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

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使气管插管固定在相应部位,使导管与气管比之间严密无隙,既 防止呕吐物、血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内,又避免机械通气时漏气。
气囊的充盈度:气管毛细血管灌注压约25cmH2O,若气囊压力大于次压力则可 致缺血性损伤或组织坏死。目前所用的气管导管均采用低压高容量气囊, 恰当充气后,不易造成气管粘膜损伤。一般充气不超过8-10ml。
5.插管完成后,要确认导管已进入气管内再固 定。确认方法有: ①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②人工呼吸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并 可听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③如用透明导管时,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 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 ④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见呼吸 囊随呼吸而张缩。 ⑤如能监测呼气末ETCO2则更易判断, ETCO2图形有显示则可确认无误
6. 安置牙垫,退出喉镜,观察导管外端有无 气体进出。若病人原已呼吸停止,可口对 着导管外端接上手控气囊、呼吸机、麻醉 机压入氧气,观察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并 用听诊器听呼吸音,以确定导管位置是否 正确(过深?)。 7. 导管外端和牙垫一并固定。
右口进入-舌体左推-缓慢前进-见悬雍垂-上 提镜片-看到会厌-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检测气囊压力:充气时最好有测压装置,无条件测压时,需掌握最小闭合容量 技术。需定时监测气囊压力,鼻饲前一定要监测气囊压力。 定期放气囊问题:以往认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气囊应常规定期放气、充气 是不需要的。但非常规的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往有明显的 喉鸣,如考虑为气囊破裂,需更换气管导管。
经口插管护理配合流程
3)摆好病人体位,仰卧位,头向后仰,肩下 垫软枕,术者站予病人头部上方位置 4)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并将插管前半端润滑备 用 5)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 6)插管过程中注意生命体征随时通知医生 7)插管成功后迅速拔除管芯,气囊充气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

气管插管讲课知识点总结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气管插管适用于以下情况:1. 重度呼吸道阻塞:例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导致的严重肺功能损害。

2. 麻醉过程中的人工通气: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通气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

3. 检测呼吸道分泌物:在严重感染或呼吸衰竭的患者中,需要进行呼吸道分泌物检测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

二、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1. 术前准备:检查呼吸道和气道通畅情况,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和监测仪器,准备好气管插管所需的器材。

2. 麻醉和镇痛:通过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利用镇痛技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气管插管:通过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等器械,将气管插管导管插入气管,确保其位置合适并固定好。

三、监测和护理1. 监测:对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2. 护理:定期进行气管插管导管口及周围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皮肤清洁、导管通畅等。

四、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处理1. 气管插管的脱位:导致气道阻塞,可通过重新定位气管插管来解决。

2. 呼吸道感染:对气管插管后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抗感染治疗。

3. 气道梗阻:及时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气管插管的拔管时机气管插管拔管的时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呼吸道病情改善,可以自主呼吸。

2. 患者气道分泌物清除、气管导管通畅。

3.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够保护自己的气道。

六、气管插管的危险和禁忌气管插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主要包括气道损伤、感染等。

同时,对于一些禁忌病史的患者,例如严重颈部创伤、颅内高压等情况,也不宜进行气管插管。

在总结以上知识点后,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气管插管的适应症、操作流程、监测和护理、并发症处理、拔管时机、危险和禁忌等相关知识。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应该充分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做到科学、严谨、安全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气管插管名词解释

气管插管名词解释

气管插管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气管插管不?气管插管啊,就好比是给生命开了一条特
别的通道!比如说,人就像一辆汽车,气管就是汽车的输油管(例子:汽车没了输油管可就跑不起来啦,人要是气管出问题了那也不得了呀!),而气管插管呢,就是在输油管出问题的时候,赶紧给它接上
一根管子,让油能顺畅地流。

它就是将一根特制的管子,通过嘴巴或者鼻子,插进气管里。

这可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事儿哦!这得专业的医护人员来操作(例子:
就像只有专业的赛车手才能在赛道上飞驰一样!)。

