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实践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陵内。
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城市,南京博物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文物。
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博物院,并且获得了一个独特的实践体验。
本次报告将详细介绍我的参观经历、博物院的展览内容以及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在南京博物院的参观过程中,我首先被博物院的建筑魅力所吸引。
整个博物院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韵味,展现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博物馆外部的景观设计与内部的展陈内容相得益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进入博物院后,我被瞬间吸引到眼前的展品中。
南京博物院内展陈丰富多样,展示了多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
我首先参观了中国古陶瓷展区,这里陈列了大量的青瓷、白瓷、黑瓷等各类传统陶瓷作品。
每个展品都有专业的解说,让我对于陶瓷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参观了中国书画展区,欣赏到了众多经典的名家作品,如清代石涛的山水画和唐代颜真卿的草书。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追求。
除了传统文物展览外,南京博物院还开设了一些特别展览。
例如,我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和录音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和历史细节。
这个展览让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痛苦,也使我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
此外,博物院还举办了一些临时展览,涵盖了不同主题和艺术形式,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参观南京博物院的实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产生了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博物馆承担着保护、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责任。
通过展览和解说,博物馆向观众传递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内涵。
同时,博物馆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能够得以延续。
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应该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
参观南京博物院是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实践经历。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1000字高中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1000字高中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字高中篇1今天爸爸说有空,就带着我来到了位于中山东路号的南京博物院,不花一分钱,我们顺利的领到了一张门票,直接进馆。
爸爸说:“这是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博物院,翻新后再次对公众全面开放,感觉如今的它焕然一新了”。
我很期待的从大殿进入,先后走进了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等,虽然很累很累,但是收获很多很多。
最感兴趣的要算历史馆中反映江苏古代文明了。
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因为傍江临海,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称“鱼米之乡”。
大江、大河孕育了江苏古代文明。
通过见证历史发展的文物与标本,体会到江苏古代文明,体味传统、文化与艺术的魅力。
在历史的天空下,在民族馆里,我也寻找到老南京的风采。
里面有西餐厅、有花店、有当铺、饭店、杂货铺、茶楼、照相馆、邮局、火车站,还有一家交通银行等等,中华汽水,你保证也没有喝过吧,嘿嘿。
数字馆,它位于地下,它用了数字技术,呈现出了不同的效果,是一种新颖的展示手段。
但是这次去还有一个遗憾,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能够感受到院内的多个民族活动、传统的手工和各种的演出,下次再来体验吧。
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去了,希望你也去感受下。
这里真是一个可以获得知识,欣赏高雅艺术,更是一个文化的圣殿,休闲的空间。
南京博物馆参观活动感悟字高中篇2早就听新闻说有着80年不凡历史的南京博物馆,如今焕然一新,再次对公众开放。
我早就想去一睹为快了,但是因为平时学习比较紧张,一直没有去成。
利用寒假,我和妈妈去参观了南京博物馆。
一进大门便看见一副五颜六色的奔马图在博物院中央,显得格外耀眼。
现在的南京博物院总体分为六个馆:历史馆,艺术馆,数字馆,民国馆,非遗馆和特展馆。
展馆里的游客非常多,我的妈妈顺着人流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
其中,民国馆令我印象深刻。
它主要通过老南京街巷的情景再现,直观展示民国时期的市民生活。
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把当时的建筑场景真实还原,也让我们了解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
参观南京博物院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南京博物院社会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江苏省内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以其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而闻名于世。
为了增加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南京博物院参观。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人智慧的瑰宝。
以下是我对此次参观活动的全面总结和体会。
第一部分:南京博物院的背景介绍南京博物院是一座庄重而宏伟的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瑰宝,还展示了南京地区的历史发展。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在入口处,我们被高大的大理石门楣和宽阔的广场所吸引。
步入博物院,我们首先来到了大厅,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钟乳石造雕塑,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部分:参观展厅南京博物院的展厅归纳了丰富的文物和艺术品,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奇妙的历史之旅。
首先,我们进入了陶艺展厅,在那里我们欣赏到了中国古代陶瓷的精美。
其中,青瓷是陶艺的一大亮点,其细致的纹路和独特的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接着,我们参观了绘画展厅,这里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杰作。
从山水画到花鸟画,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才华。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书法展厅,欣赏到了中国古代书法的魅力。
每一幅作品都展示了古人的笔墨之精妙和对艺术的追求。
第三部分:重要文物的欣赏与学习在参观过程中,我特别留意了一些重要文物,并尽量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中,一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董其昌秋澜图》,这幅作品是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所创作的,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画面布局而闻名。
通过观看这幅作品,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和审美价值。
另外,博物馆还展示了一些有关南京历史的重要文物,比如《南京条约》等。
这些文物让我对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部分:体会与感悟参观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得到了增强。
在这座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看到了古人为了传承文明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星期天,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在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了文物工作者在文化保护一线的辛勤工作。
此次参观最令我难忘的是玉器馆、陶艺馆、瓷器馆和云锦馆。
玉器馆展出了总共六百余件精美玉器,有玉饰,也有宫廷传世的奢华玉件。
“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近代玉器,发扬传统,与世界文化融合”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丰富多彩的玉文化。
