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内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评分表

准 备 20 分
3.物品准备:听诊器、吸痰管、有盖缸或治疗碗(内盛无菌生 理盐水)、无菌手套、湿化液、无菌巾或无菌纱布、吸引装置 一套,检查吸引装置是否完好
8
用物缺一项扣2分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
2 环境未评估扣1分~2分
1.携物品至病床旁,核对,向清醒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 患者清醒未解释者扣2分
5
用物处理不当扣2分,未记录或 记录不全扣2分~3分
1.操作正确,动作轻柔,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5 动作不熟练扣2分~5分
效
果 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气道通畅,呼吸功能改善, 评 缺氧得以缓解
Hale Waihona Puke 5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扣5分 未达到要求扣5分
价 3.关心爱护患者,患者愿意配合
20
5 关心患者不够扣2分~5分
8
吸痰手法错误扣5分~7分,未注 意生命体征变化扣3分
序 60 8.吸痰后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再次给患者吸人100%氧气2分 分 钟,待血氧饱和度升至正常水平后再将氧浓度调至正常水平
5 吸痰后未给纯氧扣5分
9.抽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和负压吸引管
2 未抽吸扣2分
10.观察患者呼吸道通畅情况,有无吸引导致的并发症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操作规程及质量评分标准
科
室
被考核者:
考核者:
考核日期:
得分
: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戴口罩,洗手
5 一项未做到扣2分、未洗手扣3分
操
作 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意识,呼吸机参数设置情况; 前 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是否需要吸痰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规范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护理操作规范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
2.评估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3.评估呼吸机参数设置、负压吸引装置、操作环境及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吸痰前后,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给予纯氧吸入,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
2.调节负压吸引压力0.02~0 04Mpa0
3.经口鼻腔吸痰:吸痰管经口或鼻进入气道,边旋转边向上提拉。
4.人工气道内吸痰:正确开放气道,迅速将吸痰管插入至适宜深度,边旋转边向上提拉,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5.吸痰管到达适宜深度前避免负压,逐渐退出的过程中提供负压。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听诊呼吸音,记录痰液的性状、量及颜色。
(S)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气道内吸引的目的,取得配合。
2.吸痰过程中,鼓励并指导患者深呼吸,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机参数变化。
2.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时均须更换吸痰管,应先吸气管内,再吸口鼻处。
3.吸痰前整理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
4.掌握适宜的吸痰时间。
5.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应W气管插管内径的1/2。
气管插管术操作与考核评分标准

,有撬动牙齿-10,误入食管-20,重复动作-10,插管后气囊未充气就通气-10,未听诊确认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10分
右手以握笔状持气管导管,从右侧弧形斜插口中,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后轻柔地插入3-5cm(气囊越过声门即可)(进入深度适中,5分;准确进入气管,10分)。如有管芯立即拔出,向气管气囊内注入空气5-7ml(压力适中,5分)。
每超过5秒-2.5,时间小于10秒加5分,10-15秒加2.5分
总分
受检考生姓名(签名)性别职称单位
主考官:考试日期:年月日
气管插管术操作与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评估指标与操作方法
评分标准
评分
准30分
1.患者体位
患者仰卧位(2分);去枕头部充分后仰(2分);必要时将枕垫于项部,使口、咽、喉三点呈一直线(2分)。清除口腔内假牙、血块等异物(2分);吸痰(动作轻柔、到位)(2分)。动作规范:患者头后仰到位、气道开放满意(始终维持患者头后仰姿势、头部无回位);
连接简易呼吸器,挤压呼吸器气囊,并双肺听诊(听诊并确认导管位置,5分),如有呼吸音,放入牙垫(固定翼不压迫口唇,5分),立即退出喉镜(2.5分),轻柔复位头颅无摔响(2.5分)用胶布将气管导管与牙垫固定(胶布长短合适、黏贴牢固、不粘住口唇,5分)。亦可连接呼吸机及氧气。
插管时间15分
5.插管时间
从打开喉镜开始插管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过程不超过20秒
10分,任何一项如有缺陷-2,未报告-2
2.球囊通气
装配氧气面罩-复苏球囊(2分),并将球囊接通氧气(2分),进行球囊通气后交给助手继续通气(4分)(左手采用“E-C”手法固定氧气面罩、位置适当;右手单手捏复苏球囊进行人工通气)。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物品准备(10 分)喉镜:包括镜片(成人常用 3 号或 4 号)、镜柄,检查喉镜光源是否明亮。
气管导管:选择合适型号(男性一般 75 85 号,女性一般 70 80 号),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
导丝:确保导丝能在导管内自由移动且前端不超出导管端口。
注射器:用于给气囊充气。
牙垫:防止患者咬闭导管。
固定带:用于固定导管。
吸引装置:包括吸痰管,用于清除口鼻分泌物。
简易呼吸器:以备插管过程中给患者通气。
2、患者准备(5 分)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肩部垫高,使口、咽、喉在一条直线上。
去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假牙等。
