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共享空间的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分析——基于“985”高校图书馆实证研究

馆 ,具 有所调 查 的 7 个 构成要 素 ,但没 有将其 统一称
之为 L C 或 其 他 确 切 的名 称 。本 文认 为 L C 的建 设 应 以 功 能 内容 为 重 。并 不 一 定要 局 限 于 L C 这 一 名 称 ,只 要
达到了 L C 的功 能 与 服 务 效 果 即 可 视 为 建 成 了 学 习 共 享
体优化[ 3
从 中 国 高 校 图 书 馆 的 现 状 与 读 者 需 求 的 角 度 来 看 ,高 校 图 书馆 建 设 L C具 有一 定 的必 要 性 与可 行 性 。针 对 中
由此可见 .3 9 所 “ 9 8 5 ”高校图书馆在 L C的建设
情况 ,针对读 者 的现 实需求 ,不断拓展 创新 自身 的服 务 ,构建适合本馆的 L C,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服务 。
2 中国 高校 图书馆 L C建 设对 策
通过对 3 9 所 “ 9 8 5 ”高 校 图书 馆 L C建 设 现 状 的 调 查 可 知 。中 国 高校 图 书馆 在 L C 的 建设 方 面还 处 于起 步
空 间。
2 . 2 多方协 同合作 促进 学 习和研 究 高校 图书馆作 为高校 整体 的一部 分 ,需 要与 高校
1 . 2 与 时俱进 由传统 向现代 过 渡
’
各部 门协 同合 作 .使 用户在使 用 图书 馆 的过程 中不 会 因部 门划分而 出现学习过程 的分割, 从而促进学 习效果 最大化 ,这也是 L C建设 的 目的与需求所在 。我 国高校
馆 、浙江 大学图 书馆 ;建立有 信息共 享大厅 的为南 京
大 学 图 书 馆 与 山东 大 学 图 书馆 。另 外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的I C z 服 务模 式引 人注 目,即在 “ 信 息共享 空 间 I C ’
浅谈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

景 、 要 功 能 , 分 析 了 有 关 案 例 , 重 阐 述 了学 习共 享 空 间构 建 的 过 程 , 主 并 着 以期 为 大 学 图 书 馆 变 革 服 务 模 式 以应
对 挑 战 提 供 几 点启 示 。
关 键 词 : 学 图书 馆 ; 习共 享 空 间 ; 建 大 学 构
中图 分 类 号 : 5 G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3 3 X( 0 2 0 —0 8 —0 1 7 —1 1 2 1 ) 1 0 9 4
色 的 学 习共享 空 间 。 习共享 空 间 ( er igC m— 学 L a nn o mo s 简 称“ C” , 已 经成 为 西方 发 达 国家 大学 n, L )其
一
、
学 习共 享 空 间 的 内涵 及产 生 背 景
( ) 习 共 享 空 间 的 内 涵 一 学
L C从 本 质 上 说 , “ 校 图 书馆 为 适 应 学 校 是 高
l g i r re r x e in i g p o o n h n e .As a b a d n w e v c o e ,la n n o e e l a is a e e p r cn r f u d c a g s b e r n — e s r i em d l e r i g c m— m o s i a fe t e c u t r me s r fc ie o fo tn o l g i r re .Th sa tc e b i f n s n e f c i o n e — a u e o rs s c n r n i g c l e l a is v e b i r il re l y i t o u e h o c p i n, b c g o n f l a n n o n r d c s t e c n e to a k r u d o e r i g c mm o s i u c i n n l ss a d c s n , t f n t s a a y i n a e s o
高校图书馆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以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局部空间改造项目为例

专题058摘要: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升级。
说明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分析高校图书馆在时代发展下面临的变化,指出高校图书馆的转变方向。
同时,结合前人的经验以及时下的新技术,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与服务升级。
构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的方式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不再只是单纯的信息收藏、提供中心,而应在此基础上提供信息与学习的共享空间。
关键词: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改造项目 中图分类号:TU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2-0058-04Abstract:Construc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functions and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Explain the concep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Analyze the changes fac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development and point out the transformation dire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Combine the experience of predecessors and the new technology.Construc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near future ,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not only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roviding centers ,but also a place providing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Keywords: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mons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brary reconstruction project厦门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卢湘君厦门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黄海洋一、新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变化高校作为一个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地方,高密度的信息在这里共享交流。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探讨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探讨作者:林锦钊来源:《河北科技图苑》2015年第02期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面临严峻的考验,直接的表现就是文献借阅率和读者到馆量持续下降。
学习共享空间是近年从国外高校图书馆引进的图书馆新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已经在国外大学图书馆取得巨大成功,国内高校图书馆正竞相研究和推广,以应对读者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协同学习空间中图分类号: G258.6文献标识码:A1学习共享空间的由来及涵义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简称LC)源自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首先提出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简称LA)”,并经逐步拓展成为信息共享空间。
之后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用户需求的变迁,衍生发展出学习共享空间(LC),并成为目前最受高校图书馆界关注的一种读者个性化、协作化学习和知识创造过程的知识服务创新模式[1]。
国外对于学习共享空间的研究和实践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D.Beagle教授在2004年发表的《From information commons to learning commons》一文中,对学习共享空间的定义作了完整的阐述[2]。
目前国内图书馆界对于学习共享空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比较受业界认可的观点,来自任树怀、盛兴军的阐述:“LC是校园内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个引人入胜、充满活力与温馨、用高技术装备的学习场所”[3]。
