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专业学科发展和展望110页PPT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与管理PPT课件

(5)急性肾功能不全;
(13)镇静与镇痛;
(6)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4)严重感染;
(7)严重肝功能障碍;
(1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8)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 (16)免疫功能紊乱。
卫生部重症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规 范 能—力要—求:人员资质
➢ 重症医学科医师除一般临床监护和治疗技术外,应具备 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持技术的能力:
➢ 趋势、潮流
卫生部重症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规 范 ——人员资质
资质要求:
➢ 资质证书、执业证书
➢ 重症医学科医师应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 和技术培训,以胜任对重症患者进行各 项监测与治疗的要求。
➢ 重症医学科医师必须具备重症医学相关 理论知识。掌握重要脏器和系统的相关 病理、生理知识,重症医学学科相关的 临床药理学知识和伦理学概念。
建设要求:
➢ 参照卫生部制定的《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 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并符合卫生学要求,必须具备基本 功能分区,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
卫生部重症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规 范 —病房—要求医:疗环境
➢ 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为15~18M2
➢ 每个重症医学科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面积为 18~25M2
➢ 建筑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 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总原则
➢ 设计要求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 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
卫生部重症医学科质量安全管理规 范 环境—声音—要医求:疗环境
➢ 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 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重症医学科的噪音
➢ 每个重症医学科中的正压和负压隔离病房的设立, 可以根据患者专科来源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决定, 通常配备负压隔离病房1~2间
神经重症医学进展 ppt课件

重症医学在中国的发展
1984年,国外学习3年后归国的陈德昌教授 在北京协和医院,按国际先进模式,建立 了国内第一个独立的综合性ICU,揭开了中 国重症医学发展的序幕,陈德昌教授、刘
大为教授等为我国外科重症医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石
2008年, 在首任主委刘大为教授的领导下,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取得了国家二级 学科的编号
● 2003年,神经重症医师在美国成立了神经重症 学会并创办了学会专刊《神经重症监护》杂志
Performing your original search, early neuro ICU, Rinsho Shinkeigaku.2003 Nov;43(11):793-5.
精选ppt
11
NICU发展初期人员的配置
精选ppt
3
重症医学统领下的分支学科迅速发展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ICU
PICU
MICU RICU CCU NICU
精选ppt
4
NICU专科护理团队的建立
1958年, Mayo Clinic 圣玛丽医院(Saint Marys Hospital)神经及神经外科护士 Sr Klein认识到越来越多的神经重症患者需要
● 1958年,Klein倡议并具体组织成立了神经重症 监护室。
《Mayo Clinic Progress》
精选ppt
6
Sr Amadeus Klein.
《Mayo Clinic Progress》精选ppt
7
圣玛丽 医院 的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U
中心护士工作站 及玻璃配置、透 视状态下的隔离 监护 病房
精选ppt
Ropper AH.NeurologicaI intensiVe care.Ann
重症医学科概述课件

血液净化设备
体外膜肺氧合器(ECMO)
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用于清除体 内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维持内环境稳 定。
用于支持心肺功能,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 提供呼吸和循环支持。
重症医学科的技术
高级生命支持技术
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气道管理等,用于 抢救生命。
营养支持技术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提 供营养支持。
02
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
03
大型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的患 者
04
严重创伤、多发伤、复合伤等 患者
05
各种原因导致的昏迷、抽搐、 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06
重症医学科治疗手段
血液净化治疗
通过血液净化技术,清除体内 过多的水分和毒素,维持内环 境稳定。
血液灌流
对于药物中毒、毒物中毒等患 者,使用血液灌流清除体内的 毒物。
详细描述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包括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如何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
案例二: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严重创伤患者需要及时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以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详细描述
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经验分享,包括如何评估伤情、如何维持生命体征、如何预防并发症等。
水平。
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重 症医学科的效率,同时降低患者
的费用负担。
推动科技进步
通过推动医疗科技进步,提高重 症医学科的诊疗水平,同时降低
医生的工作强度。
06
典型案例分享
案例一: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经验分享
总结词
机械通气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治疗手段,良好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重症医学专业学科发展与展望PPT医学课件