陶器馆展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的近一百件陶器珍品,馆中的陶器既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又有唐三彩这样的艺术品。
可以说中国古代陶艺既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又是一部艺术史。
瓷器馆展出了近六百件精选展品,青花瓷、五彩瓷、珐琅彩等展品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云锦因美若云霞而得名,它和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三大名锦。
云锦馆展出了一百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且放有一台大型的云锦提花织机现场为大家演示云锦的制作过程。
而云锦制作是目前我国唯一不能被机器取代的织造工艺,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一天仅能织出5-6厘米,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南京的云锦不仅仅是美若云霞,更是千百年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
当然,此次参观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令人惊叹的古代文物,还有那些为文物保护传承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在入口的宣传单上,我看到了南京博物院自行研制的文物保护设备:丝网一体机——为脆弱、残破的纸质文物进行加固;减压渗透加固仪——在真空室处理文物;整本图书脱酸设备等。
这些精密的仪器都是奋战在文物保护一线的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结晶。
在保护文物的实践中,江苏省创造性地打造了文物流动医院,由南京博物院对珍贵的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
文物流动医院在户外对大型石刻、建筑彩绘、大遗址等进行测绘并为保护规划设计,在小件文物方面,对陶瓷、青铜、木器纸张、纺织品等进行应急保护处理,还为多家博物馆进行了义务“巡诊”。
参观南京博物院

“参观南京博物院于浩瀚历史中感受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时间:2014年7月5日)学院:贝尔学院专业:理工科强化班*名:**学号:Q********天翻地覆,人间正道是沧桑;蓦然回首,我们已经走过一段曲折的历程,而将足迹深深镌印在历史的深层。
2014年7月5日,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中国第二大博物馆、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
从小我便对历史有很强的兴趣,喜欢史记,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如今恰逢这样的机会,便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了。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该建筑本身就是一件价值极高的艺术品,为仿辽代宫殿式,由著名建筑师徐敬直设计,经建筑大师梁思成修改,整个大殿雄伟壮观,是近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其结构部分按《营造法式》设计建造,细部和装饰兼采唐宋遗风,辉煌大方,非常吸引行人的目光。
中央博物院的建筑设计思想是力图体现中国早期的建筑风格,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区别于中山东路上其他几幢大屋顶的仿古建筑。
辽式建筑于10一12世纪在中国北方形成,它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变化。
主要表现为造型朴实雄浑,屋面坡度较平缓,立面上的柱子从中心往两边逐渐加高,使檐部缓缓翘起,减弱大屋顶的沉重感。
尤其是屋顶下简洁而粗壮有力的斗拱,主要是起结构受力作用,不像明清以来的建筑斗拱,装饰意味越来越浓,受力性能越来越弱。
中山东路的其他几幢仿古建筑,基本上属于仿明清风格。
博物院建筑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采用辽代的式样来建造博物院。
徐敬直的设计图原是仿清式建筑的,在梁思成、刘敦祯两位顾问的指导下,徐敬直和李惠伯两人重新设计了建筑图案。
总体布局强调深层次的对称轴线,主体建筑离中山东路主干道较远,前面留下宽敞的空间,做草坪、广场和绿化带,大殿前建有宽大的三层平台,这样设计,可以衬托主体建筑的雄伟高大。
大殿仿辽代蓟县独乐寺山门形式,其结构多按《营造法式》设计,某些细部和装修兼采唐宋遗存。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览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并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实践报告。
第一部分:博物院概况南京博物院创建于一九三三年,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院坐落在总面积达三十一万平方米的中山陵山脚下,占地面积约八万五千多平方米。
博物馆主要展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如古代青铜器、书画、陶瓷、玉器等。
馆内共有四个常设展厅,分别是中国古代金銮殿、中外雕塑园、中国古代绘画陈列殿和现代史陈列馆。
第二部分:参观体验本次参观南京博物院,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底蕴。
首先,当我进入中国古代绘画陈列殿时,眼前的壁画和古代绘画作品让我感到震撼。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追求,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绘画文化的发展历程。
随后,我参观了中国古代金銮殿,对于这座古老的建筑,我充满了好奇。
金銮殿内陈列着许多精美的文物,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古代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观察和学习,我对于古代青铜器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除了常设展厅外,我还参观了临时展览馆。
这次,正值一个关于中国古代瓷器展览,展览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古代瓷器,每一件都独具特色。
通过这次展览,我认识了不同朝代的瓷器风格和特点,并且对于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部分:学习收获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我不仅仅开阔了眼界,还收获了许多知识和体会。
首先,我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绘画、青铜器、瓷器等文物无不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创造力。
其次,我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人们了解历史、研究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解说,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领略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对于传统文化和国家历史有更全面的认识。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

参观南京博物院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一所位于南京市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了丰富多样的文物和艺术品,是了解中华文化历史的重要场所。
最近我有幸前往参观南京博物院,并对所见所闻进行了一份实践报告。
一、博物馆的外观南京博物院位于玄武湖畔,占地面积广阔,绿树环绕,气势恢弘。
入口处有一座巍峨高大的石牌楼,上刻着“南京博物院”四个大字,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主楼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使整个馆落成具有现代感。
身处其中,仿佛世界和过去的文明在眼前展开。
二、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南京博物院的陈列方式独具特色,采用了人文与艺术相结合的手法。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为不同的主题展览。
中国文物展厅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中华文物,如青铜器、瓷器、绘画等。
每一件文物都有详细的说明和历史背景,使人更好地了解其来历和意义。
艺术品展厅则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品,如书法、绘画、雕塑等。
这些艺术品以其独特的美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另外,还有专门的特殊展厅,展示了南京历史文化和重要人物的展览。
例如,有一间展厅专门介绍了南京的历史渊源,展示了城市的发展演变和重要事件。
三、博物馆的教育工作南京博物院不仅在陈列展览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还重视教育与普及工作。
