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配合流程及评分标准Word版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它常常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是重症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位置,头部稍微仰起,颈部稍微后仰。

b.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确保管道通畅,气囊完好,无泄漏。

c. 准备好呼吸机,并调整好相关参数。

2. 术前准备。

a. 与患者沟通,告知操作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

b. 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剂,以减轻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3. 气管插管操作。

a. 用手指打开患者的口腔,用镊子或者舌压器将舌头固定在口腔内侧。

b. 用喉镜或者喉镜套管,观察声门及气管入口,找准插管位置。

c. 将气管插管沿着口腔引领至声门处,然后缓慢插入气管。

d. 监测气管插管深度,确保插管到位。

e. 充气气囊,固定气管插管。

4. 术后处理。

a.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通过听诊、二氧化碳检测等方式进行确认。

b. 连接呼吸机,调整好通气参数。

c.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插管后的反应及并发症。

二、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插管深度的准确性、插管后的处理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

1. 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a. 评分标准,操作是否流畅、是否有节奏感、是否符合规范。

b. 评分等级,优秀(操作流畅、有节奏感、符合规范)、良好(操作基本流畅、有节奏感、基本符合规范)、一般(操作稍显生涩、节奏不够稳定、未完全符合规范)。

2. 插管深度的准确性。

a. 评分标准,插管深度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患者的生理特征。

b. 评分等级,深度准确(插管深度准确、符合患者生理特征)、深度基本准确(插管深度基本准确,略有偏差但不影响通气)、深度不准确(插管深度明显偏差,影响通气)。

3. 插管后的处理。

a. 评分标准,插管后的确认、连接呼吸机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气管插管操作规程及评分准则(麻醉科规培)

气管插管操作规程及评分准则(麻醉科规培)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配合操作流程

气管插管配合操作流程
时间8分钟
6
整体性欠佳—2
无计划性—2
超时—2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5
总分
100
累计
实得分
气管插管配合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项目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注
操作者
操作者仪态
5
着装不规范—3
未洗手—2
评估
6
未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各—1
未评估患者呼吸、意识状态各—1
未解释—2
核对医嘱
2
未核对—2
用物准备
8
少一件各—1
物品摆放不合理各—2
体位
4
未协助患者打开气道头后仰体位—2
未协助患者肩下垫小枕—2
检查
10
插管前未检查喉镜—4
未检查气管插管气囊—3
气管插管导丝突出顶口—3
预充氧
10
插管前没有用呼吸囊加面罩加压给氧—5
加压给氧没有调氧气至8—10L/分—5
插管操作
22
插管前没有协助吸痰—2
置入喉镜时未协助固定病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2
插管时未观察生命体征、SPO2—2
未协助判断气管导管插入是否成功—2
判断气管导管插入是否成功方法有误—2
插管成功未及时拔导丝—2
插管成功气囊未注气—2
插管成功未及时接呼吸机或呼吸囊通气—4
气管导管固定方法不正确—4
插管后护理
10
缺一项各—2
整理用物
10
未整理床单元—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各—1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各—1
未记录—2
态度
沟通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辅助人工通气。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流程,并介绍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呼吸机和其他插管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持通畅。

- 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并准备好适当尺寸的气管插管。

-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头部后仰,颈部稍偏侧。

- 手部进行消毒,戴上手套,佩戴好护目镜、口罩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者评估在进行患者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如呼吸困难、严重氧合不足等。

- 评估患者咽喉部是否有阻塞物或异常结构,如异物或肿瘤等。

- 评估患者的气道开放度、牙齿状态和颈部活动度,以确定合适的插管方法和尺寸。

3. 气管插管以下是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 使用无菌的器械和技术,将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

- 在插入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听觉检查等方法,确保插管的准确位置。

- 确保气管插管的袖囊充气,以防止气道泄漏和误吸。

- 使用固定器将气管插管固定在合适位置上,以避免误拔。

4. 后续处理插管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工作:- 确保插管后无气道和呼吸功能方面的问题,如气道梗阻、肺塌陷等。