3、操作者准备(5 分)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过程(70 分)1、置入喉镜(15 分)操作者左手持喉镜,从患者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缓慢推进喉镜,依次看到悬雍垂、会厌。
避免以门牙为支撑点,以免损伤牙齿。
喉镜置入过程中,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插入,可适当调整喉镜位置。
2、暴露声门(15 分)以喉镜前端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会厌引起患者呛咳。
3、插入气管导管(20 分)右手持气管导管,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在患者吸气时顺势插入导管,直至导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4 5cm。
导管插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可稍旋转导管再继续插入。
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4、确认导管位置(10 分)按压患者胸部,导管口有气流呼出,说明导管在气管内。
用简易呼吸器连接导管,给患者通气,观察胸廓起伏良好,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确认导管位置正确。
5、固定导管(10 分)放入牙垫,退出喉镜。
用注射器给导管气囊充气,一般注入 5 10ml 气体。
用固定带将导管妥善固定于患者面部。
三、操作后处理(10 分)1、整理物品(5 分)撤去操作中使用的物品,分类放置。
2、观察记录(5 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插管时间、导管型号、插入深度等信息。
吸痰术操作规程和评分标准

吸痰术操作规程是指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
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
3 .预防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1 .患者咳嗽或者突然发生呼吸窘迫。
2 .肺部听诊大气道有痰鸣音。
3 .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或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
4 .动脉血气分析恶化。
1 .血氧饱和度下降。
2 .肺泡萎缩及肺不张。
3 .刺激迷走神经。
4 .呼吸道黏膜损伤。
患者的年龄、意识、血氧饱和度,有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合作程度;有无口鼻咽及颅脑手术史、凝血功能状况、鼻腔黏膜是否完整。
1 .患者准备:向清醒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环境准备:室温适宜、光线充足、环境安静。
3 .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 .用物准备:电动吸引装置或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表、负压袋、连接管)、合适型号的吸痰管、20ml 注射器、治疗盘、无菌罐2 只(内盛灭菌注射用水)、纱布、弯盘、手电筒。
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电插板、手套。
(1)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方法。
(2)告知患者在吸痰过程中尽量咳嗽,利于痰液的吸出。
(3)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不适,请举手示意。
1 .无菌及爱伤观念强,操作规范、熟练。
2 .吸痰彻底有效,插入吸痰管时无负压,无黏膜损伤。
3 .吸痰过程中及时观察病情。
1 .吸痰前,检查吸痰装置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应更换吸痰管。
3 .每次吸痰时间<15s ,以免造成缺氧。
4 .吸痰动作轻稳,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5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提高吸痰效果。
6 .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贮液瓶内液体达2/3 满时,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过多吸入马达内损坏仪器。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操作科室: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__________________ 主考人: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分数评分等级操作步骤A 护理评估。
1) 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情况。
2) 了解插管深度、距门齿的距离和肺部听诊情况。
3) 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护士准备:服装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对清醒患者应当进行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
用物准备:吸痰管、盛有灭菌水的治疗碗、纱布一块、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听诊器和记录单。
患者准备。
1) 了解操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配合要点。
2)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舒适。
BCD 得分3 2 1 操作前准备(15)3 3 2 2 1 13 3 2 2 10 1 1 86携用物至病房,核对床号和姓名。
将氧浓度调高,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
接负压吸引器,调节压力(成人为-300—-400mmHg)。
打开冲洗水瓶,记录时间有效期4小时,标明气管切开专用,口鼻腔专用。
打开无菌治疗盘,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戴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
非无菌的手关闭氧流量表,将吸氧管取下放在无菌纸巾上或无菌纱布上。
用戴无菌手套的手将无负压吸痰管迅速并轻轻地经气管导管插入,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口述注意事项),观察痰液颜色、性状、量及粘膜情况。
吸痰过程中注意人文关怀及病情观察。
4321 操作过程(65)观察呼吸是否改变、痰液吸引情况,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情况。
