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初设报告综合说明部分编制范本
河道堤防加固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道堤防加固整治⼯程初步设计报告设计证书编号:A244022060勘测证书编号:193038-kbxxxxxx⽀堤xxx堤防加固整治⼯程初步设计报告xxx⽔利⽔电勘测设计室⼆〇⼀⼆年五⽉xxxxxx⽀堤xxx堤防加固整治⼯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黄顺平校核:官丰峰设计:卢家艺⽬录1 综合说明 (1)1.1绪⾔ (8)1.2⽔⽂ (10)1.3⼯程地质 (13)1.4⼯程任务和规模 (17)1.5⼯程布置及建筑物 (19)1.6施⼯组织设计 (22)1.7⼯程永久占地 (22)1.8环境保护设计 (23)1.9节能降耗分析 (25)1.10⼯程管理设计 (25)1.11设计概算 (26)1.12经济评价 (27)2 ⽔⽂ (28)2.1⽓象特征 (28)2.2⽔⽂基本资料 (29)2.3⽔⽂特征 (29)2.4洪⽔ (31)3 ⼯程地质 (36)3.1前⾔ (36)3.2⼯程概况及地形地貌 (36)3.3岩⼟层划分及其物理⼒学性质 (37)3.4地下⽔概况及注⽔试验 (42)3.5场地稳定性评价 (43)3.6地基岩⼟⼯程评价 (44)3.7施⼯注意事项及建议 (45)4 ⼯程任务和规模 (46)4.1项⽬建设的依据 (46)4.2项⽬建设的必要性 (49)4.3项⽬建设的任务 (52)4.4⼯程规模 (53)5 ⼯程布置及建筑物 (59)5.1设计依据 (59)5.2⼯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59)5.3⼯程总体布置原则及主要建筑物 (60)5.4堤防⼯程设计 (63)5.5堤防附属建筑物 (70)6 施⼯组织设计 (72)6.1施⼯条件 (72)6.2施⼯导流与排⽔ (74)6.3主体⼯程施⼯ (74)6.4施⼯总布置 (76)6.5施⼯总进度 (79)6.6⼯程招标 (79)7 ⼯程永久占地 (82)7.1⼯程占压区实物指标 (82)7.2投资概算 (82)8 环境保护设计 (85)8.1环境影响 (85)8.2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87)8.3综合评价 (87)9 节能降耗分析 (88)9.1概述 (88)9.2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 (88)9.3施⼯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89) 9.4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91)9.5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93)9.6结论意见和建议 (93)10 ⼯程管理设计 (94)10.1⼯程管理性质 (94)10.2明确管理范围和任务 (94)10.3⼯程年运⾏费⽤ (95)11 设计概算 (96)11.1编制说明 (96)11.2主要⼯程量 (96)11.3主要材料⽤量 (97)11.4投资概算结果 (97)12 经济评价 (99)12.1概述 (99)12.2国民经济评价 (100)14.3综合评价 (101)1 综合说明1.1绪⾔1.1.1地区概况xxx位于xxx省中部,南与xxx的xxx、xxx接壤,北与清远市、韶关市相望,东临惠州,交通便利、历史悠久,⾃然资源丰富。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doc 72页)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doc 72页)目录1综合说明 (1)1.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3 地质 (3)1.4工程任务 (5)1.5工程布置及设计 (5)1.6施工组织设计 (7)1.7环境保护设计 (7)1.8工程管理 (8)1.9工程招标 (8)1.10工程投资概算 (9)2水文 (12)2.1流域概况 (12)2.2气象 (12)2.3 基本资料 (14)2.4 洪水 (14)3工程地质 (17)3.1区域地质概况 (17)3.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20)3.3天然建筑材料 (21)3.4 结论与建议 (23)4工程任务及规模 (24)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 (24)4.2 工程建设内容 (28)5工程布置及设计 (29)5.1 设计依据 (29)5.2 堤防布置原则 (30)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 (31)5.4 稳定河宽计算 (32)5.5治理段堤线布置 (32)5.6 河槽断面设计 (35)5.7 堤防工程设计 (41)5.8稳定计算 (42)5.9 排洪涵管设计 (45)6施工组织设计 (46)6.1 施工条件 (46)6.2建筑材料 (47)6.3施工导流 (49)6.4主体工程施工 (49)6.5主要施工指标 (50)7 环境保护设计 (51)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1)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52)7.3综合评价 (53)7.4 结论 (54)8工程管理 (55)8.1管理依据 (55)8.2管理机构 (55)8.