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旅游者的个性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扩展阅读6-1】成熟人格六要素
1、自我意识的扩大; 2、和他人的密切联系; 3、情绪的安定; 4、具有对现实的知觉、技能; 5、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 6、统一的人生哲学。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义 二、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义 人格(Personality) :也称个性,是指构成 个体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反映了个 体差异性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外在的人格品质 ; (2)内在的人格特征 。
关键词
• 人格 气质 性格
导读
为什么不同的旅游者对不同的旅游活动会 有不同的态度和倾向?针对形形色色的旅游者, 如何提供优质服务让服务对象满意呢?其关键 在于“读懂”旅游者。只有充分把握了旅游者 的人格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供产品 与服务,提供令旅游者满意和舒心的服务,从 而赢得旅游者的认可。
(二)本我、自我、超我与旅游行为 根据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阐述, 使人们认识到在旅游行为中潜意识动机的重要 性。旅游者在决策及随后的旅游活动中,可能 会掩饰他们真实的旅游需要与动机,或者他们 自己也没有充分意识到选择某种旅游产品与服 务的真实的需要与动机。同时,弗洛伊德的观 点也暗示了自我可能会依赖于旅游产品与服务 的象征意义,以求在本我的需要与超我的禁止 之间达成妥协,从而作出旅游决策。 旅游产品与服务代表了旅游者某种真实的 目标,但是,如果这个目标是不能被超我或外 界接受,那么旅游者为了实现目标,就会不得 不接受一个替代的结果,即产品与服务的象征 意义。
父母自我形态、成人自我形态和儿童自我形态的表现
0
父母 自我 形态
语言表现
语调
非语言表现
皱眉头,指手 画脚,摇头, 惊愕的样子, 跺脚,两手叉 腰,搓手舍舍, 叹气,拍拍别 人的头,死板, 端坐军校考官 的样子 续表
旅游心理学课件 第六章 人格与旅游行为

三、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 P由于同情亲朋管教孩子 A用于解决难题,计划开支 C用于外出旅游、娱乐 用于旅游业的宣传,即吸引儿童自我 说服父母 自 我 打动成人自我( “儿童自我”动心,“家长 自我” 放心,“成人自我”觉得省心。 ) 四、提平行互补的人际交往方式 家长命令--儿童服从 儿童任性--家长抚慰 成人理智--成人理智 诱导成人理智式
过分强调激素的重要性,忽视了神经系统对人 气质的影响,这是其致命的缺陷。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 根据人体内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在人 身上所占比例不同而决定的。 胆汁质:热情果断 精力旺盛 情绪变化剧烈 抑制 较差 外向性明显 多血质:活泼好动 对事物敏感反应迅速 注意力 和兴趣容易转移 表现外向 (兴趣广泛但坚持 不了多久) 粘液质:安静稳重 反应缓慢(不迟钝)沉默寡 言 情绪不外露 内向性 (作决定需要较长时间 不太外露) 抑郁质:孤僻 多愁善感 易觉察别人觉察不到的 细节 内向性
享乐型 旅行者
梦想型 旅行者
经济型 旅行者
探险型 旅行者
担心型 旅行者
旅游者基本类型
二、生活形态与旅游行为 1.清静安宁的人 一般不喜欢旅游,要去的话幽 静的度假地是其首选 2.交际型的人 乐于到国外旅游,对异国文化感 兴趣 3.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娱乐是次要动机 把旅游当 作了解他人、了解他乡习俗和文化的良机 4.使用信用卡的人 活跃自由不怕花钱 敢买头等 客票 敢住豪华旅馆 在赊购旅游产品时也处之 坦然 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活动特性说
美国。巴斯。 婴儿 童年 成年 活动型:手脚乱动;闲坐不住;接受任务快、好 活动、不知倦、强烈的事业心 情绪型:经常哭闹;易激动、难相处;反应强度 大、喜怒无常 社交型:孤独时哭闹的凶;易受教育的影响;渴 望建立良好关系、善交际 冲动型:性急哭闹;坐立不安、注意分散;缺乏 抑制能力、行动不思索、讨厌。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导学案-旅游心理学》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旅游者的个性是影响其旅行体验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旅游规划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及其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二、目标1. 了解旅游者的个性特点;2. 掌握个性对旅游行为的影响;3. 提升对旅游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三、内容1. 旅游者的个性特点a. 冒险型:喜欢挑战和刺激,喜欢尝试新鲜事物;b. 安逸型:喜欢舒适和安稳,偏好传统的旅游方式;c. 社交型:喜欢结交新朋友,享受与他人互动的乐趣;d. 独立型:喜欢独自旅行,享受独处的时光;e. 精神型:注重旅行的内在意义和精神体验。
2. 个性对旅游行为的影响a. 冒险型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探险类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潜水等;b. 安逸型旅游者更愿意选择度假式的旅游方式,如度假村、温泉等;c. 社交型旅游者更注重旅行中的社交活动,喜欢参加旅游团体或结伴旅行;d. 独立型旅游者更注重个人的体验和独处时间,倾向于自由行或独自探索目的地;e. 精神型旅游者更注重旅行的内在意义和心灵体验,喜欢参加冥想、瑜伽等活动。
3. 提升对旅游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a. 根据旅游者的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定制服务;b. 善于倾听旅游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旅游计划和服务方案;c. 提供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和体验,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d. 增加旅游者参与感,鼓励旅游者参与旅游规划和活动安排。
四、实践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自己的旅游偏好和个性特点,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类型旅游者的行为和需求,总结旅游者的个性特点;3. 制定旅游计划: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和个性特点,制定一份个性化的旅游计划,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及其对旅游行为的影响,提升了对旅游者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第6章 旅游消费者个性与自我概念