- 监测患者呼吸状态、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定期检查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以及气囊充气情况,确保插管畅通和稳定。

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气管插管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常采用评分标准对操作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评分标准:1. 手术操作评分标准针对气管插管操作本身的准确性和流程是否规范,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操作步骤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 气管插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 气囊充气和固定情况是否恰当。

2. 患者病情评分标准针对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气道和呼吸状态,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患者气道阻塞和梗阻情况。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操作规范
1. 准备工作
-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确保完好无损。

- 为操作人员和患者准备洗手液、手套、口罩和面罩。

2. 洗手消毒
- 操作人员需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

- 用洗手液充分洗手20秒,注意清洁指缝和指甲。

- 擦干双手后用手消毒剂消毒。

3. 气囊压力检查
- 保证气囊内的压力不超过指定范围。

- 使用气囊峰值压力表进行检查,并及时调整。

4. 气管插管导管检查
- 检查导管的完整性,确保无裂纹或损伤。

- 检查导管尖端是否光滑,无毛刺。

5. 气管插管固定
- 将导管插入合适的位置后,使用固定带将其固定。

- 固定带应固定在患者的嘴部和头部,确保插管位置稳定。

6.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
- 根据医嘱,设置适当的呼气末正压。

7. 气管吸痰
- 定期对患者进行气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 使用合适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注意不要过度刺激。

8. 定期换管
- 根据需要和医嘱,定期更换气管插管。

评分标准
根据气管插管维护操作的规范和正确性,评分如下:
- 操作规范(25分)
- 洗手消毒(10分)
- 气囊压力检查(10分)
- 气管插管导管检查(10分)
- 气管插管固定(15分)
-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10分)
- 气管吸痰(10分)
- 定期换管(10分)
总分为100分,操作人员应努力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每项操作符合标准要求,以获得较高的评分。

以上是《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与评分标准1. 气管插管的概念气管插管是一种在患者需要呼吸援助时使用的医疗器械,它通过将一根管子插入气管,以确保气道通畅,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气管插管一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操作技巧和丰富的医疗经验,才能熟练掌握。

2. 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气管插管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插管所需的器械和药品。

(2)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的气道状态、呼吸情况和全身情况,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插管方法和尺寸。

(3)镇静和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镇静和麻醉药物,以确保患者在插管操作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4)插管操作:在确认患者麻醉充分后,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气道情况,及时处理插管操作中的意外情况。

(5)确认插管位置:通过听诊、气管镜检查等方法,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气道通畅情况。

3. 气管插管的评分标准为了评价气管插管的操作质量,医学界一般采用一些评分标准来进行评估。

常用的气管插管评分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插管操作的准确性:评估插管时是否准确、迅速,并且确保插管位置的正确性。

(2)插管后的通气情况:评估患者插管后的呼吸情况,包括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排出情况等。

(3)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插管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声门水肿、气管损伤等。

(4)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稳定情况,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对于需要呼吸援助的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地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对于医务人员来说,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配合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术操作评分标准姓名。

科室。

分数:考核内容项目一、适应证1.全身麻醉。

2.心跳骤停。

3.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二、禁忌证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及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应加倍谨慎。

三、术前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具有适应证并向患者家属说明操作目的。

2.签署有创操作同意书。

四、器具准备准备和检查麻醉喉镜、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管心衔接管、牙垫、喷雾器、吸引装置、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或呼吸器及氧气。

五、操作方法1.插管前高浓度吸氧2~3分钟以上及使用镇静剂。

2.清除口腔异物(如有活动经口义齿应取出)。

3.体位:1)患者仰卧,用软枕使病人头位垫高10cm,使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接近重叠。

