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配合流程及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它常常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是重症医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临床医护人员提高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安全。

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位置,头部稍微仰起,颈部稍微后仰。

b.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确保管道通畅,气囊完好,无泄漏。

c. 准备好呼吸机,并调整好相关参数。

2. 术前准备。

a. 与患者沟通,告知操作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

b. 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剂,以减轻不适感和焦虑情绪。

3. 气管插管操作。

a. 用手指打开患者的口腔,用镊子或者舌压器将舌头固定在口腔内侧。

b. 用喉镜或者喉镜套管,观察声门及气管入口,找准插管位置。

c. 将气管插管沿着口腔引领至声门处,然后缓慢插入气管。

d. 监测气管插管深度,确保插管到位。

e. 充气气囊,固定气管插管。

4. 术后处理。

a.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是否正确,通过听诊、二氧化碳检测等方式进行确认。

b. 连接呼吸机,调整好通气参数。

c.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插管后的反应及并发症。

二、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插管深度的准确性、插管后的处理及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

1. 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

a. 评分标准,操作是否流畅、是否有节奏感、是否符合规范。

b. 评分等级,优秀(操作流畅、有节奏感、符合规范)、良好(操作基本流畅、有节奏感、基本符合规范)、一般(操作稍显生涩、节奏不够稳定、未完全符合规范)。

2. 插管深度的准确性。

a. 评分标准,插管深度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患者的生理特征。

b. 评分等级,深度准确(插管深度准确、符合患者生理特征)、深度基本准确(插管深度基本准确,略有偏差但不影响通气)、深度不准确(插管深度明显偏差,影响通气)。

3. 插管后的处理。

a. 评分标准,插管后的确认、连接呼吸机的操作是否得当、是否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气管插管操作规程及评分准则(麻醉科规培)

气管插管操作规程及评分准则(麻醉科规培)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氣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一、成人機械通氣(經口)操作流程(一)擺放體位:病人取仰臥位,用抬頦推額法,以寰枕關節為轉折點使頭部盡量后仰,以便使鏡片和氣管在一條直線上。

(二)加壓去氮給氧:使用簡易呼吸器面罩加壓給氧,交予助手給病人吸100%純氧2~3分鐘,使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時暫停通氣。

(三)準備導管:選擇相應規格的氣管導管,用注射器檢查充氣套囊是否漏氣,在導管內放入導絲并塑型,在氣管導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潤滑油。

(四)準備喉鏡:氣管導管準備好后,選擇合適形狀和大小的喉鏡鏡片,檢查光源后關閉,放置備用。

(五)準備牙墊、固定膠布和聽診器。

(六)暴露聲門:打開喉鏡,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撥開病人上下齒及口唇,左手緊握喉鏡柄,把鏡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側向左推開舌體,以避免舌體阻擋視線,切勿把口唇壓在鏡片與牙齒之間,以免造成損傷。

然后,緩慢地把鏡片沿中線向前推進,暴露病人的口、懸雍垂、咽和會厭,鏡片可在會厭和舌根之間,挑起會厭,暴露聲門。

(七)插入氣管導管:操作者用右手從病人右口角將氣管導管沿著鏡片插入口腔,并對準聲門送入氣管內,請助手幫助將導絲拔除,繼續將導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時導GAGGAGAGGAFFFFAFAF管尖端距門齒距離通常在21~23cm。

注意氣管導管不可送入過深,以防止進入單側主支氣管造成單側通氣。

操作過程中如聲門暴露不滿意,可請助手從頸部向后輕壓喉結,或向某一側輕推,以取得最佳視野。

(八)確認導管位置:給導管氣囊充氣后,立即請助手用簡易呼吸器通氣,在通氣時觀察雙側胸廓有無對稱起伏,并用聽診器聽診胃區、雙肺底、雙肺尖,以雙肺呼吸音對稱與否判斷氣管導管的位置正確無誤。

(九)固定導管:放置牙墊后將喉鏡取出,用膠布以“八字法”將牙墊與氣管導管固定于面頰。

成人機械通氣(經口)操作評分標準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422163 5693 嚓24565 5FF5 念23140 5A64 婤|22779 58FB 壻34580 8714 蜔26266 669A 暚20992 5200 刀940469 9E15 鸕38768 9770 靰DGAGGAGAGGAFFFFAFAF。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和辅助人工通气。

本文将介绍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流程,并介绍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气管插管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呼吸机和其他插管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持通畅。