03 由于对自我概念如此重视,个人会努力提升其自我概念
个人会通过消费某些产品或服务来维持或提升 06 理想的自我概念
自我一致性的内涵
产品 品牌形象
消费者 自我概念
关系 自我概念与 品牌形象
行为 寻找能改善或 维持自我概念 的产品及品牌
图6-1 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满意 实现理想 自我概念
1.消费者真实自我概念与产品形象一致性会对 消费者消费决策造成影响,如产品偏好、购买意愿、 产品的使用、拥有和忠诚度。
以性格倾向描述的人格特征
内向型人格
外向型人格
选择熟悉的旅游目的地
选择非旅游地区
喜欢旅游目的地的一般活动
喜欢在别人来到该地区前享受新奇经验和 发现的喜悦
选择晒日光浴和游乐场所,包括相当程度 无拘无束的休息
喜欢新的、不寻常的旅游场所
活动量小
活动量大
喜欢去能驱车前往的旅游点
喜欢坐飞机去旅游目的地喜欢源自规的住宿设备,如设备齐全的旅馆、 住宿设备只要包括一般或较好的旅馆和伙
社会的自我概念
理想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相关理论
自我心理学 存在现象学
社会心理学 其他理论
四、 自我一致性与旅游目的地选择
以生活形态描述的人格特征
自我一致性的 测量
自我一致性的 内涵
自我一致性理 论在旅游中的
应用
自我一致性的内涵
• 自我一致性是指将个体自我概念的心理结构与市场上欲购买产品的象征性价值联结
点击请替换文字内容
请替换文字内容,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 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 添加相关标题,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 的内容到此。
自我概念的定义和分类
第六章个性与旅游行为

个性与旅游行为
讲授要点:
个性是什么? 个性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个性的结构?
绪 论 个性与旅游行为
要点一:什么是个性?
问题思考:
个性的概念 个性的特性
个性的形成发展过程
绪 论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复杂的心理现象,最早来源于拉丁文的“面
具”一词,包涵两层意思: 第一,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 第二,一个人真实的自我。
心理学的流派
人格的划分
爱
外向型:关心“外在世界”,好运动、说话、社交,
热闹,自信、乐观,适应性强。
内向型:关注“内心世界”,爱思考,喜欢安静,内
省,不够自信,不善交友,对宗教、哲学易
感兴趣。
心理学的流派
人格的类型
思维外向型 思维内向型
情感外向型
情感内向型
感觉外向型
感觉内向型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三)交往形式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合理运用个性的三种状态。
A-A
A-P
P-C(顺个性与旅游行为
课堂讨论:
♫ ♫
情景:客人向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 要求:表现交往的和谐形式和冲突形式
个性与旅游行为
点评:
♫ 情景: 客人:你们的服务槽糕透了! ♫ 服务人员的回答: (1)既然这样你别来呀!又不是我让你来的! (2)你这是什么话!你会不会说话来着! (3)真抱歉,的确是我们做得不够好。
个性与旅游行为
二、PAC个性结构理论
又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最早见于加拿大学者柏恩 的著作《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
第六章 旅游者的个性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学时】4~6课时(每课时45分钟),安排1课时进行第五、六章单元测验【授课教材】《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李灿佳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气质和性格的概念2.了解气质和性格的类型二、能力目标:1.学生能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及语言表现判断他们的气质和性格类型2.学生能够根据旅游者的气质或性格特点,采用相应的接待技巧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职业的热爱情感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体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各类型气质、性格的表现2.教学难点:气质、性格特点的分析【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印制《气质自测问卷》给学生自测气质类型。
2.按每组6~8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组自定组名,自选组长。
3.布置前置作业(学习项目):1)分析急躁型(胆汁质)气质旅游者的日常表现及接待技巧。
2)分析活泼型(多血质)气质旅游者的日常表现及接待技巧。
3)分析稳重型(粘液质)气质旅游者的日常表现及接待技巧。
4)分析忧郁型(抑郁质)气质旅游者的日常表现及接待技巧。
3.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具体分工到每一名同学,在课前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并记录有关的讨论内容(可制作课件或编排角色扮演),准备在课堂上发言和展示。
<新课引入>问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相同的反应和行为呢?例如餐厅服务员不小心上错了菜,有的客人马上会大发雷霆,有的则会一笑置之……影响人们行为举止和情绪反应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讲授新课>板书(PPT课件):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第一节旅游者的气质一、气质的概述(一)气质的定义:气质是人心理行为的动力特征。
(二)四种气质说希波克拉底: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三)气质的特点1.气质的先天性2.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塑性3.气质的两重性<第一课时结束><第二课时>分组展示:前置作业1、2评价,学生填写评价表。
旅游者的个性 分析

五.人格心理特征与旅游行为
人格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 和行为,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一)气质 1.含义: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在行为
活动中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稳定的人格心理特 征,它主要表现在情感活动的速度、强度、变化 幅度以及隐性等方面。也能通过人的言语和行为 的动态特点表现出来。
