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利润 PPT课件

【例题·多选题】 (2015年)下列各项中,应计 入营业外收入的有( )。 A.企业接受原材料捐赠的利得 B.按期分配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 C.盘盈的固定资产 D.因债权单位撤销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应作为前期会计差错进行处
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最终调整的 是期初留存收益。
2.确认政府补助利得: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 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确认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分配递延收益时: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根据配比原则,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
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 有(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资产减值损失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不影响营业 利润。
【例题·多选题】(2011年)下列各项中,影响当期营业利 润的有( )。 A.所得税费用 B.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C.销售商品收入 D.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每月应计提折旧=2 400 000/5/12=40 000(元)
每月应分配递延收益=3 000 000/5/12=50 000(元)
借:制造费用
40 000
贷:累计折旧
40 000
借:递延收益
5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 000
④2×14年2月28日出售该设备时:
利润001ppt课件培训资料

二、利润总额的核算
(一)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 营业外收入核算的范围: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出售固定资产、转让无形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债务重组利得 政府补助 捐赠利得 流动资产盘盈 罚没利得
营业外支出的核算:
1、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固定资产盘亏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3、捐赠支出等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一、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投资净损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支出核算的范围: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 债务重组损失 盘亏损失 公益性捐赠损失 非常损失 罚款支出
营业外收入的核算
1、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2、罚款收入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收入 3、接受捐赠 借:固定资产等 贷:营业外收入
递延所得税费用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 础之间的差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 以抵扣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 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 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三)收入、费用的结转与利润确定
1、结转各收入和费用账户的发生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利润与平均利润》课件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企业会不断 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提高自身 竞争力。
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平均利润率规律促使企业向高附加值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
加剧市场竞争
平均利润率规律促使企业之间竞争加 剧,价格战、营销战等竞争手段层出 不穷,影响市场秩序。
06
利润与平均利润在现 实经济中的应用
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源泉。在现实经济中,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份额等手段,追求更高的利润。
利润可以用于投资和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可以将 利润用于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赖单一客户等。
05
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含义
平均利润率是指社会 总资本的平均投资收 益率。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规律之一。
它反映了社会总资本 在生产、流通等领域 的综合运作效率。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决定因素
社会总资本的构成
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资本投入比例,决定了平均利 润率的水平。
《利润与平均利润 》ppt课件
目 录
•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 平均利润的形成 • 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 利润最大化原则 • 平均利润率规律 • 利润与平均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01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利润的定义
01
02
03
利润定义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 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 差额。
平均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平均利润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在现实经济 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生 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利润率。
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平均利润率规律促使企业向高附加值 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
加剧市场竞争
平均利润率规律促使企业之间竞争加 剧,价格战、营销战等竞争手段层出 不穷,影响市场秩序。
06
利润与平均利润在现 实经济中的应用
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源泉。在现实经济中,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份额等手段,追求更高的利润。
利润可以用于投资和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可以将 利润用于研发、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赖单一客户等。
05
平均利润率规律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含义
平均利润率是指社会 总资本的平均投资收 益率。
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 本规律之一。
它反映了社会总资本 在生产、流通等领域 的综合运作效率。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决定因素
社会总资本的构成
不同产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资本投入比例,决定了平均利 润率的水平。
《利润与平均利润 》ppt课件
目 录
•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 平均利润的形成 • 利润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 利润最大化原则 • 平均利润率规律 • 利润与平均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01
利润的概念与计算
利润的定义
01
02
03
利润定义
利润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生 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 差额。
平均利润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
平均利润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在现实经济 中,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生 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利润率。
利润的核算PPT课件

