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

合集下载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一)盆栽草莓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家庭中进行种植的水果,种植技术简单,非常适合初学者。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 选购土壤:选购适合草莓生长的土壤,便于草莓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使用泥炭土、苔原土等土壤进行种植。

2. 容器选择:选择适合种植草莓的容器,可以选择花盆、瓷盆、陶盆等。

盆子大小要适中,不要太大或太小,以免影响草莓的生长。

3. 草莓苗选择:选择健康的草莓苗进行种植,苗龄一般以一年为宜。

苗高要在10厘米以上,苗叶要茂盛,质地要韧性好。

4. 种植:在盆子底部放一些小石子,以增强排水效果,然后放土,并在土上挖出一个小坑。

将草莓苗放入小坑中,然后轻轻地将土压实,注意不要压坏草莓的根部。

5. 光照:草莓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健康成长。

一般来说,草莓需要每天接受8小时以上的阳光照射,可以放在阳台、窗户或者露台上进行种植。

6. 水分要求:草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也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一般来说,每天浇水1-2次,即可满足草莓的生长需求。

7. 肥料施用:草莓需要适当的肥料进行补充,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化肥进行施用。

施肥时间一般在早春和秋季,每周施肥1-2次,用量适当即可。

8. 病虫害防治:草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使用农药或者生物农药进行喷洒,以减少草莓的损失。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二)盆栽草莓在家庭中种植不仅可以美化家庭环境,还可以为家庭提供新鲜健康的水果。

下面我们来继续了解一下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1. 适宜温度:草莓适宜生长的温度一般在15℃以上,不宜高温。

最适宜的温度是在18℃到28℃之间。

2. 叶片修剪:草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叶片,过多的叶片会影响草莓的通风、防病等问题。

因此需要适时的修剪叶片,同时也可以促进草莓的生长。

3. 茎顶掐心:掐掉茎顶的侧枝,可以促进草莓的生长和开花,让草莓更加茂盛。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
1 种植草莓
草莓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果实,在很多人的家园里都有种植草莓植物。

盆栽草莓种植比田园里种植要容易得多,也不需要担心害虫,还
可以控制发芽时间,是一种不错的种植选择。

2 盆栽草莓准备工作
在种植草莓之前,首先要准备好盆栽草莓种子、盆土和容器。


子可以从附近的农贸市场或农场购买,容器大小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来定制,但一般来说,比较适合的容器容量大约为4-6升。

盆土贮备
需要一定程度的肥力,可以选用有机植物肥料,把肥料和种子一起混
合在盆土中,再把草莓种子散播到土里,并轻轻按压,即可开始种植。

3 水施肥
施完肥之后,草莓发芽和生长,就需要根据节气和季节给草莓浇水,水施肥是保证草莓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每周要至少浇水一次,
在晴朗天气时偶尔加强浇水量,也可以选择自来水或雨水,但避免太
多的氯掺入,也不要大湿度。

4 管理草莓
管理草莓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定期检查土壤湿度,花粉量,病虫
害情况等,如果发现有病变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有条件的还可以
通过诊断实验找出有效的药剂,并使用正确的药物。

5 收获
草莓通常在10月份开始熟透,在4-6个月内可收获,收获期可能会因季节变化有所不同,但在收获前2-3天就可以感觉到草莓的果实上有水分凝结,因此可以提前准备收获。

摘取后应当立即冷藏,并尽量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以免变质。

以上就是关于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及管理的介绍,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护,都要注意遵循科学方法,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才能得到较好的收获。

草莓在家怎么种植盆栽

草莓在家怎么种植盆栽

草莓在家怎么种植盆栽
种植草莓盆栽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1. 材料准备:获得适合种植草莓的容器,如盆或花盆,确保底部有排水孔。

另外,还需要准备泥土、草莓苗、肥料和水。

2. 选择合适的草莓苗:选择适合盆栽种植的草莓品种,最好选择矮生草莓品种。

购买草莓苗时,选择健康的苗条,没有病虫害和腐烂迹象的苗子。

3. 盆栽土壤准备:可以选择适合草莓生长的草莓专用泥土或通用盆栽土,或者自己混合土壤。

确保土壤富含有机质,并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

4. 盆栽设置:在容器的底部放上一块陶瓷碎片或小石子以促进水分排出。

然后将泥土填充到盆中,留出约2.5厘米的空间,以便放置草莓苗。

5. 种植草莓苗:将草莓苗小心地放置在土壤上,确保根部覆盖土壤但不深埋。

每株草莓苗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茎叶有空间生长。

6. 浇水和光照: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以防止根部烂根。

避免阳光直射,选择在阳光充足但不过于强烈的地方放置盆栽,或者在夏季高温时将盆栽放在半阴凉的地方。

7. 施肥:草莓植株需要充足的营养,可以在每个月定期施加一些适合草莓的肥料。

遵循肥料包装上的说明进行使用。

8.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盆栽上是否有任何病虫害的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有机杀虫剂或手工去除害虫。

