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是操作规范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完整版)

14
一、准备物品
准备喉镜:选择合适型号大 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 关闭,放置备用。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15
一、准备物品
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听诊器 、手套、10ml注射器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16
二、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清除松动牙齿及义齿 ,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用仰头举 颏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充 分后仰,以便口、咽、喉呈一条直线 (颈椎伤患者除外)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ractitioner
2019年11月29日
麻醉科--陈玉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1
学习要求
• 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2
内容
1 2 3 4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3
概念
气管插管术: 是通过口( 口腔气管插管)或鼻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7
气管插管术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1、喉头水肿; 2、急性喉炎; 0 3、升主动脉瘤; 4、心肺复苏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对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以及严重出血素质的 病人,应百倍谨慎地行气管插管,尽量挑选 柔软稍细导管,轻柔操作,避免呛咳、挣扎
8
气管插管内径与经口插入深度表
年龄 ~6月
~1 ~2 >2 ~10
成人
2020年2月12日8时55分
内径(mm) 体重 or 年龄 深度(cm)
3.5
3Kg
9
4
5Kg
10
4.5
气管插管操作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标准概述: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气管插管操作的标准步骤,以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确保所有必需的器材和药物齐全且无损坏。
-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的完整性和干净程度。
- 洗手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者准备:- 将患者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保持舒适。
- 检查患者的口腔和咽部,确保无异物或分泌物。
- 给予患者充分的镇静和麻醉,以减少不适或疼痛。
3. 插管操作:-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格特点选择合适的气管插管尺寸。
- 使用正确的技巧将气管插管导入患者的口腔和喉部。
- 观察气管插管的进展,确保正确放置于气管内。
4.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 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胸部X光或呼气二氧化碳检测仪)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 检查有无误吸胃内容物的迹象,避免误插到食管。
5. 固定气管插管:- 使用安全可靠的固定带将气管插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 确保固定带不过紧或过松,以免造成患者不适。
6. 监测和护理:-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指标。
- 定期检查气囊压力并调整,以确保适当的气道压力和密封。
- 注意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除。
7. 注意事项:-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观察,及时协调应对任何意外情况。
- 记录操作过程、气道参数和患者的反应,以供后续评估和参考。
总结:气管插管操作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谨慎的医疗操作。
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操作标准步骤进行操作,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注意及时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保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和观察。
以上所述为气管插管操作的标准步骤,仅供参考和使用,并不构成法律建议或规范。