气管插管有时候真的能救命呢!当人没办法自己正常呼吸的时候,
它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例子: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时,那束光就是
希望呀!),给生命带来希望。

总之,气管插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操作,关键时刻能起到大作用!。

气管插管操作指南

气管插管操作指南

气管插管操作指南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紧急医疗措施,用于确保气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气管插管操作指南。

1.准备工作-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包括气管插管、内窥镜、气囊注射器、连管头等。

-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并准备好协助操作。

-洗手并穿戴好隔离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2.患者准备-让患者平躺并确保头部处于自然的中立位。

-消除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可以利用口腔吸引器进行抽吸。

-应用局部麻醉剂来减轻或消除患者喉部不适感。

3.选择正确的气管插管尺寸-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和体重来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

-成人通常适用内径为8.0-9.0毫米的气管插管,而儿童和新生儿则根据年龄采用不同的尺寸。

4.气管插管操作步骤-拿起气管插管并加装连接管,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气。

-将气管插管握在非主要手指并将患者的下颚向上上提,使口腔张开。

-将气管插管插入口腔,保持与患者嘴巴齿列的一侧保持接触,从而减少对人口喉的刺激。

-轻轻地推进气管插管,同时观察气管插管的进展,并请助手帮助确认插管位置。

5.确认气管插管位置-观察气管插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的迹象,如有自发呼吸的干扰,请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

-可以通过监听胸廓两侧的呼吸声来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

-可以使用胃管来确定气管插管的位置,通过抽取胃液来确认管道是否进入食管。

6.气囊充气和固定插管-使用气囊注射器来充气并固定气管插管,确保其稳固地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通过监听胸廓两侧的呼吸声来确认气囊充气是否合适,充气过多可能导致气道压力增高。

7.监测及维护-多次监测插管是否位于气管内正确位置,确保气道畅通。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形式是否正常。

-定期清洗和抽吸气管插管及连接管道,以防止感染。

8.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处理-如遇到气管插管并发症,如误吸、气囊破裂或偏位等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气管插管制度

气管插管制度

气管插管制度气管插管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对于气管插管操作的规范和规定,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气管插管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气管插管的目的和适应症:- 气管插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 适应症包括严重的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口咽部梗阻等病情。

2. 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 预备: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呼吸是否稳定。

- 麻醉和镇静:进行局部麻醉和镇静,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 拓宽口咽部:将舌抑制器放置在舌根上,以拓宽进入气管的通道。

- 插入气管导管: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导管,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喉部到达气管位置。

- 固定导管:将导管固定在患者鼻部或口腔周围,确保其在插管期间保持稳定。

- 连接呼吸机:插入导管后,立即连接到呼吸机,确保气体的正常流通。

3. 气管插管的风险和并发症:- 过度插管:导管插入过深,可能造成压迫性肺损伤。

- 插管位置不当:导管位置偏移或不准确,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

- 感染:插管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导管周围感染等。

- 气胸和纵隔气肿:插管过程中,可能损伤肺部或气管周围组织,导致气胸和纵隔气肿。

4. 气管插管的护理措施:- 定期检查导管位置:通过X射线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定期检查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 清洁护理:定期清洁导管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 气囊压力监测:定期检查导管气囊的压力,确保其适当充气,避免气囊破裂或过度充气。

- 定期翻身:如果患者长时间插管,需要定期翻身,以减少皮肤损伤和压疮的风险。

- 安全固定: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确保其在插管期间保持稳定。

5. 插管后的拔管准备:- 拔管前评估:在拔除气管导管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拔除的时机合适。

- 拔管过程:在拔除导管时,需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在场,并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 监测和观察:在拔管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氧气饱和度,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1. 气管插管的概念气管插管是一种在患者需要呼吸援助时使用的医疗器械,它通过将一根管子插入气管,以确保气道通畅,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气管插管一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操作技巧和丰富的医疗经验,才能熟练掌握。

