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光合作用相关曲线的面积计算
全面积法计算光谱面积

全面积法计算光谱面积
全面积法是一种计算光谱面积的方法,它通过将光谱曲线下的面积近似分解成多个小矩形或梯形的面积之和来计算。
以下是全面积法的步骤:
1.将光谱曲线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离散化,得到一系列的光
谱数据点。
2.使用数值积分方法(如梯形积分法或辛普森积分法)对每
个离散点上的光谱值进行积分。
对于矩形法,将每个离散
点的光谱值与横轴间隔做乘积;对于梯形法,将相邻两个
离散点的光谱值和横轴间隔做乘积,并除以2。
3.对所有积分的结果进行求和,即得到光谱曲线下的总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准确性和精度可能受到离散间隔的选择和数值积分方法的精度限制。
选择适当的数据点间隔和数值积分方法是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此外,全面积法仅适用于光谱曲线在所选范围内是连续的情况。
对于非连续或间断的光谱曲线,可能需要其他方法进行分段处理,再计算各段的面积并求和。
光合作用特殊曲线分析(新教材新高考)精讲课件

(2)当光照强
二、
模型 3.半叶法——测定光合作用有机物的产生量 实验原理:
例.某研究小组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将对称叶 22 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 质和能量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 h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 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速 率,其单位是mg/(dm2·h)。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 10 mg/L,白瓶
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
的光照条件下,24 小时后测定各组培养瓶中的氧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光照强度(klx)
0(黑暗) a b c d e
白瓶溶氧量(mg/L)
3
10 16 24 30 30
黑瓶溶氧量(mg/L)
(1)MA 表示 6 h 后叶片初始质量-呼吸作用有机物的消耗量;MB
表示 6 h 后___叶__片_初__始_质__量_____+_光__合__作_用__有_机__物__总_量__-呼吸作用有机物
的消耗量。
(2)若 M=MB-MA,则 M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曲线分析9-18

应用:
合理灌溉。
6.叶龄
应用措施:
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 摘除老叶、残叶。可降低其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OA段——幼叶。随幼叶的不断生长,叶面积增大,叶绿体增多,叶 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加。 AB段——壮叶。叶片面积、叶绿体和叶绿素都处于稳定状态,光合 速率稳定。 BC段——老叶。随叶龄的增加,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也随之下 降。
、 光照 。
(一定浓度)
试题中的词汇
氧气
总光合作用 产生
二氧化碳
有机物
同化、固定 制造的、产 生的 净光合作用 释放的 吸收的 测定的、积 累的 呼吸 黑暗中吸收 黑暗中产生 黑暗中消耗
5.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解题中的相关内容
1).搞清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 2).熟练掌握有关的方程式
3).搞清有机物生产量、消耗量、积累量的关系 ⑴有机物生产量: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⑵有机物消耗量:一段时间内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总量 ⑶有机物积累量(净合成量):一段时间内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细胞呼吸分解的有·h
C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净 光 合 速 率 呼 吸 速 率
0
CO2
B
光照强度
释 放 量
A
实 际 光 合 速 率 ( 总 值 )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实际值)-呼吸作用消耗值 如果图中曲线表示的是阳生植物,那么阴生植物的曲线 应当怎样? 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阳生植物
化学能 —— 热能 细胞呼吸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 各项生命活动
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气体变化
光合作用强度(速率)> 呼吸作用强度(速率) O2 (速率) 光合作用强度 (速率) < 光合作用强度 (速率) = 呼吸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 (速率) OA 2 CO2 B CO 2
《光合作用的计算》课件

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所有生物提供能量和物质 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平衡 光合作用可以固定土壤中的氮元素,有助于维持土壤肥力 光合作用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06 光合作用的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光合作用的机理和调控机制
计算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计算公式:光合作用速率=光合作用产物量/时间 光合作用产物量: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量 时间: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计算光合产物的量
光合作用公式:CO2 + H2O → C6H12O6 + O2 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 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速率与光能吸收量的比值 光合作用光能吸收量:单位时间内植物吸收的光能总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温度过低,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光合作用是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 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 低浓度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因
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 高浓度二氧化碳会抑制光合作用,因为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会导致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降低
