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导学案
《酶的特性》 导学案

《酶的特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等特性。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了解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1、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三、学习难点1、控制实验变量,设计并实施实验。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酶的特性。
四、知识梳理(一)酶的高效性1、含义: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得多,通常是无机催化剂的 10^7 10^13 倍。
2、实例: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加热、FeCl₃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作用下分解加快。
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和卫生香的复燃情况,可以比较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实验过程:取 4 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 1、2、3、4。
向 1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
向 2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在 9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
向 3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滴入 2 滴 35%的FeCl₃溶液。
向 4 号试管中加入 2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滴入 2 滴 20%的肝脏研磨液。
观察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多少和卫生香的复燃情况。
实验结果:4 号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最快,卫生香复燃最剧烈;1 号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最慢,卫生香不复燃;2 号和3 号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介于 1 号和4 号之间。
实验结论:酶具有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二)酶的专一性1、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实例: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
实验原理: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
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通过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可以判断淀粉酶是否能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
实验过程: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 A、B。
高中生物 《必修一》导学案:第五章酶的特性.doc

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编制人:母祥龙审核人:李益春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高效性、专一性;(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科学的严谨性。
【学习重点】:酶的特性;【学习难点】:酶的作用条件。
【课前自主预习】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查阅知识超市的资料,完成以下内容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等。
酶有哪些特性?酶的活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
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催化剂的相同点:1、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及数量不变2、只能催化自然条件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3、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缩短化学反应平衡时间二、酶的特性与一般催化剂相比,酶具有以下特性:1、高效性一般而言酶的催化效率是其他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______________倍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二肽酶可以催化任何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的水解反应,但是不能催化多肽的水解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曲线图B、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A、温度B、PH值C、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图D、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图【课堂合作探究】使用说明: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
5.1酶的特性导学案

生物学科导学案课 题 酶的作用与本质 课 型新授 执笔人审核人级部审核学习时间第 周第 导学案教师寄语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学习目标1、 简述酶的特性,并对影响酶的特性的因素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描述。
2、 学会实验设计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预习案1.酶的定义:酶是 产生的,具有 的 ,其中绝大多数酶是 ,少数是 。
2.酶的特性 同无机催化相比较(1)酶具有 , 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 倍。
(2)酶具有 ,每种酶只能 。
(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 和 。
并且在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3.绘图:(1)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示意图 (2)酶活性受PH 影响示意图a .动物体内的酶最适宜温度在 ,最适宜PH 在 。
b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破坏 ,使酶永久失活。
在低温时,酶的活性很低,但是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还可以 。
二、课堂案 合作研讨(同桌、前后桌讨论共同解决)实验材料:新配制的唾液淀粉酶溶液,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氢氧化钠,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婓林试剂。
1.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酶具有专一性?(1)应该选择什么试剂进行试验?酶用 ,反应物用 。
(2)应该设置几组实验? ,是设置空白对照还是相互对照 。
(3)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
酶0活性温度酶0活性PH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应该选择什么试剂进行试验?酶用 ,反应物用 。
(2)至少应该设置几组实验? ,实验的条件应该是怎样设置的 。
(3)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
(4)描述实验过程: 3.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1)应该选择什么试剂进行试验?酶用 ,反应物用 ,有什么好处? (2)至少应该设置几组实验? ,实验的条件应该是怎样设置的 。
(3)如何检测实验结果? 。
(4)描述实验过程:三、巩固案1.人在发高烧时,常常食欲大减,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B.胃没有排空C.体温超过合适温度,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吃药使人没有了胃口 2.胃蛋白酶在进入小肠后就几乎没有了催化作用,主要原因是( ) A.pH 不适合 B.胃中已经起了消化作用,不能再起作用了C.被小肠中的物质包裹起来,所以起不到催化作用D.小肠中没有蛋白质可被消化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 至2.0,保存在37摄氏度的温水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麦芽酶、胃蛋白酶、多肽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四、学后反思:1号试管2号试管实 验 步 骤一加入2ml 溶液加入2 ml 溶液二 加入2滴 ,振荡,试管下半部浸入37℃左右的热水中,反应5min 三实验现象结论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高中生物《5.1酶的特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5.1酶的特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1、2 酶的特性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高效性、专一性;(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酶的特性;教学难点:酶的作用条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等。
二、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
1、酶有哪些特性?2、酶的活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三、讲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
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质量分数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1滴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Fe3+的相对数量:25万2、回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结论:氯化铁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是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结论: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而不能催化蛋白质分解。
结论: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四、演示实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1、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演示实验)。
结果分析: 。
2、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演示实验)。
结果分析: 。
记忆节节清:酶的特性高效性:如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说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分解淀粉。
《酶的特性》教案