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
应该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①训练有素的医生和护士。这个梯队应掌握重 症医学的理论,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善于配合。
②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治疗手段。借助于这些设 备和技术可进行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瞬间 的变化,并可反馈于强有力的治疗措施;
我国重症监护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型医 院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危重患者 的增多,率先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术后恢 复室,为大手术术后的危重患者提供了 专门的治疗护理单元,为患者康复期提 供了最大的医疗安全保障。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国内ICU的创业阶 段,主要表现为重症医学专业的创立和 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重症医学科建设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 是一门主要研究危重症患者器官功 能障碍或衰竭的发病机制、诊断、监护和治疗问题的临床学科,它 的研究治疗对象为危重但经过救治后有可能好转或痊愈的患者。
重症医学科(Critical Care Medicine Department),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 专业学科,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 质量。
急危重症医学学术委员会 相继成立,标志着危重症医学 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重症医学科的确立
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定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 建设与管理指南
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 文件》 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
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代码:“28”) 2009年1月23日卫生部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23号文件》
重症医学科概述课件

护理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措施
01
02
03
定期检查
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和评估,包括对患者生命 体征的监测、急救技术的 考核、药品的管理等。
不定期抽查
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 查和评估,以确保护理质 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反馈与改进
针对检查和评估的结果, 及时反馈问题和不足,并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不 断完善和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制定个性化的诊 疗计划,包括治疗方案、护理计划等。
患者评估
对入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诊断。
A
B
C
D
护理与康复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包括 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促进 患者的康复。
实施治疗
按照诊疗计划对患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 治疗、非药物治疗等。同时密切观察患者 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特点
重症医学科具有高风险、高技术、高强度、高压力的特点,需要医护人员具备 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重症医学科起源于20世纪中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 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 国,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 成为医院内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
优化诊疗流程
医院应不断优化诊流程,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 间和费用。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
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系统,提高诊疗和管 理效率,满足患者的需求。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中心 静脉压、平均动脉压等,评估患者的循环 功能和心功能状态。
重症医学专业学科发展与展望

• 1923年美国Dandy为脑外科开设了三张病床的术后恢 复室,被认为是最早期的术后恢复室.可使术后24 小时内的死亡率降低近50%。
• 1952年欧洲的斯坎迪纳维亚(Scandinavia)为抢救流 行性脊髓灰质炎患者所设立的呼吸治疗单位 (respiratory care unit,RCU)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加 强医疗单位。
• 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是ICU的基本概念之一,早期可 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南丁格尔时代,为降低伤员死 亡率将伤势严重的伤员放置在一起,给予特别的照顾, 对挽救伤员的生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 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战伤和失血性休 克的抢救,促使欧洲各地纷纷建立创伤中 心和休克病房,使创伤和休克的基础研究 与临床治疗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早 期的外科ICU(SICU)。 .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 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成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2.确定学科的功能定位。 3.制定规划及建设标准,明
确学科工作任务和目 标。
4
医院学科建设
医院学科建设:是指促进和加强专科医疗实践中的医学科 学技术发展和进步。它包括人才培养、学科管理、科学 研究、引进设备和新技术等内容。
17
18
进入新的世纪后,重症医学的发展更加表现出系统化、规范化。重症 监护病房(ICU)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科室建制及梯 队人员组成也更加规范。重症医学专业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进行的遭遇战和2008年汶川特大 地震危重伤员的集中收治。在艰难的时刻,重症医学专业人员作为 团队冲向战斗的前线。一位又一位重症医学专家进入战斗的指挥层。
• 急危重症急救医学专业(EICU)是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的交叉学科, 其工作职能与急诊医学专业学科密不可分!也是急诊医学提高专业抢 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952年欧洲的斯坎迪纳维亚(Scandinavia)为抢救流 行性脊髓灰质炎患者所设立的呼吸治疗单位 (respiratory care unit,RCU)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加 强医疗单位。
• 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是ICU的基本概念之一,早期可 以追溯到“二战”期间南丁格尔时代,为降低伤员死 亡率将伤势严重的伤员放置在一起,给予特别的照顾, 对挽救伤员的生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 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战伤和失血性休 克的抢救,促使欧洲各地纷纷建立创伤中 心和休克病房,使创伤和休克的基础研究 与临床治疗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早 期的外科ICU(SICU)。 .
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 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方法: 1.成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2.确定学科的功能定位。 3.制定规划及建设标准,明
确学科工作任务和目 标。
4
医院学科建设
医院学科建设:是指促进和加强专科医疗实践中的医学科 学技术发展和进步。它包括人才培养、学科管理、科学 研究、引进设备和新技术等内容。
17
18
进入新的世纪后,重症医学的发展更加表现出系统化、规范化。重症 监护病房(ICU)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科室建制及梯 队人员组成也更加规范。重症医学专业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进行的遭遇战和2008年汶川特大 地震危重伤员的集中收治。在艰难的时刻,重症医学专业人员作为 团队冲向战斗的前线。一位又一位重症医学专家进入战斗的指挥层。
• 急危重症急救医学专业(EICU)是急诊医学与重症医学的交叉学科, 其工作职能与急诊医学专业学科密不可分!也是急诊医学提高专业抢 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症医学科简介ppt课件