水分可以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水分不足会导致光合作用受到 抑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05 光合作用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光合作用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改善环境质量
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光合作用可以吸收氮气,释放氮肥,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 光合作用可以吸收水分,释放水分,有助于改善水环境质量 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热量,释放热量,有助于改善气候环境质量
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的分析

有关光合作用(de)曲线图(de)分析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1)、纵坐标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是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de)判定方法:①如果CO2 吸收量出现负值,则纵坐标为光合净产量;②(光下)CO2 吸收量、O2释放量和葡萄糖积累量都表示光合净产量;③光合作用CO2 吸收量、光合作用O2释放量和葡萄糖制造量都表示光合总产量.因此本图纵坐标代表(de)是净光合作用强度.(2)、几个点、几个线段(de)生物学含义: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净光合强度为负值由此点获得(de)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de)绝对值.B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强度净为0.表现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此值为纵坐标(此点为光合作用饱和点)N点: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de)最低(de)光照强度.(先描述纵轴后横轴)AC段:在一定(de)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de)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加AB段:此时光照较弱,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仍为负值.此时呼吸作用产生(de)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释放CO2.BC段: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产生(de)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吸收CO2.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净光合作用强度已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强度不随光照强度(de)增加而增加.(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de)主要因素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de)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主要是其它因素了AC段:限制AC段光合作用强度(de)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CD段:限制CD段光合作用强度(de)因素主要是外因有:CO2浓度、温度等.内因有:酶、叶绿体色素、C5(4)、什么光照强度,植物能正常生长净光合作用强度> 0,植物才能正常生长.BC段(不包括b点)和C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白天光照强度大于B点,植物能正常生长.在一昼夜中,白天(de)光照强度需要满足白天(de)光合净产量 > 晚上(de)呼吸消耗量,植物才能正常生长.(5)、若该曲线是某阳生植物,那么阴生植物(de)相关曲线图如何为什么阴生植物(de)呼吸作用强度一般比阳生植物低,所以对应(de)A点一般上移.阴生植物叶绿素含量相对较多,且叶绿素a/叶绿素b(de)比值相对较小,叶绿素b(de)含量相对较多,在光照比较弱时,光合作用强度就达到最大,所以对应(de)C点左移.阴生植物在光照比较弱时,光合作用强度就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对应(de)B点左移.(6)、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e)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则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对应(de)A点、B点、N点分别如何移动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e)最适温度可知,温度由25℃上升到30℃时,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所以对应(de)A点下移.光照强度增强才能使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B点右移.由于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减小了,制造(de)有机物减少了,所需要(de)光能也应该减少,所以N点应该左移.(7).若实验时将光照由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则B点如何移动把白光改为蓝光(光照强度不变),相当于把其它颜色(de)光都替换为蓝光,植物全部能被吸收,则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但呼吸作用基本没有变,所以光照强度相对较弱时光合作用强度就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即b点左移,而A点不变.若把白光改为蓝光,过滤掉其它颜色(de)光(光照强度减弱),则光合作用效率减弱,对应b点右移.(8).若植物体缺Mg,则对应(de)了B点如何移动植物体缺Mg,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合作用效率减弱,但呼吸作用没有变,需要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才等于呼吸,所以B点右移(9)、A点、B点产生ATP(de)细胞结构是什么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de)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点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de)细胞结构是叶绿体基粒、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0)、处于A点、AB段、B点、BC段时,右图分别发生哪些过程A点:e f (前者是CO2 ,后者是O2)AB段:a b e f(a是CO2,b是O2)B点:a bBC段:a b c d(c是O2,d是CO2)(11)、C4植物光合作用(de)曲线怎么画在P点之前,不管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都随光照强度(de)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但达到各自(de)光饱和点后都不再增强,其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和CO2浓度.