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 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 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插管是一项需要高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医疗技术。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中心卫生院制定了一份气管插管术考核评分表。

在考核中,评分项目主要分为准备阶段和操作阶段两个部分。

在准备阶段,评分细则主要包括喉镜、气管导管、金属管芯、导管衔物品准备是否完善以及接管或接头、牙垫、导管钩、吸引管病人准备是否得当。

另外,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气管插管目的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必要的。

在选择插管途径时,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对于张开困难、喉镜不能置入、口腔手术的病人,应选择经鼻插管。

其他病人一般选择经口插管。

在病人体位方面,病人应平卧位,头置于“以鼻嗅味”的位置,后仰,使口、咽、喉三轴一直线。

在操作阶段,评分细则主要包括气管插管和操作结束确认导管插入两个部分。

在气管插管时,需要暴露声门,并将导管插入气管内,直至套管完全进入声门。

如果声门显露不全,可以借助管芯插管。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注意导管插入气管内的
深度和导管尖端至门齿的距离。

在操作结束后,需要确认导管插入是否正确,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气管插管术是一项需要高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医疗技术。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在操作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细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操作结束后,需要进行确认,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常用于重症监护、手术和麻醉等领域。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

1.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

1.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好气管插管管道、气囊注射器、呼吸机、吸引器、氧气面罩等相关设备,并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1.2 评估患者。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呼吸情况、颈部活动度等。

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1.3 麻醉准备。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准备,包括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并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麻醉状态。

1.4 气管插管操作。

气管插管操作包括口腔准备、喉镜插入、气管插管导丝引入、气管插管导丝拔出、气管插管导丝拔出后气囊充气等步骤。

在进行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5 检查确认。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道通畅性检查,确保气管插管的位置正确,并进行气囊充气检查,确保气囊充气恰当。

2. 评分标准。

2.1 操作流程。

评分标准首先包括对操作流程的评分。

医护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评分标准将根据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评分。

2.2 操作技能。

评分标准还包括对操作技能的评分。

医护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包括口腔准备、喉镜插入、气管插管导丝引入等技能。

评分标准将根据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评分。

2.3 安全性。

评分标准还将对操作的安全性进行评分。

医护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需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包括对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性进行检查、对气囊充气进行检查等。

评分标准将根据操作的安全性进行评分。

3. 结语。

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正确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运作。

而对于气管插管的评分标准,是评估插管操作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插管后的护理和管理情况。

下面将从气管插管前、插管过程和插管后三个方面来介绍气管插管的评分标准。

一、气管插管前的评分标准。

1. 患者准备,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史等,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2. 麻醉准备,评估麻醉师的操作技能和麻醉设备的完好情况,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插管设备准备,评估插管设备的准备情况,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吸痰器等,确保插管设备的完好和操作的便捷性。

二、气管插管过程的评分标准。

1. 气管插管操作,评估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流程,包括气管插管的位置、深度和角度等,确保插管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

3. 插管后护理,评估插管后的护理和管理情况,包括气道通畅、吸痰、呼吸机设置等,确保患者在插管后的护理和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气管插管后的评分标准。

1. 患者病情观察,评估患者在插管后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情况、咳嗽情况、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在插管后的病情得到及时观察和处理。

2. 护理记录,评估插管后的护理记录情况,包括气道通畅情况、吸痰次数、呼吸机参数等,确保插管后的护理记录完整和准确。

3. 交接班情况,评估插管后的交接班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交接、护理记录交接等,确保患者在交接班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和护理连续性。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的评分标准是一个综合评估气管插管操作的质量和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插管后的护理和管理情况的过程。

只有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和管理,才能确保气管插管操作的安全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它常常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是重症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位置,头部稍微仰起,颈部稍微后仰。

b.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确保管道通畅,气囊完好,无泄漏。

c. 准备好呼吸机,并调整好相关参数。

2. 术前准备。

a. 与患者沟通,告知操作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

b. 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剂,以减轻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3. 气管插管操作。

a. 用手指打开患者的口腔,用镊子或者舌压器将舌头固定在口腔内侧。

b. 用喉镜或者喉镜套管,观察声门及气管入口,找准插管位置。

c. 将气管插管沿着口腔引领至声门处,然后缓慢插入气管。

d. 监测气管插管深度,确保插管到位。

e. 充气气囊,固定气管插管。

4. 术后处理。

a.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通过听诊、二氧化碳检测等方式进行确认。

b. 连接呼吸机,调整好通气参数。

c.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插管后的反应及并发症。

二、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插管深度的准确性、插管后的处理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

1. 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a. 评分标准,操作是否流畅、是否有节奏感、是否符合规范。

b. 评分等级,优秀(操作流畅、有节奏感、符合规范)、良好(操作基本流畅、有节奏感、基本符合规范)、一般(操作稍显生涩、节奏不够稳定、未完全符合规范)。

2. 插管深度的准确性。

a. 评分标准,插管深度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患者的生理特征。

b. 评分等级,深度准确(插管深度准确、符合患者生理特征)、深度基本准确(插管深度基本准确,略有偏差但不影响通气)、深度不准确(插管深度明显偏差,影响通气)。

3. 插管后的处理。

a. 评分标准,插管后的确认、连接呼吸机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1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2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3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4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5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6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7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8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9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辅助人工通气。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流程,并介绍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呼吸机和其他插管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持通畅。

- 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并准备好适当尺寸的气管插管。

-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头部后仰,颈部稍偏侧。

- 手部进行消毒,戴上手套,佩戴好护目镜、口罩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者评估在进行患者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如呼吸困难、严重氧合不足等。

