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801-经济学一 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801-经济学一(新)

801-经济学一(新)

《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命题学院:经济学院考试科目代码: 801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一)一、考核目标经济学(一)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政治经济学部分:(90分)(一)导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局部劳动和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本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与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片面性,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2017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6西方经济学

2017考研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16西方经济学

天津工业大学全国统考硕士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2017修订)课程编号:816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西方经济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经济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本考试内容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组成。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涉及个量经济行为分析。

要求学生掌握供求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市场结构分析、要素市场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等,并能运用数学工具辅助分析各类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分析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定的实际宏观经济问题。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微观经济学考试的内容包括:(总分90分,占60%)①微、宏观经济学考察的基本问题 。

约占0.7%②需求、供给基本原理。

约占17%③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基数效用论及序数效用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约占7%④生产者行为理论,主要包括生产论及成本论。

约占13%⑤市场结构理论,涉及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及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理论。

约占19%⑥要素市场理论,重点放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理论。

约占1.6%⑦一般均衡理论,涉及消费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消费及生产的一般均衡。

约占1.7%2.宏观经济学考试的内容包括:(总分60分,占40%)①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约占9.3%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约占22%③宏观经济问题分析及开放的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约占8.7%三、考题类型及比例单项选择题6.5%;多项选择题6.5%;简答题33%;计算题27%;分析说明题27%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分)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经济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理论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经济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相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及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本科目满分150分,政治经济学占75分,西方经济学占75分。

四、试题结构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五、考试内容(一)政治经济学1.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与产权、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及发展途径等。

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主要包括: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货币的产生、发展、形式、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形式;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主义的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等。

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等(二)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1.导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选择、制度与资源配置,经济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云南大学801经济学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云南大学801经济学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录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4)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5)2009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10)2009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1)2010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17)2010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18)2011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6)2012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7)2013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8)2014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部分) (29)2015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30)2016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31)说明:本考试科目最新科目代码及名称为“801经济学一”,之前年份为“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1.可变资本答: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是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的形式存在。

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价格,工人拿去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

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新价值,其中一部分补偿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格,剩下的另一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云南大学《801经济学一》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专业课考试试题

云南大学《801经济学一》历年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2)专业课考试试题

目 录
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9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09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0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0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2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2013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4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部分)
2015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
(回忆版)
2007年云南大学801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
题。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807-公共经济学 考试大纲

2017年云南大学自命题科目 807-公共经济学 考试大纲

807-公共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公共经济学》是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行为,公共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假设、理论和方法研究政府行为。

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公共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学生和实际的管理工作者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本门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理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 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论述题:2题,每题 20分,共40分案例分析:1-2题,共30分三、考试内容公共经济学一、政府的经济活动(一)政府的基本特征与经济活动类型1、政府的基本特征政府拥有强制权力;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政府追求的不是利润;政府有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义务。

2、政府经济活动的类型政府作为所有者;政府作为生产者;政府作为雇佣者;政府作为消费者;政府作为管制者;政府作为再分配者。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1、政府经济活动的最优程度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间的资源配置最优配置和非最优配置;社会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点;配置效率;技术效率。

(三)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1、功利主义标准2、帕累托标准3、潜在补偿标准4、社会福利函数标准(四)政府的规模1、政府规模的衡量指标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就业人数。

作为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公共支出比率比公共收入比率更能反映实际情况2、公共支出比率二、政府的经济作用(一)市场体系及其经济效率1、市场体系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2、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完全竞争性;成本递增性;排他性;信息完备性;完全流动性。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1、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公共物品与政府干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规模收益递增与政府干预;风险、不确定性与政府干预。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1 考试科目名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等知识,掌握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方式,并能够对基本原理进行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引论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⒉需求表和需求曲线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函数2.供给表和供给曲线3.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均衡价格的决定2.均衡价格的变动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及类型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的关系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含义及计算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实例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需求曲线的推导3.消费者剩余第二节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其特点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第三节预算线1.预算线的含2.预算线的变动第四节消费者均衡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消费者均衡的图形分析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2.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四章生产论第三节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短期、长期、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曲线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4.一种变动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第四节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1.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及其特征2.边际技术替代率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第五节等成本线等成本线的含义及其变动第六节最优生产要素组合1.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2.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3.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第七节规模报酬1.规模报酬的类型2.规模报酬递增产生的原因第五章成本论第三节短期成本曲线1.TFC、TVC、TC、 AFC、 AVC、 AC、 MC的定义及曲线的形状2.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第四节长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函数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二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1.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2.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3.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第三节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给曲线1.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各种情况;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第六节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七节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节垄断1.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2.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3.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第二节垄断竞争1.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2.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3.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4.非价格竞争第五节不同市场的比较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三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第四节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第五节从厂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一节对供给方面的概述要素供给原则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劳动供给曲线第六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二节经济效率1.帕累托标准;2.帕累托改进;3.帕累托最优第三节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四节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五节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六节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垄断1.市场失灵的含义2.垄断与低效率3.寻租理论4.对垄断的公共管制第二节外部影响1.外部影响及其分类2.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效率3.科斯定理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排他性和竞用性2.公共物品3.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第四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1.均衡产出的概念;2.投资等于储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五节乘数论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1.政府购买乘数;2.税收乘数;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一节投资的决定1.实际利率与投资;2.投资边际效率曲线;第二节 IS曲线1.IS曲线及其推导;2.IS曲线的斜率;3.IS曲线的移动第三节利率的决定1.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2.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3.流动性陷阱;4.货币需求函数;5.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第四节 LM曲线1.LM曲线及其推导;2.LM曲线的斜率;3.LM曲线的移动第五节 IS-LM分析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2.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财政政策的含义;2.货币政策的含义;第二节财政政策的效果1.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2.挤出效应;第三节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二节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工具;2.自动稳定器、预算赤字、预算盈余第三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一节总需求曲线第四节古典总供给曲线第五节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第六节常规总供给曲线第七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一节失业的描述1.失业率;2.失业的分类;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分类;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4.结构性通货膨胀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第七节菲利普斯曲线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的含义;2.新古典增长理论;3.内生增长理论;4.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5.加速原理;6.乘数-加速数模型三、题型及比例:1.简答题(40分)2.论述题(40分)3.计算题(30分)4.综合题(40分)四、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高鸿业主编。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432 科目名称:统计学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对统计和概率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数据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一些基本统计方法。