在Q点造成两曲线差异(de)原因主要是C4植物比C3植物光能利用率高,C3植物比C4植物更容易达到光饱和点.注意与CO2浓度对光合强度影响(de)区别:在同光照、较适宜、高浓度(de)CO2(de)情况下,C3植物(de)光合强度反而比C4植物高.(11)、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de)曲线怎么画开始时光合强度就不同,最后达到了相同,这说明与温度、CO2浓度没有关系,除了这两个因素和光强度外重复(de)因素只有光质,不同(de)光质影响光反应,因此最初光合强度就有差异,但随光强度(de)增强,最终都能达到光(de)饱和点.2.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1)曲线(一)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② CO2补偿点:A点,外界CO2浓度很低时,绿色植物叶不能利用外界(de)CO2制造有机物,只有当植物达到CO2补偿点后才利用外界(de)CO2合成有机物.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de)CO2浓度,即CO2饱和点,B点以后随着CO2浓度(de)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de)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③若CO 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 点B 点移动趋势如下:光照强度减弱,要达到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需较高浓度CO 2,故A 点右移.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而产生(de)[H]及ATP 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O 2(de)还原,故CO 2(de)固定减弱,所需CO 2浓度随之减少,B 点应左移.④若该曲线表示C 3植物,则C 4植物(de)A 、B 点移动趋势如下:由于C4植物能固定较低浓度(de)CO 2,故A 点左移,而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所需(de)CO 2浓度应降低,B 点左移,曲线如图示中(de)虚线.(2)曲线(二)a-b:CO 2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b-c:随CO 2(de)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c-d:CO 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d-e:CO 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3)曲线(三)由于C 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PEP 羧化酶,对CO 2(de)亲和力很强,可以把大气中含量很低(de)CO 2以C 4(de)形式固定下来,故C 4植物能利用较低(de)CO 2进行光合作用,CO 2(de)补偿点低,容易达到CO 2饱和点.而C 3植物(de)CO 2(de)补偿点高,不易达到CO 2饱和点.故在较低(de)CO 2浓度下(通常大气中(de)CO 2浓度很低,植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C 4比C 3植物(de)光合作用强度强(即P点之前).一般来说,C 4植物由于“CO 2泵”(de)存在,CO 2补偿点和CO 2饱和点均低于C 3植物.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它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中酶(de)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作用(de)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de)升高,光合速率随着增加,超过一定(de)温度,光合速率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因温度太高,酶(de)活性降低.此外温度过高,蒸腾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①若Ⅲ表示呼吸速率,则Ⅰ、Ⅱ分别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等于实际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②在一定(de)温度范围内,在正常(de)光照强度下,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de)进行.但提高温度也会促进呼吸作用.如左图所示.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de)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de)最适温度.在20℃左右,植物中有机物(de)净积累量最大.4.水或矿质元素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水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同时也是代谢(de)必须介质,缺少时会使光合速率下降.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de)组成成分,N是光合作用有关酶(de)组成成分,P是ATP(de)组成成分,缺少也会影响光合速率.5.叶龄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1随幼叶不断生长,叶面积不断增大,叶内叶绿体不断增多,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光合速率不断增加;○2壮叶时,叶面积、叶绿体都处于稳定状态,光合速率基本稳定;○3老叶时,随叶龄增加,叶内叶绿素被破坏,光合速率下降.5. 叶面指数对光合作用强度(de)影响OA段表明随叶面积(de)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de)饱和点,随叶面积(de)增大,光合作用不再增大,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在光补偿点以下.OB段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所以干物质(de)量不断降低,如BD段.E点表示光合作用实际量与呼吸量相等,干物质量积累为零.植物(de)叶面积指数不能超过D点,超过植物将入不敷出,无法生活下去.6.多因素对光合作用(de)影响从图中可以解读以下信息:(1)解读图一曲线可知:光照强度较弱时,光合作用合成量相同,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de)量均相等,当超过这一范围后,三条曲线增加(de)量就不相同,说明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和温度,即x1、x2、x3(de)差异是由于温度和CO2浓度影响了光合作用(de)暗反应所致.(2)图二,三条曲线开始不同,最后达到相同,这说明与温度、CO2浓度及光照强度均没有关系,除这些以外可重复(de)因素是光质,即y1、y2、y3(de)差异是由于光质影响了光合作用(de)光反应所致.(3)图三,三条曲线开始时不同,最后也不同,说明与CO2浓度、温度、光质均有关,这些因素导致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均不同所致.