9. 采摘成熟的草莓: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草莓植株通常在种植后的2-3个月内开始结果。

等到草莓完全成熟时,小心地采摘它们。

以上是种植草莓盆栽的基本步骤,注意养护和适当的收获将有助于获得健康丰产的草莓。

草莓种植盆栽

草莓种植盆栽

草莓种植盆栽
家庭内盆栽种植草莓,多选择插枝的方式,存活率较高。

花盆选用空间充足的品种,干净清洁的普通园土就能做培养基质。

盆栽养护时控温控光,温度范围稳定在20~25℃之间,并且要做好浇水施肥的工作。

1、盆土准备
盆栽种植草莓,要选择花盆较大的品种,毕竟草莓是属于藤蔓植物,它的生长发育需要较大的充足的空间才行。

土壤就选用普通的干净泥土就行,自行加入底肥增加土质营养。

2、根茎插土
盆栽种植草莓建议使用插根的方式,毕竟在盆栽环境中播种繁殖,栽培成活率比较高。

固定好根茎后,把土壤按压结实,避免后续生长时,出现草莓苗根倒伏在土壤中的情况。

3、浇水施肥
每次给草莓浇水都要浇足浇透,满足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湿度。

时不时为它播撒点肥料,以腐熟肥或者有机肥追施。

肥料在使用前先要经过浓度的稀释,避免浓肥生肥形成肥害。

4、控温控光
盆栽草莓的生长温度稳定在20~25℃之间即可,哪怕是冬季也要稳定适温在15℃以上。

为提升草莓植株发育质量和产量,需要接受明亮温暖,强度适宜的太阳光滋润。

盆栽草莓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草莓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草莓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养殖方法:盆土条件,选择陶盆作为容器,将椰糠土、颗粒土以及田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基质;播种方法,可在每年夏季7~8月,将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后,直接播种到土壤表面;后期养护,需将盆栽放置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中养护,并掺入足量腐熟的有机肥补充营养。

注意事项:雨季需及时排出土壤中的积水。

盆栽草莓的养殖方法
1、盆土的选择
养殖盆栽草莓时,需选择底部多孔的陶盆作为栽培容器,将椰糠土、颗粒土以及田园土混合制作成栽培的基质,使用前需将土壤放置到阳光下进行晾晒消毒,杀灭土壤中所产生的病菌和虫卵。

2、播种方法
盆栽草莓的播种一般可选择在每年夏季7~8月进行,播种前需先将种子放入50℃的温水中浸泡8~12小时,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再均匀的播撒到土壤的表面,并覆盖一层经过过滤的细沙土,最后适当喷水浸湿全部的土壤。

3、后期养护
播种完成后,需将盆栽放置到通风阴凉的环境下养护,待草莓小苗生长出新叶后,再将花盆转移到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养护,在日常养护过程中,还需往盆土中掺入足量腐熟的农家肥,并往叶片上喷洒稀
释后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草莓果实的产量与质量。

种植盆栽草莓的注意事项
盆栽草莓栽种完成后,为了避免受到叶斑病、白粉病等病害的侵袭,需经常摘除叶片上所产生的病果、黄叶以及枯枝,以减少细菌的蔓延。

并且在梅雨季节,需及时排出土壤中所产生的积水,并保证环境的通风透气。

盆栽草莓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盆栽草莓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盆栽草莓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以盆栽草莓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为标题,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盆栽草莓种植方法:1.选择适合的品种:草莓有不同的品种,如低矮型、高挂型等。

在盆栽种植时,建议选择低矮型品种,因为它们更适合生长在有限的空间内。

2.准备合适的容器:草莓的根系较浅,因此需要选择较宽而不是较深的容器。

建议选择直径30-40厘米、深度20-30厘米的盆或盆栽袋。

3.选择适宜的土壤:草莓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可以选择专用的草莓土壤或混合腐叶土、河沙和腐熟的有机肥料制成的土壤。

4.栽种草莓苗:将草莓苗株放入盆中,注意保持根系的完整。

将苗株埋入土壤中,使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

每株草莓苗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15-20厘米,以便它们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5.浇水和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烂根。