操作者应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责,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决策。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和流程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和流程
气管插管是一项急救和临床诊疗的重要操作,大致流程如下:首先,评估和准备,确保所有必需设备齐全且功能正常,对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抚;其次,给予镇静、肌松药物,头后仰托起下颌以增大咽喉通道;然后,使用喉镜暴露声门,迅速准确地将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并通过充气cuff 固定位置;接着,通过听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方式确认导管位置正确;最后,固定好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做好气道管理和护理。
全程需遵循无菌原则,保障患者安全舒适。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操作步骤
▪ 右手握住气管插管,维持声带视野,插气管插管到病人口右侧。 插管不应被声带视野阻塞,这是操作的关键部分。插管通过声带 进入气管直到球囊消失。抽出针芯,进球过声带3~4 cm。
▪ 空气膨胀球囊到防止漏气所要最小压力,这个时候,潮气量就用 这个囊袋来换气。一般要求少于10 ml 的空气。在你确认插管已 在气管内之前要有助手来保持气管软骨环的压力。
插管后验证
▪ 在气管插管后,用胸部透视检查病人的肺部情况,并确认气管导 管上不透X 线的标示线尖端在气管中段,而不是在左、右主支气 管。但对于鉴别是否插入食管,X 线透视检查并不可靠。
导管固定
▪ 一旦可以证实气管插管在合适位置,随即把导管固定在患者头部。 要使用气管内插管固定器来固定导管,因为这个固定器可以帮助 防止导管突发的移位。
插管后验证
▪ 不能单纯依据体格检查或导管蒙上水汽来判断气管导管在气管内, 必须用其他技术来确定这一气管插管管理方面的重要环节。气管 插管后,前六次呼吸能连续监测到呼出的二氧化碳,那么是可信 的。某些心跳停止的病人中,由于没有气体交换,因此,即使导 管在气管内,也不能显示二氧化碳。
插管后验证
▪ 对于这些病例,可以用食道检测设备或纤维内镜直视气管软骨环。 其次,判断是否插入了食道,可以在正压通气时听诊腹部。在两 侧腋中线听诊两肺呼吸运动是否对称,如果左肺在插管后呼吸音 降低,那么可能插入右主支气管,缓慢退出气管导管直到两侧听 诊呼吸音对称(即左右两肺对称)。
插管前准备
▪ 若使用球瓣面罩通气时,则需重新戴上假牙以保持面罩的密封性。 若患者呈昏迷状或镇静状,助手应用力压迫环状软骨。这种方法 (Sellick 方法)可以压迫处于环状软骨和颈椎之间的食道,避免 胃内容物的反流。若气道扭曲,则应减少压力以充分暴露声门。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气管插管操作,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提供正确有效的帮助。
气管插管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 检查气管插管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 配备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气囊、推进器等。
- 检查患者的伤口和口腔清洁情况。
2. 麻醉和准备:- 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 协助医生进行患者麻醉并确保麻醉效果良好。
- 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药品。
3. 插管过程:- 医生拿起气管插管器材并确认器材完好无损。
- 拿起气管插管器材,先检查一遍清洁度和完整性。
- 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及时准备插管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的配套设备。
- 手持插管器的主手拿起插管器,辅手固定患者头部,确保患者头部屈曲。
-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插管器材尺寸。
- 将插管器缓慢插入患者口腔,找准气管入口。
- 手的动作要轻柔,以免伤及患者。
- 当插管进入气管后,使插管器材前端抵达气管末端后,即可停止插管。
- 通过观察插管器背侧的指示器,确定插管器是否已到达合适位置。
- 让医生通过胸部听诊器检查气管插管位置,确认位置正确。
4. 固定插管:- 将插管固定器材绑在患者脸部,确保插管稳定并不易脱落。
- 调整插管器材的长度和位置,使患者舒适并便于护理。
5. 结束操作:- 再次确认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 清理工作场所,并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
注意事项- 插管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 麻醉操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并确保麻醉效果良好。
- 手持插管器时要确保操作区域明亮,以免误操作。
以上是气管插管操作规范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请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气管插管术操作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术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和家属进行交流,告知其患者行气管插管术的必要性和相应风
