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
脑卒中患者褥疮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患者褥疮的研究进展标签:脑卒中;综合预防;护理;褥疮;危险因素脑卒中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
在我国,脑卒中已高居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脑卒中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后由于意识障碍、偏瘫、长期卧床、被动体位,褥疮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褥疮的发生率,美国住院患者为3%~6%,护理之家患者为3%~24%,住院老年患者为10%~25%,昏迷瘫痪患者为24%~48.5%,脊髓损伤患者为25%~58.5%[2]。
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3]。
褥疮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坏死可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和骨骼,造成严重感染,危及生命[4]。
脑卒中患者是褥疮的高危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护理工作在褥疮中日益受重视,笔者从护理角度出发,针对脑卒中患者褥疮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1危险因素1.1年龄与患者的体型褥疮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0岁以上患者较4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6~7倍,根据美国相关资料统计,71%的褥疮出现于70岁以上的老人[5]。
患者的体型过胖会导致体重增加,当患者体重大于75 kg时,致压力增加。
褥疮所受压力来自自身体重,患者的体重与褥疮受压程度成正比,而当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也易发生褥疮[6]。
1.2垂直性压力褥疮与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呈正相关,有资料显示,皮肤持续承压70 mm Hg(1 mm Hg=0.133 kPa)就可以发生不可逆的细胞变化[7]。
从褥疮发生的力学原因分析,持续性压力是引起褥疮的最主要原因,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越大,组织发生所需要时间越短,持续受压3~4 h就可以引起组织不可逆的坏死[8]。
临床上常给患者使用气垫床,也使用简易小水枕,减轻受压,取得了良好效果[9]。
1.3湿度与温度褥疮与局部的潮湿关系密切[10]。
压疮治疗护理新进展

压疮治疗护理新进展长期以来,压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从早期病理生理学角度的研究,到近年力学因素的研究,发展至最新的生物学技术的研究,逐步完善了压疮形成的机制,为压疮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标签:压疮;护理;进展压疮在临床上作为一项有意义的、涉及健康照顾为一体的领域又被再次提出[1]。
本人查阅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和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压疮治疗护理的新进展;以期为今后压疮的研究和临床护理得以启示。
现综述如下:1 压疮治疗的进展随着压疮机制的研究,压疮的护理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对压疮治疗的观念已发生了了根本性的转变。
1.1 压疮的外治外治方法多种多样。
荆洁等[2]使用碘伏加水胶体敷料局部治疗,并结合全身治疗的综合性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褥疮,该敷料提供了湿性的创面愈合环境愈合较快,换药时不痛,明显缩短护士的工作时间,细菌不能透过,减少换药次数,效果良好。
朱凌楠[3]使用调和龙血竭胶囊粉治疗III期压疮,有效地控制了感染的进一部发生,改善了局部的血供,创面改善速度明显,同时加上全身营养的调节,使压疮很快得到愈合。
另外,涂颖[4]利用短波紫外线联合利福平治疗老年褥疮,郭冬燕[5]利用多抗甲素外用治疗老年患者褥疮,林御贞等[6]利用莪术油涂抹创面治疗褥疮, 李玲等[7]利用氟哌酸粉外敷治疗褥疮, 胡洁莹[8]利用复方II号活血酊剂治疗II期褥疮等等,均取得满意效果。
1.2 缓解压力是压疮治疗的关键,治疗中需持续减压。
目前认为应避免使用橡皮圈,因其容易引起中央组织的血流量减少,不透气并妨碍汗液蒸发,特别是圈形垫子会使中央的组织血流量减少,不益于压疮的防治。
国外现多用明胶床垫、交替压力床垫和充水床垫等,国内多用价廉的海绵垫、糜子垫、气垫、充水床垫和聚硅酮床垫等。
座垫既有分散压力也有稳固的双重性能,是防治坐位压疮的有效工具;翻身床和程控按摩床的防治效果均较理想。
1.3 湿式愈合理论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认为,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
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