主要包括:(1)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知识。

(2)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统计学
数据的预处理;统计量;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元线性回归的估计和检验。

2、概率论
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和全概公式;随机变量的定义;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分布函数;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其中统计学110分,概率论4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解答题、计算分析题。

四、参考书目
[1] 《统计学》,贾俊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6版。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版。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李永乐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经济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理论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经济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般理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内容。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相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及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分值
本科目满分150分,政治经济学占75分,西方经济学占75分。

四、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
简答
计算
论述
五、考试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
1.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与产权、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力及发展途径等。

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主要包括: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及其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量及其决定;货币的产生、发展、形式、职能及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形式;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本主义的流通;资本主义的分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等。

3.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等(二)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部分
1.导论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选择、制度与资源配置,经济学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及其关系。

2.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关于需求的一般原理:需求函数,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需求弹性;关于供给的一般原理: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供给量变化与供给变化,供给弹性;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变动,供求定理,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最低限价与最高限价。

3.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基数效用论与需求曲线的导出:基数效用论特征,效用函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消费者预算与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的导出与消费者剩余;序数效用论与需求曲线:序数效用论特征,无差异曲线,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收入消费线与恩格尔曲线,价格消费线与消费者需求曲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4.生产者行为理论与供给
生产函数:技术系数,长期与短期;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生产的三个阶段与生产的合理区域,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长期与规模收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成本函数:经济成本与经济利润,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成本方程与等成本线,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的均衡条件,生产扩展线;短期成本函数分类,几种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相互关系,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生产函数的关系。

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及曲线,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长期成本曲线与长期生产函数关系,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收益函数: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厂商利润最大化一般条件。

5.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条件,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完全竞争厂商的、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条件,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6.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与产量
垄断与成因,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自然垄断,价格歧视,垄断造成的社会损失。

垄断竞争:产品差别,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寡头垄断:古诺双头模型,折弯需求曲线模型;四种市场类型的效率比较。

7.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使用量
要素市场分析与分配论。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一般原则,引致需求,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完全竞争厂商和市场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卖方垄断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与均衡条件、买方垄断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与均衡条件。

双重垄断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与均衡条件。

要素的供给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土地的供给曲线,资本的供给曲线。

要素价格决定,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8.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消费或交换的均衡、消费契约线,生产的
均衡、生产契约线,消费与生产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的性质,帕累托最优与改进,效用可能性边界,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最大化。

完全竞争符合帕雷托最优状态。

公平与效率。

9.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
市场失灵与表现、原因,政府的作用;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政府的作用方式;垄断与市场失灵,政府对垄断价格和产量管制,反垄断法案与政策;外部性正效应与负效应,政府针对外部性的政策,科斯定理、交易费用和产权界定。

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道德风险。

宏观经济学部分
1.国民收入的核算与循环
GDP的核算:GDP的定义,GDP与GNP的区别联系,名义GDP与实际GDP ,GDP的核算方法;GDP的分解:国民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循环;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重要变量:一般价格水平,一般利息率水平,失业率。

2.国民收入决定的NI—AE模型
总支出的构成,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投资类型、投资函数;国民收入的均衡,自动均衡的调整过程;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1-4),引致投资与加速原理;失业缺口与紧缩缺口,均衡的调整与充分就业
3.货币市场的均衡
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市场;货币需求,剑桥方程、费雪方程,凯恩斯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货币的总需求(函数);货币供给,现代银
行制度,中央银行的职能,准备金,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与银行乘数、基础货币。

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过程,货币供求变动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从货币市场到最终产品市场的传导机制。

4.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IS方程与曲线、表达的意义,影响IS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移动幅度;LM方程与曲线、表达的意义,影响LM曲线斜率和移动的因素、移动幅度。

双重均衡的形成与均衡的变动,均衡变动的政策意义,“挤出”效应及其原因。

投资陷阱、灵活偏好陷阱
5.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三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剑桥效应与古典货币理论特征,古典的劳动供求函数与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效应与凯恩斯总需求曲线,凯恩斯劳动供求理论、刚性工资与货币幻觉,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的总供给曲线;三重均衡模型,投资陷阱与灵活偏好陷阱两个特例。

长期总供给曲线,工资粘性与短期总供给曲线,长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运用及意义。

6.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与失业的类型,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与失业,失业的代价与奥肯定律;通货膨胀及其测度、类型,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菲利普斯曲线,临界点,菲利普斯曲线的恶化,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7.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
平衡。

财政政策:自动的财政政策(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充分就业时的财政赤字(盈余),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及与通货膨胀关系。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财政政策挤出效应;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和LM 曲线斜率,古典区域与财政政策无效,凯恩斯区域(流动性陷阱)、投资陷阱与货币政策无效,折衷的观点与政策有效区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时滞,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8.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原理;新古典学派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剩余与技术进步的测度;新剑桥学派的经济增长模型与收入分配。

9.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的类型及其阶段,短周期、长周期、中周期。

乘数—加速数经济周期模型。

10.宏观经济学流派
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异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