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报告【幼儿攻击性行为个案观察与分析】一.个案简介张某某,男性,5岁,由青年心理学家邀请参加一项有关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调查。
来访前,张某某一直生活在家里,直到去年初他进入该区的一所幼儿园。
他的母亲在他报名该幼儿园时,做了一些观察记录表示,自从张某某进入幼儿园后,有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叫嚣。
二.个案观察1. 张某某在幼儿园期间的攻击性行为张某某有时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叫嚣等。
下午托管时,他有时会攻击其他孩子,肢体接触或叫骂他们。
他喜欢使用比较大的力量来凌虐别的孩子,例如拉住他们的头发,抓取或扔东西,等等。
另外,他也会开玩笑,但是他的玩笑会引起老师和其他孩子的不悦,因为他的玩笑是随意而且伤害他人的。
2. 动机从对张某某的观察中,可以发现他的攻击性行为有一定的动机,如抢夺某个孩子的游戏、在玩耍时不受自己想要的注意等。
有时,他也会因感到沮丧或被排挤而发作。
而且,有些时候,他的行为的发生似乎没有特定的原因可以指出。
三.干预建议1. 调整张某某的心态要改变张某某的攻击性行为,必须首先调整他的心态。
必须使他了解攻击性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并引导他学习它也是不友好的。
此外,要让他明白攻击行为是错误的,他不应该发生这样的行为,也要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更加自信。
2. 教导张某某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张某某感到愤怒或沮丧时,应立即予以引导,教他开口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求,以及拒绝时如何更新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教育,张某某可以明白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以及如何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更加温柔应对他人,也为他之后的社交交往做好准备。
四.结论对张某某的观察表明,他出现攻击性行为归因于心理因素,如自我价值感低沉、情绪不稳定以及无法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为解决张某某的问题,应该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如调整心态、加强情绪管理等,以帮助他形成正确的沟通习惯和行为,从而实现他的社交能力的正常发展。
个案追踪:一个爱打人的孩子

个案追踪:一个爱打人的孩子幼儿姓名:鑫鑫年龄:4岁性别:男背景:鑫鑫小朋友是个很调皮的男孩子,上课从来没有一次能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总要挪着自己的凳子离位置远远的坐着,要么就是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
在一天中,会有无数的小朋友跟我投诉他打人,每次批评了都说改,可是不到半分钟又有小朋友来投诉了,真是令我们头痛!事件(一)今天早上晨间活动,玩玩具时。
有几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老师,邓嘉铭哭了."我走到一一身边问他怎么了.他哭着说:" 鑫鑫抢我的玩具,还打我的脸!"只见鑫鑫嘟着嘴巴站在一边,叫着:“他先抢的我玩具的!”我把鑫鑫手上正在玩的玩具拿了过来,问小朋友“小朋友好你们看见是谁先抢的玩具吗?”小朋友都回答说是鑫鑫抢邓嘉铭的玩具!鑫鑫一听就低下了头,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要抢人家的玩具?如果你想玩的话,可以问小朋友借来玩的,抢别人的东西还打人,是非常不对的,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不喜欢这种行为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他听了点点头,并跟一一道了歉,可是过了几分钟他又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了。
分析:这个小朋友的自控能力非常差!他想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得到,如果别人不给就会抢,抢不过就动手打人。
这就是很典型的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小孩子!从平时和家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人对他是非常的千依百顺,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给就会大哭,一哭家长就会妥协,所以养成了他这种自私的性格。
事件(二)下课了,我让小朋友上厕所再出来喝水,小朋友都站起来忙开了,只见鑫鑫小朋友跑到张心怡小朋友的跟前,对着张心怡的脸一巴掌打下去,动作太快了,我都来不急拦住他,事情就发生了。
