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游记

合集下载

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字

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字

南京博物院游记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建于1933年,是中国第一批国立博物馆之一。

它的馆藏以明清文物为主,涵盖了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家具、服饰、民间工艺品等多个领域。

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一天。

初识南京博物院我早早就来到南京博物院的门口,看到门口有一个很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南京博物院”。

展馆门口有一块大钟,人日常公开、不允许贴广告、发传单。

钟上有一个巨大的装饰钟,看起来非常醒目。

在馆内的富有民族文化的各种展品,在这个被流行文化笼罩的时代看着让人有移步换景、身临其境的感受。

陶瓷艺术我首先来到了展览馆的陶瓷厅。

其中展示的陶瓷艺术品精美绝伦、形态各异,既有各种器物,如鼎、瓶、罐、盘、碗、壶等,又有瓷板、瓷雕、瓷画,不同艺术家的创作观点和技法也非常不同,展现了中国传统陶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陶瓷艺术品以静态的形式展示在展馆中,但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着许多故事和历史。

展览馆的文化解读让我更全面地了解了这些被珍藏的艺术品。

明清书画古人常说:先有文后有史。

纸带我们走近了千年以前的文明,而书法、绘画更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明清时期文化艺术的内蕴。

在明清书画厅,我看到许多现在已经不存在的赵孟頫、文徵明、王船山、郑板桥等大家的作品。

不仅让我了解到明清时代中国书画的典范价值,在这些作品中也看到了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展览中的宫廷版画更是让我以更直观而真实的方式体验了明清时期特别是官府版画的艺术风格。

民间工艺品民间工艺品馆则以更多元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善于生活的中国民间智慧和质朴文化。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自然而然流传下来的民间美学,如剪纸、刻印、刺绣、瓷器等。

除此之外,还有景泰蓝、柳编、扇面和锣鼓等当代精神工艺品,以及一些传统民俗工艺品,如剪纸、扎马、彩绣、捏泥人等,简单的方式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令人唏嘘不已。

特别展览在普通展览之外,南京博物院经常会有特别展览,每一次的展览都让人惊喜不已。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精选2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1今天,我参加了现代快报组织的参观南京博物官的活动。

一大早,我就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了博物院门口。

迫不及待的我,不时问妈妈:“妈妈,妈妈!活动什么时候才开始呀?”妈妈总是这样回答:“快了,快了。

”终于,活动开始了,我们走进了博物院。

讲解员阿姨先给我们每个小记者发了一个语音机,它小小的,上面有几个按钮和一个特别的耳机。

我一开始还把它当成了扩音器,对着它叽里呱啦,说个不停,后来,我才知道那是语音机,戴在耳朵上,即使离得远,也能听见讲解员的介绍。

讲解员先领着我们来到了马年特展馆,这里的“马”可真多呀!有石头雕成的石刻马;有陶制的战马;有绒布做成的似风火马。

在这些各式各样的马中,我最喜欢《八骏图》。

这八匹骏马和真马一样大,它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显得十分高贵优雅。

讲解员告诉我们,《八骏图》是西洋画师艾启蒙为乾隆皇帝的御藏宝马画的肖像图,十分珍贵,因为今年是马年,才全部挂出来展览的。

看完了马,讲解员又带着大家来到了历史馆。

历史馆的'宝物数不胜数,有的金光闪闪,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古朴精致。

我最感兴趣的是光着肚皮,大跳古代“肚皮舞”的唐代陶人;还有南博镇院之宝之一的铜牛灯。

这盏灯不仅外表精致,设计也很巧妙。

听讲解员说,牛的肚子里装着水,灯燃烧时产生的烟和杂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十分环保!活动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南博。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我们也要努力,也要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让他们赞叹的宝物!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 2今天,我们学校组织社会实践去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

我带着无限向往迫不及待的早早来到学校等待出发。

一到博物馆门口,我就看见博物馆的门、窗,还有墙壁上都有龙的图案,给人气势宏伟的感觉。

南京博物院作文小学

南京博物院作文小学

南京博物院作文小学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去南京博物院的经历,那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到现在都难以忘怀。

那天,阳光明媚,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南京博物院。

刚走到门口,我就被那宏伟的建筑给震撼到了。

博物院的大门高大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它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走进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

大厅里人来人往,有和我一样充满好奇的小朋友,有认真欣赏展品的大人,还有一些拿着本子做记录的学者。

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开始了我们的探索之旅。

我们先来到了历史馆。

一进入历史馆,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文物,有古老的石器、精美的青铜器、华丽的陶瓷,还有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书画。

我站在一个巨大的青铜器面前,眼睛都看直了。

这个青铜器造型奇特,上面刻满了复杂的花纹,我忍不住想,古代的人可真是厉害啊,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