险,尤其交代插管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签署气管插管术
操作同意书。
2、
3、(FiO2
4、
5、
1、
于口腔外。
2、选择合适气管导管,一般成人男性用导管内径为7.5~8.0mm,
女性为7.0~7.5mm,检查套囊有无漏气。
3、患者体位:如没有颈髓损伤可能,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约
10cm,头后仰,颈部处于过伸位,使口腔、咽喉部和气管接近一条
直线。
如怀疑可能存在颈髓损伤,不作头颈部后仰,由一名助手保持头颈部的稳定,防止加重颈髓损伤。
4、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
当经皮血氧饱和度低于90%,特别是低于85%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重新通过面罩给氧,每次插管时间不应超过30~40s。
5、
6、
7、
8、确认导管插入气管:
①用听诊器听上胸部和剑突下的呼吸音,两侧胸部呼吸音应对称且
胸部呼吸音较腹部强。
②监测患者呼出气二氧化碳浓度,如导管在气管内,可见呼气时呈
现有二氧化碳呼出的方波;
③通过呼吸机或麻醉机呼吸流速波形判断导管是否位于气管内;
④可听气管插管头端有规律气流呼出,气管插管内壁可见规律白色
雾状结晶。
9、固定气管导管:插管成功后必须放置牙垫后方能取出喉镜。
务必妥
善固定,严防脱管!!!必要时可以约束双上肢。
10。
气管插管、四大穿刺操作规范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在全身xx时:呼吸道难以保证通畅者如颅内手术、开胸手术、需俯卧位或坐位等特殊体位的全麻手术;如颈部肿瘤压迫气管,颌,面,颈,五官等全麻大手术,极度肥胖病人;全麻药对呼吸有明显抑制或应用肌松药者;都应行气管内插管。
2、气管内插管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者,心肺复苏,药物中毒以及新生儿严重窒息时,都必须行气管内插管。
3、某些特殊麻醉,如并用降温术,降压术及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等。
二、禁忌症1、绝对禁忌:喉头水肿,急性喉炎,喉头粘膜下血肿,插管损伤可引起严重出血;除非急救,禁忌气管内插管。
2、相对禁忌:呼吸道不全梗阻者有插管适应症,但禁忌快速诱导插管。
并存出血性血液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者。
插管损伤易诱发喉头声门或气管粘膜下出血或血肿,继发呼吸道急性梗阻,因此宜列为相对禁忌证。
主动脉瘤压迫气管者,插管可能导致主动脉瘤破裂,宜列为相对禁忌证。
麻醉者对插管基本知识未掌握,插管技术不熟练或插管设备不完善者,均宜列为相对禁忌证。
三、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准备合适的喉镜,导管内导丝、吸引管、牙垫、注射器等;准备xx面罩和通气装置;听诊器、氧饱和度监测仪。
四、操作方法及程序经口腔明视气管内插管方法:借助喉镜在直视下暴露声门后,将导管经口腔插入气管内。
1.将病人头后仰,双手将下颌向前、向上托起以使口张开,或以右手拇指对着下齿列、示指对着上齿列,借旋转力量使口腔张开。
2.左手持喉镜柄将喉镜片由右口角放入口腔,将舌体推向侧后缓慢推进,可见到悬雍垂。
将镜片垂直提起前进,直到会厌显露。
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
3.如采用弯镜片插管则将镜片置于会厌与舌根交界处(会厌谷),用力向前上方提起,使舌骨会厌韧带紧张,会厌翘起紧贴喉镜片,即显露声门。
如用直镜片插管,应直接挑起会厌,声门即可显露。
4.以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导管的中、上段,由右口角进入口腔,直到导管接近喉头时再将管端移至喉镜片处,同时双目经过镜片与管壁间的狭窄间隙监视导管前进方向,准确轻巧地将导管尖端插入声门。
气管插管操作规范

一、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规范1、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2、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一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3、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
4、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5、准备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6、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跟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7、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8、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9、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一、成人气管插管(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1、病人仰卧、去枕、头后仰、解领扣。
2、操作者立于病人头顶侧,左手拇指推下唇及下颌牙龈,使口腔开,右手握喉钳的镜柄,将钳片从口腔右侧伸入、渐进、渐移向中线,把舌体推向左侧,暴露悬臃垂。
3、镜片沿舌根再深入,同时提起镜柄,暴露会厌的上缘,镜片顶端伸至会厌,将其挑伤会厌及声带,导致喉头水肿及并发生。
3、插入导管粗细合适,过细使呼吸道阻力增加,尤其是呼气阻力增加,致使氧气蓄积过多。
4、经常注意导管和牙垫的固定,随时吸尽口腔分泌物,防止导管滑脱。
5、气管插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气囊压迫气管而发生并发症,不超过48-72h,如需继续使用呼吸器者,应行气管切开。