心怡大声地哭着,“老师鑫鑫打我!”我真的是被他气死了,心怡坐在位置上都没有惹他,他莫名其秒就去打别人一巴掌!分析:她就是喜欢欺负小朋友,特别是爱哭的小朋友。
因为一哭了,而且每次哭得都很大声,鑫鑫看到哭得很伤心的小朋友都会笑,我觉得鑫鑫心里有些畸形心理,他看到老师生气,他也会觉得很开心!措施:觉得首先要跟他的家人反应这些情况,让家长知道他的这种行为,及时的和家长一起引导他这些行为是不好的;再者就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以物质刺激她,每天早上都跟她说,只要今天不打人就奖“大拇指”贴纸,打人就把得接受惩罚,把贴纸收回。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

大班个案打人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引言:大班个案打人是一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伤害,也对教师的工作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对大班个案打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与措施结果,旨在提供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观察记录分析:在大班幼儿教室中,个案打人事件频繁发生,根据对多起事件的观察记录,整理出以下几点:1.儿童成长环境缺乏积极阳光的示范:观察记录发现,一些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可能缺乏积极阳光的示范,容易受到暴力行为或争执的影响,习惯性地以暴力的方式处理问题。
2.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大班幼儿在与同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缺乏解决冲突的技能和方法,无法有效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情绪失控,从而采取暴力行为。
3.儿童情绪管理困难:观察记录表明,一些幼儿对自己的情绪管理困难,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情绪受到刺激时,他们会用打人等暴力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此获得一种短暂的满足感。
措施结果:为了应对大班个案打人事件,以下是我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记录了相应的结果:1.创建积极和谐的成长环境:针对家庭环境可能缺乏积极阳光示范的问题,我提出了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鼓励家长以身作则,展示积极阳光的行为和态度。
同时,教室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积极阳光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向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
2.教授解决冲突的技能: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解决冲突,在课堂上我进行了一系列的角色扮演和冲突解决案例分析,教育幼儿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开始逐渐理解和运用解决冲突的技能。
3.情绪管理培养: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困难,我采用情绪管理教育方法,例如情绪认知和情绪调控活动。
通过绘本故事、情绪表情卡片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结果分析: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观察记录表明,个案打人事件明显减少,幼儿之间的冲突更多地通过沟通和互相理解得到解决。
幼儿园大班幼儿观察记录:孩子喜欢打人怎么办

大班幼儿观察记录:孩子喜欢打人怎
么办
观察地点:活动室
观察对象:王浩轩
观察实录:
“老师老师刘勃韬哭了”,“老师是王
浩轩跟刘勃韬打架的”,勃韬:“老师是我
先站在这个位置上的王浩轩过来就想插队,
我不给他就打我肚子”。
当我问王浩轩时,
他只是沉默不语。
新学期刚开始这几天,王
浩轩小朋友不知从哪学的不良行为:好打人, 分析:
关于打人,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这个行为
的严重后果,只知道打人能够使小伙伴感觉
到疼痛,能够迫使他们听自己的话,服从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威。
无论如何,打人总是一种不雅、不文明、粗鲁、强硬的行为,必须
坚决的纠正。
措施:
.给孩子讲明打人的后果。
知道浩轩喜欢打人的行为后,立即给他讲明打人的严重后果:打人,会让小伙伴感到身体不舒服、疼痛、难受,会不喜欢你;打人,会挨老师的批评;打人,是不礼貌、没有教养的粗鲁行为,爸爸妈妈都会很生气。
2.换位体验被人打的感受。
知道王浩轩喜欢打人的行为后,引导他换位思考,体验情感,如:“你为什么喜欢打人?如果有小伙伴打你,你会怎么想?你有什么感受?”