- 检查气囊是否完好,并准备好适当尺寸的气管插管。

- 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通常是头部后仰,颈部稍偏侧。

- 手部进行消毒,戴上手套,佩戴好护目镜、口罩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患者评估在进行患者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如呼吸困难、严重氧合不足等。

- 评估患者咽喉部是否有阻塞物或异常结构,如异物或肿瘤等。

- 评估患者的气道开放度、牙齿状态和颈部活动度,以确定合适的插管方法和尺寸。

3. 气管插管以下是气管插管的具体操作步骤:- 使用无菌的器械和技术,将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

- 在插入过程中,通过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听觉检查等方法,确保插管的准确位置。

- 确保气管插管的袖囊充气,以防止气道泄漏和误吸。

- 使用固定器将气管插管固定在合适位置上,以避免误拔。

4. 后续处理插管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工作:- 确保插管后无气道和呼吸功能方面的问题,如气道梗阻、肺塌陷等。

- 监测患者呼吸状态、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定期检查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以及气囊充气情况,确保插管畅通和稳定。

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气管插管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常采用评分标准对操作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评分标准:1. 手术操作评分标准针对气管插管操作本身的准确性和流程是否规范,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操作步骤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 气管插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 气囊充气和固定情况是否恰当。

2. 患者病情评分标准针对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气道和呼吸状态,可以使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患者气道阻塞和梗阻情况。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操作规范
1. 准备工作
- 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确保完好无损。

- 为操作人员和患者准备洗手液、手套、口罩和面罩。

2. 洗手消毒
- 操作人员需彻底洗手并戴上手套。

- 用洗手液充分洗手20秒,注意清洁指缝和指甲。

- 擦干双手后用手消毒剂消毒。

3. 气囊压力检查
- 保证气囊内的压力不超过指定范围。

- 使用气囊峰值压力表进行检查,并及时调整。

4. 气管插管导管检查
- 检查导管的完整性,确保无裂纹或损伤。

- 检查导管尖端是否光滑,无毛刺。

5. 气管插管固定
- 将导管插入合适的位置后,使用固定带将其固定。

- 固定带应固定在患者的嘴部和头部,确保插管位置稳定。

6.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
- 根据医嘱,设置适当的呼气末正压。

7. 气管吸痰
- 定期对患者进行气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 使用合适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注意不要过度刺激。

8. 定期换管
- 根据需要和医嘱,定期更换气管插管。

评分标准
根据气管插管维护操作的规范和正确性,评分如下:
- 操作规范(25分)
- 洗手消毒(10分)
- 气囊压力检查(10分)
- 气管插管导管检查(10分)
- 气管插管固定(15分)
-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10分)
- 气管吸痰(10分)
- 定期换管(10分)
总分为100分,操作人员应努力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每项操作符合标准要求,以获得较高的评分。

以上是《气管插管维护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前准备(20 分)1、物品准备(10 分)喉镜:包括镜片(成人常用 3 号或 4 号)、镜柄,检查喉镜光源是否明亮。

气管导管:选择合适型号(男性一般 75 85 号,女性一般 70 80 号),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

导丝:确保导丝能在导管内自由移动且前端不超出导管端口。

注射器:用于给气囊充气。

牙垫:防止患者咬闭导管。

固定带:用于固定导管。

吸引装置:包括吸痰管,用于清除口鼻分泌物。

简易呼吸器:以备插管过程中给患者通气。

2、患者准备(5 分)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肩部垫高,使口、咽、喉在一条直线上。

去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假牙等。

3、操作者准备(5 分)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过程(70 分)1、置入喉镜(15 分)操作者左手持喉镜,从患者右侧口角置入,将舌体推向左侧,缓慢推进喉镜,依次看到悬雍垂、会厌。

避免以门牙为支撑点,以免损伤牙齿。

喉镜置入过程中,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插入,可适当调整喉镜位置。

2、暴露声门(15 分)以喉镜前端挑起会厌,充分暴露声门。

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会厌引起患者呛咳。

3、插入气管导管(20 分)右手持气管导管,将导管前端对准声门,在患者吸气时顺势插入导管,直至导管通过声门进入气管 4 5cm。

导管插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可稍旋转导管再继续插入。

避免插入过深或过浅。

4、确认导管位置(10 分)按压患者胸部,导管口有气流呼出,说明导管在气管内。

用简易呼吸器连接导管,给患者通气,观察胸廓起伏良好,听诊双肺呼吸音对称,确认导管位置正确。

5、固定导管(10 分)放入牙垫,退出喉镜。

用注射器给导管气囊充气,一般注入 5 10ml 气体。

用固定带将导管妥善固定于患者面部。

三、操作后处理(10 分)1、整理物品(5 分)撤去操作中使用的物品,分类放置。

2、观察记录(5 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插管时间、导管型号、插入深度等信息。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维持气道通畅,保证患者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且进行评分标准的评估,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气管插管设备的完好性,确认气囊是否漏气,准备好呼吸机等辅助设备。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如镇静剂、肌松剂等,以便在操作过程中使用。

