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

合集下载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1. 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2. 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 堆肥 ).3. 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 少肥 )花卉.4. 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5. 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 ).6. 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7. 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8. 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9. 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 ).10. 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11. 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12. 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13. 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14. 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15. 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16.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17. 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18. 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19. 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20.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21. (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22. 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23.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24. 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25.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26. 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27.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28. 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 ).29. 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30. 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31. 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32.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33. 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34. 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35.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36. 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37.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38. 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39. 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

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

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土壤学试题库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土壤肥力的相对生态性是指生态上不同的植物,要求的土壤生态条件也是不同的,某种肥沃的土壤或不肥沃的土壤只是针对某种植物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任何植物。

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1、土壤在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答案要点:土壤是人类食物、居住、活动、生产等的基础。

土壤具有保持生物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及贮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

2、土壤资源的特点答案要点:土壤资源的相对不可再生性。

土壤资源与光、热、水、气资源一样被称之为可再生资源。

但从其自然属性来看又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相对固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形成的时间长;土地被占用的面积逐渐扩大;土地退化日趋严重;人口剧增。

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

土壤肥力在物质循环和平衡中不断获得发育和提高;高强度、无休止的向土壤索取,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和破坏。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

覆盖在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在地面空间位置上有相对的固定性,在不同生物气候带内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

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还受区域性地质地形、母质、水文等条件的影响。

人类的耕作活动也改变了土壤的性状,从而影响土壤的空间分布。

第二章地学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1、矿物矿物是天然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的化合物或单质。

2、岩石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

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3、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状态的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矿物称原生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等。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 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次生. 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 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土壤腐殖..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4.土壤机械组..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土壤粘闭现..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 土粒趋向紧密排列, 通气孔隙大量减少, 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 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田间持水..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土壤热容..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土壤比表. 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活性. 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11.同晶替代: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 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 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12. 土壤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 土壤容重: 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14. 土壤退化: 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15. 土壤养分: 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6. 土壤圈: 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17. 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8. 粘化作用: 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 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 又称pH依变电荷;20. 土壤结构性: 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 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土壤学试题答案

土壤学试题答案

土壤学试题答案(共7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一、名词解释1.土壤: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3.土壤质地:按照土壤机械组成人为地划分的若干土壤类别,就称为土壤质地。

4.土壤粒级:通常根据土粒直径大小及其性质上的变化,将其划分为若干组,称为~。

5.有机质矿质化作用: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的过程。

6.有机质腐殖化作用: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7.同晶异质替代: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岁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8.潜性酸:指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l3+),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的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潜性酸。

9.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10.凋萎系数:是指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用它来表明植物可利用土壤水的下限。

1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12.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所能吸附和交换的阳离子的容量,用每千克土壤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厘摩数表示。

13.盐基饱和度:交换性盐基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

14.氧化还原电位:由于溶液中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关系变化而产生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15.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16.土壤发生层: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17.土壤剖面:是一个具体土壤的垂直断面,其深度一般达到基岩或达到地表沉积体的相当深度为止。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

土壤学基础试题(附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1、土壤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土壤肥力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3、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烘干土重。

4、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度是单位土壤总容积中的孔隙容积,可表示土壤孔隙状况。

5、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土粒大小及其数量的构成情况。

6、吸湿水吸湿水指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

7、田间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指田间水饱和后,在防止蒸发条件下2~3天内自由水排除至可忽略不计时的含水量。

8、土壤凋萎系数植物因缺水凋萎并不能复原时的土壤含水量,称土壤萎蔫含水量,或土壤凋萎系数。

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地作解释)(30分)1、砂土、粘土和壤土有何不同的肥力特点?答案要点:粘土的肥力特点有:水分的有效性低,不耐旱、不耐涝;空气含量低,容易污浊;升温降温都慢;养分含量高,转化慢,肥劲慢而持久;耕性差。

砂土类的性质与粘土类恰好相反。

壤质土集中了粘土与砂土的优点,适合种植绝大多数植物。

2、土壤结构体有哪几种?如何识别?答案要点:土壤结构体是指土壤中的单粒相互胶结成为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土块或土团。

常见的土壤结构体有:块状和核状、棱柱状和柱状、片状、团粒状和微团粒状。

根据自然状态下的外观判别。

3、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答案要点:靠毛管力保持在土壤毛细管中的水分叫毛管水。

分为悬着毛管水和支持毛管水。

毛管水的特点是:数量大,能溶解溶质,移动快,容易被植物吸收,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水分形态。

4、分析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答案要点:土壤有效水的有效程度不同,在凋萎系数以下的水分属无效水,在凋萎系数至毛管断裂含水量之间的水分,移动缓慢,量也小,难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属于弱有效水(难效水);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或毛管)持水量之间的毛管水,移动快,数量大,能及时满足作物的需求,属于速效水,田间持水量以上的水分属多余水。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的()的科学。