纳税所得调整数=10+15+20+8-5-5=43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 =500+43=543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543 ×25%=135.75
应付税款法
(1)期末计算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135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2)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贷:银行存款 1357500
永久性差异
由于税法和现行会计准则条件不同,造成了会计 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按差异性质分为:永久性差 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 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 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 回。
永久性差异
造成永久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利润计量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的重要手段。
利润计量是企业经营效率的衡量标准。可以反映企业 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可以作为衡量其 业务能力的标准。
利润的构成
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各种收 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并加上各种利得和减去损失后的 余额。
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271250 贷:所得税费用 1271250
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 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
分析:
➢企业的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滞纳金会计上按规定列入
“营业外支出”处理,税法上要照章纳税不准扣减计税利润
➢对国库券的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益,属于国家免税对象,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数 =500+43=543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543 ×25%=135.75
应付税款法
(1)期末计算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1357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2)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7500 贷:银行存款 1357500
永久性差异
由于税法和现行会计准则条件不同,造成了会计 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按差异性质分为:永久性差 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 润与纳税所得额之间由于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 差额,这种差额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 回。
永久性差异
造成永久性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利润计量是企业进行财务预测的重要手段。
利润计量是企业经营效率的衡量标准。可以反映企业 经营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率,可以作为衡量其 业务能力的标准。
利润的构成
企业的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实现的各种收 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并加上各种利得和减去损失后的 余额。
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271250 贷:所得税费用 1271250
纳税影响会计法
纳税影响会计法: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 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 分配到以后各期。
分析:
➢企业的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税收滞纳金会计上按规定列入
“营业外支出”处理,税法上要照章纳税不准扣减计税利润
➢对国库券的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益,属于国家免税对象,
企业利润分析ppt课件

• 分析的内容包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 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和成本控 制系统分析等;
• 案例分析:P282
最新版整理ppt
29
三、利润的时效结构分析
• 利润的时效性是指利润的稳定性与增长 性。
• 利润稳定性是指企业利润水平在多个连 续的会计期间内的波动程度;
• 利润增长性是指企业未来收益的发展趋 势和发展水平。
最新版整理ppt
23
所得税分析方法:
① 若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则需要计算递延所 得税占所得税费用的百分比。(纳税筹划)
② 计算账目所得税占账目税前利润的百分比, 分析因账目税率变动导致利润的变动情况;
③ 分析时间性差异的影响,主要是受会计制度 与税收制度变动的影响,重点分析企业所得 税会计处理方法与会计估计发生变更对企业 收益的影响;
•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最新版整理ppt
5
(一)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水平
• 1.外部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 ☺行业运行状况:行业生命周期、发展前
景、竞争状况、技术发展现状;(企业间
的竞争、新加入者的压力、替代品的威胁、买
方议价能力、供货方议价能力)
最新版整理ppt
32
(二)利润增长性分析
• 2.资本积累率 • 资本积累率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100%
•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在当年的变
动水平。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 累越多,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最新版整理ppt
33
(二)利润增长性分析
• 3.总资产增长率 • 总资产增长率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第6章利润表分析ppt课件

某产品单位销售成本=某产品销售总成本 该产品销售量
某产品销售总成本=本期生产总成本+期初结存成本-期末结存成本
某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该产品本期生产总成本 当期生产量
三、资产减值损失分析
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构成以及增减变动情 况,通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 细表的形式加以说明。具体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 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 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无形资 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项目
ZX公司共同比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
年份
结构百分比(%)
2005年 2004年 2005年 2004年 差异
一、营业收入
16623.43 15449.48 100.00 100.00 0.00
减:营业成本
14667.80 13407.09 88.24 86.78 1.46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7.99 915.91 574.44
-2.03 0.00 0.00
16.00 828.46 562.98
7.29
0.17 5.51 3.46 -0.01
0.10 0.07 5.36 0.15 3.64 -0.19 0.05 -0.06
投资收益
-113.21 -121.54 -0.68 -0.79 0.11
2.营业外支出分析 ZXZ公司的营业外支出包括:赔款支出及其他
一、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会 计报表。 利润表的结构: 我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多步式利润表, 其结构为上下结构(或称报告式结构)。 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 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 节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分步计算当期净
某产品销售总成本=本期生产总成本+期初结存成本-期末结存成本
某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该产品本期生产总成本 当期生产量
三、资产减值损失分析
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构成以及增减变动情 况,通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以编制资产减值准备明 细表的形式加以说明。具体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 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 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 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无形资 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项目
ZX公司共同比利润表
单位:百万元
年份
结构百分比(%)
2005年 2004年 2005年 2004年 差异
一、营业收入
16623.43 15449.48 100.00 100.00 0.00
减:营业成本
14667.80 13407.09 88.24 86.78 1.46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7.99 915.91 574.44
-2.03 0.00 0.00
16.00 828.46 562.98
7.29
0.17 5.51 3.46 -0.01
0.10 0.07 5.36 0.15 3.64 -0.19 0.05 -0.06
投资收益
-113.21 -121.54 -0.68 -0.79 0.11
2.营业外支出分析 ZXZ公司的营业外支出包括:赔款支出及其他
一、利润表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会 计报表。 利润表的结构: 我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多步式利润表, 其结构为上下结构(或称报告式结构)。 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 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 节列示一些中间性的利润指标,分步计算当期净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课件