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中80%是老年人[1]。
脑卒中患者由于瘫痪肢体感受冷、热、硬、潮湿等物理因素的能力下降,不能感受到某些部位长时间受压加上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
因此容易发生压疮,压疮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做好腦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对于疾病预后的是非常关键的。
1压疮的预防1.1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5种参数评估、Anderson主次指标计分法、Braden评分法等[2]。
我科现用Braden 评分法,见表1。
评分标准:最高分23分,最低6分,15~18分低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极度危险。
对压疮高度危险者及时将风险告之患者及家属,发放压疮风险告知书,告之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在床尾插上”预防压疮”标识牌,警示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以增强安全意识。
1.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刺激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感觉障碍等导致大小便失禁、多汗易使皮肤感染而形成压疮,应及时给予留置导尿,保护皮肤及床单清洁,勤换洗。
但应注意:不应过度清洁皮肤,避免破坏皮肤自身的保护屏障,不主张使用爽身粉等吸水粉末物质,因易堵塞毛孔而对皮肤造成损害。
1.3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尽可能让患者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定时翻身,每2h变换体位一次,认真填写翻身卡,准确记录翻身时间、体位及皮肤情况。
谢士芳等[3]认为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后,翻身拍背可延长至1次/4h,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与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保证了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且周萍[4]等也主张对于急性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压疮的预防中,若营养良好,无低蛋白血症、全身皮肤完好,可采取每2.5h或3.0h或3.5h左右30。
如何护理脑卒中合并压疮的患者

如何护理脑卒中合并压疮的患者压疮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可通过表浅组织引起败血症等。
可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护理工作中应认真做好预防压疮的护理。
要预防压疮,就应当缓解受压部位的压力,其中最为方便、最简单、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翻身,根据病情一般间隔2~3小时翻身1次,更换体位,翻身时动作要轻柔,协助患者翻身前应吸痰或擦净口腔分泌物,翻身后要检查鼻饲管、导尿管、输液管是否脱出。
为了使压力能均匀分布于患者身体各个部位,可以用防压疮气垫,同时要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平整、无渣屑。
对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除了定时翻身,减少受压预防压疮外,还要做好皮肤的护理,首先是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用温水擦洗,特别是出汗较多者,每周擦澡1~2次,这样能减少身体表面的污染,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如果皮肤发红可用50%乙醇按摩3~5分钟。
对大便失禁者,每次便后要用软纸或棉布擦净,并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肛门周围皮肤,还可用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
压疮的严重程度分度。
I度压疮(淤血红肿期):局部皮肤各层均有急性炎症反应,伴有不规则、界限不清的软组织肿胀、硬结伴发热,这些改变仅限于表体,为可逆性。
Ⅱ度压疮(炎症浸润期):局部红肿浸润扩大,变硬甚至达皮下脂肪,皮肤为紫红色,常在表皮下有小水疱。
Ⅲ度压疮(浅层溃疡期):局部溃疡,组织周边部位红肿发硬,局部感染侵入皮下脂肪,有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IV度压疮(坏死溃疡期):肌肉有坏死,有的已露出骨骼,坏死的组织呈黑色,有异味。
根据上述压疮的不同程度,可采取相应的护理。
I度压疮:减轻受压,2小时翻身1次,用手掌按摩,但用力要轻,避免受压变红的软组织损伤。
Ⅱ度压疮:对未破小水疱要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让其自行吸收。
若有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涂以消毒液,用无菌纱布包扎。
Ⅲ~IV度压疮:先清洗换药,红外线照射。
也可用2.5%碘酒擦洗疮面,然后将庆大霉素(艮他霉素)药液涂于疮面上,盖上敷料。
关于脑卒中患者褥疮护理的新进展的综述

关于脑卒中患者褥疮护理的新进展的综述作者:刘陶萃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对脑卒中患者褥疮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预防和护理进行了分析,全面了解脑卒中患者褥疮的护理进展,为目前脑卒中褥疮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脑卒中;褥疮;护理1.前言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生存主要疾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点。
脑卒中患者会发生意识障碍、偏瘫等病症,因此需要长期卧床,导致了褥疮并发症的发生。
褥疮发生率,在美国,住院患者仅为3%-6%,护理之家的患者为3%-24%,其中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占25%-58.5%、老年患者占10%-25%、昏迷瘫痪得患者占24%-48.5%[1]。
褥疮的形成是由身体局部的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组织营养供给缺乏,从而导致患者的皮肤失去了正常的功能,引起组织破损及坏死。
褥疮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坏死可进一步发展至深层的组织,侵害患者肌肉、肌腱及骨骼,造成比较严重的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
随着人们对脑卒中患者褥疮的护理研究,推进了褥疮护理的发展,最新的护理进展如下。
2.脑卒中发生褥疮的主要影响因素2.1受身体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褥疮与体温变化、局部潮湿的关系比较密切。
人体的体温每上升1℃,组织代谢的需氧量便增加10%,当人体组织不间断受压,便会产生缺血,从而合并有体温升高而引起高代谢的需求,会增加褥疮易感的特性[3];而加温毯子和床垫的应用也增加了组织氧耗,提高了褥疮发生的危险性。
但是温度过低,会引起外周的血运不良,末梢血液的循环也会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受压的区域血供量减少,也易产生褥疮[4]。
脑卒中的患者均会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导致肺部的感染,使患者体温升高,意识发生障碍,会导致尿失禁。
而汗液与尿液对皮肤的浸渍,使皮肤潮湿,因此身体会粘贴在床垫上,增加一定的剪切力,易使受压的部位产生褥疮[5]。
2.2受患者年龄与体型的影响褥疮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呈现正相关,4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褥疮的机率是40岁以下的6-7 倍,据美国的相关资料显示,71%的褥疮都发生在70岁以上患者。
压疮护理新进展医学

