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大火种观后感精选2篇.doc

合集下载

教育片大火种观后感

教育片大火种观后感

教育片大火种观后感教育片大火种观后感《大火种》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的广饶县刘集村,一位叫刘雨心的姑娘带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济南来到了这里。

她不仅仅是回乡探亲这么简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让这里的人们认识和了解这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

电影以刘忠良为主人公,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

从最初为了“吃饱馍馍”开始接触这本书,到后来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真正认识到自己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才能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生活。

在“马大胡子”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下,刘忠良带领受尽压迫和屈辱的农民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先后组织了觅汉增资、红枪会砸木行等农民运动。

看到地主老财面对团结起来的无产阶级手足无措,跪地求饶时,观众们大快人心!可地主们联合报复,伙同反动政府军警对村内进行搜查,党组织处于即将暴露的边缘。

终于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刘忠良、刘雨心不幸被捕,在严刑拷打逼问不出半句关于党组织的秘密后,刘雨心被枪决,刘忠良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当侩子手将长而粗的铁钉锤入刘忠良心脏时,同样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点燃了更多劳动人民心中的火苗,一发不可收拾,有他们的兄弟,有他们的妻子,有他们的娃娃,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炽热燃烧,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时,刘忠良的妻子和哥哥才拿出了那本经过多少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共产党宣言》上交给了国家。

往事随风,感慨万千,我们的党从当初的势单力孤、饱受摧残,经历大风大浪、多重磨难,最终走向了繁荣,带领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

而这本见证了风雨沧桑的小册子一切完好如初,就像革命战士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一样,不曾褶皱、始终如一。

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这部电影触动我心,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动人,语言简单朴实,却饱含深意,观看中几度落泪,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教我们如何不珍惜!其实,不论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革命年代,还是今天改革稳定、和谐发展的年代,一路走来,都少不了共产党员忘我奉献,不畏牺牲的身影,雷锋、孔繁森、焦裕禄、沈浩、杨善洲......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大火种观后感

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大火种观后感

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大火种观后感影片《大火种》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中华儿女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大火种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火种观后感(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激发党员干部爱党、爱国、爱岗的热情,13日下午,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大火种》在大同市工人文化活动中心二宫首映,来自大同市纪委、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委政法委、市委党史办公室等单位的300名党员干部观看了影片。

据了解,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影片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影片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中华儿女追求真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

为充分发挥影片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作用,根据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等七部门联合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大同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广大职工群众观看影片,并以观看影片为契机,开展“学党史、感恩党、跟党走”学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为建设美丽大同、富裕大同、幸福大同作出新贡献。

大火种观后感(二)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7月7,旅发局组织党员干部,在团团影城观看了电影《大火种》,使全体党员再一次接受了“红色教育”的洗礼,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影片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

关于大火种观后感优秀2篇

关于大火种观后感优秀2篇

关于大火种观后感优秀2篇大火种观后感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积极配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电影界日前推出《大火种》、《老阿姨》、《难忘的岁月》、《古田会议》、《毛丰美》、《砥砺》、《我的战争》等多部献礼影片,并将在6月24日晚举办的盛典上进行重点推介。

由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电影《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全景式地展现了中文首译首印版《共产党宣言》在1926年山东农村传播的历程。

《老阿姨》一片则以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真实奉献故事为蓝本,再现了这位拥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故事。

该片由长影集团等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

潇影集团、上海陈云纪念馆出品的《难忘的岁月》,由史凤和编剧、导演,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陈云担任组织部长,在毛泽东指导下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的故事。

影片《古田会议》讲述了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廖氏宗祠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重要原则的故事。

该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良峰俊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出品,同样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

辽宁北方联合影视集团出品、宁敬武导演的英模题材影片《毛丰美》,讲述了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梨村党支部书记毛丰美同志30多年来带领村民勤劳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事迹。

此外,由中央新影集团制作的纪录影片《砥砺》,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到1948年在延安十三年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建党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1《大火种》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过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

【最新2018】201X建党95周年纪实电影《大火种》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2页)

【最新2018】201X建党95周年纪实电影《大火种》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201X建党95周年纪实电影《大火种》观后感近日,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集体观看我国首部正面描写《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纪实电影《大火种》,了解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递开来的感人故事。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大火种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火种观后感(一)“革命火种永远旺盛”,“人在、党在、火种在”,“循着革命之光前行”,华山教育办的党员正在庄严地写着观后感言并签名,这是华山教育办党总支正在开展的观看电影《大火种》,写观后感言党员签名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7月22日上午,华山教育办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在东环商业广场集中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大火种》,再现了当时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用生命捍卫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重温了革命先烈誓死捍卫“革命火种”的英雄业绩。