6、插管用具使用完毕,喉钳的钳片、牙垫、管芯,应先用肥皂水刷洗,清水冲净,然后浸气管插管术【学习目的】1.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掌握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故应谨慎。
3.喉头严重水肿者,不宜行经喉人工气道术。
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宜待凝血功能纠正后进行。
5.巨大动脉瘤,尤其位于主动脉弓部位的主动脉瘤,插管有可能使动脉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须操作轻柔、熟练,患者要安静,避免咳嗽和躁动。
6.如果有鼻息肉、鼻咽部血管瘤,不宜行经鼻气管插管。
【教学方法】1.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
2.在模拟的气管插管场景下,借助气管插管模型,由教师进行讲解与示,对重点、难点容进行示操作。
备齐气管插管相关用具,尽可能接近临床情景。
3.学生分组在气管插管模型上进行训练,教师从旁指导。
4.临床实践观摩。
【器械准备】气管插管模型1个(图1)、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1个(图2)、ECS综合模拟人1个(图3)、麻醉喉镜1套、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以及供给正压通气的呼吸器及氧气等。
图1 成人气道插管半身模型图2 多功能成人气道管理与CPR训练模型图3 ECS综合模拟人【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2.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气管插管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简要说明操作过程,消除患者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特别是喉镜是否明亮。
4.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5.术者及助手常规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
【操作步骤】1.患者仰卧,头垫高10 cm,后仰。
术者右手拇、示、中指拨开上、下唇,提起下颌并启开口腔。
左手持喉镜沿右口角置入口腔,将舌体稍向左推开,使喉镜片移至正中位,此时可见悬雍垂。
2.沿舌背慢慢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抵达舌根,稍上提喉镜,可见会厌的边缘。
继续推进喉镜片,使其顶端达舌根与会厌交界处,然后上提喉镜,以撬起会厌而显露声门(图4)。
图4 用喉镜暴露声门3.右手以握笔式手势持气管导管,斜口端对准声门裂,轻柔地插过声门而进入气管(图5)。
放入牙垫于上、下齿之间。
退出喉镜(图6)。
听诊两肺有呼吸音,确定气管导管在气管,且位置适当后,妥善固定导管与牙垫(图7)。
图5 插入气管导管图6 退出喉镜图7 固定导管4.气管导管套囊注入适量空气(3~5 mL),使导管与气管壁密闭,便于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并可防止呕吐物、口腔分泌物或血液流入气管。
【术后处理】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并作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1.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齿。
待声门开启时再插入导管,避免导管与声门相顶,以保护声门、后部粘膜、减少喉头水肿的发生。
2.防止牙齿脱落误吸。
术前应检查患者有无义齿和已松动的牙齿,将其去除或摘掉,以免在插管时损伤或不小心致其脱落、滑入气道,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3.防止气囊滑脱。
如果气囊固定在导管上,一般不会滑脱。
但如果导管与气囊分开,应选择与导管相匹配的气囊,并用丝线捆扎在导管上,防止其滑脱落入气道,造成严重的后果。
4.检查导管的位置。
一般气管插管后或机械通气后应常规行床边X线检查,以确定导管位置。
5.防止插管意外。
气管插管时,尤其是在挑起会厌时,由于迷走神经反射,有可能造成患者的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生命垂危或原有严重缺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因此插管前应向患者的家属交待清楚,取得理解和配合。
插管时应充分吸氧,并进行监测,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6.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
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分泌物稠厚结痴,影响呼吸道通畅。
7.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1次。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经口明视下插管法)只有呼吸道畅通(即开放气道),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人工辅助通气。
无论是抢救重度外伤还是科危重病人,首要措施就是保持呼吸道畅通;尤其在心肺复的过程中,无论是基础生命支持(第一个ABCD)还是高级生命支持(第二个ABCD),排在第一位“A”的始终是开放气道。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简捷有效方法,除全身麻醉外,在许多危重病人的抢救中,为有效进行机械通气,清除气管痰液或血液,防止呕吐窒息,解除呼吸道梗阻创造了先决条件。