(4)图四,P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de)因素是温度,随温度(de)升高,其光合速率不断提浓度.Q点后酶(de)活高.Q点时是酶(de)最适温度,要提高光合速率,只有提高光强或CO2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其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曲线(de)拓展延伸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de)变化曲线图中,最典型(de)就是夏季(de)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如图1所示:1.曲线(de)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2.有关有机物情况(de)分析(见图2)(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3)消耗有机物时间段:og段;(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de)时间点:e点;(5)一昼夜有机物(de)积累量表示:Sp-SM-SN.3.在相对密闭(de)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de)变化曲线图 (见图3)(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de)有机物总量增加;(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de)有机物总量减少;(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de)有机物总量不变;(4)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4.在相对密闭(de)环境下,一昼夜O2含量(de)变化曲线图(见图4)(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de)有机物总量减少;(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de)有机物总量增加;(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de)有机物总量不变;(4)O2含量最高点为e点,O2含量最低点为c点.5.用线粒体和叶绿体表示两者关系图5中表示O2(de)是②③⑥;图中表示CO2(de)是①④⑤.6.植物叶片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变化曲线图(见图7)AB时间段:夜晚无光,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NADP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含量较高. BC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产生ATP和NADP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含量逐渐降低.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CO2进入减少,三碳化合物合成减少,含量最低.DE时间段:关闭(de)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含量增加.EF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NADPH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被还消耗(de)越来越少,含量逐渐增加.FG时间段:夜晚无光,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NADP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含量较高7.植物叶片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曲线图(见图8)AB时间段:夜晚无光,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NADP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较低.BC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产生ATP和NADP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CD时间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CO2进入减少,五碳化合物固定合成三碳化合物减少,含量最高.DE时间段:关闭(de)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五碳化合物含量减少.EF时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NADPH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成五碳化合物越来越少,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FG时间段:夜晚无光,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NADP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较低.。
光合作用相关曲线面积计算反馈练习

1
光合作用相关曲线面积计算反馈练习
1、下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 、S 、
S
所在部位的面积表示有关物质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S -S 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积累量 B. S +S 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总量
C. 若土壤中缺Mg ,则B 点右移,D 点左移
D. S +S 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2、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h 内CO 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单位:mg),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用CO 2的吸收量和CO 2的释放量表示。
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 ) A.在18时和6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假设该植物在24 h 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0 mg ·h -1,最大光合速率为85 mg ·h -1 C.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代数式可表示为A+C-B D.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时间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 5的含量下降
3、下图表示一株生长迅速的植物在24h 期间其CO 2的吸收净量及释放净量,试分析回答: (1)在 (时间),该植物既没有CO 2的净吸收,也没有CO 2的净释放。
(2)假设该植物在24h 期间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每小时的呼吸速率为 ,最高光合作用速率为 (用CO 2的量表示)。
(3)列出该植物在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的代数式(用CO 2吸收量表示) 。