按照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 劳务的成本结转金额确定 。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计算出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时,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量
按照企业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金额确定。
营业收入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 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 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 ,确认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的计量
按照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 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 受的金额确定。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
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 供劳务的成本。
营业成本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确认营业收入 的同时,确认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的计量
02
营业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用于衡量企
业盈利水平。
营业利润的稳定性分析
03
通过分析企业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的营业利润数据,可以判断企
业的盈利是否具有稳定性。
利润总额的分析
利润总额的构成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部分,反 映了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利润总额率的计算
决策依据
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评估企业的 投资价值、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
利的计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准确核算 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等项目。
在核算出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的基础 上,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
等。
03
每股收益的横向和纵向比较
通过将每股收益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企业自身历史数据比较,可以评估
企业的盈利能力。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计算出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时,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计量
按照企业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金额确定。
营业收入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 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 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 ,确认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的计量
按照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 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 受的金额确定。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
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 供劳务的成本。
营业成本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确认营业收入 的同时,确认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的计量
02
营业利润率是指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用于衡量企
业盈利水平。
营业利润的稳定性分析
03
通过分析企业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的营业利润数据,可以判断企
业的盈利是否具有稳定性。
利润总额的分析
利润总额的构成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部分,反 映了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利润总额率的计算
决策依据
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评估企业的 投资价值、偿债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
利的计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准确核算 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等项目。
在核算出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的基础 上,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
等。
03
每股收益的横向和纵向比较
通过将每股收益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企业自身历史数据比较,可以评估
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十三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 《中级财务会计》PPT课件

