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馆设计分析说明
展览馆设计报告

展览馆设计报告概述展览馆设计是展示文化、艺术和科学成果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展览馆设计可以提供一个舒适、有吸引力的环境,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览内容。
本文将分步骤思考展览馆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空间规划、展品陈列和观众体验。
空间规划展览馆的空间规划是展览馆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面积分配:根据展览的主题和规模,确定每个展区的面积分配。
可以根据展品的类型和数量来决定不同展区的面积大小。
2.布局设计:确定展览馆的整体布局,包括展区、休息区、服务区等。
需要考虑观众的流动和便利性,确保观众可以顺利参观展览,同时保证展品的安全。
3.空间利用:合理利用展览馆内的空间,包括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等。
可以考虑使用多层展台、悬挂展示等方式,提高展览面积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展品陈列展览馆的展品陈列是展览馆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一个好的展品陈列可以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增加展览的吸引力。
下面是几个展品陈列的考虑因素:1.主题展示:根据展览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展品陈列方式。
可以采用按时间、按地域、按主题等方式进行展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2.展品安全:确保展品的安全陈列,使用适当的展示器具和展示技术,防止观众触碰或损坏展品。
例如,可以使用防刮、防倾斜的展示柜和展示架。
3.展品互动:增加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性,提供丰富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例如,可以设置互动屏幕、触摸展示和虚拟现实等技术,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参与展览。
观众体验观众体验是展览馆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一个好的观众体验可以吸引更多观众,提升展览的口碑。
以下是几个提升观众体验的要点:1.环境舒适:提供舒适、宜人的观展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照明等。
确保观众在展览过程中能够感到舒适,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交流互动:为观众提供与展品和其他观众交流的机会。
可以设置导览服务、互动讲解和互动展示等方式,增加观众与展览的互动性。
3.信息传递:提供清晰、简洁的展览信息,包括展览主题、展品介绍等。
展览展示设计说明

展览展示设计说明一、设计目标本次展览的目标是通过展示设计师近期的作品和创意,向观众展示设计的美感和创造力。
设计要突出展示作品的特点和亮点,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设计的精髓上。
二、设计理念本次展览秉承“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追求简约和明快的展示方式,突出作品和创意的主题和特色。
展览空间将采用简洁大方的布局和装饰,以便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聚焦作品。
展品将以不同尺寸、颜色和材质的背景板呈现,以突出设计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三、展览空间设计1.布局设计展览空间将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分别展示不同类型的作品。
每个区域将根据作品的风格和主题进行布局设计,以突出作品的特点。
2.灯光设计灯光设计将充分利用各种灯光技术,突出作品的细节和色彩。
设计将使用不同颜色的灯光来烘托作品的氛围,并将重要的作品采用针灯照明,以突出其亮点和细节。
3.陈列设计作品的陈列将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顺序,以引导观众有序欣赏。
作品将根据风格、尺寸、颜色等特点进行分组,以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四、展品设计1.作品的选择展览将展示设计师近期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创意,以展现设计师的能力和风格。
作品将涉及不同领域的设计,如平面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
2.展示方式作品的展示方式将根据作品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平面设计作品可以采用打印和悬挂的方式展示,产品设计作品可以采用模型展示等。
五、展示效果本次展览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和沉浸式体验的展览空间,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布局,展览将营造出一个舒适、有序和专注的氛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作品。
六、参观体验为了提高参观者的体验,我们将提供导览手册和互动设施。
导览手册将包含每个作品的详细说明和创作背景,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此外,我们还将设置互动区域,以便观众能够参与其中,例如设计工作坊和互动展示等。
七、安全和维护为了确保参观者的安全,我们将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并派遣专人负责维护和管理展览空间。
展览馆展示设计说明

展览馆展示设计说明展览馆展示设计是指在展览馆中通过展示设计手段,将展品有机地组织起来,以展示的方式向观众呈现特定的主题或内容。
展示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空间布局、艺术化的展示手法和各种展示媒介的综合运用,突出展品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使观众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展品,并沉浸其中。
以下是展览馆展示设计的一般说明。
首先,在展示设计之前,需要明确展示的目标和主题。
展览馆应确定一个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展览主题,如文化历史、科技创新、艺术表现等。
根据主题制定展览策划方案,明确展示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观众的需求和期望。
其次,在展示的空间布局上,要根据展品的数量、尺寸和形态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
展览馆一般分为多个展区,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的展区,每个展区可以有特定的展示形式和氛围。
在展区内,展品的布局要有主次之分,通过设置重点展示区和支线展示区,引导观众的观展路径,使观众能够有针对性地观看展品。