(二)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其作用是 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 统一、和谐。以自我意识为核心。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健康的人格是自我的内在统一。 认识自我、愉快地接受自我、延伸自我 和创造自我是健康人格的四部曲。
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生物遗传因素(前提和基础)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 的不同而异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 作用和结果
粘液质
1 7 10 13 18 22 26 30 33 39 43 45 49 55 57
抑郁质
3 5 12 15 20 24 28 32 35 37 41 47 51 53 59
类型
特
气勃勃,争强好斗,做事果断, 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开朗,积极,坦率,刚强;容易感情用事, 任性,脾气暴躁,情绪不够稳定,表里如一。
性格内向、文静,家庭观念强,比较传统,有较高的 教养,爱整洁,对身体特别注意,生活条件优越,对 幽静的生活非常注重,一般选择气候宜人、环境优 美 、宁静、空气清新的地方,喜欢平静的旅游生活, 不喜欢冒险性的旅游活动。 性格外向,爱交际,比较活跃,充满自信,非常喜欢 旅游,希望自己有更多与别人相互接触的机会,喜欢 到陌生地去旅游,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爱结交一些新 朋友,联络老朋友。 多数为意志坚强的年轻人,敢于吃苦耐劳,旅游过程 中,不注重享受,也不苛求旅游服务条件,只追求旅 游活动中新鲜和刺激的感受。
旅游者的态度与个性

旅游者的态度与个性引言旅游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行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旅行不仅能够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还可以开拓思维,增长见识。
然而,旅游者的态度和个性对于旅行体验的质量和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旅游者的态度与个性对旅行体验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旅行者的态度和个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旅行体验。
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的态度对旅行体验至关重要。
态度是旅游者对旅行目的地、文化背景和旅行服务的看法和情感反应。
旅游者的态度通常分为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
积极态度积极态度是指旅游者对旅行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积极态度的旅游者通常会更加开放,愿意尝试新的事物和体验,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这种态度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旅行目的地的文化和人民,并与当地人建立更积极的互动和关系。
消极态度消极态度是指旅游者对旅行持有消极的看法和情感反应。
消极态度的旅游者往往对旅行目的地没有兴趣,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感到不耐烦。
这种态度会使他们错过很多旅行的乐趣,无法真正享受旅行带来的体验。
改善态度的建议为了改善旅游者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建议:1.积极思考: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看到事物的积极面。
不要过分关注问题和困难,而是试着寻找解决方案。
2.学习和尊重当地文化:了解和尊重旅行目的地的文化和习俗,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3.主动寻找新体验: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例如参加当地的传统活动或者尝试当地的美食。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
旅游者的个性旅游者的个性也对旅行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个性是指人的气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个性对旅行的决策、行为和享受有着直接的影响。
旅游者的个性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冒险者个性的旅游者喜欢寻求刺激和冒险的体验。
他们倾向于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旅行目的地和活动,例如登山、潜水、滑雪等。
他们喜欢尝试新的事物,追求充满激情和刺激的旅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贯穿着人的一生, 影响着人的一生。 正是人的个性倾向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 想、信念、世界观,指引着人生的方向、人生的 目标和人生的道路;正是人的个性特征中所包含 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影响着和决定着人 生的风貌、人生的事业和人生的命运。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 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 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 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个性对于一个人的活 动、生活具有直接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命运、 前途有直接的作用。
2、个体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实践 中,由于适应或改变客观世界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
3、个体的可塑性
个性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影响,因此,随着环境 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和实践活动的改变,旅游者的个性会发生 不同程度的变化。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三、影响个性的形成因素 1、遗传因素是个性形成的基础。 2、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1、觉得孩子很可怜。 2、觉得母亲在训练孩子。 3、觉得做母亲的不注重儿童教育。 4、小孩是个不听话的调皮鬼。