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55)9 工程招标 (57)9.1招标依据 (57)9.2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 (57)9.3招标形式 (57)9.4招标组织形式 (57)10 工程投资概算 (60)10.1编制原则和依据 (60)10.2 工程概算指标 (63)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1.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围1/2000地形图和2.621km(其中:左岸 2.205km,右岸0.416km)纵断面测量。
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建筑物初设报告

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建筑物工程)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设计证书编号101171-sj二○○五年三月骆马湖堤防加固工程建筑物初步设计报告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1)第一节前言 (1)第二节水文气象 (3)第三节工程地质 (3)第四节工程任务和规模 (3)第五节工程等别 (4)第六节采用规范及依据 (4)第七节环境保护 (5)第八节投资估算 (5)第九节几点说明 (6)第二章气象水文 (12)第一节气象 (12)第二节水文 (12)第三章北坝涵洞设计 (20)第一节前言 (20)第二节基本资料 (21)第三节总体布置 (25)第四节工程设计 (26)第四章苗圩泵站设计 (33)第一节概述 (33)第二节基本资料 (33)第三节总体布置 (35)第四节工程设计 (36)第五章穿堤涵洞工程 (45)第一节概况 (45)第二节穿堤涵洞典型设计 (45)第六章湖东地下涵洞工程 (66)第一节概述 (66)第二节基本资料 (68)第三节总体布置 (69)第四节工程设计 (70)第七章工程管理 (77)第一节北坝涵洞工程管理 (77)第二节苗圩泵站工程管理 (77)第三节湖东地涵工程管理 (78)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79)第一节施工条件 (79)第二节施工导流、截流 (79)第三节主体工程施工 (81)第四节施工总进度 (83)第九章工程投资估算 (84)第一节工程概况 (84)第二节编制依据及采用定额 (84)第三节基础单价 (85)第四节工程单价编制 (87)第五节概算编制 (88)第六节工程投资 (91)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前言一、工程概况骆马湖位于沂河与中运河交汇处,马陵山西麓,跨新沂市、宿豫县,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航运和水产养殖和综合利用的大型平原水库。
骆马湖上承南四湖、沂河干河和邳苍区间来水,流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下游分别由嶂山闸泄洪入新沂河,皂河闸和宿迁闸入中运河,是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xx防洪堤初设地质报告

目录3.1 前言 (1)3.1.1 工程概况 (1)3.1.2 勘察工作概况 (1)3.2 地质概况 (2)3.2.1 地形地貌 (2)3.2.2 地层岩性 (2)3.2.3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评价 (3)3.2.4 物理地质现象 (5)3.2.5 水文地质条件 (6)3.3 堤基工程地质特征 (7)3.3.1 堤基地质结构分类 (7)3.3.2 堤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9)3.3.3 堤基岩、土体渗透特性 (13)3.3.4 堤基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13)3.4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15)3.4.1 地震液化问题 (15)3.4.2 渗漏和渗透变形问题 (15)3.4.3 堤基持力层的确定 (15)3.4.4 冲刷稳定问题 (15)3.4.5 堤防修建后对堤内环境的影响 (16)3.4.6堤岸边坡稳定问题 (16)3.4.7抗滑稳定问题 (16)3.5 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16)3.6 天然建筑材料 (17)3.6.1 砼粗、细骨料 (17)3.6.2砂砾石填筑料 (19)3.7 结论 (20)3.1 前言3.1.1 工程概况xxx堤防工程位于xxx县xxx才子村xxx河才子滩大桥至下游养牛场之间约1.5Km 河段,没有人工建筑护堤,现有河岸护堤均为自然泥土护岸,汛期冲蚀垮塌严重,不能够起到防洪护岸的作用。