2)术者位于患者头端,用右手推病人前额,使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

如未张口,应用右手推下颌并用食指拨开下唇,避免喉镜置入时下唇被卷入挤伤。

分值评分标准扣分情况得分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3 每答对一项得3分,每答错一项扣3分 3二、术前评估 3 每答对一项得3分,每答错一项扣3分 3三、器具准备 6 器具准备齐全、完好得6分,每漏一项扣0.5分 2四、操作方法 10 (1)患者未仰卧扣4分,未垫高病人头位扣3分,经口、经咽、经喉三轴线未接近重叠者扣3分;(2)站位不对扣1分,未使患者头部在寰枕关节处极度后伸扣4分 5五、检查确认 2 未检查确认气管插管深度(21-23cm)扣2分 8备注:未做评估不得分;未签署有创操作同意书扣2分;导管未接麻醉机或呼吸器扣3分,未听两侧呼吸音再次确认导管是否插入气管内扣5分;置牙垫前未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囊通气,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来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判断是否在气管内扣6分,未退出喉镜扣2分,未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妥善固定扣2分。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技术,用于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供给呼吸支持。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并探讨相应的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舒适,以及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2. 无菌操作气管插管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操作者应佩戴洁净的手套,使用无菌巾或消毒剂清洁患者的口腔和喉部。

3. 麻醉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需要给予患者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4. 定位在麻醉后,需要利用喉镜或其他辅助器械对气管进行定位,以确保插管的准确位置。

操作者应熟悉气管的解剖结构,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

5. 插管插管过程需要谨慎而准确地进行,以避免损伤患者的气道或造成其他并发症。

操作者应稳定手部,并利用喉镜或指导器将插管导入患者的气管中。

6. 固定插管成功后,需要将插管固定在患者的口腔或鼻孔中,以确保插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使用贴布或带子,但需要避免固定过紧导致患者不适。

7. 检查插管完成后,操作者应进行相应的检查,包括确认插管及附件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插管与呼吸机或其他呼吸设备的连接是否牢固,以及确保插管周围无异常情况。

评分标准为了评估气管插管的操作质量,常采用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常见的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操作技术评估操作者的插管技术是否熟练、准确,并注意保护患者的气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安全性评估插管过程中是否注意患者的安全,如避免损伤气道、导致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3. 有效性评估插管后患者的气道通畅度和呼吸支持效果,如插管后患者的氧饱和度是否正常、呼吸频率是否稳定等。

4. 固定稳定性评估插管的固定是否牢固,并注意避免插管脱出或移位导致的问题。

5. 检查操作评估操作者在插管完成后进行的相关检查是否全面、准确,包括插管位置、连接情况、异常情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姓名:成绩:考核人:考核时间:
气管插管配合操作流程
准备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用物准备:治疗巾、喉镜、气管套管、牙垫、丝绸胶布、编带、连接吸痰器、吸痰管、试气囊,套管内置入导丝、呋喃西林液(或无菌注射用水),吸痰盅、手套、听诊器
评估:病人病情、合作程度、呼吸、意识状态
药品准备:急救药品(口头医嘱)
病人准备:去床头挡板,病人去枕平卧,可育下垫小枕
预充氧
呼吸囊面罩通气
插管前配合
戴手套、试吸痰、冲洗吸痰管
清理呼吸道:吸痰、清理口腔内分泌物
置入喉镜
协助固定病人头部、不合作病人固定头部
观察监护仪:心率、SPO2
插入气管套管
拔出导丝
置入牙垫
气囊内注入气体5-8ml
清理气管内分泌物:吸痰
呼吸囊纯氧接气管套管通气:胸廓抬举
插管后护理
呼吸囊交医生通气
丝绸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
编带固定套管,打结于颊侧
调整呼吸机参数,接呼吸机
调整呼吸机回路管位置
整理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
备注
1、配合操作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发现心律失常、心搏停止,即予电除颤或胸外按压。

2、医生操作不成功,暂停止气管插管,即予呼吸囊面罩加压通气。

3、不合作病人操作时须按医嘱及时给予镇静剂或肌松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