压疮评估和分级
压疮评估
使用独特的评分工具来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和危险性。
客观分级
根据红肿程度、损伤深度和组织完整性对压疮进行分级。
新进展: 多学科协作
1
跨领域合作
医生、护士和营养师等多学科的合作能够提供全面性的压疮护理。
2
最佳实践分享
医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分享可以改善压疮护理的质量。
3
新技术整合
将最新的医疗技术整合到压疮护理中,提高效率和效果。
结论和展望
1 不断进步
医学的不断进步为压疮护理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机会。
2 关注病人
将病人放在压疮护理的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压疮护理新进展医学
压疮是体力不足或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了解压疮 的定义和影响对于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方法的新进展
预防压疮的策略
压疮的治疗方法
采取综合性方法,如规范皮肤护 理,减少压力,使用合适的垫子。
采用先进的敷料技术,如水凝胶 敷料和蛋白酶抑制剂,以促进伤 口愈合。
Hale Waihona Puke 新兴的治疗技术
脑卒中压疮患者的循证护理

缩短至 3m n内。大小便失禁者要随 时清洗和 更换 ,不 0i 可使 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 , 床铺应 保持清洁、
干燥 、平整、无碎屑 。
11 临床 资料 本组 2 . 8例 ,2 7例系 院外 带入 ,l例为 院 内不可避免发生 ,男 2 例 ,女 8 ,年龄 6  ̄9 0 例 8 2岁, 平均 8 0岁,2 8例压疮病例 共发生压疮 5 5她 压疮 的多 发部位为骶尾 部、髋 部和臀 部, 以I 、I 期 为主 。其 中 I I I
江苏盐城 市 中医院 ( 2 0 2 240 )
脑卒 中是 老年人常见病 、多发病 ,且 患者极易 发生 压 疮 ,压 疮 的 治 疗 是 护 理 工 作 的 难 点 ,它 不 仅 增 加 患 者 的痛苦和经济 负担 ,而且延缓疾病 的康复 。2 0 年 1 07 月 至 2 0 年 9月,我科 对 2 09 8例脑 卒中患者采用循证 护理 治疗压疮 ,取得满意 效果,现报告如下 :
伤 口,外加银离子敷料 。根据伤 口渗 液情况更换敷料 , 般是 2 天 更换 , ~3 直至坏死 组织从创面脱落 。② 肉芽
一
期 :一 旦坏死组织脱落 ,创面新鲜红润 ,渗液较少 时使 用溃疡糊 填充 ,渗液较 多时使用藻酸 盐填充 ,外贴 闭合 性敷料 ,促进 肉芽组 织生长 。根据伤 口渗液情况更换 敷 料 ,一般 2 d更换 1次 。③上皮形成期 :选 用康惠尔 ~4 透 明贴或溃疡 贴 , 敷料面积大 于病变面积 2 c , 5  ̄3 m 每 ~ 7 更换 1 。 期伤 口敷料外层 固定选用 欧尼 胶带“ 天 次 各 口”
脑梗塞 1 8例 ,脑 出血 1 例 。 0 1 方 法 通过 系统地查 阅有关 治疗 压疮 的文献资料 , . 2
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分析

