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能提升课件:第6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65张PPT,高考命题视角+考场失分防范+学科素养提升)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课件ppt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H2O的同时生成5n mol O2 ②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⑤v(NH3)∶v(O2)=4∶5
课件ppt
2. 化学平衡常数: 结合上述反应,完成下列内容: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c45NOO2cc46NHH2O3; (2)若增大体系的压强,则 K 值 不变 ;若升高温度,K 值 减小,则 Q < 0(填“>”或“<”)。
课件ppt
解析:A项,0~6 min内,产生n(O2)=1×10-3 mol,消耗
2×10-3 mol
n(H2O2)=2×10-3
mol,则v(H2O2)=ΔΔct =
10×10-3 6 min
L ≈3.3×10
-2 mol/(L·min),故A正确;B项,依照A项解题步骤,可知B项
正确;C项,反应至6 min 时,消耗n(H2O2)为2×10-3 mol, 剩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课件ppt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
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
B. 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
课件ppt
2. 化学平衡常数的4大应用: (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2)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4)根据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课件ppt
3. 解平衡图象题的两个策略: (1)先拐先平数值大。 (2)定“一”议“二”法。 4. 常考的4个“易误点”: (1)忽视反应方程式中的固体物质。 (2)忽视K与ΔH的关系。 (3)平衡常数表达式书写时忽视固体物质。 (4)忽视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

高中化学专题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3张ppt)

2.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 (1)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断。 (2)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判断:若v正>v逆,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根据变化过程中速率变化的性质判断:若平衡移动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增大 (或减小),则平衡向逆(或正)反应方向移动。 (4)根据浓度商(Qc)规则判断:若某温度下Qc<K,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c>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ⅰ)÷2得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
4H++SO42-+2I-。

解析▶ (3)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中H2SO4的浓度大了 0.2 mol·L-1,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 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H+单独存在时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 B、C,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 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③对比D和A,D中加入的KI的浓度小于A,且D 中多加了I2,反应ⅰ消耗H+和I-,反应ⅱ中消耗I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 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 反应ⅱ产生H+使c(H+)增大,从而使反应ⅰ加快。

四、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
1.比较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
五、解答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步骤

考点1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典型例题
1.(2019年全国Ⅱ卷,27节选)环戊二烯(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课课件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课课件

3
华丽的结束语
感谢大家参加本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复习课!希望本课对大家复习和理 解这一概念有所帮助。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 低活化能,促进反应进行。催 化剂在工业反应和生物反应中 都有广泛应用。
总结
1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反应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共同决定了反应的 进行和最终达到的状态。
2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异同
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进行的速度,而化学平衡描述了反应到达的稳定状态。它们 在研究反应过程和优化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5 平衡常数的计算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根据反应 方程式推导计算。
6 酸碱平衡
酸碱反应也可以达到平衡状态。酸碱平 衡在生活中和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例分析
乙醇水溶液的平衡常数
乙醇水溶液的酸碱平衡可以通 过平衡常数来描述,这对于理 解溶液的酸碱性质非常重要。
氢氧化钠的酸碱平衡
氢氧化钠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 氢氧化钠溶液。这种酸碱平衡 在实验室和工业上都有重要应 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复习课ppt课件
欢迎参加本次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复习课!在本课中,我们将回顾化 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
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反应物转化成产物的速 度。它通常由反应物消耗或产物形成的速度 来表示。
反应速率方程式
反应速率方程式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 度之间的关系。对于单一反应物,反应速率 与其浓度成正比。
2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描述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 产物浓度的相对稳定程度。它反映了平 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比例。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教学课件

0
P 压强
物质百分含量——压强——温度曲26 线
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Q
C%
看图技 巧:先 拐先平 衡,先 平衡则 速率快。
Q>0
300C 500C
0 t1 t2 时间
27
转化率——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Q
A转化率
0.5
VA=
0.25 0.05 5
(mol/L·分)
Vc = 0.5 0.1 (mol/L·分)
5
VA : VC = 1 : 2
3
2.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内因: 反应物的性质(主要因素)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性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浓度:浓度大 反应快
外因:
温度:温度高 压强:压强大
定 ——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保持恒定
变 ——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
例如:2SO2+O2
2SO3
在相同的条件下,正向投入2 mol SO2和1molO2或逆向投入 2molSO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含量相等。 7
能够说明 N2 + 3H2
2NH3反应在密闭容器