沿河两岸分布有金鹤乡镇、超强养殖场、成片基本农田以及沿河两岸村民集中居住区,为保护国家、集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建防洪堤势在必行。
拟建防洪堤由两段组成,主要沿xxx河左、右岸布置,为新建堤。
左岸堤防起于才子滩大桥,止于下游养牛场,长1486 m。
、右岸堤防起于才子滩大桥,止于下游超强养殖场桥边,与原建堤防相接,长947.6m。
设防标准为10一遇的洪水,相应的堤防工程级别为5级,堤身采用砂卵石填筑,过水面用砼衬砌,堤高3~6m。
工区紧邻xxx~西充公路,工区道路纵横,交通方便。
防洪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区××中心镇防洪河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二○○七年六月目录1 概述 (3)1.1××区××镇基本情况 (3)1.2河流概况 (3)1.3建设条件 (3)1.4主要的设计依据 (4)1.5工程特性表 (4)2 水文 (7)2.1基本资料 (7)2.2设计洪水 (8)2.3分期洪水 (11)2.4泥沙 (13)2.5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14)3 工程地质及建筑材料 (15)3.1工程地质 (15)3.2天然建筑材料 (20)3.3结论及建议 (20)4 工程任务和规模 (21)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4.2工程任务 (22)4.3工程规模 (23)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6)5.1工程等级 (26)5.2工程总体布置 (27)5.3主要建筑物 (29)6 施工组织设计 (33)6.1施工条件 (33)6.2施工导流 (34)6.3主要建筑物施工 (35)6.4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35)6.5施工总进度 (37)7 拆迁及工程占地 (39)7.1征占地及拆迁实物指标 (39)7.2工程占地投资概算 (39)8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设计 (40)8.1环境状况 (40)8.2环境影响评价 (40)8.3水土保持设计 (41)8.4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41)9 工程安全与建设管理 (42)9.1工程安全 (42)9.2建设管理机构 (42)9.3工程管理范围 (43)9.4工程管理设施 (43)10 工程投资概算及工程效益 (45)10.1工程投资概算 (45)10.2工程效益 (56)1 概述1.1 ××区××镇基本情况××镇地处××区东南部,幅员面积91km2,辖18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有5098户17988人,耕地面积15082亩,森林覆盖率达39%,有16个村通了电话,距金洞火车站14km,村村通公路。
河口段右岸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河口段右岸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河口段右岸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述为了有效地保护沿江各镇区的安全和发展,本项目旨在设计并建造一道堤防,以避免江河洪水、潮汐和波浪侵蚀,并预防产生堤坝漏病、倒塌等安全事故。
本文将介绍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
位置和重要性本工程位于自然潮位以上的河口右岸,总长约为1200米,由5个不同的部分组成。
该位置因其靠近出海口,易受潮汐和波浪的影响。
因此,一道高质量、安全可靠、适应环境的堤防非常重要。
设计目标本工程的目标是将潮汐和波浪波高,汛期内产生的水位分别控制在0.5m和2.5m以下。
支护一定的绿化景观,保护周边的新农村和工业园区。
确保堤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日常维护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方案1. 堤防高度工程将建设一个高度为8.5米的堤防,高于当地预计最大水平面高度的2.0米。
这将确保在潮汐和波浪影响下,堤防始终保持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2. 填砂类型填砂使用的材料应为细砂或深海砂,工程将使用现成的材料来源进行填砂。
填砂区域应按质而不是按量计算,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堤防斜坡堤防斜坡为5:1的梯形坡面,其坡度与填砂材料的类型、粒度和堆积方式都有关。
必须对斜坡进行适当的冲砂、强化和管控,以免稳定性受到破坏。
4. 边坡和梯度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减少维护成本,边坡将采用护坡板,梯度将采用1:2的斜坡设斜坡桩,设斜坡板。
5. 相关设施为确保工程完整性和安全性,堤防中还包括将适当设置闸门、泵站,以及适时的设备部署和治理措施,并将定期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检查。
