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加荣三年级科学上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精品PPT课件
2.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课件)

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有生命
我的理由: 图片中的鲜花属于植物,植物都是有生 命的物体。
新知讲解
考考你:下面这些是有生命的物体吗?说说理由。
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有生命
我的理由: 图片中的花生豆、绿豆、蚕豆都是植物 的种子,种子是植物生命的基础。
交流讨论
通过上边的讨论,你 们有什么收获?
判断一个物体有没有生命,就看它有 没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可以通过和爸爸妈妈交流,也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
拓展提高
家兔的体毛为白色、褐色等。耳朵较长,能够灵活地向声源(声音方向)转动, 听觉灵敏。眼睛很大,位于头的两侧,有较大范围的视野,但眼睛间的距离太大, 要靠左右移动面部才能看清物体。鼻孔的鼻翼能随呼吸节律开合,嗅觉也很灵敏。 嘴的上唇正中裂开成两片,故有“崩嘴”或“豁嘴”之称。两个嘴角向左右生长着 辐射状有触觉功能的触须。上颌具有两对前后重迭的门齿,没有犬齿。它的颈短但 转动自如,躯干伸屈灵活。四肢强劲,腿肌发达而有力,前腿较短,具5趾,后腿较 长,肌肉、筋腱发达强大,具4趾,脚下的毛多而蓬松,适于跳跃、奔跑迅速,疾跑 时矫健神速,有如离弦之箭。在奔跑时还能突然止步,急转弯或跑回头路以摆脱追 击。它的尾短,仅有5厘米左右,略呈圆形,故有“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的说法。
我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
绿萝
茄 子
小 麦
黄 瓜
仙 人 掌
杨 树
新知讲解
我找到的有生命的物体
七
蜘星蛛瓢虫 Nhomakorabea蜗牛
天
苍
蝉
牛
蝇
蜻 蜓
交流讨论 思考:通过记录观察到的物体,你们怎么想?
虽然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物体,但是动物是可以动的; 植物不可以动。
科学公开课课件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课件-2.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苏教版(共26张PPT)

第二部分:实践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第三部分:交流、讨论
第三部分:交流、讨论
相机板书
师小结: 象这样有生命的物体都要呼吸、会长大、能繁殖后
代、需要营养、有反应、会死亡…… 我们把这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称为生物。 把没有生命的物体(课桌、书本、文具……)称为
非生物。 生物有动物、植物两大类。
第四部分: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 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能够运用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意识到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 的共同特征。
教法பைடு நூலகம்
创设情境法 启发引导等
学法
观察思考 信息搜集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一些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纸
教学准备
调查用的一些工具(尺、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创设情景 激趣引入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
三年级(上) 我们都是科 学家
三年级 (下)
四年级 (上)
固体和 液体
我们周围的 空气
我眼里的生 生命之源 它们是什么
命世界
——水
做的
植物的
土壤与
关心
一生
生命
天气
冷和热
苏教小学科学三上《03寻找有生命的物体》PPT课件(9)

20
第四部分:巩固练习
21
第五部分:诗歌欣赏
22
第五部分:诗歌创作
23
板书1设.寻计找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
动物:(苍蝇、蟾蜍、小鸟、蜗牛、蚯蚓、鱼、人类……) 植物:(花、草、树……)
生物的共同特征: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 要营养,有反应……
24
25
7
教学难点
• 在寻找到的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 共同特征。
8
教法
• 创设情境法 • 启发引导等
9
学法
• 观察思考 • 信息搜集 • 合作交流
10
教学准备
• 教师选择一些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11
教学准备
• 观察记录纸
12
教学准备
• 调查用的一些工具(尺、放大镜等)
13
教学过程
3
说教材
• 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将对“什么是有 生命的物体”建立起清晰地概念。也为学 习本单元的其它课文奠定了基础。
4
说学情
• 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 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 候就开始了。如果问有生命的物体是什么样的, 他们会说是“活的”。这是他们以往对有生命 物体的认识积累。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探求学生对 有生命物体的已有认知,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到 某一具体环境中去寻找他们认为有生命的物体, 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
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
三年级(上) 我们都是科 学家
三年级 (下)
四年级 (上)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课件(1)