“以实体和虚拟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配置促进个人及小组学习与研究的协作空间,把图书馆服务及环境带入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图书馆与校园内的教学、指导、写作、技术和咨询等不同机构或部门的共同合作,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信息技能和写作技巧,支持学生利用学术资源、交流经验和分享思想,促进学习、研究和知识创造”[3]。
郑学军.学习共享空间再造大学图书馆建筑新形态

学习共享空间再造大学图书馆建筑新形态——从中外的比较看学习共享空间发展郑学军(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摘要:从中外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比较分析看,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将兼顾学习、交流与合作,并从局部的空间再造影响今后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整体功能的强化与发挥。
在学习共享空间的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员和建筑师从软空间和硬空间方向起着不同的作用,最终是吸引人到达空间,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学习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建筑;建筑空间;比较研究分类号:G258.91从图书馆类型上看,公共图书馆更多适合发展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则趋向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这与大学的使命相关。
从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上看,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将兼顾学习、交流与合作,并从局部的空间再造影响今后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整体功能的强化与发挥,发展为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新形态:学习资源中心。
这可以从中外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比较中得到印证。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外的发展趋势将为国内构建学习共享空间提供未来建设的参照。
1.两种功能:学习与资源、交流与合作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是基于学习资源的集成和学习阅读环境的再造,国内建成的大学图书馆在空间再造过程中基本遵循这个路径。
但由于条件限制,特别是传统资源占据大量空间,无法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用于交流,所以国内没有更好地发挥学习共享空间的交流功能。
有观点认为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有可能走回到藏阅分离的资源空间组织模式,可以建立地区性的贮存场所,传统资源让位于数字资源,节省更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发挥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
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发源于信息共享空间模型,这种服务模型在信息素养教育和学习支持中非常有效[1],但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科研创新团队活动服务。
国外通过分析学习和科研共同体的创新活动,融合知识管理、合作和图书馆2.0理论,提出知识共享空间概念模型,改进沟通、合作和对话,其远景是重新定义共享空间的模式、功能和职责,为团队学习和共同体创新活动提供物理和虚拟的场所、提供互动式虚拟社区和合作软件与网络挖掘分析工具、提供跨学科的服务,培养合作和创新文化。
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策略及意义

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策略及意义【摘要】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策略及意义来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在背景介绍中指出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性,问题阐述部分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信息共享空间。
在详细讨论了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原则、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多元化信息资源整合方法、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手段以及提升用户体验的措施。
在结论中强调了信息共享空间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构建更加开放、多元化的信息共享空间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策略、多元化信息资源、学术交流、用户体验、未来发展、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资源中心,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习、研究、咨询等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图书馆空间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信息共享空间可以更好地整合和展示各种信息资源,提供更便捷、丰富的服务体验,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使用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和构建高效的信息共享空间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策略及意义,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问题阐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重要场所,在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情况下,面临着如何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问题。
传统的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信息共享的方式也需要重新思考和规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多元化的信息资源,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用户体验,成为高校图书馆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着信息资源碎片化、学术交流不畅、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传统的图书馆空间设计以书籍为中心,缺乏互动性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

贵图学苑2016年第4期·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会专栏·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中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肖琳(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贵州贵阳550002)〔摘要〕随着电子科技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逐渐替代去图书馆查阅实体书籍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流选择,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变图书馆发展方向及策略刻不容缓。