2.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气管插管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插管所需的器械和药品。

(2)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气道状态、呼吸情况和全身情况,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和尺寸。

(3)镇静和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镇静和麻醉药物,以确保患者在插管操作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4)插管操作:在确认患者麻醉充分后,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气道情况,及时处理插管操作中的意外情况。

(5)确认插管位置:通过听诊、气管镜检查等方法,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气道通畅情况。

3. 气管插管的评分标准为了评价气管插管的操作质量,医学界一般采用一些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估。

常用的气管插管评分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插管操作的准确性:评估插管时是否准确、迅速,并且确保插管位置的正确性。

(2)插管后的通气情况:评估患者插管后的呼吸情况,包括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排出情况等。

(3)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插管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声门水肿、气管损伤等。

(4)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稳定情况,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需要呼吸援助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气管插管方法哪两种

气管插管方法哪两种

气管插管方法哪两种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维持呼吸功能。

它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两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气管插管方法。

经口插管是指气管插管管道通过患者的口腔进入气管。

这是一种常见的气管插管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并使用喉镜观察喉部情况。

然后,将插管器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喉部,并确保插管器顺利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最后,确认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通过呼吸机进行正常通气。

这种方法在插管操作中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经验,因此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经鼻插管是指气管插管管道通过患者的鼻腔进入气管。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经口插管的患者,包括面部外伤或口腔手术等原因。

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确定鼻子是否通畅,没有任何阻塞物。

然后,在适当的鼻孔中插入插管器,并缓慢地插入患者的鼻腔和喉部。

最后,确认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并通过呼吸机进行通气。

这种方法相比于经口插管更容易实施,但是对患者的鼻粘膜可能造成一定的刺激。

无论是经口插管还是经鼻插管,都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严谨的卫生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在插管后的呼吸情况和氧合状态,及时调整通气参数和插管位置,以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治疗效果。

总之,经口插管和经鼻插管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气管插管方法。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然而,医护人员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必须十分小心谨慎,并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也会影响插管方法的选择,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能够有更多更精确的气管插管方法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

它是指在麻醉或紧急情况下,通过口腔或鼻腔将一根塑料管插入气管,以维持气道通畅,并提供有效的人工通气支持。

该技术可用于手术操作中的通气辅助、急救处理和重症抢救治疗等领域。

本文将对气管插管术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及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气管插管术的定义气管插管术是指通过口腔或鼻腔将一根通气管插入气管腔内,以提供气道通畅和人工通气支持的一种重要技术。

二、气管插管术的适应症1. 麻醉操作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2. 手术中需要清洁开放气道或进行呼吸机通气的患者。

3. 心肺骤停或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

4. 严重头部外伤或颈椎损伤的患者需要维护呼吸道通畅的时候。

5. 气管切开术后需要维持通气的患者。

三、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1. 确认患者的身份、病史、病情和麻醉深度等。

2. 做好麻醉和镇静等准备工作。

3. 选择合适的通气管进行气管插管。

一般情况下,成人女性使用内径为7.0-7.5mm,成人男性使用内径为7.5-8.0mm 的通气管。

4. 将通气管涂上适当的润滑剂,将患者头向后仰,打开口腔,用镊子夹住舌头,将通气管插入口腔,直到达到硬腭,然后将通气管向上翘起,并在此时点头示意呼吸机操作员启动通气。