巩固练习
有生命
• •
有生命
没有生命
没有生命
有生命
没有生命
没有生命
发现
有生命的物体:
提出问题
1.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
猜测问题
1.会运动 2.需要水 3.会长大 4.会呼吸 5.需要营养
6.能生死 7.会繁殖 8.会排泄 9.有反应 10. ……
01 教学背景
Teaching background
03 教学分析
Teaching background
02 教学过程
Teaching background
04 教学设计
Teaching background
教学备用模板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得出结论
凡是能生长,能繁殖后代的 物体我们称它是有生命的物体。 有生命的物体简称生物
没有生命的物体成为非生物。
生物分为: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活动程序:
→ → → 发
现
提
→出问
题
对 问 题 猜 测
寻 找 证 据
得 出 结 论
结束语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努 力经历了与科学家一样的方法成功 完成了这节课的任务。老师为你们祝 贺以你们为骄傲。以后的科学课都 这样的探讨哦!同学们再见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课件:《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课件——第一课时

活动程序:
提 出 问 题
对 问 题 猜 测
寻 找 证 据
得 出 结 论
图片欣赏
提出问题
1.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 2.有生命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在哪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4.寻找时注意什么?
猜测问题
1.会动。
2.会吃饭。 6.会死亡。 7.会繁殖。 8.会排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出结论
生物体都能生长,能繁殖后代,有生命。 我们把这样的物体称为生物。 没有生命的物体称为非生物。
生物有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课堂检测
1. 会动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 ) 2.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 ) 3.冬天,有的树落光了叶子光突突的,这时就没 有生命了。( × ) 4. 机器人会说话,会运动,会工作,所以机器 人是有生命的。( ×) 5. 课桌是用树木做成的,树木是有生命的, 所以课桌也是有生命的。( × )
课后作业: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
进行观察。然后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3.会长大。
4.会呼吸。
9.有思维。
10.……
5.会爬行。
寻找生命的特点
名称
花 草 柳树 蜗牛 蚂蚁 小鸟 蚯蚓 猫 文具盒
会动
× × ×
吃东西 长大 呼吸 爬行 生死 繁殖 排泄 反应
√ √ √ √ √ √ √ √ √ √
×
× ×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苏教版 (共17张PPT)