3.引导孩子正确的评价同伴。
与王浩轩沟通,让他正确的比较、评价自己熟识的同伴,引导他分析喜欢打人、不讲文明礼仪的孩子的共同点,使王子宁明确知道打人不对,不能模仿他人的行为。
只有不打人,讲究文明礼仪,与同伴团结友爱的孩子才会人见人爱。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爱打人的孩子》

幼儿园教育笔记案例《爱打人的孩子》教育笔记:爱打人的孩子老师最担心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之间发生攻击性行为了,而这样的孩子每个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咱们班戎嘉渝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
屡屡用推、抓、打的方式无端欺负同伴,当老师指出他行为错误并要求他改正时,他当即表示改正,态度良好。
然而不过多时,攻击别人的行为再次上演,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地起,玩一起,更有的家长主动向老师提出要自己的孩子远离嘉渝的请求。
唉!头疼啊为了此次我们也好几次与他妈妈交谈过,但效果都不大,在一次又一次的交谈中我们渐渐找到了问题的源头。
因为嘉渝在家中是独子,平日里要什么就一定要,不给就赖在地上哭闹,因此妈妈也拿他没办法只好依他,从而使他养成为所欲为,以自我中心的性格,所以在玩中他才会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同伴,而且屡教不改,为了能让嘉渝改掉这一坏习惯,成为受小朋友欢迎的人,我们班子共同讨论出一套策略:1.认真分析他的所作所为,造成他强烈的攻击行为主要的原因。
2.与孩子妈妈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指出教养孩子应从事情的性质看问题,不能由着孩子任性,该宽容的时候需要宽容,该严格的时候就要严格,区分宠与爱的关系。
3.在幼儿园经常用故事告诉孩子学会友好相处,用故事使孩子明白同伴间相处要懂得谦让。
找嘉渝个别谈话,肯定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定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
并教他放弃用攻击的行为,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
同时,开展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中,使其感受同伴相处的快乐。
经过一段时间的策略实施后,嘉渝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进步,来告状的小朋友少了,这真让我们值得欣尉呀,但仍不能松懈,问题仍然存在着还得继续加把劲努力引导嘉渝改正不良习惯。
看如今的孩子从他们的广告上就能分辨出家庭教养的环境。
通过嘉渝事件的变化,我们班发现众多小年龄幼儿身上的攻击行为导火线是什么mdash;mdash;家庭教养方式很关键,因此家长在教育过程,一定要慎重,当看见孩子出现问题不能很快改正时,吵能姑养息或者严历指责,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出现,问题持续的长度和强度,就要看运用的方法是否合适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找准问题的切入口,和家庭同步开展教育,以说理为主,以积极的鼓励帮助孩子防备正错误,问题不可怕,可怕是找不到方法解决,老师有心,家庭有心,那就没有不快乐的孩子。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日期:2024年1月10日地点:幼儿园活动室时间:上午10点到11点观察目标:小明(化名),男,4岁,经常出现打人的行为。
观察记录:上午10点,幼儿园活动室里,小明正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猜谜游戏。
游戏进行中,小美(化名)回答错误,小明突然伸手推了一下小美。
小美感到很不开心,哭了起来。
老师及时过来安抚了小美,并把小明拉到一旁进行引导。
11点,饭点的时候,小明抢先拿了一块饼干。
其他孩子看到后表示不满,其中一个叫小强(化名)的孩子上前对小明表示不满,小明突然用手推了一下小强。
小强感到疼痛,开始哭闹。
老师立即过去安慰小强,并再次找小明进行交流。
12点,午休时间,小明和小红(化名)共用一个床位。
小红在休息时不小心碰到了小明,小明随即用手打了一下小红。
小红惊恐地抱住头开始哭泣。
老师迅速过去安慰小红,并再次采取了行为引导措施。
观察心理分析:从观察记录可以看出,小明经常出现打人的行为,这表明他在行为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容易因为其中一种刺激或冲动而使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首先,这种行为可能与小明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在猜谜游戏时,小明突然推倒了回答错误的小美。
这可能是因为小明在游戏中没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取得成功,导致情绪无法得到有效调适,从而表现出打人的行为。
其次,小明可能还没有形成适当的沟通方式。
当小强表达对小明抢夺饼干的不满时,小明没有使用言语或其他非暴力的方式来回应,而是使用打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可能说明小明还没有学会使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最后,小明可能存在一定的攻击性。
在午休时打小红,这种行为可能是小明对于自己的床位被占用产生了一定的不满,而采取了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这可能与小明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关。
观察建议:针对小明的打人行为,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1.规范行为规范的引导:通过幼儿园老师的引导,告诉小明打人是不允许的行为,并帮助他认识到打人的后果,如伤害他人或破坏和谐的集体氛围。
大班幼儿打人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
然而,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打人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幼儿园带来了诸多困扰。