工地内堆放材料的地面及行车路段全 部硬底 化,工 地大门 口设立 洗车槽 。保证 车辆出 入方便 安全, 也有利 于文明 施工。 基础土 方开挖 时,安 排专人 轮班在 工地出 入口冲 洗土方 运输车 辆的轮 胎,避 免运输 车辆轮 胎的淤 泥污染 校院路 面。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畴
❖ (一)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或者系统功能衰竭, 经过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恢复的患者。
❖ 2009年1月19日,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 “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中,对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 疗服务的医院、医师等问题,都作出规定。
❖ 随着各专业学科的快速发展,在大型医院,由于危重患者数目多,一 些专科ICU亦相继建立和发展,如外科ICU(SICU)、内科ICU (MICU)、冠心ICU(CCU)、急诊ICU(EICU)、婴幼儿重症监护 治疗病房(IICU
❖ 1952年丹麦哥本哈根发生脊髓灰质炎大流行,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大量死亡,人工气道持续的手法 通气及后期Engstrom呼吸器的应用,使病死率由87%下降至40%以下,随后多家医院相继开设了ICU, 并激发了危重病医学的崛起,这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 1972年,美国在28位医师的倡导下创立了危重病医学学会(SCCM),旨在建立一个有自己的临床 实践方法、人员培训计划、教育系统和科研研究的、独立的临床和科研的学科,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以血 流动力学、组织氧代谢监测为基础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措施。
重症医学科发展简史 ❖ ICU的英文全称是Intensive Care Unit,中文名称是重症监 护室、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治疗病房等,香港及广东地区 多称为深切治疗部。 ❖ ICU的特点是患者病情危重,医疗设备高端、贵重,医 护人员专业性强,处理急危重症的能力强。与之相关的则 是高昂的医疗费用。 ❖ 生命指征的监护,呼吸机、人工肾,以及抗生素、维持 生命基本参数药物的使用是ICU的核心技术。 ❖ ICU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它整合了麻醉、内科 (尤其是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内科)、外科、 护理等多个专业的高端技术。
重症医学科课件

发症等。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 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重症医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原则与实践
尊重生命
尊重患者的生命,并将其视为 最高价值,是重症医学伦理原
则的核心。
公正原则
公正地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所 有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公正和 合理的治疗。
知情同意
在进行治疗前,应向患者提供 详细的治疗信息,并获得其知 情同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通过调整血管收缩和舒张 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灌注 ,维持内环境稳定。
机械通气
通过人工气道或呼吸机辅 助通气,改善呼吸功能,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03
重症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原则与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
对重症患者进行严密观 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密原则
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进行 保密,除非有合法依据或患者
同意。
法律责任与义务
医生职责
医生有义务提供最佳的医疗照顾 ,并尽力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
健康。
告知义务
医生有义务向患者提供完整的治疗 信息和风险警告,并告知其最佳的 治疗建议。
记录与报告
医生有义务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过程,并在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
患者权益保护与纠纷处理
患者权益
重症患者有权获得最佳的治疗和 护理,并有权拒绝不适当的治疗 。
纠纷处理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应通过合法 途径解决,如协商、调解或诉讼 等。
05
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战
医学科技发展对重症医学的影响
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为重症医学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支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 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重症医学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伦理原则与实践
尊重生命
尊重患者的生命,并将其视为 最高价值,是重症医学伦理原
则的核心。
公正原则
公正地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所 有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公正和 合理的治疗。
知情同意
在进行治疗前,应向患者提供 详细的治疗信息,并获得其知 情同意。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通过调整血管收缩和舒张 状态,改善组织器官灌注 ,维持内环境稳定。
机械通气
通过人工气道或呼吸机辅 助通气,改善呼吸功能,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03
重症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护理原则与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
对重症患者进行严密观 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病
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密原则
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进行 保密,除非有合法依据或患者
同意。
法律责任与义务
医生职责
医生有义务提供最佳的医疗照顾 ,并尽力确保患者的身体和心理
健康。
告知义务
医生有义务向患者提供完整的治疗 信息和风险警告,并告知其最佳的 治疗建议。
记录与报告
医生有义务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 过程,并在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
患者权益保护与纠纷处理
患者权益
重症患者有权获得最佳的治疗和 护理,并有权拒绝不适当的治疗 。
纠纷处理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应通过合法 途径解决,如协商、调解或诉讼 等。
05
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 战
医学科技发展对重症医学的影响
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为重症医学 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技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