我凑近仔细看,发现那些花纹居然是一些我看不懂的图案和符号。

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这些花纹是什么意思呀?”爸爸笑着说:“这可难倒我了,估计得请教专业的考古学家才能知道呢。

”我听了,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弄明白这些神秘的花纹。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个陶瓷展柜前。

里面摆放着一排五颜六色的陶瓷,有青花瓷、粉彩瓷、釉里红等等。

其中有一个青花瓷瓶特别吸引我,它的瓶身又细又高,上面画着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那山那水,仿佛都活了起来。

我不禁感叹道:“这画得也太漂亮了吧,就跟真的一样!”妈妈在旁边说:“这就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呀。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书画展厅。

这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作品,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端庄秀丽。

我看着那些字,心想:“这些书法家怎么能写得这么好呢?我写的字跟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暗暗佩服。

逛完历史馆,我们又去了特展馆。

特展馆里正在展出一批明清时期的宫廷文物,那可真是奢华至极。

有金光闪闪的皇冠,有镶嵌着宝石的项链,还有用丝绸和金线绣成的衣服。

参观南京博物院优秀作文(精选30篇)

参观南京博物院优秀作文(精选30篇)

参观南京博物院优秀作文(精选30篇)参观南京博物院优秀作文(精选30篇)参观南京博物院优秀作文 1今天我来到一个有着80年平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院,而且它还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院。

我记得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说“博物院要做的不再是单纯的文物展现,而是展现文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文物折射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我们走进了博物院的'历史馆我发现里面真是很大很宽敞。

何老师带我们来到了远古印象我看到了猛犸象、大鹿、东北野牛。

何老师带我们仿佛穿越到青铜器时代我看见了青铜鼎、车马器。

我们又穿越了秦汉时代我看到了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行灯。

接着我们又走进了六朝时代我发现了青瓷羊、石辟邪。

在明清时代经济繁盛文化鼎兴有“盛世江南”之称。

南京的云锦、刺绣、玉雕、扎染、紫砂都是世界有名的。

这说明了江南人的智慧!南京博物院如此宏大,耗资亿万。

今天却可以让大众免费参观。

我想这些钱一定是国家税收收取的钱,今天真是让我体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参观南京博物院优秀作文 2春色满园,鸟语花香,我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春游活动。

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背着装满零食的书包来到了小桔灯,等待着出发。

十点半左右,我们抵达了目的地——南京博物院。

走进大门,我们首先来到了历史馆,那里有许多远古时代的恐龙化石,然后我们来到了数字馆,那里有许多用现代科技来呈现历史影像和冒险的小游戏,随后,我们又来到了艺术馆,那里有许多有名的艺术家画的画,做的工艺品……在这么多的馆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民国馆。

走进民国馆,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民国时期的街道,天空中的月亮和许多闪闪发光的星星在如同披上黑布般的夜空中玩耍。

街道上的每家商店的门头上都挂着一盏红彤彤的大灯笼真热闹啊!民国馆街道上,每个人都穿着那个时期的衣服。

走在那里,简直就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成了那个时代的人。

民国馆里最吸引我的是那个交通银行,因为交通银行里有许多的“钱”。

我是一个贪钱的小女孩,嘻嘻!这就是我印象最深的——民国馆。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作文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作文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作文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游记》
哎呀呀,今天我终于去了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啦!那可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一走进特展馆,我就被那大气的氛围给震住了。

里面的展品那叫一个丰富啊,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我就在那慢慢逛着,突然,我看到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东西。

那是一个古代的酒杯,哇塞,你都不知道它有多精致。

我凑近了仔细瞧,它的形状特别优美,上面还有一些特别细腻的花纹,就好像是能工巧匠一笔一笔精心雕琢上去的。

我就那么盯着它看呀看呀,感觉自己都穿越到古代去了,想象着古人拿着这个酒杯在喝酒,那场面肯定特别有意思。

我就站在那儿,好像时间都停止了,周围的人走来走去我都没感觉,就一直沉浸在对这个酒杯的欣赏中。

我还忍不住伸出手,假装去拿那个酒杯,想着要是能拿起来把玩一下该多好呀,嘿嘿。

我在这个酒杯面前逗留了好久,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

后来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继续去看其他的展品。

但那个酒杯真的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古代的工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惊叹。

等我逛完整个特展馆,出来的时候还在回味那个酒杯呢。

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里面的每一件展品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和魅力,下次我一定还要再来,好好再感受感受这些珍贵的宝物带给我的震撼!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你是不是也想去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看看啦?哈哈!。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3篇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3篇

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3篇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篇1:孙欣杰南京博物馆位于中山门旁,远远望去,它古色古香。