答案:
选择1:由你的选择看来,你很多愁善感,可是敢怒 而不敢言,而且是绝对反对暴力的,有时候你的朋 友很想推荐你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选择2:由你的选择看来:你是个"只要我喜欢有什 么不可以"的火爆分子,叛逆性强,像一颗不定时的 炸弹,其实你本性不坏,只要记住"忍"字头上一把 刀,忍一时之气,必能海阔天空。
选择3:由你的选择看来:你是大家公认的小绵羊、 好好先生,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发怒,但是一 旦爆发,就像决堤的洪流、怒吼的火山,一发不可 收拾。
选择4:由你的选择看来:你属于沉默寡言型,处事 小心,通常你喜欢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所以会被别 人误认为自以为是,所以要多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 三个得意门生都是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 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 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 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 有出息?
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 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 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 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人格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涵义,其说法有几十种。 例如:
拉皮勒认为“人格是个人经由社会化所获得的整体。”
艾森克说:“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实际 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个性,也称人格,来自拉丁文面具 (Persona)。面具是在戏台上扮演角 色所戴上的特殊脸谱,它表现剧中 人物的身份。
你属于哪种性格?
繁忙的街道,人群熙熙攘攘,独自闲 荡的你,漫无目的。街角处有一个很奇怪的 情景:一个污糟邋遢的孩童正手提一大堆行 李,行在前面的母亲却两手空空,非常潇洒。 那孩童边哭边叫,讨厌非常,而那母亲也 “面目可憎”。看罢,你满心感慨,你有什 么感想呢?
第六章 旅游者的个性
★ 个性概述 ★ 旅游者的个性与旅游行为
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巴比伦的占星士们就已 经在根据行星的位置来预测战争和自然灾害了, 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占星士们就依据这些 数据来解释性格并预测人们的未来。在一个科 学幼稚的时代,一个人出生的时候行星所处的 位置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命运,这种观 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奇怪的是,到现在,现 代天文学和行为科学已经表明这是迷信的无稽 之谈,可这种观点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卡特尔说:“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 给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行为, 是联系在一起的。”
米谢尔认为“人格是个人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 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 为有稳定的差别。”
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 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 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 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度、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 面的特点。 气质类型一般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 质、抑郁质
古代把性格与生理特征联系起来的 最有名的理论,是气质体液说——这种 学说认为:粘液过多的人冷静镇定;黄 胆过多的人性急易燥;多黑胆的人沉缅 于忧郁;血旺的人乐观自信。公元前五 世纪,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蒂创立 了以“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 质”分类的气质体液说。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心理学上的个性是指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 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以个体遗传素质为基础,以社会环 境为条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 发的特征 1、个体的差异性
每个人所具备的先天素质、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社会交往都是不 同的,因此造成了个体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心理活动和独特的 行为活动。
(1)家庭环境对个性的影响 (2)学校教育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文化对个性的影响
3、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的根本途径。
补充材料:大川竹二的分类
日本学者大川竹二根据血型把人的气质特征划分 为四种类型:
A型气质的人,内倾保守、温和、老实稳重、多 疑、怕羞、顺从、依赖他人、情感易冲动。
B型气质的人,外倾积极、感觉灵敏、镇静、不 怕羞、喜交往、好管闲事。
气质类型
典型特征
胆汁型 多血型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 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 急躁,果断。
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 浮躁,轻率。
AB型气质的人:兼有A、B型的特征。
O型气质的人,对己对人都是积极的,坚强、好 胜、霸道、不听指挥、喜欢指使别人,有胆识, 不愿吃亏。
第二节 旅游者的个性与旅游行为
一、旅游者的个性类型与旅游行为
1、以气质为分类依据的个性类型 气质是个性组成部分之一,它指的是个体稳
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