其次,在展示手法上,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感官体验。
可以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展示媒介,如音乐、影像、投影等,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同时,展示手法也可以在表达形式上进行创新,如通过流程图、模型、实物展示、互动游戏等,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好奇心。
最后,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展览馆的品牌形象和信息传递。
展览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应注重展示设计的艺术性和创意性,体现展览馆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设计有特色的展览形象、宣传物料和展品解说,传递展览馆的理念、文化和服务内容,提升观众对展览馆的认知和参与度。
展览馆展示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展览策划、空间布局、展示手法、展品选取到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展览馆的展示效果,吸引更多观众的参观和参与,达到宣传文化、传递信息和营造良好观展环境的目的。
展览馆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SCHEMATIC DESIGN PHASE: DESIGN STATEMENT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亳州市是中国药材中药材交易中心,被誉为“药都”。
地处安徽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宿州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北市为邻。
亳州市是皖北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众多,历史悠久,经济资源丰富,且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古城。
亳州市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311、105国道和307省道在市内交叉穿过,京九铁路,徐阜铁路,济广(济南到广州)高速公路,南洛(南京到洛阳)高速公路,许亳(许昌到亳州)高速公路,宿永亳(宿州到永城到亳州)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项目地块分析展览馆地块在整个市政公园的偏南位置,东面正对希夷大道。
西边为规划的大剧院用地,南边为规划道路,北面是市政公园内的大面积水域,前后空间开阔,景色宜人。
由于本案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和展览馆建筑自身的文化艺术要求,使得整个建筑的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在此力求以一个方正、简洁、大气的完整外部形象来体现展览馆建筑的艺术特色。
第二章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基地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南部新区。
北至牡丹路,东临希夷大道,西至大剧院,南至规划道路。
2、规划用地面积:占地约30122平方米。
3、地块现状:项目用地周围道路正在建设当中,地块中部地势有一定高差。
现状为荒地。
二、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1.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②06SJ8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③2002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④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⑤GB 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⑥《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⑦《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⑧《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⑨亳州市规划局设计要点通知书⑩亳州市总体规划2.设计原则①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的规划展览馆的先进经验②设计遵从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③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条件④形象定位具有浓厚人文内涵的规划展览馆。
展览设计说明模板

展览设计说明模板一、展览主题及目的。
本次展览主题为“探寻历史的足迹”,旨在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让观众了解历史的变迁和发展,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提升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二、展览时间和地点。
展览时间为2022年5月1日至5月15日,地点为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展览面积约200平方米。
三、展览内容安排。
1.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文物收藏和历史人物。
2. 古代历史部分主要展示古代器物、青铜器、陶瓷等文物,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文化。
3. 近现代历史部分主要展示民国时期的图片、文件和实物,展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
4. 文物收藏部分主要展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包括书画、瓷器、玉器等,通过专业解说员介绍文物的历史和价值。
5. 历史人物部分主要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历史上的名人和英雄,让观众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事迹。
四、展览设计布置。
1. 展览布置以简约大方为主,注重历史感和文化氛围的营造。
每个部分的展区都要有明确的主题和风格,同时要统一整体的色彩和风格。
2. 展览设计要突出历史文物的特色和历史的故事,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灯光设计,让观众在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历史的魅力。
3. 展览设计要注重互动性,设置一些互动体验区和互动展品,让观众参与其中,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4. 展览设计要注重信息传达的效果,通过布置图片、文字和多媒体设备,将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观众,引导观众对历史的思考和探索。