脑卒中卧床患者压疮的护理分析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压疮研究现状的总结,探讨综合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实践与意义。
方法:用综合护理方法对30例压疮患者进行护理实践,综合分析评价。
结果:30例脑卒中卧床患者的压疮均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和康复治疗,改善了周身营养状态,抑制了细菌生长,促进了肉芽组织的再生,提高了压疮的治愈率。
标签:脑卒中;卧床;压疮;护理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 PU)简称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缺血低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称压力性溃疡(PU),以前一直称压疮,这一术语现在虽然仍在使用。
预防压疮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应经常对危重患者和长期卧床患者认真细致地护理。
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在护理领域仍是难题,在全球范围来看发病率与15 年前相比没有下降趋势,它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巨大的消耗医药资源,也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高低。
近年国际、国内对压疮概念、病因病理、预防、与力学的关系都进行了探讨,在我国也有了对压疮科学的系统和严谨的护理体系。
1998~2006年,我院康复中心采用综合的护理治疗方法,成功地护理了脑卒中卧床压疮患者3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例,年龄49~96岁,平均74.8岁;其中,尾骶骨压疮13例,髋部压疮9例,多发性压疮8例。
压疮面积最大12 cm×14 cm,最小1 cm×1.5 cm,其中,淤血红润期15例,炎症浸润期12例,溃疡期3例。
脑卒中伴发高血压22例,冠心病15例,截瘫2例,糖尿病5例,肝炎10例,低蛋白血症20例。
2 护理措施2.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2 运动疗法对卧床患者,应给予床上被动运动,卧位-半卧位-坐位-站立位-步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中80%是老年人[1]。
脑卒中患者由于瘫痪肢体感受冷、热、硬、潮湿等物理因素的能力下降,不能感受到某些部位长时间受压加上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
因此容易发生压疮,压疮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做好腦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对于疾病预后的是非常关键的。
1压疮的预防
1.1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5种参数评估、Anderson主次指标计分法、Braden评分法等[2]。
我科现用Braden 评分法,见表1。
评分标准:最高分23分,最低6分,15~18分低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极度危险。
对压疮高度危险者及时将风险告之患者及家属,发放压疮风险告知书,告之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在床尾插上”预防压疮”标识牌,警示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以增强安全意识。
1.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刺激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感觉障碍等导致大小便失禁、多汗易使皮肤感染而形成压疮,应及时给予留置导尿,保护皮肤及床单清洁,勤换洗。
但应注意:不应过度清洁皮肤,避免破坏皮肤自身的保护屏障,不主张使用爽身粉等吸水粉末物质,因易堵塞毛孔而对皮肤造成损害。
1.3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尽可能让患者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定时翻身,每2h变换体位一次,认真填写翻身卡,准确记录翻身时间、体位及皮肤情况。
谢士芳等[3]认为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后,翻身拍背可延长至1次/4h,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与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保证了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且周萍[4]等也主张对于急性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压疮的预防中,若营养良好,无低蛋白血症、全身皮肤完好,可采取每
2.5h或
3.0h或3.5h左右30。
侧卧位交替翻身若期间需要仰卧位则保持不超过2h。
1.4 减轻皮肤的摩擦按摩能使皮肤的温度上升、血管扩张、进而增加皮肤的血流量,因此一直用于预防和处理压疮,但现在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疮后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 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
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此时按摩会加重损伤[5]。
可在局部使用水垫,利用垫内液体的流动减轻局部的压力。
1.5加强营养指导高蛋白、高维生素、告之患者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具体指导如何进行营养搭配,摄入足量水分,进食有困难者,给予鼻饲或胃肠外营养。
1.6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因活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应积极给患者及家属做思想教育,同时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耐心教育患者采取多种方法来改变行为,普及压疮预防知识,减少压疮发生。
2压疮的护理
2.1创面的处理和保护压疮护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护理认为伤口愈合需要干燥环境,所以渗出液多时提倡使用烤灯,而现代护理认为创面应避免使用烤灯,因其使受伤周围皮肤缺水,可以造成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6],而湿性愈合可以使创面在密闭及半密闭性敷料下,保持湿润的环境及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坏死组织溶解,维持创面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降低感染机会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近期我科使用康惠尔泡沫敷料及水胶体敷料,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2.2中医中药应用黄芪注射液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的作用,新廣片具有保护创面,抗菌,止痒生血和活血的作用,复方七叶莲可免除清疮、换药包扎性程序,三黄乳香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作用[7]。
总之,预防压疮是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对患者的评价应贯穿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的全过程,在落实措施的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护理计划,以最有效的护理进入护理程序的下一轮循环。
对护理人员要求提高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压疮,提高医务人员对压疮问题的危害性的认识,注意知识更新。
参考文献:
[1]梁娟.循环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1):7-9.
[2]苏春燕.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J].护理研究,2005,19(9):7-9.
[3]谢士芳,王清,沈小芳.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后不同间隔时间翻身拍背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62.
[4]周萍,刘华华,黄胜燕,等.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合适翻身方案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23-24.
[5]傅代秀,应秀华.改良发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2):60-61.
[6]王俊英,李淑娟,蒋秋玲.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96-1597.
[7]敖小凤,曾志玲,蔡燕婷.压疮护理新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