A. 形成、分类、分布和利用B.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C. 形成、性质、分类和改良D. 分布、分类、管理和保护答案:C2. 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碳B. 氧C. 氢D. 氮答案:B3.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

A. 植物残体B. 动物残体C. 微生物残体D. 以上都是答案:D4.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的()。

A. 物理性质B. 化学性质C. 生物性质D. 综合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答案:D5. 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氨态氮B. 硝态氮C. 有机氮D. 氮气答案:C6. 土壤中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土壤中钾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可溶性钾B. 难溶性钾C. 有机钾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土壤胶体是指土壤中()的颗粒。

A. 直径小于0.001mmB. 直径小于0.01mmC. 直径小于0.1mmD. 直径小于1mm答案:A9. 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

A. 降水B. 地下水C. 灌溉水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土壤温度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是()。

A. 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动越强B. 温度越低,微生物活动越强C. 温度对微生物活动没有影响D. 温度对微生物活动的影响是复杂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母质B. 气候C. 地形D. 生物答案:ABCD2.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包括()。

A. 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水分D. 土壤通气性答案:ABCD3. 土壤中氮的主要来源包括()。

A. 大气B. 有机物质分解C. 化肥施用D. 灌溉水答案:ABC4. 土壤中磷的主要来源包括()。

A. 母岩风化B. 有机物质分解C. 化肥施用D. 灌溉水答案:ABC5. 土壤中钾的主要来源包括()。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 有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 有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10、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11、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12、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13、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5、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16、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17、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18、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19、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21、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22、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23、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24、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25、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二、名词解释:1、土壤2、土粒密度3、土壤孔隙度4、田间持水量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6、土攘胶体7、土壤盐基饱和度8、土壤活性酸9、土壤潜性酸10、土壤缓冲性11、有机肥料12、绿肥13、微生物肥料14、土壤有效含水量15、单粒三、简答题: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3、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5、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6、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7、绿肥在农林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1、林木施肥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优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复习资料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11.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12.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14.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15.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6.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17.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8.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20.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为什么说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和农业生产的基地?答:(1)土壤的营养库作用:土壤是陆地生物所需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2)土壤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3)土壤的雨水涵养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水库;(4)土壤对生物的支撑作用:土壤中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5)土壤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3.为什么土壤的水解酸一般大于交换酸?答:(1)交换酸测定时用1M KCl浸提,用标准NaOH滴定,只测定出了活性酸和K+交换出的H+和Al3+;(2)测定水解酸时,用CH3COO-浸提,故测定出了羟基化表面解离的H+,也测出了因Na+交换出的氢离子和铝离子产生的交换酸度,还包括了土壤溶液中的活性酸。

4.什么是土壤粘结性,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土粒通过各种引力粘结起来的性质。

粘结性影响因素有:(1)质地粘土比表面积大,粘结性强(2)代换性阳离子种类,K+ Na+离子多,土壤高度分散,粘结性增强,相反Ca2+ Mg2+为主,土壤发生团聚化,粘结性弱。

(3)团粒结构粘结性降低。

(4)腐殖质数量;粘结力大于砂土,小于粘土。

(5)土壤含水量;由干—湿粘结力无——有——最大—小—流体由湿—干粘结力无——有——较大—小—更大5.简述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和有效性?答:土壤液态水的形态类型有: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部分膜状水和全部毛管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即由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范围内水对旱田作物是有效的。

6.影响土壤CEC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壤质地(2)无机胶体类型;(3)土壤酸碱度;(4)有机质含量;7.我国南北土壤酸碱性有何差异,原因何在?答:我国大陆土壤以北纬33°为界,形成“南酸北碱”的局面;原因:(1)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矿物化学风化强烈,由于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大量盐基离子遭受淋失,从而使土壤逐渐酸化;(2)北方由于降雨量小于蒸发量,因而土壤下部盐基离子随地下水上升,水分蒸发后便积聚于表土,土壤便逐渐盐碱化。

8.试述不同质地的土壤的肥力特征?答:(1)砂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大,毛管作用弱,透水性强而保水性弱,水气易扩散,易干不易涝;②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一般不会累积还原物质;③热水少气多,温度容易上升,称为热性土,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④肥养分含量少,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⑤耕性松散易耕。

(2)粘质土类①水粒间孔隙小,毛管细而曲折,透水性差,易产生地表径流,保水抗旱力强,易涝不易旱;②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还原性物质;③热水多气少,热容量大,温度不易上升,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④肥养分含量较丰富且保肥力强,肥效缓慢,稳而持久,有利于禾谷类作物生长,籽实饱满。