之后,现场集中开展了写观后感言党员签名活动。

观看电影《大火种》,写观后感言党员签名活动的开展,对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信仰,进一步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大火种观后感(二)连日来,成都市成华区残联、东篱路社区等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集体观看我国首部正面描写《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纪实电影《大火种》,了解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递开来的感人故事。

“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建党初期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诚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对进一步激励新一代年青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电影大火种影评4篇范文

电影大火种影评4篇范文

电影大火种影评4篇范文电影大火种影评4月8日,大型史诗故事片《大火种》在山东东营市黄河入海口湿地正式开机,4月9日,转至广饶县陈官镇张家村拍摄。

此片根据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与作家铁流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是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5周年重点打造的献礼影片,由著名导演苗月执导,著名演员陈瑾等主演。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

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

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

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展览馆里陈列的《共产党宣言》感慨万千,今夕对比让人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

电影大火种影评搜狐娱乐讯影片《大火种》在京首映,众主创纷纷登场,沈浩在此片中饰演的反一号警察局长胡传山非常出彩,让观众看的恨之入骨,同时沈浩的演技也因此大获肯定,采访中,沈浩讲述他本人之前都是阳光小生形象,为了塑造好角色他特意花了半年时间给自己留胡子,并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反面角色的素材结合自身特点融入角色中。

本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当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映式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此片已列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的重点影片。

“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

”张宏森说,“影片的拍摄手法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历史质感,人物生动朴素、情节张弛有度,具有很好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

观看火种心得体会

观看火种心得体会

观看火种心得体会观看火种心得体会(一) XX年11月10日上午,在我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全体党员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通过观看,感受颇深。

《大火种》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的广饶县刘集村,一位叫刘雨心的姑娘带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济南来到了这里。

她不仅仅是回乡探亲这么简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让这里的人们认识和了解这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

电影以刘忠良为主人公,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

从最初为了“吃饱馍馍”开始接触这本书,到后来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真正认识到自己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才能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生活。

在“马大胡子”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下,刘忠良带领受尽压迫和屈辱的农民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先后组织了觅汉增资、红枪会砸木行等农民运动。

看到地主老财面对团结起来的无产阶级手足无措,跪地求饶时,观众们大快人心!可地主们联合报复,伙同反动政府军警对村内进行搜查,党组织处于即将暴露的边缘。

终于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刘忠良、刘雨心不幸被捕,在严刑拷打逼问不出半句关于党组织的秘密后,刘雨心被枪决,刘忠良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

当侩子手将长而粗的铁钉锤入刘忠良心脏时,同样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点燃了更多劳动人民心中的火苗,一发不可收拾,有他们的兄弟,有他们的妻子,有他们的娃娃,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炽热燃烧,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时,刘忠良的妻子和哥哥才拿出了那本经过多少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共产党宣言》上交给了国家。

往事随风,感慨万千,我们的党从当初的势单力孤、饱受摧残,经历大风大浪、多重磨难,最终走向了繁荣,带领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

而这本见证了风雨沧桑的小册子一切完好如初,就像革命战士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一样,不曾褶皱、始终如一。

这部电影触动我心,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动人,语言简单朴实,却饱含深意,观看中几度落泪,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教我们如何不珍惜!其实,不论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革命年代,还是今天改革稳定、和谐发展的年代,一路走来,都少不了共产党员忘我奉献,不畏牺牲的身影,雷锋、孔繁森、焦裕禄、沈浩、杨善洲......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大火种观后感1000字

大火种观后感1000字

大火种观后感1000字大火种观后感1000字(一) 我敢说,绝大多数《影响剧大》的读者都没有看过这部正在上映的《大火种》,他们不但没有看过,而且听,都没有听说过。

我也是在闲极无聊查看猫眼的院线信息时,才看到还有这么一部电影正在上映,每天,每个北京的电影院也就排一场,而且我去看的那场,早上9点45分的第一场,只有我一个观众,从头看到尾。

这让我有一种极为优越而幸运的超然感觉,因为看过之后我才知道这实在又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好电影,而绝大多数人都没机会看到了。

(《大火种》开机发布会)电影的故事很简单,1926年,成立5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有一批知识分子精英被派到中国那些最贫穷、最落后的山村去发展组织,去扩大共产党的影响,组织武装暴动,王柠饰演的刘雨心被派回了她自己的家乡,鲁北的大王镇,与穷苦木工忠良(白威饰)一家(忠良的妻子是姜玉兰,陈瑾饰),一起向那些劳苦的农民们传播马大胡子(马克思)的学说:《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这其实是从鲁北地区的一个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改编来的,电影中的那本《共产党宣言》,正是当年陈望道首译的中译本,当时因为印刷过程的疏忽,封面书名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但其实这些咬文嚼字的过程对刘雨心和忠良的传播《共产党宣言》的工作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因为他们面对的农民绝大多数都不认字,也听不懂马大胡子学说的要义,最能让这本书能够吸引他们的只有一件事:要吃饱,得造反,要造反,得团结。