结论本文介绍了“河口段右岸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工程的目的是建造一道高5米的堤防,以保护周围的农村和工业园区免受洪水、潮汐及波浪的侵蚀。
我们建议使用细砂和深海砂作为填砂材料,并建议采用5:1的梯形斜坡坡面。
适当进行冲砂、强化和管控。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将采用护坡板、斜坡桩和斜坡板等设备,确保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为了确保工程能够正常运行,我们还将适时设置闸门、泵站,以及进行维护和检查。
河道堤防加固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精品文档100页

设计证书编号:A244022060勘测证书编号:193038-kbxxxxxx支堤xxx堤防加固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二〇一二年五月xxxxxx支堤xxx堤防加固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黄顺平校核:官丰峰设计:卢家艺目录1 综合说明 (1)1.1绪言 (4)1.2水文 (7)1.3工程地质 (9)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3)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5)1.6施工组织设计 (18)1.7工程永久占地 (19)1.8环境保护设计 (19)1.9节能降耗分析 (21)1.10工程管理设计 (21)1.11设计概算 (23)1.12经济评价 (24)2 水文 (24)2.1气象特征 (24)2.2水文基本资料 (25)2.3水文特征 (25)2.4洪水 (27)3 工程地质 (32)3.1前言 (32)3.2工程概况及地形地貌 (32)3.3岩土层划分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33)3.4地下水概况及注水试验 (38)3.5场地稳定性评价 (39)3.6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40)3.7施工注意事项及建议 (4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2)4.1项目建设的依据 (42)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5)4.3项目建设的任务 (48)4.4工程规模 (49)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55)5.1设计依据 (55)5.2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 (55)5.3工程总体布置原则及主要建筑物 (56)5.4堤防工程设计 (59)5.5堤防附属建筑物 (65)6 施工组织设计 (67)6.1施工条件 (67)6.2施工导流与排水 (69)6.3主体工程施工 (69)6.4施工总布置 (71)6.5施工总进度 (74)6.6工程招标 (74)7 工程永久占地 (77)7.1工程占压区实物指标 (77)7.2投资概算 (77)8 环境保护设计 (80)8.1环境影响 (80)8.2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82)8.3综合评价 (82)9 节能降耗分析 (83)9.1概述 (83)9.2编制依据和基础资料 (83)9.3施工期能耗种类、数量分析和能耗指标 (84)9.4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86)9.5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88)9.6结论意见和建议 (88)10 工程管理设计 (89)10.1工程管理性质 (89)10.2明确管理范围和任务 (89)10.3工程年运行费用 (90)11 设计概算 (91)11.1编制说明 (91)11.2主要工程量 (91)11.3主要材料用量 (92)11.4投资概算结果 (92)12 经济评价 (94)12.1概述 (94)12.2国民经济评价 (95)14.3综合评价 (96)1 综合说明1.1绪言1.1.1地区概况xxx位于xxx省中部,南与xxx的xxx、xxx接壤,北与清远市、韶关市相望,东临惠州,交通便利、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
水利堤防工程设计报告【范本模板】

目录1综合说明 (1)1。
1工程概况 (1)1.2水文 (2)1。
3 地质 (3)1.4工程任务 (5)1。
5工程布置及设计 (5)1.6施工组织设计 (7)1.7环境保护设计 (7)1.8工程管理 (8)1。
9工程招标 (8)1.10工程投资概算 (9)2水文 (12)2。
1流域概况 (12)2.2气象 (12)2.3 基本资料 (15)2.4 洪水 (15)3工程地质 (18)3.1区域地质概况 (18)3。
2堤防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 (21)3.3天然建筑材料 (22)3。
4 结论与建议 (24)4工程任务及规模 (25)4.1 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 (25)4。