博物馆设有专门的教育中心,组织讲座、讲解和学术研究等活动,使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展览和艺术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四、参观体会通过参观南京博物院,我不仅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领略到文物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我在这里不仅感叹于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对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文物的重要性和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物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只有将这些文物矗立于博物馆中,将其保存下来,才能使我们的后代继续传承和学习。
总之,参观南京博物院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参观南京博物院社会实践报告

参观南京博物院社会实践报告南京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为了增加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学校组织了一次参观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跟随导游了解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体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首先,我们参观了南京博物院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钟楼。
钟楼是属于明代建筑风格,高耸入云,宏伟壮观。
导游向我们讲解了钟楼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游览,我们终于爬到了钟楼的顶端。
站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物上,俯瞰整个南京市区,感受到了古城的独特魅力。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博物馆内部,参观了各个展厅。
博物馆陈列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逐步地为我们还原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们先参观了石器时代的文物展厅。
那里展示了大量的石器和史前文物,让我们对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随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商、周、秦、汉、唐等历史时期的文物展厅。
这些展厅展示了各个时期的生活用品、器物、艺术品等,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多样性。
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许多关于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知识。
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文物的珍贵性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我们了解到,文物的保护需要专业知识和精细的工作态度,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至关重要。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认识到了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并积极向身边的人传递了这方面的知识。
除了参观展厅外,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博物院的临时展览。
这次的展览主题是中国革命历史,展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解放的珍贵文物和图片。
这个展览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并对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敬意。
参观南京博物院的社会实践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不仅在知识上受益匪浅,还增强了辨别文物真伪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学习,也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激发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课内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程课内容,尤其是对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社会发展格局规划的理解,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内实践教学。
二、实践内容
课内实践的内容主要是参观南京市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产业园、生态园区等。
各任课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在统一的时间安排下灵活地开展课内实践活动。
推荐参观地点:
三、实践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相关纪律;
(2)务必注意财产、人身和饮食安全;
(3)加强组织纪律和时间观念,开展集体活动时不擅自单独行动,听从组长的安排;
(4)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要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5)每个学生要做到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实践活动;
四、实践步骤
步骤1:教师预先布置参观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前往;
步骤2:参观结束后,在规定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书,并上交任课教师;
步骤3:任课老师要批改报告书,记入平时成绩并择优留存;
附件1:参加实践活动学生名册
附件2:实践报告书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生实践报告书
实践主题:关于南京博物院的实践活动
所属课程:概论
院系专业:
组长:
学号:
指导教师
金陵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制
一、实践者基本情况
二、实践报告(不少于1000字)
关于南京博物院的实践报告
于2016年4月28日,我们动科院实践小队在秦老师的指导下,走向历史悠久的南京博物院做了一次实践活动。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是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全国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博物院占地13万余平方米,为“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另全院设“六所”的研究部门,即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代建筑研究所、陈列艺术研究所、非遗保护研究、古代艺术研究所。
截止2010年,南京博物院拥有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馆藏数量居中国前三,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和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珍品。
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所有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
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各有侧重:历史馆常设“江苏古代文明展”,全方位呈现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艺术馆按照艺术品的质地分类展陈馆藏珍品;特展馆重点打造一流水平的精品展览,包括引进的外展和以院藏珍品为主的主题展览;非遗馆通过动态方式展示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邀请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技艺;民国馆重点展示民国时期首都南京的社会生活风情;数字馆以网络科技和现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带给观众全新的古代文明体验。
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南京博物院每年还举办数十个临时展览,包括院藏文物专题展、其他省市的文物精品展、当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展以及国外有影响的文物及艺术品展等。
南京博物院始终履行“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立院宗旨,早在抗战时暂迁四川李庄期间就举办了“史前石器展览”等展览,1948年还与故宫博物院举办联合展览,观众达10万余人次。
新中国成立后的10余年间,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从猿到人”“中国历代陶瓷展”“社会发展史”“伟大的祖国古代艺术展览”“史前彩陶展览”“南唐二陵出土文物展览”“南京博物院的十年”等专题展览。
1960年代初期,以“江苏历史陈列”为基本陈列,该陈列以近3000件的考古学、民族学文物和历史文献为主要展品,展示江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史。
后经修改、补充、提高,1989年更新为“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将展示地区扩大到长江下
三、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