气管插管患者观察气管插管深度,及患者胸廓起伏是否一致。
肺部听诊:湿罗音有无减少或消失,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经气管插管吸痰评分标准

5431
吸入高浓度氧气,浓度、时间正确
5431
调节负无菌操作
5431
保持吸痰管通畅并湿润前端
5431
松解呼吸机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 管道方法正确
5431
操作中
60 吸痰方法正确、规范,插入深度适宜 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连续吸痰时间、方法正确
5431 5431
保持负压吸引管路的清洁
54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 和度、痰液情况
5431
吸痰结束后予纯氧,时间浓 度正确,并调至原来水平
5431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5431
洗手,脱口罩,处理用物方法正确
操作后 5 记录吸痰时间、痰量、性状、呼吸、
5431
生命体征等
评价
10 呼吸机连接管与气管插管处理方法正确 判断正确,操作轻柔、节力、无菌、快速
5431 5431
理论 5
5431
总分 100
理论
1.吸痰注 意事项 2.吸痰不 当引起的 不良反应
项目 总分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考核要点
评分等级 ABCD
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鞋帽整洁
5431
评估
10 了解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痰液情况 检查吸引器的性能,呼吸机参数设定情况
5431 5431
操作前 5 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5431
核对,清醒者作好解释,体位舒适
医院护理部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操作熟练,方法正确,动作节力、有效
3.操作时间5分钟
3
2
2
操作不熟练扣2分
操作时间每延长1分钟扣
1分
理论
提问
5分
1.吸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吸痰动作要轻柔、准确、迅速,每次
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痰不得
超过3次,吸痰间隔予以纯氧吸入
(2)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
时应分析原因,不可粗暴盲插
饱和度的明显改变时,应当立即停止
吸痰,立即接呼吸机通气并给予纯氧
吸入
2.气道吸引不当可引起哪些不良反应
(1气道黏膜损伤
(2)加重缺氧
(3)肺不张
(4)诱发支气管痉挛
(5)心律失常
5
根据回答正确程度评分,
扣1—5分
畅、漏气(检查完毕后将玻璃接头放回吸
痰连接管包装袋内)
5.检查所有用物有效期并口述:安全、备用
状态
1
3
2
2
2
未核对扣3分
其余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缺一项用物扣0.5分
未口述扣1分
评估
10分
1.携带执行单、听诊器,查对患者,说明目
的,评估患者痰液分泌情况,听诊双肺;
检查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固定是否牢固
2.了解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口
6.连接管道,试负压大小及管道是否通畅并
将玻璃接头放于消毒瓶内
7.口述:吸痰前:将呼吸机吸氧浓度调至
10%吸2分钟
8.铺一次性治疗巾于患者颌下胸前
9.打开500mI生理盐水瓶塞,打开吸痰管包
装前端
10.左手持吸痰管外包装,右手戴手套
11.右手取吸痰管并盘绕在手中,左手把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
肺部听诊,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昏迷者省略)
4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痰液分泌情况,呼吸机参数各项设定,气管插管型号,置管深度,若清醒病人解释该项操作事项,取得配合(口述)
4
环境
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光线适宜(口述)
2
操
作
步
骤
68
分
保持病人舒适体位,昏迷病人加固床挡
2
调制呼吸机氧浓度100%,给纯氧2分钟
10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及生命体征,痰液情况
10
吸痰结束后立即连接呼吸机,给予100%纯氧2分钟,待spO2上升至正常后再将氧浓度调至原来数值
10
冲洗吸痰管及负压吸引器,如需吸痰重新更换吸痰管
2
肺部听诊评价吸痰效果,查看气管插管深度及固定情况,恢复吸痰前呼吸机各项参数数值
5
洗手,记录
3
操作后处理
3
接负压吸引器,将负压调节至成人80-120mmHg
5
打开无菌罐,备好冲洗液,洗手
2
撕开吸痰包外包装前端,一手戴手套,将吸痰管抽出盘绕手中,保持吸痰管无菌,与负压管相连,试吸
10
非无菌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无菌纸巾上
6
无菌手迅速并轻轻的将吸痰管送入气管导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动作轻柔,避免上下提管
8分
病人
及时清理病人面部污物,取舒适体位,询问需要(昏迷者省略),整理床单元
4
用物
整理用物,按废物分类正确处置
2
护士
洗手,记录,执行签名,报告操作完毕
2
综合评价
6分
熟练程度;程序正确,动作规范,操作熟练
2
人文关怀:护患沟通有效,注意安全
2Hale Waihona Puke 质量标准:吸痰有效,无吸痰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总分
注意事项:1吸痰时由内向外,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鼻分泌物,一次吸痰不超过15秒2吸痰管的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1/2,将吸痰管伸入气管达到一定深度﹙遇阻力时﹚再放开吸痰,缓慢旋转向上.3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每次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气管湿化液4每次吸痰前做呼吸道叩诊,作好翻身拍背是保证吸尽痰液的重要前提
气管插管内吸痰操作及评分标准
项目分
项目内容
技术要求
分值
素质要求
6分
报告内容
语言流畅,态度和蔼,面带微笑
1
仪表举止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1
服装服饰
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发不过肩
2
护士
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
2
操作前准备12分
用物
负压吸引装置,吸痰包,无菌缸,生理盐水,听诊器,洗手液,护理记录单,用物摆放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