《酶的特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能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难点:酶的作用机理、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酶的特性。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酶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和试剂。
3. 相关案例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酶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酶的概念:讲解酶的定义、酶的化学本质及酶的特点。
3. 探究酶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酶的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4.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讲解温度、pH、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6. 实验演示:进行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7.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6.1 酶的作用机理: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酶与底物的结合过程,解释酶如何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6.2 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变化,理解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6.3 酶活性与pH的关系: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pH值下酶活性的变化,理解酶活性与pH的关系。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7.1 酶的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酶浓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讨论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7.2 底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讨论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理解温度和酸碱度会影响酶的结构,从而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和酸碱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提高设计实验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科学思维----通过对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曲线分析,提高模型构建和应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1、尝试设计实验来探究温度和PH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2、体会实验中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酶的作用和本质,归纳出了酶的定义。
拥有一双发现“酶”的眼睛,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酶,强调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注意事项对温度的要求。
引导学生推测:温度对于洗衣粉里酶发挥它的作用是有影响的。
酶的应用如此广泛与酶的特性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来学习酶的特性。
【目标展示】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酶的特性。
2、尝试设计实验来探究温度和PH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
3、体会实验中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科学方法。
【目标达成】(一)酶具有高效性复习回顾:复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
说明: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的确具有高效性。
板书“酶具有高效性”。
进一步阐述酶高效性的意义。
教师引导总结:设计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等量原则注意自变量的设置单一变量原则因变量的预期及测量的方法对照原则无关变量的控制设计意图:为后面设计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二)酶具有专一性过度: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很广。
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
设问:酶能像无机催化剂一样,催化多种化学反应吗?探究一:一种酶是否可以催化多种反应学生阅读课本81页探究与实践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导学案,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课本中实验设计方案中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2.实验设计除了课本中给方案,你还能相处别的方案吗?3.在上述实验中,检测试剂斐林试剂可否换做碘液?设计意图:本节探究实践课时间有限,课本中这个实验探究的过程已经十分详细,无需让学生亲手动手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探究,通过图片演示出实验结论。
酶的特性导学案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酶的特性【学习目标】1.理解酶的特性。
2. 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实验设计进一步理解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温故知新】1、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2、酶的作用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3、从“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验中每一滴FeCl3溶液中Fe3+数量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数量的25万倍),你能得出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酶的特性1:【研讨一】酶的特性2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你还能举出化学课上学过的例子吗?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情景分析】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思考:(1)你能分析出该反应中哪个字母代表着酶,为什么?哪个字母代表着反应物(底物),哪个代表着产物?(2)该图反映了酶作为催化剂具有什么特性?(3)如果D分别代表着一种二糖,你认为它可能是蔗糖、麦芽糖还是乳糖?E、F又代表什么?如果D代表着二肽,则E、F代表什么?归纳:酶的特性2:。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或化学反应。
【研讨二】酶的特性3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是否也能如此呢?请你阅读课本8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酶活性高低可以用什么表示? 2.提出要探究的问题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分组方结论变蓝变蓝不变蓝现象1~2滴1~2滴1~2滴滴加碘液将相同温度的两支试管混合混合冰块沸水37℃温度处理将上述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用以下温度处理1ml1ml1ml淀粉酶2ml2ml2ml淀粉溶液321法步骤⑴.表格中每一行数据或操作分别属于哪种变量?可否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再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⑵.可否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的鉴定?为什么?⑶.可否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⑷.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⑸.完成曲线图反应速率温度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示意图⑹.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都很低,从酶的结构角度谈谈,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情况与温度过高情况相同。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