每周浇水1-2次,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

施肥可以选择专用的草莓肥料,或者在生长季节每隔2-3周施一次有机肥料。

6.日照和温度管理:草莓喜欢充足的阳光,每天需要6-8小时的阳光照射。

同时,草莓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草莓的生长。

7.除草和防虫:定期除去杂草,保持草莓周围的环境清洁。

定期检查草莓植株,发现有虫害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盆栽草莓种植注意事项:1.选择健康的苗木:购买草莓苗时,选择外观健康、无病虫害的苗木。

苗木的叶片应饱满,无黄化或斑点。

2.注意水分控制:草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烂根。

因此,要注意控制浇水的量和频率,避免积水。

3.及时除去病叶和病果:草莓容易受到病菌和病虫害的侵袭,及时发现并除去病叶和病果,以防止病菌传播。

4.定期修剪和更新:草莓植株在生长季节会有新的侧枝生长,老叶逐渐枯黄。

及时修剪掉老叶和侧枝,保持植株的健康和通风。

5.注意适宜的收获时机:草莓果实成熟后,应及时收获。

过早或过晚的收获都会影响果实的口感和品质。

盆栽 草莓 种植 方法

盆栽 草莓 种植 方法

盆栽草莓种植方法
1.选好容器:选择深度适中、直径较大的盆或花盆。

2.营养土:采用花盆专用的营养土或自制好的营养土,营养土应该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3.种子或幼苗选择:选择较好的草莓种子或草莓幼苗进行种植。

4.浸泡种子或幼苗:用水浸泡5-10分钟,去除种子或幼苗表面的膜层。

5.播种或移植:将种子均匀撒在营养土表面,如果是幼苗,则将其根球小心地移植到营养土中。

6.水分与光照:适时浇水,避免水分过量,草莓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可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7.肥料施用:每隔15-20天施一次适量的肥料,施肥时注意不要过量。

8.修剪:草莓株型比较低矮,可以适当修剪树冠,草莓生长期内会长出一些不必要的芽,这些芽应该及时剪掉。

草莓盆栽种植方法大全

草莓盆栽种植方法大全

草莓盆栽种植方法大全
草莓是一种美味的水果,种植草莓盆栽是许多人喜欢的一种园
艺活动。

盆栽种植草莓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还可以方便管理和观赏。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草莓盆栽种植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喜爱园艺
的朋友们。

首先,选择合适的盆栽和土壤。

选择直径约25-30厘米的盆栽,底部要有排水孔,以便排出多余的水分。

土壤要选择疏松肥沃、排
水良好的土壤,可以混合泥炭土、腐叶土和珍珠岩等材料,以提供
草莓生长所需的养分和空气。

接下来,选择适合的草莓品种。

在盆栽种植草莓时,可以选择
适合盆栽的草莓品种,如‘章姬’、‘圣诞’等,这些品种生长适
应性强,果实甜美,非常适合家庭种植。

然后,进行草莓的栽培。

将盆栽填满土壤后,将草莓苗插入土
壤中,每个盆栽中种植2-3株草莓苗,然后轻轻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除去杂草和枯黄的叶子,保持盆栽的整洁。

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施肥。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专用的草莓肥料,每隔两周左右进行一次施肥,以促进草莓的生长和结果。

另外,要注意及时浇水。

草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也怕水涝,所以在盆栽种植草莓时,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最后,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草莓易受到灰霉病、蚜虫等害虫的侵扰,所以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选择有机农药进行喷洒,以保护草莓的生长。

总的来说,盆栽种植草莓是一项有趣的园艺活动,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种植方法,就能够在家中轻松享受到新鲜的草莓果实。

希望以上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盆栽种植草莓的过程中取得丰收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栽草莓的种植方法一、选用盆、土及品种。

盆栽用盆选择径口在20-30厘米的陶瓷盆为宜。

盆土选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品种采用欧洲四季红,长虹2号、83-38等优良的四季草莓品种盆栽为好。

全年可以多次开花结果。

二、栽培技术。

盆栽时间一年四季均可。

但从园地起苗上盆,最好在秋季进行。

选择健壮秧苗,起苗时要多带土,摘除老残叶,将苗木根系剪留10厘米左右。

让根系舒展栽入盆土中。

栽植深度以不露根、不埋心为原则。

土要按实,固定苗位,使土面与盆口保持3-4厘米距离。

栽后浇透水,放置阴凉处3-5天,然后搬到光线充足处。

三、肥水管理。

四季草莓1年多次开花结果,营养消耗多,要加强养分补充。

可用兽蹄、鱼骨、家禽内脏、豆饼等,加水腐熟发酵,沤制成液态肥水或追施复合肥。

一般每星期追肥一次。

室外盆栽,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

浇水时,应事先将水晒暖再用,切忌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浇灌。

四、苗木管理。

盆栽草莓应加强植株管理。

一是适时疏蕾、摘叶、摘除匍匐茎。

即将无效的高层次花,在花蕾分散期适量疏除。

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多余匍匐茎,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质量。