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⑥ ⑧ ⑩)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
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一说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人。生平不详, 据记载,他是“有志图王者”,并作过张 士诚的僚幕;明统一后,从事“稗史”的 编写工作。今署名罗贯中的小说有《三国 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 义》、《三遂平妖传》和杂剧《赵太祖龙 虎风云会》。且有记载说他是施耐庵的弟 子,还参与了《水浒传》的编写。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课件PPT课件演示文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课件PPT课件演示文稿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 课件PPT课件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49页。
(优质)化学反应速率 与化学平衡复习课件 PPT课件
第二页,共49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提纲: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二、化学平衡
1、定义及判定
浓度
2、影响平衡的条件 压强
3、等效平衡
温度
的浓度为0.040mol/L,计算: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1_60_0;
②SO2的转化率为____8_0_%_; ③若升温,该反应平衡常数将____减__小(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下同)SO2的转化率将减__小___。
第二十三页,共49页。
3、一定温度下,将4mol PCl3和2mol Cl2充入容积不变的
2NH3,温度不变时:①若容器体积不
变,通入N2,则平衡
移动;通入惰性气体
(指不与混合体系中物质反应的气体),则平衡
移动。②若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则通入
惰性气体时,平衡
移动。
如反应改为H2+I2 ?
2HI,则上述结论又该如何
第十八页,共49页。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平衡向 吸热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简称平衡常数,用“K”表示)
第二十一页,共49页。
平衡常数具有的特点
1. 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 K值越大,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比例越大,反应物
转化率越大;
n 正反一应般为吸来热说反,应K,>升10高5,温度该,反K会应变基大本,进降温行,完K变全小,通常认 正反为应该为反放应热不反应可,逆升;高温度,K会变小,降温,K变大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教学课件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PPT教学课件


①容器内N2、H2、NH3三者共存 ②容器内N2、H2、NH3三者浓度相等 ③ 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比恰为1:3:2
状 态 的 判
④t min内生成1molNH3同时消耗0.5molN2

