可以在使用后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此外,一些新型的胶粘剂还具有更高的粘合强度和更好的耐久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涂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涂料是一种能够覆盖在物体表面形成保护层的材料。
它不仅能够提供美观的外观,还能够保护物体免受腐蚀、氧化和磨损等因素的影响。
涂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居装饰以及工业制造等。
在建筑领域,涂料被用于外墙涂料、室内装饰以及防护涂料等。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建筑物的外观,还能够提供保护,防止建筑物受到紫外线、水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汽车行业,涂料被用于车身喷涂、车漆修复以及防锈涂料等方面。
它们不仅能够增加汽车的美感,还能够保护车身免受腐蚀和氧化的侵害。
在航空航天领域,涂料被用于飞机表面的涂装,以提供抗腐蚀和抗氧化的保护。
在家居装饰方面,涂料被用于墙面、家具以及地板的装饰,以达到美化和保护的效果。
在工业制造中,涂料也是不可或缺的,被用于各种底漆、面漆以及防腐涂料等工艺。
接触型胶粘剂研发进展及应用分析

接触型胶粘剂研发进展及应用分析1.水性聚氨酯转移接触胶粘剂水性聚氨酯主要用于转移型接触胶粘剂的制备。
转移型胶粘剂与普通胶粘剂略有不同,两个被粘表面所涂覆的胶粘剂可以是同一种聚合物,也可以是同一类聚合物,但分别与基材的粘结强度不同。
当两个被粘表面接触时,两种胶粘剂会粘合在一起;一旦两个粘结件被剥离开,通常会使一种胶粘剂涂膜与基材分离而转移到另一种胶粘剂涂层的表面,因此这类胶粘剂通常是一次性的Krampe 等人首先将 15的水性聚酰胺分散液涂覆于纸质上并立即在120℃下干燥,使分散液在基材上形成隔离层,然后在隔离层表面涂覆 35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形成可转移的聚氨酯涂层;另外在电晕处理过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上涂覆一层水性聚氨酯涂层(固含量为 35),80℃干燥 5min.以上两种涂层材料的聚氨酯在室温下便可以进行粘结水性聚氨酯转移接触胶粘剂可以用于多种封口带的制作,且封口为一次性。
通过选择不同的隔离剂和涂覆工艺,还可以将转移涂层和结合层分别涂覆于其他多种聚合物膜基材上,形成转移型接触胶粘剂制品2.天然胶乳型接触胶粘剂天然胶乳本身即可作接触胶粘剂,如 NationalStarch 生产的 KL 系列“冷密封胶”实际就是接触胶粘剂。
将此种胶粘剂涂覆在基材或基膜上,干燥后可以将其卷起堆放也不会发生粘连,但在一定的压力下,胶粘剂涂膜会发生牢固的粘结作用天然胶乳最大的特点是粘结快,适合作“快攻”型胶粘剂。
这主要因为在压力与快速剪切作用下,乳胶粒表面的保护胶体容易被破坏,使天然胶乳的橡胶分子链暴露出来,形成致密良好的聚异戊二烯膜,因此表现出良好的粘结性能在将天然胶乳作为接触胶粘剂时,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改性,主要分为化学改性与共混改性。
泰国是最早对天然胶乳进行化学改性并工业化的国家,目前,其产品添加胶乳占化学改性产品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我国对天然胶乳用作接触胶粘剂的化学改性研究工作也有了很大进展,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工业化产品面世与其他水性产品共混是天然胶乳作为接触胶粘剂最常用的方式,例如与丙烯酸系乳液聚合物共混。
胶粘剂全部课件PPT

机械理论是最早提出的胶接理论。 它对解释木材 等多孔性材料及表面粗糙的材料的胶接很有贡献,已在 胶接实践中得到验证。如,为了得到高的胶接强度,塑 料、金属、玻璃等通过砂光、喷砂处理等使表面粗糙后 再胶接。 适度胶接温度与压力,是产生足够胶钉的条件。 有些材料按照润湿、分子间力等的概念是难以得到 良好胶接的,但机械理论却可以解释它们最终可以获得 良好胶接的原因。如聚乙烯塑料胶接木材单板制造胶合 板。 局限性:机械理论无法解释非多孔性材料,如玻璃、 金属等物体的胶接现象,也无法解释材料表面的化学变 化对胶接作用的影响。 △
胶粘剂与涂料
你使用过胶粘剂吗?