2 970 91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利润 其他应付款 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年初数
650 000 325 000 988 000
0 66 300 53 040 15 600
0 84 500 1 105 000
年初数
1 235 000 0 0 0 0
10 400 0
1 245 400 4 532 840
0 5 460 000 303 290
0 195 000 117 000 6 075 290
10 608 130
期末数
0 1 586 650
0 0 0 0 23 270 0 1 609 920 3 903 042 0 5 460 000 303 290 0 275 080 170 300 6208 670
14.2 资产负债表
14.2.1 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和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因此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 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其构成情况、企业负债总额及其结构 情况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结构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考察企业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情 况;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劣和负债经营的合理程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安全程度。
0
期末数
390 000 130 000 877 500
0 66 300 140 192 31 200 53 430 84 500 520 00
0
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应收款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利润 其他应付款 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年初数
650 000 325 000 988 000
0 66 300 53 040 15 600
0 84 500 1 105 000
年初数
1 235 000 0 0 0 0
10 400 0
1 245 400 4 532 840
0 5 460 000 303 290
0 195 000 117 000 6 075 290
10 608 130
期末数
0 1 586 650
0 0 0 0 23 270 0 1 609 920 3 903 042 0 5 460 000 303 290 0 275 080 170 300 6208 670
14.2 资产负债表
14.2.1 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和作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因此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 利用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其构成情况、企业负债总额及其结构 情况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结构情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考察企业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情 况;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劣和负债经营的合理程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安全程度。
0
期末数
390 000 130 000 877 500
0 66 300 140 192 31 200 53 430 84 500 520 00
0
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应收款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 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 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 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 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例题1·单选题】某企业20×7年2月主营业务 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 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 资收益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 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二、营业外支出
(一)、内容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 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罚款支出、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其中: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指企 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 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抵补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 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所发生的净损失; 无形资产出售损失,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 价款,抵补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 税费后所发生的净损失。
与利润相关的计算公式主要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 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 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营业外收入 1.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支出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2.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 3.本年利润的核算
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 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 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 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 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企业确认营业外收入,借记“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 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 收入”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 年利润”科目,借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 科目。
【例6-1、5、6】
【例题4·单选题】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 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 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 素,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
A.固定资产盘盈
B. 确认所得税费用
C.对外捐赠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出售利得
【答案】CD
【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
第一节 营业外收支
一、营业外收入
(一)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 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盘盈利得、捐赠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等。其中:
元。
A.4
B.6
C.54
D.56
【答案】A
【解析】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6(60-10)-2=4(万元)。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 外收入的是( )。
A.债务重组利得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答案】C 【解析】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 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 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 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影响当期利润表中 利润总额的有( )
A. 13 B.15 C.18 D.23
【答案】D
【解析】营业利润=100-80-5-2+10=23(万元)。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影响企业营业利 润的有(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资产减值损失
【答案】ABD
【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不影响营 业利润。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 出
【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按规定应计入企业 营业外收入的有( )。
A.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 B.出售材料收入
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D.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答案】AD
【解析】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 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出售材料收入计入其他业务 收入,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公益性捐赠支出,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 生的支出。 3、 盘亏损失,主要指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中盘亏 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并报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 的损失。 4、罚款支出,指企业由于违反税收法规、经济合同 等而支付的各种滞纳金和罚款。 (二)、核算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 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 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 业外支出。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 营业外支出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营 业外收入的有( )。
A.存货盘盈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C.固定资产盘盈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答案】ABC
【解析】存货盘盈最终是要冲减管理费用;固 定资产的出租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 资产盘盈要作为前期差错记入到“以前年度 损益调整”科目;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计入营业外收入。
2、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 性资产形成的利得。
3、盘盈利得:是指企业对现金等清查盘点盘点时发生盘盈, 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4、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二)、账务处理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及 结转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 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结转后该科目应 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 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 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 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 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 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 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 的净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 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 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 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例题1·单选题】某企业20×7年2月主营业务 收入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0万元,管 理费用为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2万元,投 资收益为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 企业当月的营业利润为( )万元。
二、营业外支出
(一)、内容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 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公益性捐赠支出、盘亏损失、罚款支出、非货币 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等。其中: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和无形资产出售损失。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指企 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 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抵补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 价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所发生的净损失; 无形资产出售损失,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 价款,抵补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 税费后所发生的净损失。
与利润相关的计算公式主要如下:
(一)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 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 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 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营业外收入 1.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支出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2.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
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 3.本年利润的核算
结转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 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 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 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 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企业确认营业外收入,借记“固定资产清理”、“银行存 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 收入”科目。期末,应将“营业外收入”科目余额转入“本 年利润”科目,借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 科目。
【例6-1、5、6】
【例题4·单选题】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 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 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 素,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
A.固定资产盘盈
B. 确认所得税费用
C.对外捐赠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出售利得
【答案】CD
【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
第一节 营业外收支
一、营业外收入
(一)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 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盘盈利得、捐赠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 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等。其中:
元。
A.4
B.6
C.54
D.56
【答案】A
【解析】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6(60-10)-2=4(万元)。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 外收入的是( )。
A.债务重组利得 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 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答案】C 【解析】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 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 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三)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 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影响当期利润表中 利润总额的有( )
A. 13 B.15 C.18 D.23
【答案】D
【解析】营业利润=100-80-5-2+10=23(万元)。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影响企业营业利 润的有(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资产减值损失
【答案】ABD
【解析】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不影响营 业利润。
(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 出
【例题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按规定应计入企业 营业外收入的有( )。
A.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 B.出售材料收入
C.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D.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答案】AD
【解析】无形资产出售净收益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 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出售材料收入计入其他业务 收入,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2、公益性捐赠支出,指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发 生的支出。 3、 盘亏损失,主要指对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中盘亏 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并报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 的损失。 4、罚款支出,指企业由于违反税收法规、经济合同 等而支付的各种滞纳金和罚款。 (二)、核算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 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 项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 业外支出。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 营业外支出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例题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应确认为营 业外收入的有( )。
A.存货盘盈
B.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C.固定资产盘盈
D.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答案】ABC
【解析】存货盘盈最终是要冲减管理费用;固 定资产的出租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固定 资产盘盈要作为前期差错记入到“以前年度 损益调整”科目;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计入营业外收入。
2、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 性资产形成的利得。
3、盘盈利得:是指企业对现金等清查盘点盘点时发生盘盈, 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4、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捐赠产生的利得。
(二)、账务处理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及 结转情况。该科目贷方登记企业确认的各项营业外收入,借 方登记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结转后该科目应 无余额。该科目应按照营业外收入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 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 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或报废固定资产的材料 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处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 值、清理费用、处置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 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 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后 的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