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新人教版

1拿到试卷:熟悉试卷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2答题顺序: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来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

但也不是坚决地“依次”做题,虽然考卷大致是先易后难,但试卷前部特别是中间出现难题也是常见的,执着程度适当,才能绕过难题,先做好有保证的题,才能尽量多得分。

3答题策略答题策略一共有三点:1.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做简单的、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

2. 先小后大。

先做容易拿分的小题,再做耗时又复杂的大题。

3. 先局部后整体。

把疑难问题划分成一系列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每解决一步就能得到一步的分数。

4学会分段得分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语言科学,防止被“分段扣点分”。

不会做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

如果不能,说明这个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如果能得出预期结论,就回过头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卡壳处”。

如果题目有多个问题,也可以跳步作答,先回答自己会的问题。

5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考试时,因为时间和个别题目的难度,多数学生很难做完、做对全部题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构成,学生能拿下这些题目,实际上就是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档题会更放得开。

6确保运算正确,立足一次性成功在答卷时,要在以快为上的前提下,稳扎稳打,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性成功。

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丢掉准确度,甚至丢掉重要的得分步骤。

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

7要学会“挤”分考试试题大多分步给分,所以理科要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文科尽量把要点写清晰,作文尤其要注意开头和结尾。

苏州初一期末检测历史试卷附答案

苏州初一期末检测历史试卷附答案

苏州初一期末检测历史试卷附答案苏州的初一将迎来期末检测考试,里是的还是多而且难记,想要复习得好一点,你就做多几份历史试卷吧。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苏州初一期末检测历史试卷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州初一期末检测历史试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该工程是忽必烈下令开凿的②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B.开通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完善科举制3.《贞观政要》记录的是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政绩?A.隋文帝B.唐太宗C.唐玄宗D.康熙帝4.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A.春秋诸侯争霸B.汉末军阀割据C.魏晋北民南迁D.隋朝暴政而亡5.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在唐朝的是A.唐太宗向蔡襄征询经济问题B.书生李崇寒窗苦读高中进士C.江南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D.白居易吟诵诗作《新乐府》6.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

吐蕃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7.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A.唐太宗——任用姚崇等人为相B.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到吐蕃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毕昇——编著《天工开物》8.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A.中医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9.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蕃和亲”、“鉴真东渡”等有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0.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祖1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12.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1982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B. 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C. 会制造工具种植水稻D. 是我国境内最早古人类2.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3.传说是人们世代相传保持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密切相关的是()A. 炎黄战蚩尤B. 黄帝建宫室C. 舜让位于禹D. 启继承父位4.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商朝的历史卡片,其中存在错误的一项是()A. 建立时间B. 开国君主C. 灭亡时间D. 亡国君主5.水王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 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B. 商代的青铜器主要用于战争C.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D.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6.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

如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 春秋争霸B. 战国形势C. 秦朝统一D. 三国鼎立7.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向鲁国要钱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二月了。

这个故事说明()A.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C.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D.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8.“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也”。

秦国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A. 推行县制B. 奖励耕织C. 奖励军功D. 编制户口9.史书记载:“每岁插秧毕,蜀人奉香烛,把李王,络绎不绝呼。

”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李王”()A. 治理了黄河水患B. 编著了《道德经》C. 修建了都江堰D. 开凿了大运河10.A、B、C、D、1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XX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总分:100分作答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遗址B.化石、遗址C.遗物、记载D.传说、记载2、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 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 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3、“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在中国古代居民家中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这类匾额或门联。

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法家理论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与材料中的人物有关的史实是A.建立张楚 B.巨鹿之战 C.灭亡秦朝 D.约法三章5、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A.刻画符号B.楔形文字C.甲骨文D.纸草文字6、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的是A. B. C. D.7、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8、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是用来描述传说中的一个历史事件的,这个事件是A.黄帝制造指南车B.涿鹿之战C.嫘祖发明养蚕技术D.大禹治水10、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的时候,重点提到了“黄河流域”、“粟”、“彩陶”、“半地穴式”。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1、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①马陵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
二、非选择题,每个采分点2分。

16.按方位在图上写出即可。

北:长城一带,东:东海,南:南海,西:陇西
17.(1)颁布推恩令(削爵、夺地、除国;建立刺史制度)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盐铁专卖(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任意1点即可)
(4)北击匈奴
18.(1)司马迁(2)张仲景(3)华佗
19.曹魏(魏国)、西晋、前秦、北魏
20.(1)陈胜吴广(2)楚汉之争(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斗争)
(3)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秦二世更加残酷
(4)学习陈胜、吴广勇于斗争的精神;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等。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A. 30万-20万年B. 70万-20万年C. 170万-100万年D. 130万-70万年2. 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原始农业开始发展,半坡人主要种植()A. 粟B. 黍C. 菽D. 水稻3. 三皇五帝传说时期,传说治水有功的是()A. 黄帝B. 炎帝C. 禹D. 蚩尤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A. 约公元前2070年B. 约公元前1600年C. 约公元前1046年D. 约公元前771年5.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下列文字属于“会意”字的是()A. 日B. 田C. 明D. 正6.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其统治的诸侯国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是()A. 晋文公B. 楚庄王C. 秦穆公D. 齐桓公7.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等。