本文以大班幼儿打人教育案例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儿打人行为的教育。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大班,共有30名幼儿。
班上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幼儿,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在幼儿园里打人,严重影响了班级的和谐氛围。
家长和教师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
2. 案例经过(1)观察记录小明是一位活泼好动的幼儿,性格开朗,但缺乏耐心。
在幼儿园里,他经常因为争夺玩具、争抢位置等原因与同伴发生冲突。
以下是小明打人的几个典型场景:场景一:小明与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抢到了一个喜欢的积木,却发现其他小朋友也想要。
于是,小明开始用积木砸其他小朋友的头。
场景二:在区域活动中,小明想玩滑滑梯,但其他小朋友已经占据了位置。
小明不愿等待,便动手推了其他小朋友一把。
场景三:在画画活动中,小明和小朋友一起画画,但小明觉得自己的画比其他小朋友的好,于是拿起画笔打伤了其他小朋友的画。
(2)家长反映家长反映,在家中小明也经常打人,有时是因为争夺玩具,有时是因为情绪不好。
家长担心小明在学校和家中都会因为打人而受到伤害。
3. 案例分析(1)原因分析①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不当,对小明过于溺爱,导致小明缺乏规则意识,随意打人。
②同伴关系:小明与同伴之间的沟通能力较差,无法妥善处理冲突,导致打人行为的发生。
③情绪管理:小明缺乏情绪管理能力,遇到挫折时容易发泄情绪,以打人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2)教育策略①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②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绪管理教育:开展情绪管理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情绪,学会调控情绪,避免以打人等方式解决问题。
幼儿园观察记录-小班爱打人的航航

参赛作品名称
爱打人的***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通过观察了解***与小朋友相处的语言及行为
观察对象
唐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龄段/班
小班
观察时间
2015年06月
观察分析
***在我们班虽然不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可是各方面能力都很弱,还特别喜欢挠人,总有小朋友不停告他的状。今天排队走路的时候,赵晟睿在他后面不小心碰到了他,他转身就打了人家一下。他平时和小朋友沟通也是简单粗暴,教学活动中也是习惯溜号不认真,看图书的时候还喜欢撕书。老师批评他的时候他总是耍赖,从来不肯承认错误。***的父母开饭店平时很忙,孩子多数时间是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爷爷、奶奶还是朝鲜族人,所以孩子的汉语言的发展及生活能力都比同龄的孩子要差很多,遇到事情嘴上说不明白就着急动手。
采取措施
1、首先我教育小朋友要耐心帮助***,多和他说话游戏,让他喜欢我们这个班级,在这个环境中有安全感减少攻击行为。
2、同时也和家长取得联系,希望父母能尽量多和孩子沟通交流,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有耐心,给孩子讲道理,平时多给孩子讲些故事,丰富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3、多给孩子机会,锻炼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获取成效
***小朋友说话的句子明显比以前长了很多,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而且会认真倾听了,对于班级组织的多数活动都能积极参与,还会主动帮助张婧琦戴帽子,拉鞋子上的拉锁,给老师搬椅子,还能认真看书并且不撕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案观察记录:爱打人的小孩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中二班教室
观察对象:XX
观察教师: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XX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我告状,说XX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XX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他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
例如:排队时XX总是很积极,他很喜欢出去玩,而这时刘畅小朋友站到了XX的前面,于是XX就推了他一把,结果手重了,畅畅哭着向我告状说XX推他了。
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XX叫了过来,对他说:“XX,你为什么推畅畅啊?”XX说:“我没推他,他不排队就跑到我前面来了。
”我又问他:“你是不是想让刘畅让开一些啊?”XX点点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不用手推畅畅,还能怎样告诉他啊?”XX想了想,对我说:“出去要排队,我站前面了你就要往后?”我笑了,摸着XX的头说:“对啊!你要是这么对刘畅说,他不就不会告你状了吗?”XX点点头,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推了。
”
措施:XX是个聪明的小孩,老师说的都会听,告诉他遇到事情不能够打小朋友,能够过来告诉老师。
教师必须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反思:通过本次观察发现中班个别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其实XX 的本意并不坏,只是表达的方式是不恰当的,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还是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要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