在校园里哪些物体是有生命的?
观察须知
1、安排一名小组记录员,在寻找时随时记下 发现;
2、注意安全,在有水的地方、高的地方要特 别小心;
3、尽量不要惊动或伤害有生命的物体; 4、如果是到校园外面去寻找,记得一定要和
成人打招呼,也可以要求成人陪同。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有生命的物体。 ( √ )
7、 会动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 )
8、冬天,有的树落光了叶子光突突的,这时就没
有生命了。 ( × )
9. 机器人会说话,会运动,会工作,所以机器人
是有生命的。( × )
10. 课桌是用树木做成的,树木是有生命的,所
以课桌也是有生命的。( × )
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有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下面这些物体有生命吗?
巩固练习 有生命
有生命
有生命
有生命
无生命
有生命
无生命
一、填空
1、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吃东西)、 (要呼吸)、(能繁殖)、(能长大)(有反应)等。 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 两大类。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叫做( ), 没有生生物命的物体叫做( )。 非生物 4、生物一般可分为( 动物 )和( 植物 )
二、判断
1、在观察生物的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 ) 2、观察活动中不要惊吓小动物。…………( √ ) 3、在观察动物中,可直接触摸、抓举动物( × )
4、外出观察生物时要获得成人(老师或家长)同
意,或者有大人陪同。(√ )
5、为了观察而捉住的小动物,在观察后可以随意
放在任何地方。 (× )
6、菜篮里的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等蔬菜是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生命体;2.能说出常见的生命体;3.了解物体的不同,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4.能够简单地分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
二、教学重点1.生命体的概念;2.常见生命体的认知;3.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不同性质。
三、教学难点1.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本质的区别;2.能够正确地分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课时内容第一课生物的来源与生命体第二课常见的生命体第三课非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五、教学步骤第一课:生物的来源与生命体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物体,引发学生对生命体的认知;2.学习生物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学习生物的概念;3.学习生命体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命体,并通过实例较为贴切地了解生命体;4.学习非生命体的定义: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非生命体,并探究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
第二课:常见的生命体1.导入:复习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2.学习植物的概念和特征:了解植物的有关知识,掌握植物与生命体的关系;3.学习动物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掌握动物与生命体的关系;4.学习微生物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特征,发现微生物也是一种生命体。
第三课:非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导入:复习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2.学习非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了解非生命体有哪些基本特征;3.学习非生命体的分类: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非生命体的分类。
六、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整理和比较等科学方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基本特征,在场景体验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作业布置1.寻找自己身边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并整理报告;2.制作简单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模型,展示给同学;八、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的不同,灵活组织有关的问题讨论、实验等活动,使教学逐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天生的兴趣,对 小动物的关注和对植物的观察从他们幼小的时 候就开始了。如果问有生命的物体是什么样的, 他们会说是“活的”。这是他们以往对有生命 物体的认识积累。因此,“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探求学生对 有生命物体的已有认知,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到 某一具体环境中去寻找他们认为有生命的物体, 这种亲身体验会增加更多的感性认识。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二) 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然 后回答问题。
1、它们有生命吗?为什么? 2、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先独立看图(1分钟),然后小组 讨论,讨论好的小组 请举手交流(3分钟)。 其他同学 可以纠错或补充,但尽可能不要重 复。 。
无生命
无生命
摩天轮无生命
1、它们有生命吗?为什么?
答:答没有:。因没为 有生命。因为它们不需要呼吸、 不会长大、不能繁殖后代、不需要营养。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田鼠
“沙漠之舟” 骆驼
仙人球
1、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物 体?
答:因为它们都要呼吸、会长大、能繁殖 后代、需要营养、有反应、会死亡……
2、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哪几种?它们有什么 共同的特征?
答:有生命物体
答:把这样有生命的物体归为一类,称 为生物。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它 们的共同特征是要呼吸、会长大、能繁殖 后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 结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 生命的两大类。 4、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具有的共同特征。
难点:在寻找物体中,找出有生命物体的共 同难特点:征。
2、寻找小动物时要注意些什么?
1、在校园的哪些地方可以寻找的有生命的物体?
2、 要求:分组到校园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各小组要做好观察记录。小组统一行动,不 得到处乱跑,不能打闹,注意安全。观察好 后及时回到教室,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 交流。
二、深入学习 理解新知
(一) 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然后回 答问题。
2、通过上面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答:我知道了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 类,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 叫非生物,如课桌、书本、文具…… 。
三、 活学活用 提升能力
(一)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如有不会的题目同 桌讨论(5分钟),再举手回答(2分钟)。 其他同学可以纠错或补充,但不要重复。
1、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物体?
1、为什么2说、它们有是有生生命命的的物体物? 体分为哪几种?它们有 2、什有生么命共的物同体有的什么特共征同的?特征?
要求:认真大屏幕上的图(1分钟), 然后小组讨论,讨论好的小组 请举手交流 (5分钟)。其他同学 可以纠错或补充,但 尽可能不要重复。
青蛙 小麦
蝗虫
(二)回顾内容 巩固提高
要求:将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1分 钟),然后举手谈谈自己的收获(2分钟), 其他同学可以纠错或补充,但不要重复。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2、能够运用文字、语言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 果,并进行交流. 3、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 的两大类。 4、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说课设计
益智乡小学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中 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以“我眼里的生 命世界“为主题展开。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 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 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 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 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生物),知道有 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 要营养,有反应等几个基本特征。
教法
创设情境法 启发引导等
学法
观察思考 信息搜集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选择一些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校园内)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纸
教学准备
调查用的一些工具(尺、放大镜等)
一 、认真观察 , 初步感知
(一) 认真参看10、12页的图,然 后回答问题
1、在校园的哪些地方可以寻找的有生命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