刘雨心带着这么一本《共产党宣言》来到大王镇,她先教会了忠良,忠良又用自己更为朴实、浅显的讲述教会了其他穷苦老百姓,比如,忠良在解释什么是剥削,和什么是共产主义时这样说:大家都种地,你也种他也种我也种,但只有你有地,他和我没有地,我们只能给你种地,结果就是只有你有饭吃,他和我都吃不饱,永远都吃不饱,这就是剥削。

(马克思)大家都有地,你种地我种地他种地,你吃馍我吃馍他吃馍,你吃饱我吃饱他吃饱,这就叫共产主义。

再比如,片中一帮泥腿子在忠良家“听书”时即听忠良讲《共产党宣言》,他们先是对封面上的马格斯(马克思)的照片发生了兴趣,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对话:哎呀,这大胡子长的!这大胡子是谁呀?这大胡子姓马,叫马大胡子。

火种观后感

火种观后感

火种观后感本文是关于火种观后感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种子生长需要泥土,能成为泥土,好。

yuwenm小编整理了火种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火种观后感【篇一】回眸95年,从这头望向那头,这头龙腾虎跃、国泰民安,那头满目疮痍风、风雨飘摇。

——题记静静的坐在影院里,追溯着95年前发生在一个广饶村庄里质朴的故事。

《大火种》讲述了一个共产党女青年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农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大王镇的百姓在了解其真义之后,纷纷加入组织,成为组织的一员,并和刘雨心一起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惧牺牲的感人事迹。

在观影之前,我并不懂“大火种”这三个字的含义,但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观影,感悟到电影中每一个画面都在诠释着一种信念和力量,而这坚若磐石般信念的力量像火种一样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

中共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笃信如熯天炽地的烈火,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火种”的不断传递,“火势”的不断壮大,终于,走出了我们特有的共产主义道路。

影片在结尾呈现出一个当代男孩与故事主人公三寸小脚老太对望的画面。

男孩的热泪盈眶,老太的安详淡然,男孩的感激,老太的欣慰。

台下的我看到这一幕心潮腾涌:可能因为我们要走的路太远,所以我们时常忘记自己出发的地方,我们沉寂在幸福中太久,所以我们时常忘记为什么今天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享受当下,却忘了这美好生活背后革命的艰难旅程。

我们应当怀揣感激。

感激祖国,感激党,感激所有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撒热血的党员和百姓。

我们应当惭愧,当今的我们太不懂得奉献,太缺少信仰。

当那名年轻的党员誓死保护《共产党宣言》在海边被执行枪决时,镜头放慢,身后波涛如怒,骇浪拍击着礁石。

一声枪响,他骤然倒地,但表情却异常的镇定。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轻语:“泥土中发芽,能做泥土,是好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对革命的坚定和对生死的无畏令我汗颜,却也令我振奋,像一道充满能量的光照在我心中的党徽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大火种观后感精选2

建党95周年红色影片大火种观后感精选2篇
雄狮一吼惊世界,党的英明民安乐,改革春风吹九州,人民幸福创和谐,神州冲天国强大,军民同乐共庆贺。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大火种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火种观后感(一)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7月7日,本报与新世纪影城联手推出党员公益放映活动,免费推出60个观影名额,邀请党员观看《大火种》,一起缅怀那段艰苦的岁月。

电影《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

讲述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大火种观后感(二)
29日,电影《大火种》在新世纪影城文西店举行了山东发布会。

《大火种》是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根据作家铁流、徐锦庚荣获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由
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国发行。

本片由曾经执导电视剧《西圣地》、电影《天上的菊美》的苗月导演,著名演员陈谨、白威、王柠、孙敏等主演,另有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李超加盟,任剧本策划并主演。

影片再现了上世纪20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建党95周年纪录片作风建设在西藏观后感
3000字
建党95周年纪录片作风建设在西藏观后感3000字
6月28日晚8时30分,噶尔县人民法院组织全体在岗干警共计18人观看了西藏卫视播出的《作风建设在西藏》纪录片。

本部专题片以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西藏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区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
规定”、自治区“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实施以来西藏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专题片中披露了自治区多起违反规定案件和个人,其中包括多名地厅级官员奢侈浪费的情况。

观看后噶尔县人民法院院长达瓦对干警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噶尔县人民法院干警要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努力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所喜,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诱,不做碌碌无为的庸人、争名夺利的俗人、搬弄是非的小人、损公肥私的罪人。

第二,噶尔县人民法院干警要继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提高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熏陶自己,触动自己,激励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第三,噶尔县人民法院干警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身先士卒,率先垂范,首先自己做好,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树立良好作风,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不盲目攀比,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努力做一名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

噶尔县人民法院干警观看之后,也都有感而发,认为加强作风建设,是一件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的事,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作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让我们的下一代在风清气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