早春低温时,由于肥效缓慢易造成作物苗期缺素;⑤耕性耕性差,粘着难耕。

(3)壤质土类土壤性质兼具粘质土和砂质土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耕性好,宜种广,对水分有回润能力,是较理想的质地类型。

9.简述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答:(1)养分较完全;(2)促进养分有效化;(3)高土壤保肥性;(4)提高土壤缓冲性;(5)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11.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答:(1)集中施肥(减少与土壤接触面),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施用于作物近根区(磷的移动性小);(2)水旱轮作的磷肥施用,旱(作)重,水(稻)轻;(3)酸性土壤施碱性磷肥(钙镁磷肥等),碱性土施酸性磷肥(过磷酸钙等);(4)氮磷配合。

豆科作物以磷增氮。

12.简述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有哪些?答:(1)土壤通气性;决定于水和孔隙状况,是主要因素。

(2)微生物活动;使土壤空气,土壤溶液中O2减少,从而使Eh下降.(3)易分解有机质含量;耗O2,Eh低。

(4)植物根系的代谢作用;旱田植物耗O2,根系分泌物刺激微生物活动,均使Eh。

水田水稻可将O2分泌土壤中,近根Eh升高。

(5)土壤pH;理论上pH升高1单位,Eh下降59mv。

(6)土壤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多少13.简述土壤代换性阳离子的组成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答:(1)H+,Al3+土代换离子以H+,Al3+为主,相伴离子有Ca2+、Mg2+、K+,很少,酸性,矿质养分缺乏。

(2)Ca2+土壤:土壤代换性离子以Ca2+、Mg2+为主,相伴离子有K+、Na+。

矿质养分丰富,团粒结构好。

(3)Na+土壤:土壤代换性Na+较多,pH高,物理性质差,干时刀枪不入,湿时滴水不漏。

14.简述土壤产生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答:(1)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在通常CO2浓度下,CaCO3石灰性土壤PH在7.5-8.5(2)土壤胶体作用土壤胶体带有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包括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

(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

(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胡、富),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五、论述题:(1)详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答: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有:1、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活动提供养分和能量有机质矿化分解后,养分释放出来。

同时是微生物活动物质能量来源。

2、改善土壤物理性质1)其粘结力比砂土强,比粘土弱,从而避免砂土松散结构状态,和避免粘土形成坚韧大块。

2)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透水性、蓄水性、通气性及根系生长环境有良好改善。

3)改善土壤有效持水量。

1 份吸5份水4)改善土壤热量状况。

颜色深,吸热多3、调节土壤化学性质1)增强土壤保肥能力。

比矿质胶体大20-30倍2)提高土壤中磷和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减轻Al3+毒害作用。

3)提高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

4)促进岩石矿物风化,养分释放。

微酸性加之微生物活动。

5)提高土壤酶活性,刺激微生物、动物活动。

4、腐殖酸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

能加速种子发,增强根系活力,促进作物生长。

1.试述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并谈谈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1)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状况大体为由北而南,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2)北方由于气候淡热、干燥,一年较多时间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因而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分解受到阻碍,有机质保留于土壤中;而南方则刚好相反,气候湿热,一年中大多时间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因而土壤中有机质大量被矿质化分解,保留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则较少。

(3)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①养分较完全②促进养分有效化③提高土壤保肥性④提高土壤缓冲性⑤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①络合重金属离子,减轻重金属污染;②减轻农药残毒:腐殖酸可溶解、吸收农药,如DDT易溶于HA;③全球C平衡的重要C库(含C平均为58%)。

4.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上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要点:团粒结构具有小水库、小肥料库、空气走廊的作用,协调水气状况能力强,因而是理想的结构体。

(1)小水库团粒结构透水性好,可接纳大量降水和灌溉水,而团粒内部保水性强,天旱时还可防止水分蒸发。

天旱表层蒸发失水后,土体收缩切断与下层毛管连通性,水分不会由大孔隙流向小孔隙而蒸发损失。

(2)小肥料库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通常有机质含量丰富。

团粒结构表面为好气作用,有利于有机质的矿质化,释放养分。

团粒内部则有利于腐殖化,保存养分。

(3)空气走廊由于团粒之间的孔隙较大,利于空气流通。

5.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方式6.土壤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7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0.2-2µm8.如何对土壤腐殖物质进行分组?答:可分三组:(1)胡敏素:在腐殖物质中,水、酸、碱都不溶,颜色最深,分子量最高的组分。

(2)胡敏酸:碱可溶,水、酸不溶,颜色和分子量中等组分。

(3)富理酸:水、酸、碱都可溶,颜色最浅,分子量最低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