废井田后,农民得到的土地性质属于()A. 国家公有B. 诸侯所有C. 村庄集体所有D. 农民私有8.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的核心思想是()A. 仁B. 义C. 礼D. 信9. 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攻势,先后灭掉了东方六国,秦国灭掉的最后一个诸侯国是()A. 赵国B. 魏国C. 燕国D. 齐国10.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在()A. 渔阳B. 函谷关C. 荥阳D. 大泽乡11. 文景之治时期,继续实行休养政策,这一时期田赋降到了()A. 十五税一B. 二十税一C. 二十五税一D. 三十税一12. 颁布“推恩令”的皇帝是()A. 汉文帝B. 汉景帝C. 汉武帝D. 汉桓帝13. 东汉的首都是()A. 西安B. 咸阳C. 洛阳D. 北京14. 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是()A. 张骞B. 董仲舒C. 主父偃D. 司马迁15. 造纸术的改进,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是()A. 蔡伦B. 张仲景C. 华佗D. 张角16.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政治上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A. 袁绍B. 袁术C. 曹操D. 刘备17.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西晋D. 西汉18. “闻鸡起舞”的成语来源于东晋北伐英雄()A. 祖逖B. 温峤C. 庾亮D. 嵇康19. “草木皆兵”的成语源于()A. 长平之战B. 赤壁之战C. 城濮之战D. 淝水之战20. 南北朝时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他是()A. 祖冲之B. 贾思勰C. 顾恺之D. 胡昭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1.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家的代表人物。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4(含答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4(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

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环境 D.劳动技术3、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A.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B.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C.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4、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A、嫘祖B、炎帝C、蚩尤D、黄帝5、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

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A.交纳租税 B.治理郡县 C.镇守疆土 D.监察百官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高度发达时期,其代表作有()①四羊方尊②司母戊鼎③甲骨文④人面鱼纹彩陶盆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7、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据《史记》载,商鞅治秦,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D.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9、郭沫若曾经说过:“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A.战争频繁 B.铁器和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C.百家争鸣 D.儒家思想成为社会正统思想10、“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

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BCBBC DDCDD ABACC B二、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灵渠王羲之赤壁之战大泽乡起义齐桓公三、材料分析17、(1)公元前138年(1分),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2分)。

(2)两次被匈奴人扣押(1分)。

要经过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自然条件险恶(2分)。

(3)A (2分)(4)“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分)(5)张骞克服千难万险,以高度的责任心,坚强的毅力,完成了通西域的使命,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学习。

(2分)18、(1)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

(1分)(2)原因:a、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1分);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1分);c、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1分);d、劳动人民辛勤劳动(1分)。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分)(3)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分)。

二、问答题19、(1)商鞅变法(1分)。

时间:战国时期(或“公元前356年”,或“秦孝公在位时”)(1分)目的:富国强兵(1分)(2)奖励耕织(1分);奖励军功(1分);建立县制(1分);编定户口(1分)。

(3)说明变法成功:“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分)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1点1分,任意答到2点就得2分)20、(1)孝文帝(2分)孝文帝改革(2分)(2)改姓汉姓;使用汉语;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1点1分,答到4点得4分)(3)巩固了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七年级历史姓名: 班级: 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

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3.《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这反映的是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争霸 D.战国七雄4.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根据右图,我们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5.“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6.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政权分立 D.社会转型7.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

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

”“他”是指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8.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9.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

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崇儒家思想10.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刘裕11.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这里的“他”是A.汉武帝 B.董仲舒 C.卫青 D.张骞12.“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13.《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14.右图是小华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概括他的学习主题A.江南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关系的发展15.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胡人汉服图汉人胡食图A.北方统一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流 D.文化昌盛16.纪录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惊艳亮相。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17.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美称的著名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 C.隋大运河 D.元朝运河18.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该卫星以战国时期的墨子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

墨子的这项成就,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A.科学家 B.政治家 C.军事家 D.教育家19.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部著作是A.《论语》 B.《史记》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20.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

下列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 “仁”B. “仁政”C. “法治”D. “无为而治”二、判断题(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21.“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种状况始于启,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2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3.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24.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临洮,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25.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有东汉、吴、西晋、东晋。

26.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取得了辉煌成就。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当时著名的两大石窟。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27.__ __(人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__ ____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28.四五千年前,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东方的蚩尤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项羽晓勇善战,在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29.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的监察,设立了;东晋画家代表作《洛神赋图》。

四、材料与问答(共18分)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

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一一孙中山材料二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一孔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一一孟子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百家争鸣”对当时和日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

尧舜时期通过哪一制度推选部落联盟首领?(2)孔子和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请概括材料二中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⑶据材料三归纳百家争鸣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31.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周初形势图》图二《春秋争霸形势图》(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材料二图三铁制农具图四穿有鼻环的牛尊(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社会上什么新兴阶级的出现?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秦汉两朝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为了巩固统治,该王朝的统治者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2)图二的王朝在E处设置什么来管理该地区?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3)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争名称。

读图四,指出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4)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1-10 BCBBC DBBBA11-20 DDBAB DBABA二、判断21-26 AAABBA三、填空27.嬴政大泽乡28.涿鹿巨鹿29.刺史制度顾恺之四、材料30.⑴原因: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民主)。

制度:禅让制。

⑵学派:儒家学派;共同之处:都主张以民为本,都强调“仁”。

⑶意义: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推动了社会发展。

31.(1)分封制。

诸侯争霸。

影响:消极: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积极:诸侯国数量减少,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2)新现象: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阶级:地主和农民。

(3)关系:政治、经济的变革,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影响: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或把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思想)32.(1)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西域都护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使新疆地区成为是中国的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赤壁之战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4)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