学习共享空间的应用是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应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学习共享空间这一发展模式的核心理念,同时研究了两所加拿大大学的成功经验,针对高校新馆建设中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及具体规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学习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Structuring of Study Sharing Space in Construction of theNew University LibraryXiao Lin(Library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2)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and network technology,information gaining from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replaced consultant from entity books in the library,which has become a main-stream.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trend of new time development,it is urgent to change development mode and strategy of libraries.Most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commonly come to a solution by resear-ches on the Study Sharing Space.This paper analyzes deeply the core values of sharing space development and studi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wo Canadian universities,which aims at learning the concept of Sharing Spa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and planning its own proposals.Key words:Study Sharing Space;University Library1学习共享空间简述当今社会随着电子科技,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普及,各类信息亟需快速传递,纸质资料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信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基础教育学习共享空间构建与实践——以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台世界2012·4月中旬□嘉兴学院图书馆王坚毅在分析学习共享空间的理念、特点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建筑中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实践,提出了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中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的总体构想及具体设计和实现要求。
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学习共享空间摘要关键词人们对图书馆的观念随着时代变化而进步,从藏书楼观念下的闭架式管理到以读者为中心的开放式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的观念;近年来,大学图书馆为了适应全球高等教育从“教学文化”向“学习文化”的转变,努力促进学生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和创新学习,有利于学生开展学术讨论和研究,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中心[1],又提出了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 ,简称LC )的观念。
每一次观念的转变和进步,都对图书馆大楼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前,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中充分考虑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习共享空间的主要内容新馆建设中怎样为构建LC 打好基础,或者说在新馆建设中如何设计和落实LC 的构想,这是需要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
近期,我走访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华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新建图书馆,了解这些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及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的一些想法与实践。
同时也访问了一些国外LC 实践较早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图书馆网站,浏览了这些大学图书馆LC 栏目,分析和归纳了它们LC 构建的主要因素和内容。
通过实地察看和网上浏览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大楼LC 的实践,我认为,各大学图书馆LC 的构建虽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但核心内容还是基本相同。
大学图书馆LC 的构建,都涉及校内各部门的协作、互联网络平台、馆舍空间、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专业咨询指导人员配备等。
由此,我认为LC 的构建内容可以从功能模块上划分为LC 的支撑平台、资源中心、协作学习和咨询指导中心等四个方面。
1.支撑平台。
LC 支撑平台为学习共享空间构建了坚实的基础,它由互联网络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技术服务、多媒体制作中心和自适应技术中心等构成。
互联网络是学习共享空间的基础,信息检索、协作学习、咨询指导等都要建立在互联网络基础之上。
虚拟学习社区为学生、老师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等提供交互平台,供学生、老师等在社区内交流、讨论、咨询、指导和互动。
技术服务和多媒体制作中心是通过图书馆、学校网络中心等部门的合作,提供方便、有效的现代技术支持,使大学生在LC 获得信息技术和优质的学习、研究配套服务。
自适应技术中心是图书馆为LC 提供的服务,使残疾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写作、研究和获得文献信息资料。
如Stauffer Queen ’sUniversity 自适应技术中心就为残疾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服务和技术帮助[2]。
2.资源中心。
学习资源中心是图书馆参与LC 建设的重要资本,是学习共享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文献资源中心、文献服务中心、教学资源中心、教学辅助工具和网络搜索引擎等组成。
文献资源和教学资源中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以满足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文献服务中心主要是通过文献传递等资源共享服务手段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网络搜索引擎为学生准备了自己通过互联网络搜索文献信息的工具;教学辅助工具是为了辅助教学而开发的计算机软件。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空间是学习共享空间的核心要素,LC 的“灵魂”。
各个大学图书馆除了设置专门的支持协作学习的“群组研究室”之外,实际上对协作学习的支持遍布于整个LC ,这就是开放的非正式的协作空间,如计算机工作站群、多功能报告厅、在线工具和咖啡屋等。
群组研究室的设立是为了更方便学生研讨的需要,多功能报告厅提供演讲的空间,书吧和咖啡屋则是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交流和互动,在线工具为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协同学习提供了支持。
4.咨询指导。
咨询指导是LC 区别与Information Commons 的重要依据,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给予全程帮助,促使学生在学习共享空间中创造性地学习;它由学术发展中心、写作中心、图书馆培训中心和参考咨询台等构成。
学术发展中心和参考咨询台,是由学科馆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参考咨询团队,能提供学术发展的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学术目标。
如Victoria University LC 就可以会见学习专家、参与学习技能课程、与同专业人士讨论,获得相关帮助和支持[3]。
写作中心,这是图书馆与学校其他学术支持部门的联合服务,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写作指导。
如Stauffer Queen ’s University LC 写作中心,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书面指导,以帮助学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开展有效的写作。