2 工程建设内容 (27)5工程布置及设计 (28)5.1 设计依据 (28)5.2 堤防布置原则 (29)5.3河相关系分析及已建和拟建建筑物情况 (30)5.4 稳定河宽计算 (31)5。
5治理段堤线布置 (31)5.6 河槽断面设计 (34)5。
7 堤防工程设计 (40)5.8稳定计算 (41)5.9 排洪涵管设计 (44)6施工组织设计 (45)6。
1 施工条件 (45)6.2建筑材料 (46)6.3施工导流 (48)6。
4主体工程施工 (48)6。
5主要施工指标 (49)7 环境保护设计 (50)7.1 防洪工程对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0)7。
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51)7.3综合评价 (52)7.4 结论 (53)8工程管理 (54)8。
1管理依据 (54)8.2管理机构 (54)8.3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54)9 工程招标 (56)9。
1招标依据 (56)9.2招标范围及标段划分 (56)9.3招标形式 (56)9。
4招标组织形式 (56)10 工程投资概算 (59)10。
1编制原则和依据 (59)10.2 工程概算指标 (62)1综合说明1.1工程概况1。
1。
1工程背景《XX县XX镇XX沟河河堤工程》为2017年XX省土地治理项目,工程位于XX镇关上村至XX沟村段,距XX县县城25km,我院组织技术人员,于2017年4月进行了外业勘测及地质勘探,设计治理河道长为3.68km,共完成河道4.0km范围1/2000地形图和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综合说明范本2012-8-91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地理位置(河流名称)位于海南省市(县)区内,属于水系,发源于,在流入(江、河、海湾名称)。
本次工程始点为(地名),终点至(地名),工程地点处于东经º'~º',北纬º'~º'之间。
图1.1 工程地理位置图(1/50万)1.1.2工程兴建缘由该堤防工程总长度km,保护面积km2,保护区内现有人口万人,大中型工矿企业个,大中型工程设施处,农田面积公顷,其他重要设施处。
年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万元,远景期望的工农业年总产值万元。
(河流名称)目前的设防标准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GB50201—94《防洪标准》的规定,河流堤岸防护由不同时期修建的(浆砌石或混凝土挡墙)和(自然土质边坡)构成,部分河段存在河道淤积及违章建筑侵占河流有效过流断面的情况。
河流的社会效益较低。
为了彻底改变河流现状面貌,提高河道防洪能力、预防洪水灾害、减少洪灾损失、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河流综合功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和美化环境,将其建设成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资源型水利工程,当地人民政府将该工程列入了近期重点建设水利工程项目,并委托(单位名称)完成了该工程所需的地质和测量工作。
本堤防工程开发任务以河流两岸保护区的防洪、排涝为主,(兼有治污、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等),工程建成后,河流防洪标准的重现期将由目前的年提高到年。
1.1.3前期勘察设计工作本堤防工程工程是《XX市XX县防洪规划》和《XX市XX县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建设工程。
XXXX年XX月,(委托单位名称)委托(被委托单位名称)开展了该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并于XXXX年XX月提交了《XXXX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批复单位名称)以号文批准的《XXXX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拟建于(工程建设地点),起点坐标X=,Y=,桩号;终点坐标X=,Y=,桩号。
河流治理段总长度km。
主要工程项目有:堤防整治长度m(其中左岸m,右岸m);穿堤建筑物座。
估计主要工程量:土方万m3(其中挖方万m3,填方万m3)、石方m3、混凝土m3。
估计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钢材t、木材m3。
工程静态投资万元,动态投资万元,工程造价万元。
经济评价结论:。
附:(上级主管部门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
1.2水文1.2.1流域概况(河流名称)属于水系,发源于,在流入(江、河、海湾名称),主河道长km,控制流域面积km2,河道平均比降‰。
其间,有条支流流入该河,其中(支流名称)为该河较大支流,发源于(发源地名),至(汇入地名)汇入(该河流名称),河长km,控制流域面积km2。