2. 术前评估。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呼吸道情况、颈部活动度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3. 麻醉镇痛。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之前,需要给患者进行麻醉和镇痛。

通常情况下,会先给患者使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然后再给予肌松剂,以放松患者的喉部肌肉,便于插管。

4. 气管插管操作。

在患者处于合适的麻醉状态后,可以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首先需要打开患者的口腔,使用喉镜或喉镜导管观察患者的喉部情况,确认气管位置,然后将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中。

5. 确认插管位置。

在插管完成后,需要通过听诊、胸部X光等方式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准确,以确保气道通畅,避免误插导致的并发症。

评分标准:1. 操作流程是否规范。

评分标准中首先需要考察的是操作流程是否规范。

包括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术前评估是否到位、麻醉镇痛是否得当、插管操作是否规范等方面。

2. 安全性评估。

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需要考察操作者是否注意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评分标准中会对操作者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评估。

3. 插管位置确认。

评分标准中还会对插管位置的确认进行评估,包括是否通过听诊、X光等方式确认气管插管的位置是否准确。

4. 患者安全。

最后,评分标准中还会对患者整体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术后监护、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

总结: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并且进行评分标准的评估,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用于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重症监护和麻醉医学中常见的操作。

正确的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气管插管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确认患者身份、核对医嘱、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等。

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道情况、颈部活动度、牙齿情况等。

2.术前准备。

在患者身份确认无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

包括让患者保持平躺位,清洁口腔和喉咙,保持呼吸道通畅。

同时,要进行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测等。

3.麻醉。

接下来是进行麻醉。

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芬太尼等。

在给予麻醉药物前,需要进行呼吸道通畅性的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气管插管。

4.插管操作。

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即可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插管尺寸,然后通过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将插管导入气管。

在插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牙齿、口腔黏膜等组织。

插管成功后,要进行气囊充气,并确认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5.固定插管。

插管成功后,需要将插管固定在患者口腔内,防止插管脱出。

同时,要连接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

6.术后监护。

气管插管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监护。

包括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

二、评分标准。

气管插管操作的评分标准是对医务人员操作技能的一种量化评价。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准备。

评分标准中会对医务人员的术前准备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是否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药品等。

2.操作技术。

评分标准中会对医务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评估,包括插管的准确性、操作的流畅性、是否避免损伤患者组织等。

3.术后处理。

评分标准中还会对医务人员的术后处理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术后监护、是否能够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4.团队协作。

在评分标准中还会对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是否能够有效地与其他医务人员协作,保障患者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护理配合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科室:姓名:成绩:考核人:考核时间:
气管插管配合操作流程
准备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用物准备:治疗巾、喉镜、气管套管、牙垫、丝绸胶布、编带、连接吸痰器、吸痰管、试气囊,套管内置入导丝、呋喃西林液(或无菌注射用水),吸痰盅、手套、听诊器
评估:病人病情、合作程度、呼吸、意识状态
药品准备:急救药品(口头医嘱)
病人准备:去床头挡板,病人去枕平卧,可育下垫小枕
预充氧
呼吸囊面罩通气
插管前配合
戴手套、试吸痰、冲洗吸痰管
清理呼吸道:吸痰、清理口腔内分泌物
置入喉镜
协助固定病人头部、不合作病人固定头部
观察监护仪:心率、SPO2
插入气管套管
拔出导丝
置入牙垫
气囊内注入气体5-8ml
清理气管内分泌物:吸痰
呼吸囊纯氧接气管套管通气:胸廓抬举
插管后护理
呼吸囊交医生通气
丝绸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
编带固定套管,打结于颊侧
调整呼吸机参数,接呼吸机
调整呼吸机回路管位置
整理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
备注
1、配合操作时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发现心律失常、心搏停止,即予电除颤或胸外按压。

2、医生操作不成功,暂停止气管插管,即予呼吸囊面罩加压通气。

3、不合作病人操作时须按医嘱及时给予镇静剂或肌松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