图书馆培训中心提供各种信息素养的培训,如一小时讲座、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等,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文献信息素养。
如Victoria University LC 开设了信息技能培训课程,并有培训评估栏目,对相关培训进行评价。
二、新馆建设中学习共享空间的构想及实现综观以上图书馆新馆建设,它们都努力实现LC 的构建目标,突出了亮点,主要内容由支撑平台、学习资源中心、协作学习空间和咨询指导四部分组成,满足了构建LC 的需求,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由此,我认为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中LC 构建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把大学图书馆融入教学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为学生创造更高、更好的教育学习环境。
总体构想是通过便捷可靠的网络环境和功能齐全的软硬件设备的支撑,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教学及教辅资源,设置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环境幽雅舒适的馆舍空间,配备专业齐全的专业咨询指导人员,培育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协作和创新[4]。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和实现。
1.以人为本、学生中心。
大学图书馆整个建筑应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这也是学习共享空间的精髓之一。
在考虑新馆LC 的构建时,特别强调给读者美的享受和身心放松的舒适感觉。
如图书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图书馆室内空间的精心布局等,形成视觉的盛宴,心灵的港湾。
如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馆舍四周绿地环69兰台世界2012·4月中旬………………………………………………………………………………………………………………………………………………………绕,小桥流水,有山有亭;室内环境宽敞、明亮、通透,绿色植物帘垂,四季常青,与宁静的阅读氛围呼应,与室外山光湖色融为一体,整个建筑充满了清新、典雅和宜人的气息。
这样的优美环境就容易吸引大学生到图书馆来,这也符合LC 构建温馨、舒适的学习空间的要求。
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引进“第三空间”的理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建舒适自然的生态环境[5],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教室和宿舍之外的“第三空间”,达到“净心”与“悦情”的“天人合一”境界。
2.协调配合、统建大楼。
LC 的构建要有图书馆与校园其他相关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调,特别是学校网络中心等现代技术部门的合作。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将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合并为图书情报中心大楼;美国加利福尼亚路德大学在1994年也将原来的6个独立的功能建筑(图书馆、电信中心、计算机中心、媒体中心、信息学院和多媒体教育中心)统一建成为“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中心[6]。
现在我国不少图书馆在新馆设计中,也包含了学校网络中心、档案馆等部门的用房。
如我校的图文信息大楼设计中就包括了图书馆、网络中心、校档案馆等部门。
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东华大学图书馆也都是图书馆与学校网络中心等部门的合建,统称为图文信息大楼。
3.协作学习、个性空间。
馆舍的实体空间配置中要设计足够的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学习、研究和知识创造需求的协同、开放和赏心悦目的各种用途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为学生协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要服务。
图书馆除了有全面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要有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和诚心周到的学习咨询;让大学生感到在图书馆里学习、作科学研究,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享受。
新馆内应设有计算机工作站群、休闲吧、研究室、多功能厅、休息区、展厅等,还应配备同声传译、影视播放等功能的报告厅。
如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努力形成“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知识超市”氛围,为读者创造宁静优雅的学习研究空间;考虑到构建LC 的需要,在馆舍空间配置上,安排较多的文化学术交流用房及读者活动空间;空间内空气质量、光照、温度、湿度都达到舒适宜人的理想程度。
4.现代技术、支撑平台。
馆舍的虚拟空间要配置快捷、稳定、高效的互联网络平台,重视以Web2.0为代表的虚拟学习社区、在线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配备足够的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化设备,把新馆建设成为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图书馆。
5.开放共享、动态发展。
现代社会是合作和信息共享时代,且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所以LC 的构建也是动态、开放、协作和共享式的,它必须随着读者需求的改变而变化,伴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图书馆面临着很多机遇与挑战;大学图书馆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常数是不确定性。
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必须适应大学生现实及未来的需求,能够展示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
LC 的构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图书馆的必由之路,学习共享空间必须要融入大学图书馆,在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中要努力实现LC 的构想。
参考文献[1]杨贵山.创新教育模式下的大学图书馆[J ].出版人,2011(4).[2]http://library.queensu.ca/learningcommons/.[3]/library/.[4]范艳芬.学习共享空间与我国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11(2).[5]高冀生.模数式图书馆之演变[J ].建筑学报,1997(5).[6]邱小红.试论我国新馆建设中的空间问题[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4).★本文系2010年嘉兴学院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编号:85151024。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郭红艳文章对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对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就高校图书档案如何更好发挥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服务功能展开深入探讨和分析。
高校图书服务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摘要关键词目前,我国各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追求特色经济,特别是在效率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影响下,各种新的经济发展思维被广泛接受,人们的思想意识得以更新。
一、区域特色经济建设和高校图书档案工作关系1.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对高校图书管理意识的影响。
区域特色经济对于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下,首先体现在对管理思想意识的影响。
第一,区域特色经济建设会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竞争意识。
我国当前的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本身就存在着竞争关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竞争意识更是影响到区域特色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也冲击了高校图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