当我迈进南京博物馆大门时,仿佛置身于五百年前。

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还未进入南京博物馆时,我的目光就被门前的石雕牢牢吸引住了,那一匹匹栩栩如生的石马微抬前蹄,从它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自由奔腾的渴望。

我抬头看了看珍藏着悠久历史文物的南京博物馆,不禁十分迫切地向往进去参观。

进门后,玉器馆、青铜馆、云锦馆、瓷器馆中精美的工艺品令我目不暇接,惊叹不已。

心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竟富有如此大的创造力,真令人难以置信。

我走进了金雕馆,一边走一边看,突然,我在一个名叫“金蝉玉叶〞的金雕前放慢了脚步。

这是一只形神毕肖、金光闪耀的蝉,栖息在碧绿的玉叶上。

被玉叶托举的金蝉侧身翘足、双翼略张、嘴巴微开,好象在奏鸣。

它那两颗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盯着远方,仿佛在寻找自己的伙伴。

我看着这只妙趣横生的金蝉,心想:原来古人也有这么一份“童趣〞啊。

如果没有那玻璃保护层,我早就伸手去摸摸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了。

走着走着,我的好奇心突然又被一个名叫“金兽〞的宝物吸引住了。

它就像一块磁铁,让我的目光无法从它的身上转移。

它曲腰团身,伏在地上,张牙露齿,神态警觉,眼睛炯炯有神。

我闭上眼睛,在想象中见它两眼射出寒光,吼声震天,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不仅仅刻画出了它的模样,而且还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它的灵魂!看着看着,我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在不知不觉中放慢了脚步,用心去细细地欣赏每一件工艺品。

时光在飞快地流逝,但我却浑然不觉,当我参观过所有的古物后深吸一口气,不由自主地赞叹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凭着自己的双手制造出了这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工艺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既然古人都能做出这么多精妙绝伦的工艺品,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我们要在未知的“海洋〞中不断求索,造福人类!参观南京博物馆作文篇2:早就听新闻说有着80年非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馆,如今焕然一新,再次对公众开放。

【叙事】游南京博物院 记一件事作文500字

【叙事】游南京博物院  记一件事作文500字

【叙事】游南京博物院记一件事作文500字我去年和家人一起游览了南京博物院。

尽管南京博物院是我第一次来,但它的名声早已经家喻户晓。

我是一个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所以这次参观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具意义的经历。

我们一家人早早地出发,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的大门口。

博物院外面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仿佛整个城市的人都涌来了。

进入博物院后,我们首先参观了历代文物展览厅。

展览厅的墙上展示着一幅幅历史画卷。

那里有古代的器物、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我看到了一块西周青铜器,以及汉代的陶俑。

这些文物虽然已经历了千年,但依然保持着它们的美丽和神奇,让人不由得感叹历史的悠久。

接着,我们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的藏书楼。

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古籍、字画和名人手迹。

我注意到一个展柜上有一本宋代的《红楼梦》手抄本。

我非常喜欢《红楼梦》,所以我走近一看,只见那个手抄本的字迹工整美丽,仿佛和原著一样。

我心里默默地发誓,我要好好学习汉字,将来也要写出这样漂亮的字。

最令我难忘的是参观抗日战争馆。

馆内陈列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和实物,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和拼搏。

我看到了一些老人在默默地流泪,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我默默地发誓,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结束后,我和家人一起在博物院的花园里散步。

花园里花草茂盛,小鸟欢快地歌唱着。

我感到内心非常平静和愉悦。

博物院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使我更加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这次游览南京博物院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旅程。

它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激发了我对历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南京博物院作文游记

南京博物院作文游记

南京博物院作文游记游南京博物院有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好朋友一起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南京博物院。

一到博物院门口,哇,那场面可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们排了好久的队才终于进去了。

一走进大厅,我就被那气势恢宏的建筑给震撼到了,心里想着:“这也太壮观了吧!”我们首先来到了历史馆,这里展示了江苏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变迁。

我走着走着,突然被一个奇怪的东西吸引住了。

那是一个陶俑,长得特别搞笑,它的脸圆圆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喊什么。

我忍不住笑出了声,对朋友说:“你看这个陶俑,怎么长得这么逗啊,像个表情包似的。

”朋友也笑着点点头,说:“确实挺好玩的。

”于是我们俩就站在那里盯着那个陶俑看了好久,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哈哈。

接着我们又逛了特展馆、数字馆等,每个馆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亮点。

在特展馆里,我看到了好多珍贵的文物,什么青花瓷啊、书画啊,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最后我们来到了民国馆,这里简直就像穿越回了民国时期。

街道两旁是各种复古的店铺和建筑,有照相馆、茶馆、理发店等等。

我们走进一家照相馆,看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民国服装和道具,于是就决定拍一组照片。