五、安全保障措施。
1. 展览现场要设置专业的安保人员,确保文物和展品的安全。
2. 展览现场要设置安全通道和应急疏散指示,保障观众的安全。
3. 展览现场要设置温度、湿度等环境监测设备,确保文物和展品的环境保护。
六、宣传推广。
1. 展览前要制作精美的宣传册和海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2. 展览期间要设置导览讲解和讲座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
3. 展览期间要开展互动互动活动,吸引学校和社区等群体参与。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一、整体布局设计方案舟山国际会展中心的整体布局设计应该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各个功能区的互相关联,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首先,主体建筑的位置应该尽量选择在交通便利,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示建筑魅力的地段。
其次,各个功能区之间应该设置合适的连接通道,以便参观者能够便利地在中心内部移动。
此外,围绕性建筑如休闲区、停车场等也需要合理设置在中心的各个位置,以满足参观者的需求。
二、建筑设计方案舟山国际会展中心的建筑设计应该注重创新和功能性。
建筑外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计风格,以突出中心的形象和领先水平。
建筑内部需要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设计会展区、交流区、办公区等功能区的位置和布局。
另外,中心的建筑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会展区设计方案会展区是舟山国际会展中心的核心功能区,设计应该注重功能性和灵活性。
首先,需要合理划分不同规模的展览区域,以满足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会展需求。
展区设计应考虑展位、展台、展示设施等的布局和使用。
其次,会展区的展馆应该配备现代化的展览设施和技术设备,如展示屏、灯光音响等,以提供良好的展示效果和体验。
四、交流区设计方案交流区是舟山国际会展中心的重要功能区,设计应该注重互动性和舒适性。
交流区可以设置休息区、咖啡厅、餐厅等,以供参观者在展览之余进行交流和休息。
此外,交流区还可以设置举办交流会、论坛等活动的场地,以促进各行业间和参展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综上所述,舟山国际会展中心的方案设计应该注重整体布局、建筑设计、会展区设计和交流区设计。
通过合理布局和创新设计,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舒适便利的会展中心,满足参观者和参展企业的需求,提升舟山的会展产业水平。
央美展览馆设计理念

央美展览馆设计理念央美展览馆设计理念一、引言央美展览馆是位于中国北京的一座重要艺术展览场所,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详细介绍央美展览馆的设计理念,从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功能划分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建筑外观设计1. 灵感来源央美展览馆的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元素的结合。
建筑师借鉴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斗拱和檐角等元素,并将其与现代建筑语言相融合,形成了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外观。
2. 建筑造型央美展览馆采用了流线型的造型设计,给人一种动感和流动感。
整个建筑呈现出曲线状,没有直线和尖角,使人们在进入展览馆时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和舒适。
3. 外墙材料为了突出现代艺术元素,央美展览馆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主要外墙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透明度高、光线透过性好的特点,使得整个建筑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三、内部空间布局1. 大厅设计央美展览馆的大厅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区域,也是展览的主要场所。
大厅采用了开放式设计,没有过多的隔断和围墙,使人们可以自由地流动和交流。
大厅采用了高挑的天花板设计,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
2. 展览空间划分央美展览馆将展览空间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展览的需求,并提供给参观者更丰富多样化的艺术体验。
3. 走廊设计为了增加参观者与艺术品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央美展览馆在走廊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
走廊采用了弧形设计,并设置了休息区、艺术品展示区等功能区域,方便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休息和欣赏艺术品。
四、功能划分1. 展览功能央美展览馆作为一个艺术展览场所,主要承担举办各种类型的艺术展览的功能。
不论是绘画、雕塑、摄影还是装置艺术,央美展览馆都能提供一个合适的空间和环境来展示艺术品。
2. 学习与教育功能央美展览馆还设有学习与教育区域,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艺术的场所。
这里设有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设施,方便参观者深入了解艺术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设计说明范文

博物馆设计说明范文博物馆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本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传承与创新,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的设计,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为艺术创新提供空间和平台。
因此,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观众在欣赏传统文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现代艺术的魅力。
二、建筑风格。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将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突出展品的视觉效果。
建筑外观将采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使整个建筑看起来现代而典雅。
同时,我们也将在建筑中融入一些传统元素,如雕刻、壁画等,以突出传统文化的特色。
三、展览空间。