什么情况下使用的胶粘剂?
你知道几种胶粘剂?
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本绪论要点: 1,胶粘剂的定义;2,胶粘剂与胶接技术的特点;3, 在林产品加工中的应用;4,发展方向
绪论
一、胶粘剂的定义: 胶粘剂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粘附作用能把被粘 物结合在一起的物质,又叫粘合剂、胶黏剂,习惯上 称为胶(但不宜称作胶水)。 几个常用术语: 粘附:两个表面靠化学力、物理力或两者兼有的 力使之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胶合、 胶接、粘接、粘结:用胶粘剂将被粘物连 接在一起的过程。 胶接技术:选择适宜的胶粘剂,选择适当的接头 形式,采用合理的粘接工艺而达到粘接目的的方法。
5)胶接受力面大,机械强度高。 6)胶接制件表面光滑、平整、美观,能提高空气动力 学特性和美观性。 7)胶接的密封性能优良,并且具有耐水、防腐和电绝 缘等性能。可以防止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8)胶接可以实现精细加工和独特组装,也可功能性胶 接。如集成电路、人体组织胶接。
9)胶接工艺温度低,对热敏部件损害小。 10)粘接修补、密封堵漏快捷高效。水下修补,带电操作。 总之,胶粘剂以其胶接方便、快速、经济、节能 而著称,已从木材加工业逐步扩展到航空、航天、航 海、原子能、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建筑、纺织、电 子、化工、医疗、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 各个方面。 当然,胶粘剂和胶接技术还不是十全十美的,也 存在着一些缺点。 1)胶接质量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产品性能的重现性 较差。 2)无损检测还不成熟,胶接的可靠性还较差。常常需要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应用及发展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应用及发展引言本文是一篇关于环氧树脂胶黏剂的较为综述性的文章,接下来我将集中介绍一下几个方面,包括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定义、环氧树脂胶黏剂发展简史、环氧树脂胶黏剂的性能及应用特点、环氧树脂胶黏剂的主要应用领域、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发展动态等。
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定义随着20世纪中叶各种胶粘理论的相继提出,以及胶粘剂化学、胶粘剂流变学和胶粘破坏机理等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进展,使胶粘剂性能、品种和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环氧类胶粘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大部分组成。
为改善某些性能,满足不同用途还可以加入增韧剂、稀释剂、促进剂、偶联剂等辅助材料。
由于环氧胶粘剂的粘接强度高、通用性强,曾有“万能胶”、“大力胶”之称,在航天、机械、建筑、化工、电子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环氧树脂胶黏剂发展简史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发明曾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
早在1891年,德国的Lindmann用对苯二酚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缩聚成树脂并用酸酐使之固化。
但是它的使用价值没有被揭示。
1930年,瑞士的Pierre Castan和美国的S.O.Greenlee进一步进行研究,用有机多元胺使上述树脂固化,显示出很高粘接强度,这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广泛地讲,环氧树脂胶黏剂可以从含有链烯基的母体化合物合成,也可以从含有活性氢原子的母体化合物合成。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经报导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反应产物,15年后首创了不稳定的环氧化脂肪胺中间产物的生产技术。