(在该河上游的XX支流上建有水库,水库控制流域面积km2,是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流域水系示意图)1.2.2气候特征工程所在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海南岛(东/南/西/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长夏无冬,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多年平均气温(22~26)℃,极端最高气温℃( 年月日),极端最低气温℃( 年月日)。
(工程所在地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mm,最大年降雨量mm( 年),最小年降雨量mm( 年),年降雨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
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90)%,降雨多以(暴雨、台风雨、锋面雨)的形式发生;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仅占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干旱常常发生。
多年平均蒸发量(1720)mm。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8)m/s,历史最大风速(30.8)m/s。
每年5~10月为台风季节,多年平均受台风影响(3~4)次。
1.2.3设计洪水(本河流名称)流域设计洪水标准为(二十)年一遇,外江设计洪(潮)水位选用注①。
因(本河流名称)流域无实测流量资料,亦无计算小流域设计洪水的经验公式,故本次洪水计算采用广东省水文总站1991年编制的《广东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等值线图查得各种参数,并按给出的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由暴雨间接推求设计洪水。
经计算,该河段(20)年一遇设计洪水洪峰流量为m3/s,其相应的洪水位为m~m。
1.3区域地质1.3.1地形、地貌本堤防工程经过的地区属地貌单元。
地面高程在m~m之间,地面的平均高差为m~m; 平均比降为‰~‰;地面复盖的植物有、、等,分别分布于高程m~m处。
堤线共穿越河沟条,河沟宽度为m~m,深度为m~m。
地物有、、等,分别位于、、等处,需要折迁的建筑物共座,其中:座;座;……。
1.3.2水文地质本堤防工程所在地区,冬春季地下水的平均水位m, 最低水位m,最高水位m,最高水位距地面m;夏秋季地下水的平均水位m,最低水位m,最高水位m,最高水位距地面m。
环境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弱腐蚀性/不具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弱腐蚀性/不具腐蚀性)。
1.3.3工程地质本工程地址地基土由土、土、……等土层组成。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
表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表地基评价结论: 。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地址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工程地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属构造稳定性(较好)区域。
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简述工程所在地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4.2工程任务本堤防工程开发任务以河流两岸保护区的防洪、排涝为主,(兼有治污、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等),工程建成后,河流防洪标准的重现期将由目前的年提高到年。
1.4.3工程建设规模1.4.3.1防洪标准按照国家现行《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和工程所在地近期和长期城镇总体规划(或防洪规划)该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按照洪水重现期(20)年设计。
1.4.3.2堤线布置工程河段堤线布置以规划的河流治导线为控制,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并结合城镇总体规划及河道现状进行布置。
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对现有临河建筑尽量不拆迁或少拆迁。
堤距采用了(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经经济技术比较,推荐采用()m的堤距方案。
1.4.3.3堤防断面型式、河底纵坡及堤距方案本堤防工程除应满足防洪要求外,还应强化河岸景观建设和生态建设。
因此堤型布置和结构应满足防洪、城镇总体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的需要。