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将分为主题展厅和临时展厅。
主题展厅将主要展示传统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绘画、雕塑等。
临时展厅将用于临时展览和特别展览,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在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观众的观赏体验,通过灯光、空间布局等手段,营造出艺术的氛围。
四、教育活动空间。
博物馆将设立教育活动空间,用于举办讲座、工作坊等教育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五、休闲空间。
博物馆还将设立休闲空间,包括咖啡厅、书店等。
这些空间将为观众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作为举办文化活动的场地。
六、环境友好。
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将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在博物馆周围种植绿化植物,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七、安全考虑。
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观众和展品的安全。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安防设备,如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以保障博物馆的安全。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博物馆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一个既能欣赏传统文化,又能感受现代艺术的空间,让他们在这里获得知识、享受艺术,感受文化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初步设计总说明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 国家及地方相关规《榆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14>;《无障碍设计规》< GB 50763-201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展览建筑设计规》< JGJ 218-2010>;《电影院建筑设计规》<JGJ 58-2008>;《剧场建筑设计规》<JGJ 57-2000>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 100-201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GB 50067-20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098-2014;《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2010年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绿色建筑设计导则》(DBHJ/T010-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JGJ/T 229-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10(2013版)《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场地现状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关于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及新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榆发改(2016)351号];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 场地概况及气象地质条件1.3.1 场地概况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位于省市榆中县城关镇金牛山南麓,北面为盆地大道,东面为经九路,南面为纬七路,西面为经八路。
用地性质为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
场地部植被极少,有少量农业用房,无其他类型建筑物、构筑物。
场地周边除了南部现有学校、住区、街道之外,东西北部均为待建设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住区。
1.3.2 气象资料榆中县地处中部干旱区,由于深入陆,离海遥远,大陆性气候十分显著,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春季多风,春旱频发,夏季昼热夜凉,初夏干旱,盛夏多雨,初秋阴雨稍多,深秋凉爽寡雨,冬季寒冷少雪。
榆中县川塬区(以家庄为代表)年平均气温6.7℃,7月平均气温19.0℃,1月平均气温-7.9℃,年极端最高气温34.5℃,年极端最低气温-27.2℃,无霜冻期148天。
年降水量381.6毫米,年蒸发量1343.1毫米。
年日照时数2562.5小时,年平均风速1.5米/秒,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西风。
1.3.3.地理地质资料榆中县位于省中部、省会东郊,地处东经103度49分15秒-104度34分40秒,北纬35度34分20秒—36度26分30秒之间。
东接、会宁、靖远县;西靠市七里河区、城关区;南以马啣山为界与临洮县毗邻;北隔黄河与皋兰县(其中什川乡在黄岸)、市相望。
榆中县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西侧。
县的兴隆山断层属祁连山构造带向东延伸部分;苑川河断层属金城关断层东延部分。
后受陇西系旋褶强烈影响,地质构造复杂。
1.4.市政条件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中盆地大道为已建成城市主干道,其余市政设施在规划中,随该区域的发展,逐步完善。
二、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围2.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本项目分三部分构成:经八路和经九路、市民公园和广场、大剧院和规划博览馆。
本分册为大剧院和规划博览馆部分。
本工程为大剧院和规划博览馆,拟建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
总建筑面积约22830㎡,地上建筑面积为17998㎡,地下建筑面积为4832㎡。
建筑地下功能为汽车库、设备用房以及人防,建筑地上主要功能为:大剧院、城市建设展厅、历史列展厅、图书阅览厅、观影厅等。
2.2.设计围本次初步设计围为本工程的建筑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人防、幕墙、声学等各专业设计容。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方法榆中是一个极具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也是一个极具丰富人文涵的城市,更是一个极具生态活力的城市。
市民公园作为城市的新客厅,不仅是一个开放、共享、交流的场所,更是一个历史、人文与生态交融的空间。
而此空间的核心,便是大剧院与城市规划展览馆。