⑤t min内,生成1molN2同时消耗3mol H2
⑥ 某时间内断裂3molH-H键的同时,断裂6molN-H键
A. 加入催化剂
Z%
B. 增大Y的浓度
C. 降低温度
D. 增大体系压强
b
a
0
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教学目 标
• 课标要求: • 1、知识目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
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 让学生认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了解 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 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 活领域的认识。
S2O32 - + 2H + → S ↓ + SO2 ↑ + H2O
(2 )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变浑浊的先后顺序是:D__C___A____B_
A. 0.1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5ml,反应温度为10OC B. 0.1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为10OC C. 0.1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为30OC D. 0.2mol/L Na2SO3 和 H2SO4 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为30OC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ppt教学课件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ppt教学课件
A. 4molA+2molB
B. 2molA+1molB+3molC+1molD
C. 3molC+1molD+1molB
D. 3molC+1molD
4.化学平衡在不同条件下的比较问题 同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比较,
其方法常常要用到等效思维,等效假设.也就是建立一 个可比的虚拟等效,然后去比较两平衡的关系.
2、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v正、 v逆的相对大小。 (1) v正>v逆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v正= v逆 化学平衡不移动。 (3) v正<v逆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化学平衡不移动并不说明v正、 v逆 大小没有改变
1.在10℃和4×105Pa的条件下,当反应 aA(g) dD(g) + eE(g)建立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逐步增 大体系的压强,在不同压强下该反应建立平衡后,物质D的浓 度见下表(在增大压强的过程中无其它副反应发生):
2NO2
3.(04广东)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
应:2NO2(g) N2O4(g),达平衡是,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 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 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
C、减小
D、无法判断
若改成恒压,又是那个答案 C
.
4.某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
等效平衡问题
等效平衡小结
条件
恒温恒容 (△n(g)≠0) 恒温恒容 (△n(g)=0)
恒温恒压
等效条件
结果
投料换算成相同物 两次平衡时各组分百分量、n、c
质表示时量相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课件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课件
VA·耗:VC·耗=x:z VA·耗:VB·生=x:y;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35
3、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
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间 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接 的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各气体的分压、分体积不随时间改变
而改变。
36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⑴
注意单位的一致性7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颗粒
大小、光、等等
8
(1)浓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化学反 应速率;减小反应物浓度,可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对纯液 体或固体反应物一般不适用(它们的浓度是常数)。
11
(3)温度的影响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 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
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都增大,只不过吸热反应增大的 幅度更大。
实验测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通 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12
例题3、
反应A(g)+B(g) C(g)的反应速率,当温 度每升高10℃时,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不一定 平衡
38
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⑶
项目
mA(g) + nB(g) +qD(g)
pC(g)
是否 平衡
压强
当 m + n≠ p + q 时,总压力一 定 (其它条件一定)
14
(5)其它因素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较 25.0 ℃与 15.0 ℃的两条曲线及有关数据可知, 25.0 ℃时反 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 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曲线的 斜率)仍比 15.0 ℃时的大,说明温度升高,该水解反应速率 增大。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1·min-1
第6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考纲点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5 .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
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变为原来的倒数;若化学方程式中各
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 常数也会改变。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角度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2013· 四川理综,6A)
知识链接 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时要注意: (1) 题目所给的是 某物质的物质的量还是其浓度; (2)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
Δc 学反应速率的公式“v= ”进行有关计算; 二是利用 mA+ Δt nB===pC+qD, v(A)∶v(B)∶v(C)∶v(D)=m∶n∶p∶q”进 行计算。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2 .对于反应 Fe(s) + 2HCl(aq)===FeCl2(aq) + H2↑,生成 H2 的 速率变化为开始慢→随后快→然后慢,为什么?加快此反应 速率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因为该反应放热,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温度升高,反应
速率加快;随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速率减 慢。 加快此反应速率的方法有:①升温;②增大盐酸的浓 度;③ 铁块粉碎成铁粉;④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等。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3.怎样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答案 (1) 利用化学平衡状态的本质 [ 即 v( 正 ) = v( 逆 )] 判断。 凡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同一反应 、同一时间内 v( 正 ) = v(逆)≠0的标志,都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2)利用化学平衡
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作标准; (3) 比较化学
反应速率的大小时需将不同物质的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的速 率,且单位统一时才可比较; (4)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某物质 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时刻的即时速率。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角度发散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角度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2011· 浙江,27(2)]
知识链接 (1) 反应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2)外
界条件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
一定相同。如升温,v(正)和v(逆)均增大,但v(吸)增大程度 大。 (3)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达到 化学平衡的时间。 (4) 增大反应物 ( 或生成物 ) 浓度,正反应 ( 或逆反应 ) 速率立即增大,逆反应 ( 或正反应 ) 速率瞬时不 变,随后增大。 (5) 改变压强可以改变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 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 物质浓度产生的。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1) 计算 25.0 ℃时,0~ 6 min 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 率: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查自纠】 Δc ①v= Δt ⑥加快 ②结构与性质 ③增大 ④增大 ⑤增大
⑦可逆 ⑧v(正)=v(逆) ⑨保持不变 ⑪浓度、温度、压强 ⑫温度
⑩逆、动、等、定、变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依据有哪些方面?
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常常从两个方面进行计算:一是依据化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解析
(1)25 ℃时,0~6 min 内,氨基甲酸铵的浓度由 2.2
mol· L-1 减小到 1.9 mol· L-1,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 2.2 mol· L 1-1.9 mol· L 1 率为: =0.05 mol· L- 1· min-1。(2)比 6 min
状态的特点 (即“三定”——反应物的转化率、混合体系中各
物质的百分含量、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量浓度均一定 ) 判 断。(3)利用“变量”来判断。选定反应中“变量”,即随着 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当变量不再变化时,反应已达平衡。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4 .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有什么关系吗?对于同一反应化 学平衡常数相同吗? 答案 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若反应
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6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7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
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高考印证]
1. [2011· 浙江 27(2)] 已知: NH2COONH4+2H2O NH4HCO3 +NH3· H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 水解反应速率,得到 c(NH2COO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 示。
(2)25.0 ℃时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 min的平均反应 速率(曲线的斜率)仍比15.0 ℃时的大
知识体系建构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学科素养提升
[应用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