堤型比较根据工程范围内地形地质、河流水势、建筑材料、施工条件、运行管理与工程要求、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
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本工程河段的堤防结构型式主要采用下直上梯复合断面,在(现状河道无法向两岸横向扩展的河段采用直立刚性堤,在迎流顶冲河段采用抛石护脚)。
经河道综合治理后,该段河流河底纵坡约为()‰。
1.4.3.4洪水水面线在流量、控制断面水位和河道糙率确定后,应用河道水面曲线方程(水流能量方程),采用逐段式算法推算工程河段不同堤距方案的设计洪水水面线,其计算成果如表所示。
(河道水面曲线计算成果表)1.4.3.5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1)岸线堤防整治长度m(其中左岸m,右岸m)。
整治内容包括[新建护岸挡土墙(防洪墙)、加高培厚防洪堤、堤顶道路建设以及结合实际进行绿化景观布置] 等;(2)河道疏浚(清淤)m,疏浚(清淤)总工程量m3;(3)为排除工程保护区内地表雨水,根据自然地形和排水规划,本阶段共布置穿堤排水涵闸处,各涵闸的位置见表;表穿堤涵闸平面位置表(4)。
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5.1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和洪水标准》(SL252-2000)等规范的规定和本堤防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堤防保护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本工程的等别定为等,主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防洪堤和穿堤涵闸)的级别为级,次要永久性水工建筑物为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为级。
1.5.2堤顶高程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工程所在地近期和长期城镇总体规划(或防洪规划),堤顶(防浪墙顶)高程采用()年一遇洪水位加堤顶超高。
根据计算,()年一遇洪水位+风壅增高+风浪爬高+安全超高得到的堤顶高程为m~m。
1.5.3堤线平面布置根据河道的防洪规划,经过本阶段进一步研究,确定采用以下布置方案。
堤线沿河流治导线布置,堤线距河流治导线m~m,两岸堤防之间的堤距为m~m。
堤防两侧的护堤滩地宽m~m。
左岸堤起自,迄于,堤线全长km。
右岸堤起自,迄于,堤线全长km。
1.5.4堤型及堤身标准断面下部直墙上部斜坡(下直上梯)的复合断面型式具有过流面积大,挡土墙基底应力小,并结合了直墙断面占地面积少、梯型断面亲水性强的优点。
本工程河段的堤防结构型式主要采用下直上梯复合断面,直挡墙顶高程由河流正常水位确定,上部土堤斜坡坡比1: ,采用草皮护坡或生态混凝土护坡。
在堤前无护堤滩地,堤后受已有建筑间距和场地限制无法横向扩展的河段采用墙前抛石护脚的直立钢筋混凝土防洪墙结构。
堤基处理:在地基强度不满足要求的软弱地基堤段,根据地基土的组成和物理特性分别采用换土垫层和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以提高地基强度和稳定性。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桩号~ 堤段,地基土为,地基容许承载力kPa,采用(中粗砂换土的方法进行加固,垫层厚度m,垫层底宽m。
);桩号~ 堤段,地基土为,地基容许承载力kPa,采用(直径为500mm呈正方形(梅花形)布置的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桩距m,桩长m)。
1.6施工1.6.1施工条件(1)施工交通工程所在地有国道(省道、市道)通过,可直达(海口、三亚)等城市,交通便利,外购材料和设备可以通过上堤公路直接或转运到达施工现场,不需另设场外施工道路。
场内施工道路可利用原堤顶道路,但原堤面会车宽度不足,需每隔500m修筑一个会车平台。
桩号~堤段没有道路可到达施工工地,需铺设一条宽m,长m的施工便道。
(2)主要建筑材料筑堤土料分布于等地区, 距离施工工地m~m, 平均运距m, 土源(丰富, 运输便利) ,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见第3章工程地质。
工程所用原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砂石料均可在当地建材市场上购买后直接运至工地。
(3)供水供电生活用水可驳接当地自来水管网供给,施工用水直接从河中抽取。
经供电部门同意,本工程施工用电由提供,电源的电压为V,可供电量kW。
电源距工地m,通过输送至工地。
1.6.2施工导流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
枯水期月至月采用围堰挡水,年一遇洪水标准。
围堰利用开挖土料填筑,迎水坡用尼龙编织袋装土护坡防浪,堰顶高程m,堰顶宽m,迎水坡坡比1: ,背水坡坡比1: 。
1.6.3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法1.6.3.1堤防土方工程施工(1)土方(砂卵石)开挖:采用1.0m3挖掘机开挖,5t自卸汽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