在大剧院与城市展览馆的设计中,我们秉持“榆中文化MALL”的设计理念,力求创造动感活泼的开放场所、文体荟萃的活动空间、以人为本的生态建筑。
具体的设计策略:我们将剧院、展览、电影院与文化活动等各个不同功能的建筑糅合归整,并结合政务广场与市民公园的轴线关系,使建筑置于轴线正中,显于城而隐于园。
让他与公园充分互动,与城市空间充分协调,同时引入城市生活与市民休闲等活动,打造成一个有着丰富文化涵和生态活力的地标性建筑。
四、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详见表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一、总平面布局首先,主体建筑置于开放广场的轴线上,一方面作为轴线焦点而显于城,另一方面,它又在郁郁葱葱的市民公园,与自然和谐相容,故又隐于园。
其次,我们选择各个场馆之间集中布置。
每个功能块要求的面积规模偏小,如果单独设置不能有效地发挥建筑的活力。
所以把各个功能体组合起来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一个功能的复合体,有利于以后的经济运作。
充分发挥建筑效能。
再次,主体建筑设置在主轴线上,与南入口广场、文化广场、夔纹道、蒙恬广场、玉带桥、汉简广场、金水桥共同形成了整个公园轴线的空间序列,使建筑与公园相互促进,融为一个整体。
二、平面功能地上一层主要平面功能为剧场观众厅池座、舞台及其后场区、展览馆门厅、影院门厅及消防控制室;地上二层主要平面功能为剧场观众厅主入口、展厅及辅助办公用房;地上三层主要平面功能为观众厅楼座、展厅、城市总体规划沙盘及观影厅;地上四层主要平面功能为观影厅放映层、展厅及辅助办公用房。
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及人防区,剧场下方局部夹层设置非机动车库。
剧场规模等级:设计剧场等级为丙级,剧场规模为中型,剧场共有坐席1200座,其中池座坐席950座,楼座坐席250座。
观众厅及舞台形制:为保证观众厅具有优良的声环境,观众厅设计采用经典的马蹄形平面,观众厅池座共有23排坐席,排距为950mm,采用短排法布置坐席,共有两个横走道和四个纵走道(中间和两侧各两个),楼座共有8排坐席。
舞台包括一个主舞台、两个侧台,主舞台平面尺寸为27.5米x20米,高度为22.5米,舞台台口尺寸宽15.1米,高11米,舞台上空共设置两层天桥和一层葡萄架。
观众厅视线升设计分析:1) .视线升高差“c”值取0.12m;2) .设计采用隔排计算视线升高值,座席排列错排布置,保证视线直接看到视点;3). 舞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设计为1米。
电影院规模等级:设计等级为丙级,规模为小型,共有坐席635座。
地库建筑面积(含半地下室面积)为5737平方米,停车位为80辆,属于Ⅲ类汽车库。
三、立面造型大剧院与城市展览馆作为榆中新城最重要的城市标志之一,应庄重、大方并能充分展示榆中的人文历史涵,同时,它的形象又要与市民公园高度融合,互相增色。
所以,我们结合轴线关系将建筑设计为圆形,寓意天圆地方,圆形的形体无棱角,与公园很好的融为一体,同时大屋顶造型突出榆中汉历史底蕴,建筑外部采用带有古文字的彩釉玻璃,隐喻榆中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文化涵,体现榆水与人文特色的象征,同时利用属相金属格栅,形成错动的立面造型,作为遮阳构建,充分体现建筑的生态和环保。
四、交通组织建筑位于公园南北主轴线上,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机动车道,建筑主入口设置于南北两侧,与中央轴线的人流东线相衔接,建筑南侧为大剧院入口,北侧为城市展览馆入口,西北侧设置电影院入口,建筑四周还设置演员入口、贵宾入口、布景入口等次要入口。
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建筑的东南侧和西南侧,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建筑南侧大台阶两侧,人行、飞机车车、机动车三个流线互相分离,互不干扰。
五、消防设计沿建筑物周边设置消防环道。
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有单独出入口直通室外。
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000平米,汽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4000平米,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汽车库设置两个汽车疏散出入口;地上一层~四层,除观众厅为独立防火分区和疏散外,其余防火分区面积均不超过5000平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4部疏散楼梯,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
1.大剧院池座和楼座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1330㎡。
池座座位数为950个,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阶梯地面系数取0.75,剧院疏散人数应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取值,计算疏散宽度为950/100*1.1*0.75=7.84m,现观众厅有6扇疏散门,门宽总计10.2m,满足防火疏散要求。
楼座座位数为250个,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阶梯地面系数取0.75,剧院疏散人数应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取值,计算疏散宽度为250/100*1.1*0.75=2.09m,现观众厅有2扇疏散门,门宽总计3.6m,现设2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3.0m,均满足疏散要求。
2.展厅一层和二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2270㎡。
其中,首层为展览馆门厅,二层展览厅除走廊外,展厅建筑面积为800㎡。
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人员密度取0.75,计算疏散宽度为800/100*1*0.75=6.00m,展厅三层和四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3240㎡。
三层除走廊外,展厅建筑面积为810㎡。
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人员密度取0.75,计算疏散宽度为810/100*1*0.75=6.07m。
四层为配套阅览室,共有座位130人,限定管理及服务人员取20人,共计150人。
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人员密度取1.00,计算疏散宽度为150/100*1=1.5m,现设4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共计为6.15m,每层都满足疏散要求。
3.观影厅设置在三层,其上为放映廊,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2379㎡。
观影厅座位数为635个,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阶梯地面系数取0.75,同时,疏散人数按照实际座位数的1.1倍取值,计算疏散宽度为635/100*1.1*0.75=5.27m,现设4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6.05m,满足疏散要求。
4.二层及四层局部设置了管理用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