二是架果造形。

即用铁丝或竹签做成不同形状的果架,放入花盆将果穗架起,促使果穗通风透光,果实着色均匀,防止泥土污染果实,减少病虫危害。

同时,也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艺术造型,提高观赏价值。

三是防治病虫要采用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五、换盆。

盆栽草莓结果2年后,应于结果后换盆或换盆土。

换盆时,先将植株从盆中取出,剪除衰老根、死根和下部衰老根茎,再栽入新的盆土中。

六、温、湿度。

一般盆栽草莓要求温度为20-25℃,冬季室温保持在15℃以上。

花盆要放在通风向阳处,盆土经常保持湿润为宜。

怎样种草莓草莓是大家都喜爱的水果,属草本植物,可以种在院子的地里,也可以种在花盆里。

每年在家里种上几颗,家里就可以长期享用草莓了。

草莓有三种不同种类:夏季草莓,常年生草莓以及山区草莓。

我们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夏季草莓的种植。

草莓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

另外土壤的疏水性要好。

如果要种在地里,注意不要用以前种过马铃薯的地,因为草莓容易感染上马铃薯上的一种病菌。

当草莓结果的时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离开,所以在花盆中种植草莓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可以选一个多用途花盆,在盆中土壤的表面铺上一层石头,这样在浇水的时候就不容易把泥土溅到草莓上了。

如果是种在土里,可以用一些干草,或者垫子保护一下草莓。

种草莓的三年周期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

头一年仅能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

所以合理安排培植新植株,保证每年总有一些草莓是第二年生的,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草莓生长良好时,它会生出一种藤蔓,在藤蔓的端头又会生出新的小植株。

当小植株长到3-4片叶子时,可以把它剪下,种在另外的花盆中,注意浇水。

最好不要让第一年生的新植株结草莓,仅让它生长出更多的叶子。

所以当发现一年新的草莓开花后,要把花摘掉。

同时不要忘记在植株上挂上小牌子,写上新柱的种植日期,以免日后忘记。

摘除新植株上其他多余的藤蔓。

如果草莓是种在院子地里的,还要注意除草。

浇水的时候,注意不要把草莓弄湿,因为一旦草莓被水溅湿后,容易腐烂。

草莓的护理一旦草莓开始结果,变红后,要注意不要让鸟啄食,因为鸟容易发现红色的东西。

在草莓上接个网,或者用一个木筐罩在草莓上。

但是如果家里有暖房,可以把草莓移到暖房中,这样会更好。

草莓也更容易结果。

等草莓结果期过后,可以把它们移出暖房,放在室外过冬。

从某种角度说,如果草莓植株经受一些霜冻的话,更利于来年提高产量。

草莓是很容易栽培的植物,可以移植。

有时可能会发现植株有黄叶子,但是不要担心,只要摘除就可以了。

在冬天,一直可以保留黄叶子,直到来年春季有新叶子长出后,再摘除死掉的黄叶子,并注意浇水,除草,和灭虫。

还可以把草莓种在植物袋里,但一定要浇水均匀,防止鸟啄食草莓和虫害。

植物袋里的泥土很容易变干,需要经常检查,保证泥土的湿润。

草莓的种植小贴士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

土壤深度大约在8-10英寸。

大棵型的草莓,行距要在12英寸,株距约在18英寸为好。

要及时摘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的结果。

草莓的产量有周期性,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头几年培植一些新植株。

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就可以每隔18-24英寸种一棵草莓,这样草莓就可以随处蔓生。

当然会显得有些零乱,草莓也不大。

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摘除一些藤蔓。

在秋天,要在植株上铺上一层土,防止霜冻。

等土壤上冻后,可以再在植株上铺3-4英寸厚的干草。

到第二年的春天,当有新叶子长出后,再移去干草。

等天气转暖,并稳定后,在移去植株表层的覆盖土壤。

但要在行间留一些干草,以防止野草的生长和保持土壤的水份。

换算公式表常用土地面积换算公式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6平方米其实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