5. 当听到呼吸声时,继续将通气管向前推进,并直到通过喉部到达气管。

此时,应听到气道通畅的呼吸音。

6. 将通气管连接到呼吸机,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通气参数的调整和监控。

四、气管插管术的并发症1. 气管和喉部损伤。

2. 喉返神经损伤。

3. 支气管损伤。

4. 肺萎陷。

5. 血氧饱和度降低。

五、气管插管术的护理1. 确保通气管的通畅性。

2. 定期检查通气管的位置,避免移位。

3. 坚持口腔、鼻腔及通气管的卫生清洁。

4. 考虑体位调整,以改善通气功能。

5. 对肺萎陷等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在麻醉和急救等临床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5. 肥胖、颈短、或喉结过高的病人,
有时喉头虽已显露,但无法看清声门, 此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 助于看清声门,或利用导管芯将导管 塑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 盲探插管。
• 头颈部手法轴线制动,助手下蹲于病人头端与气管插管 操作者之间,以双手按托病人双侧乳突并持续向头端轴 线牵引制动。操作力度应适中,以避免轴线牵引过度造 成颈椎内脱位或半脱位.
• 一般成人套囊通过声门后再 进入2cm即可。
成人门齿到声门的距离是12~15cm,声门至隆突是 10~15cm。
插管操作—套囊充气
• 导管前端的气囊内充空气8ml 左右,外面的套囊硬度如触鼻尖。
• 套囊充气恰好封闭导管与气管壁间隙为度,勿盲目注射大量空气 而造成气管壁缺血坏死。
插管操作—判断
定器)
插管前的准备——检查物品:听诊器
插管—— 取出口咽通气管
插管—— 开放气道、分口齿。
插管操作—进镜
沿口角右侧置入口腔,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 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插管操作—显露声门
• 将舌体推向左,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到悬雍垂(为显 露声门的第一个标志)。
插管操作—显露声门
气管插管前备用物品图示(除球囊面罩外,均放在盘中)
插管前的准备——了解困难情况
• 首先了解病人是否存在插管困难问题,常规检查鼻腔有无阻塞狭窄,口 腔有无畸形阻塞,取下义齿。检查口腔,(取出异物及活动义齿、无舌 后坠)
插管前的准备——插管体位
解剖生理特点
• 上呼吸道三轴线:
• 口轴线(口腔、鼻腔—咽后壁)
• 咽轴线(咽后壁—喉头)
• 喉轴线(喉头—气管上段)
插管体位
10cm
病人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cm,肩背紧靠操作台面
插管体位
嗅花位
在头抬高10CM基础上再使寰枕关节部处于后伸位
插管体位
经典式喉镜头位
插管前的准备——置入口咽通气管
插管前的准备——置入口咽通气管
4、前端达咽后壁后旋转使 5、头复位,咽弯曲段位于舌根后 凸面向后继续置入 ,管腔前端位于会厌上方附近, 蝶翼在口唇外。
如果用的是直型,看到会厌边缘后应继续稍推进喉镜,使其顶端越过会厌的喉侧面,然后上 提喉镜,以挑起会厌的方式显露声门。
插管操作—显露声门时用力方式
• 正确摆放镜片的位置后,向前、向 上提拉喉镜以显露声门。上提喉镜 的用力方向为沿喉镜镜柄方向,指 向天花板。 • 为防止病人的牙齿和软组织损伤, 操作者应避免以病人的牙齿为支点 曲腕和移动镜片(该动作也并不能 够提高声门的显露)。
气管插管的设备
• 喉镜:直板,弯板(常用) • 气管导管:长度30cm.成年男性7.5-9.0mm,女性7-8mm。插入深度一般为 19-23厘米。 • 导丝:由富有可塑性的金属制成。 • 其它:20毫升注射器,水溶性润滑剂、牙垫(气管导管固定器)、宽胶布、 吸引器、吸痰管、氧气、球囊呼吸器、听诊器、口咽通气管等。
插管操作—进管
• 操作者右手以执笔势手 势持气管导管从口腔的 右侧进入,将导管前端 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 旋导管进入气管内。 • 由助手拔除导丝后再将 套囊完全进入声门(二 次进入)。在这个关键 性操作步骤中,始终保 持声门在操作者的视野 里。
插管操作—进管深度
气管导管的深度:
• 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 离隆突4-5cm。 • 距门齿距离:女20cm,男 22cm。