气管插管所建立的人工气道,成为病人身上最重要的一条“生命线”。
根据CPR`2000国际指南,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金标准”;但不是唯一的金标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临时代替,如无创性氧气面罩、喉罩通气道、紧急环甲膜穿刺等;然而气管插管仍旧是唯一最可靠的方法。
一、气管插管的适应症1、各种全麻手术;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腹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气管、极度肥胖等;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二、相对禁忌症1、喉头水肿;2、急性喉炎;3、升主动脉瘤;4、在心肺复时没有绝对禁忌症。
三、气管插管的优缺点(一)优点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2、保证人工气道密闭不漏气,便于人工呼吸机的控制与辅助呼吸模式管理,顺利并有效地行正压通气;3、降低呼吸阻力,减少呼吸作功。
(二)缺点1、需要专业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专门的培训;2、气管导管存在折屈不通、插管过深或导管脱出的危险;3、插管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如因操作不当即刻引起的并发症、导管存留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拔管后即刻或延迟性发生的并发症等四、气管插管方法学分类(一)经口或经鼻插管法:经口插管方法简单快速,而经鼻的耐受性较好。
(二)明视或盲探插管法:ì弯型喉镜ì导管盲探1.明视í直型喉镜2.盲探í手指探触î纤支镜引导î逆行引导五、有关的解剖学知识1、喉头喉头位于颈4 ~ 5椎体前面,为气管的入口,起调节和维持呼吸及胸腔压力作用,也是发音的主要器官;由9块软骨及其附连的韧带和9条肌肉组成。
喉头的重要结构包括会厌、声门裂和环甲膜三部分:(1)会厌——位于喉头上方的半月形软骨盖,覆盖气管入口,平时处于半开合状态以便随时呼吸,但正好遮挡住其下方声门裂的视线,直视下无法窥见。
吞咽时会厌盖住气管入口防止呛水。
(2)声门裂——左右声带之间的裂隙,为气管开口的标志;借助喉镜抬起会厌后,即可在明视下显露,声门裂暴露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声门裂的前2/3由膜性真声带构成,后1/3由杓状软骨声带突构成。
(3)环甲膜——甲状软骨前下缘与环状软骨之间的膜状韧带,结构十分薄弱。
其重要解剖意义在于,如果病人因异物卡喉或喉头水肿造成严重窒息,来不及气管插管或无法气管插管时,可立即实施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术,马上缓解呼吸困难,取得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2、气管相当于颈7~胸5椎体前面,全长约为10~14cm,上连环状软骨、下止隆突;前壁由16~20个气管软骨环组成,后壁为肌肉层,迷走神经支配气管遇刺激后易发生剧烈呛咳(尤其隆突受到刺激),支气管痉挛或迷走心脏反射而致心搏骤停。
3、左右支气管右支气管总长2cm,与气管构成20~25°角,径较粗,易误入左支气管总长5cm,与气管构成40~50°角,异物相对不易进入4、上呼吸道三轴线①口轴线ü——去枕平卧,头低位ý(直角)②咽轴线þü——头部抬高(抵消)ý(锐角)③喉轴线þ——头部后仰(必须)三轴线平行得越好,则插管越顺利。
5、气管插管的解剖标志:门齿®舌®悬雍垂®会厌®声门裂(第一标志)(第二标志)六、气管插管的必备器械(一)喉镜1、弯型喉镜:放在会厌的上方抬会厌,暴露声门裂时不会损伤到会厌;2、直型喉镜:放在会厌的下方挑会厌,暴露声门裂时势必损伤到会厌,因此现已淘汰。
(二)气管导管:①Portey导管聚氯乙烯制成、特殊无毒★固化套囊、不透X光②Parol导管塑胶化的聚氯乙烯制成七、经口明视下的插管方法与步骤(一)插管前物品准备1、弯型喉镜(必须随时保证亮灯)2、气管导管(检查套囊是否完好)3、导引钢丝(管芯距导管开口1cm)4、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气)5、消毒的液体石蜡(润滑导管壁)6、牙垫与胶布(用于外固定导管)7、吸引装置及吸痰管(随时可启动)8、带活瓣的复球囊 (须连接好氧气)9、铺两块无菌治疗巾(注意无菌观念)10、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二)摆放体位与开放气道1、摆好体位:病人仅需取“去枕平卧位”,简单方便,不用采取传统的“经典式”或“修正式”体位;而术者站立于病人的头顶部,两脚一前一后蹲弓步,身体尽量往下沉,视线与喉轴线平行。
2、开放气道:术者用双手托病人双下颌(大拇指放置于两侧鼻翼附近),打开口腔检查并清除口腔异物;插管全程应始终保持病人头后仰,显露喉结。
3、必要时(指病人有心跳时),采用面罩给纯氧1分钟,以防插管过程中诱发病人心搏骤停。
(三)在解剖标志引导下用喉镜暴露声门裂4、保护口唇:随手将右手拇指伸入病人口腔,同时用食、中指提起下颌,更好地开放气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交叉拨开上下嘴唇,保护好口唇牙齿。
5、喉镜置入口腔:术者左手持弯形喉镜 (握持手势须正确),沿右侧口角垂直进入口腔;然后将舌体推向左侧,喉镜移至口腔正中线上。
喉镜必须居中,否则将导致声门裂暴露得不好。
喉镜进入口腔后,术者右手不需再保护口唇,应及时将右手移至病人前额,用虎口往下压额头。
6、以解剖标志为引导深入喉镜:喉镜在口腔居中见到悬雍垂(第一标志)后,继续慢慢推进喉镜;待喉镜尖端过悬雍垂后,喉镜暂不深入,在原位上翘喉镜。
待喉镜转弯绕过舌根部后,即可见会厌 (第二标志),喉镜始终在会厌的上方继续深入,直至喉镜尖端抵达会厌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