1933年德国的Schlack[1]研究现代双酚A环氧树脂胶黏剂同双酚A的分离技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没有全面开发环氧树脂胶黏剂技术。
战后不久Devoe &Rayno1ds开始试生产涂料树脂,而CIBA公司得到De Trey Freres许可,开始进一步发展液体涂料、层压材料和粘接剂用液体环氧树脂胶黏剂。
1943年Castan的基本专利授权。
然而环氧树脂胶黏剂第一次具有工业价值的制造是在1947年由美国的Devoe-Raynolds公司完成的,它开辟了环氧氯丙烷一双酚A树脂的技术历史,环氧树脂胶黏剂开始了工业化开发,且被认为是优于老的酚醛树脂和聚酯树脂的一种技术进步。
胶黏剂发展与应用第4讲-胶 粘 剂

2021/8/9
25
表1 加碱(NaOH)量对大豆蛋白胶黏剂黏度和水解度的影响
加碱量/% 5 6 7 8 9 10 11
黏度/( Pa·s) 7. 492 2. 929 2. 318 1. 532 1. 408 1. 095 0. 734
水解度/% 29. 53 35. 21 40. 17 41. 72 37. 32 33. 23 14. 96
2021/8/9
24
• 大豆蛋白的化学改性
碱改性
用碱对大豆蛋白进行处理有助于大豆球蛋白解聚, 提高蛋白质的溶解 度, 暴露出极性和非极性基团进而与木材反应, 增加蛋白质的粘附能力, 提高疏水特性, 但也缩短了胶的适用期。
采用的碱性试剂一般包括NaOH、Ca(OH)2、硼砂(Na2B4O7)、磷酸氢二 钠(Na2HPO4)、氢氧化铵(NH4OH) 和硅酸钠溶液(Na2SiO3) 等, 也可采用碱 性试剂混合物, 如NaOH和Ca(OH)2或NaOH和镁盐等。混合碱可用来稳定改 性蛋白质结构和黏度, 与蛋白质分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的蛋白盐, 可改善 大豆胶的耐水性, 延长胶的适用期。
2021/8/9
11
表4-1 骨胶胶黏剂配方举例(重量份)
组分 牛皮胶 尿素 苯酚 甲醛 蓖麻油酸 山梨糖醇-甘油 (3:7) 液体石蜡
水
木材用 70 14 - 7 - -
1 55~74
涂漆纸用 100 - 2 - 60 -
- 200
增韧性 30 - - - - 1
- 28
2021/8/9
12
(3)应用与性能 骨胶胶黏剂可粘接木材、金属、皮革、织物和纸张。 常用于胶合板、木材、家具、乐器和体育用品的粘接; 用于砂轮和砂布的粘接; 用于雨衣防雨浆和丝绸等织物的上光; 用于书籍装订与铜版纸的制造。
【华东理工大学】《胶黏剂的应用与发展》课件——第二讲解析

2018/10/9
15
表面张力
L
处于表面区的液体分子,由于受力不平衡,产生了 一种向里收缩的力,这就是表面张力,单位是N/m(达因/ 厘米=mN/m)。
2018/10/9
16
界面张力
SL
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处于界面区的两种分子在 朝向各相内部方向受到同种分子的吸引作用。在朝向 界面方向,受到来自界面分子力的吸引作用。此二种 吸引力的合力称为界面张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 范德华力 ( 取向力 , 诱导力 , 色 散力)和氢键力,又称次价键力。 取向力-极性分子永久偶极之间产生的引力。 取向力与分子的偶极矩(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间距离 与所带电荷的乘积)的平方成正比,与两分子距离的六 次方成反比。分子的极性越大,分子之间距离越靠近, 产生的取向力就越大。
2018/10/9
Hale Waihona Puke 氢键力比主价键力小得多,但大于范德华 力。氢键力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1
表2 分子间的作用能(千卡/摩尔)
次价键种类 氢键 色散力 键能 ~12 ~10 次价键种类 取向力 诱导力 键能 ~5 ~0.5
分子作用力是粘接力的最主要的来源,它 广泛地存在于所有的粘接体系中。
2018/10/9 12
取向力与绝对温度成反比。温度越高,分子的取向 力越弱。
2018/10/9
6
诱导力-分子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极性分子固有 偶极的电场作用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吸向偶极的正端。 为此,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间发生了相对位移 并产生诱导偶极。
诱导力与极性分子偶极矩的平方成正比;与被诱导 分子的变形程度成正比,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六次方成反 比。 诱导力与温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