• 严重的气道感染造成气道分泌物过多、过于粘稠或气管内液态异物吸入,需做气道冲洗时 。
• 频繁气管内吸引
禁忌证
当气管插管作为以抢救为目的时,应无绝对禁忌症!!
• • • • • 喉水肿 急性喉炎 喉头粘膜下血肿 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 严重出血倾向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管横断时
• 慢慢推进喉镜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看到会厌的边 缘(为显露声门的第二标志)。
插管操作—显露声门
• 第三标志为双侧杓状软骨突的间隙。
插管操作—显露声门
• 识别喉部开口的后壁-即 由杓状软骨和小角状软骨 所形成的隆起,是最重要 的解剖标记。
如果用的是弯型,则要把顶端放到会厌谷,即舌根和会厌之间。上提喉镜拉紧舌会厌韧带,才 能翘起会厌而显露声门。用以“翘起”会厌而显露声门。
3、分开口齿 4、将口咽管凹面向上,轻压舌体,至咽喉处旋转 180度
置入口咽管
4、前端达咽后壁后旋转使 5、头复位,咽弯曲段位于舌根后 ,管腔前端位于会厌上方附近, 凸面向后继续置入 蝶翼在口唇外。
使用原则:宁大勿小,宁长勿短
二、喉罩
三、鼻咽通气道
适应症:
1、舌后缀,呼吸不畅 2、有咽反射 3、牙关紧闭
气道管理
青岛市急救中心
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固定面罩手法:EC手法 通气量:500-600ML 通气频率:6秒/次
一、口咽通气 道
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
1、开放气道 2、选择合适口咽通气道: 测量从口角到下颌角距离,选择不同型号的 口咽管
1、开放气道
2、选择合适型号
置入口咽管
颈椎创伤
病人只会死于通气和氧合失败, 而不会死于插管失败!!!
谢谢!
• 直接征象 ----明视导管在声带之间 ----纤维气管镜可见气管环和隆突 ----二氧化碳呼吸波
• 间接征象 ----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 ----听诊胃内无气过水声 ----胃无充气膨胀 ----胸廓对称起伏 ----吸气时肋间隙饱满 ----自主呼出较多气体 ----呼气时导管管壁出现雾气,吸气 时雾气消失 ----按压胸廓时能从气管导管听到气 流排出 ----自主呼吸时呼吸囊有相应的起伏 ----脉搏氧饱和度良好
插管前的准备——通气
EC手法球囊面罩通气2次
交给助手继续
插管前的准备——检查物品:导管
1、型号合适,女7号、男8 号。
2、有无破损漏气。
3、置入导丝。
4、塑形。
5、充分润滑导管前端。
插管前的准备——检查物品:喉镜
1、选择合适镜片。 2、检查光源是否良好。
插管前的准备——检查物品:牙垫胶布(气管导管固
插管操作—固定
• 置入牙垫,再撤喉镜,胶布固定导管和牙垫。
注意事项
• 1. 显露声门是气管内插管术的关键,操作要迅速正确,必须根据解 剖标志循序推进喉镜片,防止顶端推进过深或太浅。 • 2. 应将喉镜的着力点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手 法,严禁将上门齿作为支点,利用“翘”的手法,否则极易碰落门 齿。 • 3. 导管插入声门必须轻柔,最好采用旋转导管作推进的手法,避免 使用暴力;如遇阻挡,可能为声门下狭窄(漏斗喉)或导管过粗所 致,应更换较细的导管,切忌勉强硬插管。 • 4.随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一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20 s,吸痰应严 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使用方法: 1、选择:测量鼻孔到耳孔距离 2、润滑导管 3、摆放体位:去枕平卧或头偏向一侧 4、置入:将导管与面部垂直方向,斜 面对着鼻中隔,轻轻插入鼻孔
三、气管插管
适应证
• 全身麻醉; • 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 • 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 存在上呼吸道损伤、狭窄、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 • 咳嗽反射弱,气道分泌物清除能力不够,胃内容物返流,随时有误吸可能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