酶的特性-教案设计.doc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酶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酶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酶的活性;(2)通过实例分析酶的应用;(3)学会设计酶活性实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2)认识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酶的概念和作用;(2)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酶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酶活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酶的相关资料;(2)酶活性实验器材;(3)实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酶的相关知识;(2)分组准备实验;(3)查阅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什么是酶?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讲解酶的概念和作用:(1)讲解酶的定义;(2)讲解酶的作用机制。
3. 探究酶的特性:(1)分组实验:测定不同温度下酶活性;(2)数据分析:总结酶的温度特性;(3)讲解酶的温度、pH、酶浓度等影响因素。
4. 实例分析:(1)分析实例: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2)分析实例:酶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酶的概念、作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2. 强调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3.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了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运用酶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在课堂节奏控制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知识。
六、教学内容:1. 酶的分类:(1)蛋白质酶和RNA酶;(2)消化酶、代谢酶等;(3)举例说明酶的分类及应用。
2. 酶的命名与编号:(1)国际酶编号(ENZYME);(2)酶的命名规则;(3)举例说明酶的命名与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酶的特性
【学习目标】
1.理解酶的特性。
2. 通过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通过实验设计进一步理解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温故知新】
1、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2、酶的作用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
3、从“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验中每一滴FeCl3溶液中Fe3+数量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数量的25万倍),你能得出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点?
得出结论:酶的特性1:
【研讨一】酶的特性2
无机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范围比较广,例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水解,还能催化淀粉水解,你还能举出化学课上学过的例子吗?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性质呢?
【情景分析】下图表示某类酶作用的模型。
思考:
(1)你能分析出该反应中哪个字母代表着酶,为什么?哪个字母代表着反应物(底物),哪个代表着产物?
(2)该图反映了酶作为催化剂具有什么特性?
(3)如果D分别代表着一种二糖,你认为它可能是蔗糖、麦芽糖还是乳糖?E、F又代表什么?如果D代表着二肽,则E、F代表什么?
归纳:酶的特性2:。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或化学反应。
【研讨二】酶的特性3
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是否也能如此呢?请你阅读课本83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酶活性高低可以用什么表示? 2.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分组
方
结论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现象
1~2滴
1~2滴
1~2滴
滴加碘液
将相同温度的两支试管混合
混合
冰块
沸水
37℃
温度处理
将上述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
再分别用以下温度处理
1ml
1ml
1ml
淀粉酶
2ml
2ml
2ml
淀粉溶液
3
2
1
法
步
骤
⑴.表格中每一行数据或操作分别属于哪种变量?可否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再置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⑵.可否用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的鉴定?为什么?
⑶.可否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实验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
⑷.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⑸.完成曲线图
反
应
速
率
温度
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示意图
⑹.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化学反应速率都很低,从酶的结构角度谈谈,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情况与温度过高情况相同。
4.实验设计――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⑴.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试管、滴管、量筒等等
⑵.实验步骤:
①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3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并编号ABC。
②在A试管中加入一滴,在B管中加入一滴,在B管中加入一滴
振荡混合均匀后分别加两滴。
③观察三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⑶.实验结果: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BC试管中几乎没有气泡产生。
⑷.构建模型:根据实验结果完成曲线图
反
应
速
率
PH
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示意图
5.得出结论: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它需要适宜的。
6.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都相同吗?
【研讨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
1.请解释在A、B、C三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
2.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5摄氏度,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在原图中画出改变条件后后的曲线。
3.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在原图中画出改变条件后的曲线。
小结: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巩固提高】
1.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一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影响
2.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子分解成水和氧,相当于三价铁离子催化速度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
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A.高效性、稳定性B.高效性、专一性
C.多样性、稳定性D.多样性、专一性
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4.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各种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下图是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其变化反映了温度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据图回答:
(1)曲线中的AB段表明,酶在范围内,催化作用随温度的而。
(2)曲线中的B点表示酶作用的。
反应
速
率
A
B
C 反应物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