我选了一件旗袍,朋友选了一件中山装,我们穿上后在摄影师的指导下摆起了各种姿势。

哎呀呀,那个过程可真是有趣极了,我感觉自己就像变成了一个民国大小姐一样,哈哈。

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南京博物院。

这次的游览让我对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快乐和乐趣。

我想我还会再来的,南京博物院,等着我哦!这就是我的南京博物院游记,一个充满欢乐和惊喜的旅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博物院游记
距上次去南京博物院已有半年有余,今日回想,有些文物依旧历历在目,回想起来,仿佛自己就站在它们面前,不禁让人感慨古人工匠巧夺天工,手法精湛。

不过当时只看了一天,浏览文物众多,,不能一一详述,所以只好选几个印象深刻的写写。

记得当时去的时候南京博物院正在展出镇馆之宝之一的清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清乾隆官窑外蓝釉金彩如意云纹内牙雕粉彩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简称乾隆帝行围图转旋瓶,是乾隆官窑的新品佳作,也是一件与乾隆皇帝东巡行围有关,并充满怀旧之情的纪念性作品。

据说(展板上)转旋瓶结构奇巧,造型端庄,外装饰华美,内装饰精妙。

它的制作借鉴了珐琅、绘画、青铜、玉石、园林、牙雕、小木作、机械技巧等工艺手法,使转旋瓶富有时空变幻的艺术观赏效果,不过由于此物乃镇馆之宝,极为重要,所以这瓶离游客们相当远,当时正在下雨光线也暗,我只能远观而不能端其祥,实在可惜。

不过转念一想,这么重要的文物,如此保护也是应该的。

其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件正在展出的金缕玉衣,看简介规格最高的一件是第三代楚王刘戊死后下葬时用的,此金缕玉衣外观形状和人体几乎一样,从头到脚由头罩、上衣、裤子、手套和鞋五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600余片,编缀玉衣的金丝重约800克,据说古人认为死后穿着此衣可保持肉身不会腐烂,不过现在看来此乃无稽之谈,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效果呢。

这学期文物鉴赏课我主要学习了玉器,那就不得不说说南京博物院的玉器馆。

玉器馆按照时间线顺序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

“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早期墓葬里的的大堆玉璧陪葬品,早期的玉器大多如此,由于生产力水平受限,造型比较单一,也没有复杂的纹饰,仅能靠数量来显示墓主人的富贵身份。

再到后面,玉壁上面开始有了简单的纹饰,造型上也有了变化,开始出现玉玦,玉佩、玉环等。

尤其到了清代玉器更是登峰造级,纹饰造型极其复杂。

清代的翡翠东坡赤壁夜游插屏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长27.6厘米,高22.1厘米,厚1.15—1.2厘米。

由翡翠琢磨制成,正面琢刻描金人物山水图,利用黛、绿、青、白等色块,顺色巧设。

画面取材于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核舟记》中的苏东坡夜游赤壁场景。

《核舟记》我初中时曾经学习过,观看此翡翠插屏时,联想当时学过的《核舟记》,丝丝入扣,可见作者工艺精湛。

巧夺天工。

另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件玉蝉,1974年江苏省盱眙县东阳七号墓出土羊脂白玉,晶莹润泽。

器体扁薄,两眼外突,以汉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双翼,背面琢出腹部,线条流畅、简练,做工细致精巧,全长仅长4. 8厘米。

作者竟能在如此方寸之间雕刻一只栩栩如生的蝉,器体扁薄,两眼外突,以汉八刀子法在正面磋出双翼,背面琢出腹部,线条流畅、简练,做工细致精巧,不得不让人叹服。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玉器,为明代的金蝉玉叶,江苏省吴县市五峰山出土,此玉器与上一个不同,蝉的部分由纯金打造而成,惟妙惟肖,可见当时的冶金技术与金属雕刻技术也是十分出色的,它的玉器部分是他的叶子,叶子由玉雕刻而成,以构思奇特的方法,将一栩栩如生的金蝉,悠然自得地栖息在一洁白无暇的玉页上,金光玉耀,妙趣横生,不得不让人感慨古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后是一件玉冠型器,看介绍是良渚文化早期,高2厘米,上宽4.9厘米,
下宽4.6厘米,厚0.2厘米,1977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遗址出土,玉呈淡绿色,作扁平倒梯形,上端中部作半圆形,下端琢有一道浅凹槽,糟内对钻有三个等距小孔。

看起来很像是古人们用绳子穿过小孔然后把它戴在头上作为地位的象征,这也揭示了皇冠的进化之路。

南京博物院有“一院六馆”,由于本学期只学了玉器这一块,其他馆也只是看看,不能言语太多,顿时感觉学生还是才疏学浅,还要继续学习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