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光现象知识点全面总结

4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概念所有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分类天然光源太阳及其他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人造光源点燃的火把、油灯、手电筒、钠灯、汞灯、无影灯、LED灯等对光源的理解光源是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
有些物体本身不发光,但由于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发出的光,好像他们也在发光一样,不要误认为这些物体是光源,如月球、所有行星和反光的镜子,他们都不是光源。
规律总结:判断是不是光源的关键是看该物体自身能否发光。
不发光的物体一定不是光源,而有些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它们能反射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射出的光,好像他们也发光一样。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传播①空气、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质可以作为光传播的介质。
①探究光在介质中的传播现象分析总结打开激光笔,用喷雾器沿着激光射出的方向喷出水雾,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为了能看到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也可以沿着激光射出的方向喷射空气清新剂或点燃蚊香制造烟雾)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垂直摄入水槽的水中(在水中加入少许牛奶或墨水),观察激光束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用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束紧贴玻璃砖的毛玻璃面垂直射入玻璃中,在毛玻璃面贴一张白纸,观察激光束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的探究归纳: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③应用: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设计与进行实验:a、在玻璃槽中放一张白屏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配备四杯浓度不同的糖的水溶液,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玻璃槽中。
将一束激光沿白屏表面斜向下射入糖的水溶液,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c、再将激光斜射入同种均匀的糖的水溶液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分析论证:光斜射入非均匀的糖的水溶液中时,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弯曲,再均匀的糖的水溶液中光的传播路径仍是直的。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气稠密,越到高空越稀薄,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了,如图所示。
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习题】1.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影子小孔成像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四章 光现象4.1光的直线传播 (1)4.2光的反射 (11)4.3平面镜成像 (23)4.4 光的折射 (40)4.5光的色散 (55)4.1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光源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点燃的蜡烛)。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知识点三:光的传播速度: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105km/s ;2.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43c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32c ; 3.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
光年是长度单位。
重点难点解析一、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是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射击瞄准等。
二、重点记忆真空中的光速1.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108 m/s。
2.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4天文学中,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叫光年,所以光年是长度的单位。
对点例题解析知识点一:光源【例题1】(2020齐齐哈尔模拟)能够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现有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将所举例子中的光源进行分类,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______,分类依据是________。
【答案】发光,③⑧⑨,自然界中存在的光源,⑤⑥⑦,人为制造的。
【解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汇总与详解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漫反射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纸张、墙壁等;镜面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镜子,玻璃等。当平行光照射时,镜面反射是所有发射光线仍然是平行光,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向各个方向的都有。
☆光污染: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等反射太阳光,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滑的面镜叫平面镜。
☆平整的玻璃表面、平静的水面、梳妆台用的镜子等都可看成平面镜。
☆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2.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镜面反射:即物体的反射面是光滑的平面,光线平行反射,如镜子,平静的水面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如图()所示。
(2)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如图()所示。
☆小孔成像,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在传播的过程回原来的介质中的现
☆光的反射现象象,人们之所以能看,为物体反射的光线射的黑色物体,是因为U
我们眼睛,或者是此
时也需要应用到光路可逆性),并且它在处理光学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作用。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一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⑴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⑵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箭头表示方向。
⑶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⑷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大约是2.99792×108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⑸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进行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⑹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
1光年=9.460×1012Km⑺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上形成一片阴影的现象。
⑻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就形成了月食。
2、举例:月食现象的成因是()A太阳光从侧面照射到月球上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不是地球)挡住第二节:光的反射3、光的反射:⑴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⑵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①平行光入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反射光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②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现象叫漫反射。
③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第三节:平面镜成像:4、什么是像:像是相对于物而言,是物的形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5、实像和虚像:既能用眼睛观察,又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虚像6、对虚像的理解: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第4章 光现象【考点清单】

专题04 第4章光现象清单01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以及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是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等。
月亮(选填“是”或“不是”)不是光源。
(2)光源的分类①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等②光源: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霓虹灯、荧光棒、LED灯等。
2.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和(如下图所示),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注意:光线是一种物理模型,只是用来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情况,它实际是的。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物理模型法。
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的形成①原理:;②成因: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说的影子。
(2)日食、月食的形成①原理:;②成因:日食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图甲)。
月食是地球上的人看月球,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图乙)。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当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3)小孔成像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来自烛焰上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到了光屏的下部,来自烛焰下方的光通过小孔后就射向了上部。
这样,光屏上就出现了烛焰的像。
如下图所示。
结论:①小孔成像原理:。
②成像性质:倒立的大小不确定的实像。
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③影响成像大小的因素:与物体到小孔的以及光屏到小孔的有关。
④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形状。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③站队列成直线;④“一叶障目”;⑤“坐井观天”。
5.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c表示,c=2.99792×108m/s。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四章光现象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 34、应用及现象:2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1、光:它是由电磁场振荡产生,并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的电磁波。
2、干涉:是给定两个光源产生的两组相互作用的现象,用来研究波的性质和物体的尺寸。
3、衍射:是光线从狭缝中发散出去的现象,这是由光线的波动特性产生的。
4、折射:它是光折射,当光线穿过不同密度介质时,它会折射到其他介质中。
5、反射:它是光反射,当光线反弹到反射材料上时就会发生反射,发出反射光线。
6、拖尾:也称为斑点,是光在显微镜下由大量小点拼接组成的图形,用来观测和测量微小物体。
7、光谱:是由电磁波的频率分布形成的柱状图,可以通过它了解物体的颜色特性。
8、棱镜:棱镜由棱面组成,用来把直角入射的光线拆分成距离各异的光束,分析光谱。
9、望远镜:它使用反射镜来放大距离远的物体的图像,可以看到更远的天空中的天体。
10、自然光:它是来自太阳和恒星的光线,它提供了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量的信息,同时使空气活跃。
11、凝聚态光:它是一种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固态光,用于保护和传输光信号,还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能源。
12、偏振:它是一种把发射到介质中的垂直或水平型双极电磁波分成两
分,分别沿不同方向传播。
13、相对论:它是描述光在接近光速时的行为的理论,它证明了光的波性和粒子性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1、光直线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等
2、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注意: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成的是虚象
2、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
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
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2)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3)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
色光决定;(2)、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
2、紫外线: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
红外线主要应用在遥控器
紫外线主要应用在验钞机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