(4)中午12时左右,与曲线最高点时期相比,该植物叶绿体内C 5的含量 (选填“减少”或“增加” ) 答案: 1、A 2、 D
3、(1)18∶00、6∶00 (2) 12mg/h 88mg/h (3) A 1+A 2-B (4) 增加。
光合作用(曲线图分析20130307)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曲线归类例1.(06年四川)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 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 2的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解析】本题考查的CO 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二者的变动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补偿点和最大光合作用强度。
本题涉及光合作用的CO 2浓度和光照强度两个基本条件。
假定光照强度降低,要达到补偿点a ,则需要更高的CO 2浓度,a 点应右移,A 、B 选项不正确;假定光照强度升高,CO 2利用率升高,要达到光补偿点a ,在CO 2浓度低一些的时候即可达到,a 点应左移,C 选项不正确,故D 项正确。
另外,光照强度升高,则需要更高浓度的CO 2才能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b 点应右移。
例2.右上图表示水稻光合作用强#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
曲线a 是在15°C 、C02浓度为0. 03%的环境中测定的结果,曲线b 是在B 点时改变某些条件后测定的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B点时刻,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都能产生NADPHB .A点与B点相比,A点时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速率较慢C. A点时刻,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CO2量可能多于叶绿体消耗的CO2量D. 曲线b与曲线a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B点以后改变了CO2浓度或温度例3.为探究不同条件对叶片中淀粉合成的影响,将某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然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平均分成8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
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有无淀粉,回答问题:(1)光照条件下,组5叶片通过__________作用产生淀粉:叶肉细胞释放出的氧气来自于___________的光解。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曲线分析

①图像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当超过一 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②应用分析:在农业生产上,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光 能利Leabharlann 率。多因子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曲线分析:P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其因子的不断加强,光 合速率不断提高。当到Q点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想提高光合 速率,可采取适当提高图示中的其他因子的方法。
(2)易忽略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O2浓度很低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当CO2浓度大于 某值时,光合作用才能进行。对于植物来说,也存在CO2的补偿点和饱和点,CO2浓度过大 时,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而影响到光合作用。
①原理分析: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生成。 ②图像分析:图1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而 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和B′点都表示CO2饱和点,两 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 ③应用分析:大气中的CO2浓度处于OA′段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可通 过“正其行,通其风”和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增加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温度
(2)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增加光合作用酶的活性,提高 光合速率,也可同时充入适量的CO2进一步提高光合速率,当温度适宜时,要适当提高光照强 度和CO2浓度以提高光合速率。
【易错警示】光合作用影响因素中的2个易忽略点
(1)易忽略温度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温度改变时,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均会受影响,但 主要影响暗反应,因为参与暗反应的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比参与光反应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登新一中 王雨花
一、学生困惑
曲线对应横坐标的每一段的净光合量、呼吸量、实际光合量
二、复习目标: 三、解决方法
明确光合作用相关曲线面积含义 1、曲线分析法:在坐标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含义(净光合量),进而推 出相关面积的含义 2、曲线平移法:平移后的曲线代表含义(实际光合量),进而推 出相关面积的含义
OB 呼吸作用 2S1 量 净光合作 —S1 用量 实际光合 量 S1
BD
S2-S1 S3
OD S2+S1
S3-S1 S3+ S2
S2+ S3S1
方法二:曲线平移法(从实际光合量开始入手)
二 氧 化 碳 吸 收 量 B S1 A
C
1、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2、图中曲线代表实际光合量。 3、某一段的实际光合量为曲线 与横坐标、纵坐标所围成面积
S3
D E 光照强度
0
S2
P
OB 呼吸作用 2S1 量 净光合作 —S1 用量 实际光合 量 S1
BD
S2-S1 S3
OD S2+S1
S3-S1 S2+ S3
S3+ S2S1
谢谢
二 氧 化 碳 吸 收 量
方法一:曲线分析法(从净光合作用量入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0 -5
B S1 A
S3
D E 光照强度
S2
P
1、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2、图中曲线代表净光合量。 3、某一段的净光合量为曲线与 横坐标、纵坐标所围成面积 4、图中横坐标以上面积都是正 值,横坐标以下是负值。表示 呼吸量时永远是正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