- 评估患者咽喉部是否有阻塞物或异常结构,如异物或肿瘤等。

- 评估患者的气道开放度、牙齿状态和颈部活动度,以确定合适的插管方法和尺寸。

3. 气管插管以下是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 使用无菌的器械和技术,将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

- 在插入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听觉检查等方法,确保插管的准确位置。

- 确保气管插管的袖囊充气,以防止气道泄漏和误吸。

- 使用固定器将气管插管固定在合适位置上,以避免误拔。

4. 后续处理插管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工作:- 确保插管后无气道和呼吸功能方面的问题,如气道梗阻、肺塌陷等。

- 监测患者呼吸状态、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定期检查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以及气囊充气情况,确保插管畅通和稳定。

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气管插管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常采用评分标准对操作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评分标准:1. 手术操作评分标准针对气管插管操作本身的准确性和流程是否规范,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操作步骤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 气管插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 气囊充气和固定情况是否恰当。

2. 患者病情评分标准针对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气道和呼吸状态,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患者气道阻塞和梗阻情况。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操作规范
1. 准备工作
-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确保完好无损。

- 为操作人员和患者准备洗手液、手套、口罩和面罩。

2. 洗手消毒
- 操作人员需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

- 用洗手液充分洗手20秒,注意清洁指缝和指甲。

- 擦干双手后用手消毒剂消毒。

3. 气囊压力检查
- 保证气囊内的压力不超过指定范围。

- 使用气囊峰值压力表进行检查,并及时调整。

4. 气管插管导管检查
- 检查导管的完整性,确保无裂纹或损伤。

- 检查导管尖端是否光滑,无毛刺。

5. 气管插管固定
- 将导管插入合适的位置后,使用固定带将其固定。

- 固定带应固定在患者的嘴部和头部,确保插管位置稳定。

6.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
- 根据医嘱,设置适当的呼气末正压。

7. 气管吸痰
- 定期对患者进行气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 使用合适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注意不要过度刺激。

8. 定期换管
- 根据需要和医嘱,定期更换气管插管。

评分标准
根据气管插管维护操作的规范和正确性,评分如下:
- 操作规范(25分)
- 洗手消毒(10分)
- 气囊压力检查(10分)
- 气管插管导管检查(10分)
- 气管插管固定(15分)
-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10分)
- 气管吸痰(10分)
- 定期换管(10分)
总分为100分,操作人员应努力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每项操作符合标准要求,以获得较高的评分。

以上是《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操作,常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和机械通气。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并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准确、规范地进行操作,并及时评估操作的质量。

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手术医嘱。

其次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包括呼吸机、气管插管、一次性手套、消毒剂、麻醉药等。

2. 术前准备。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准备。

包括清洁患者口腔和喉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备好呼吸机和氧气供应等。

3. 气管插管操作。

a. 麻醉。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确保患者不会有疼痛感。

b. 引导。

医务人员应当使用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找准气管的位置,并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c. 插管。

在确认好气管位置后,医务人员应当轻柔地将气管插管导入患者的气管中,确保插管的深度和位置正确,避免损伤患者的气管和声带。

d. 固定。

插管完成后,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固定气管插管,避免插管脱出或移位,影响呼吸通畅。

4. 术后处理。

气管插管操作完成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处理。

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确保患者呼吸通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二、评分标准。

为了确保气管插管操作的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通常会对医务人员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术前准备。

医务人员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核对患者信息、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药品等。

2. 操作技术。

医务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是否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包括麻醉、引导、插管和固定等环节。

3. 安全措施。

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安全措施,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操 作 要 求标准分扣分实得分术者戴手套(1分)。

病人体位摆放得当,抬颏推额,气道开放满意(1分);体位保持好、无回位(1分)。

3去氮给氧:动作正确,面罩位置恰当,通气时无漏气。

5准备动作流畅、操作轻柔(2分),相关物品放置有序(2分)。

4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0.5分),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0.5分),气管导管塑型满意(0.5分),充分润滑气管导管(0.5分);喉镜镜片选择得当(0.5分),检查喉镜灯光良好(0.5分),关闭灯光备用(0.5分);准备牙垫(0.5分);准备胶布(0.5分);挂听诊器(0.5分)。

5准备时间不超过2分钟(超过扣17分)。





准 备准备顺序颠倒(扣2分),未发现套囊漏气的导管用于插管(扣10分)。

喉镜使用得当,手柄握位恰当(3分),镜片深度适中(2分)。

不能有撬动门齿的声音(5分),声门暴露充分(2分)。

12气管导管进入深度适当,模拟人未出现单肺通气(5分)。

5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12分),拔出导丝后继续送入导管(3分);重复操作动作(扣5分);误入食道(扣15分)。

15充气气囊压力适中(2.5分)。

2.5听诊双肺尖确认导管位置正确(2分),正确放置牙垫(固定翼不可压迫口唇)并撤出喉镜(1分);轻柔复位
头颅无摔响(1分);正确固定导管(胶布长短合适、粘贴牢靠、不可粘住嘴唇)(2分)。

6插管时间:从开始插管(打开喉镜)至插管完毕、开始第一次有效气囊通气全操作过程不超过20秒(10分)。

10奖励分:插管时间≤8秒(2.5分);9~14秒(1.25分);≥15秒不得分。

2.5气


管操作惩罚分:插管后套囊未充气就进行通气(扣10分),未听诊确认插管成功即放置牙垫、退出喉镜(扣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