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

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市亩和公亩以及公顷又有很大的差异,具体换算公式如下: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台湾常用的坪和平米的转化也很多人不知道:1坪=3.30579平方米外国换算公式:1 英亩等于:- 0.004 047 平方公里- 0.404 686 公頃- 40.468 648 公亩- 1,224.176 601 坪- 160 平方桿- 4046.864 798 平方米- 4,840 平方碼- 43,560 平方英尺- 1 平方碼= 0.000 207 英亩- 1 平方公里= 247.105 英亩- 1 公頃= 2.471 049 英亩- 1 公亩= 0.024 710 英亩- 1 坪= 0.000 817 英亩- 1 平方桿= 0.006 25 英亩- 1 平方米= 0.000 247 英亩1亩=666.6666666.平方米1 公顷= 10 000 平方米(square meters)1 公顷= 100 公亩(ares)1 公顷= 15 亩1 公顷= 2.471 053 8 英亩(acres)1 公顷= 0.01 平方公里(平方千米)(square kilometers)1平方公里=100公顷1亩=0.0666666公顷=666.6666平方米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1美吉耳(gi)=0.118升(1)1美品脱(pt)=0.473升(1)1美夸脱(qt)=0.946升(1)1美加仑(gal)=3.785升(1)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1英加仑(gal)=4.546升(1)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1千米(km)=0.621英里(mile)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1英寻(fm)=1.829(m)1码(yd)=3英尺(ft)1杆(rad)=16.5英尺(ft)1英里(mile)=1.609千米(km)1英尺(ft)=12英寸(in)1英里(mile)=5280英尺(ft)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1长吨(long ton)=1.016吨(t)1千克(kg)=2.205磅(lb)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lb)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84长吨(long ton)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API度=141.5/15.5℃时的比重-131.5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B)=140/15.5℃时的比重-130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运动粘度换算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换算动力粘度1泊(P)=0.1帕·秒(Pa·s)1厘泊(cP)=10-3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1牛顿(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1千克力(kgf)=9.81牛(N)1磅力(lbf)=4.45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K=5/9(°F+459.67)K=℃+273.15n℃=(5/9·n+32) °F n°F=[(n-32)×5/9]℃1°F=5/9℃(温度差)压力1巴(bar)=105帕(Pa)1达因/厘米2(dyn/cm2)=0.1帕(Pa)1托(Torr)=133.322帕(Pa)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0.0098大气压(atm)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传热系数换算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1千卡/(米2·时·℃)〔1kcal/(m2·h·℃)〕=1.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1英热单位/(英尺2·时·°F)〔Btu/(ft2·h·°F)〕=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热导率换算1千卡(米·时·℃)〔kcal/(m·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1英热单位/(英尺·时·°F)〔But/(ft·h·°F) =1.7303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换算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F)〔Btu/(lb·°F)〕=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1卡(cal)=4.1868焦耳(J)1大卡=4186.75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1卡/秒(cal/s)=4.1868瓦(W)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渗透率换算1达西=1000毫达西1平方厘米(cm2)=9.81×107达西地温梯度换算1°F/100英尺=1.8℃/100米(℃/m)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油气产量换算1桶(bbl)=0.14吨(t)(原油,全球平均)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0.2832亿立方米/日(m3/d)=103.36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2.832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万立米/年(m3/a)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气油比换算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67立方米/吨(m3/t)1桶原油=5.8×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2.406×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3.909×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235×104英热(Btu)1立方米干气=3.577×104英热单位(Btu)(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标准局)热当量换算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气(按平均热值计算)1立方米天然气=1.3300千克标准煤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标准煤1 米(m)=3.281 英尺1 英寸=25.4 毫米1 磅=0.4536 公斤1 盎司=28.3 克1 公斤力=9.81 牛顿1 磅力=4.45 牛顿1 兆帕=145.161 磅/ 英寸钢的比重(密度):7.8g/cm不锈钢比重(密度):7.78g/cm铝的比重(密度): 2.7g/cm锌比重(密度):7.05g/cm几种金属型材理论重量简易计算公式:3、圆钢:每m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4、方钢:每m重量=0.00786×边宽×边宽5、六角钢:每m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6、八角钢:每m重量=0.0065×直径×直径7、等边角钢:每m重量=边宽×边厚×0.0158、扁钢:每m重量=0.00785×厚度×宽度9、无缝钢管:每m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10、电焊钢:每m重量=无缝钢管11、钢板:每㎡重量=7.85×厚度12、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13、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14、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15、有色金属密度:紫铜板8.9 黄铜板8.5 锌板7.2 铅板11.3716、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密度×厚度17、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18、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19、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20、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备注: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