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素质与环境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


利 用 人 人 森林
利 用

利 用



1. 2.
?
2 ? 3
参考答案 1.我国人口逐渐增多 分) 我国人口逐渐增多;(1分 我国人口逐渐增多 森林逐渐减少。 分 森林逐渐减少。(1分) 2.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 2.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 我国应控制人口增长; 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 。(1分 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 分)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1分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分)
(2)、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D ) A、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B 、现代化进程快、资源短缺 C、人口众多 D、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牧业 (3) “碧水、蓝天、绿地”等环保措施的实施表( ) C A、科教兴国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B、发展经济,必须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 C、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必须协调统一 D、发展现代化工农业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恩 格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B ) A、我们不应该改造自然 B、人类与自然界要和谐共处 C、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没有影响 D、人类是自然界的天敌
1.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
种类
人均占有量 在世界平均 水平的比率 32% 24% 47% 32—64% 49% 29% 13%
耕地 淡水 煤炭 石油 铁矿 铜矿 森林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低碳排放”做些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低碳排放”做些什么?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为 低碳” (“低碳”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节的改变 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人口素质与环境

人口素质与环境

示范教案二(人口素质与环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人口素质的概念。

2. 了解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能力目标1. 结合实例,了解作为社会的人,其社会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主动的,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毁坏环境,其中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德育目标1. 树立进一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观念。

2. 让学生明确,只有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最终实现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将提高人口素质的观念逐步渗透入学生的心中,并付之实施,以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教学方法1. 利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地生产和生活中一至两个典型事例,具体说明人口文化素质和环境的影响。

2.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资料,增强直观感受认识,便于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具准备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新闻资料、图片影视资料,通过投影仪或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灵活的放映形式,扩大容量从多方面了解人口素质的高低对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过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从环境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制约作用,及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又学习了环境人口容量,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制约作用,那么,除此之外,人口素质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其实人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意义更为重大。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节内容:1.4 人口素质与环境(板书)一、人口素质的概念(板书)什么是人口素质?我是我们本节课内容中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概念)之一。

人口素质的概念定义为: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具体来看,人口素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人口素质的这三方面内容既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和相互制约,各自反映了人口素质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人口素质的整体。

《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课件

《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课件

可持续发展政策: 政府制定可持续 发展政策,推动 经济、社会、环 境协调发展,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
谐共生。
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 人口结构变化:分析年龄、性别、城乡等结构变化 人口素质提升:探讨教育、健康等方面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人口流动与迁移:分析人口流动与迁移的趋势及影响因素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内容1:资源政策
内容2:资源政策
内容3:资源政策
内容4:资源政策
环境保护政策: 政府制定了一系 列环境保护政策, 如污染防治、生 态保护、碳排放 减少等,以促进
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政策: 政府倡导资源节 约,推广节能、 节水、节地等措 施,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减少浪
费。
人口政策:政府 制定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促进人口与资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
资源管理:加强 资源管理,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污染: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 资源短缺:水资源、能源、矿产等资源短缺问题 生态破坏:森林砍伐、野生动植物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破坏问题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等气候变化问题
内容1:人口政策 内容3:环境政策
内容2:资源政策 内容4:对策实施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过多 导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 题
人口素质不高:人口素质不高 导致劳动力素质低下、创新能
力不足等问题
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分布不均 导致城乡差距、地区发展不平
衡等问题
资源短缺:水资 源、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等短缺
资源浪费:过度 开采、不合理利 用导致资源浪费
资源破坏: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 等问题严重
总结: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峻,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人口资源与环境

人口资源与环境
三、资源现状影响 四、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
开源、节流并举 利用科学技术 跨流域调配 立法工作
保护资源
我国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和对策
一、环境问题分类及实质
二、环境的现状(我国环境问题表现)
三、环境的现状影响 四、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2、针对环境问题,坚持的方针: 3、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
保护环境
考点37: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
三者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人口问题——核心问题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原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定义 遵循的三个原则
基本国策 目的 如何实施 例子
根据表格反映的问题,填写内容
调查资料反映的问题 问题产生原因
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②天晴朗说:“我们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环境为 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草花香说:“非常赞同,我们还要坚持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不毛之地说:“管他呢!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 无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材料一:第五次人口普查受 教育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
的一滴眼泪。这表明( B)
①我国淡水分布不平衡
②淡水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要倍加珍惜和节约
③过度开发资源将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
④解决资源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开发和节约并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6、这里是关于“保护环境”的模拟网上论坛,请你以“绿色卫士”为网名加
入论坛进行评判,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①碧水蓝天说:“我们既要
2、综合以上两则材料,说说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哪些?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到 “开源”与“节流”重要措施

人口素质与环境

人口素质与环境

示范教案二(人口素质与环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人口数量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些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1.利用一些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和综合,得出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2.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某一现象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德育目标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2.认识人口增长过快,给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变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决不是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

●教学方法1.运用相关图表,联系实际生活,从身边的一些变化或现象说起,了解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多举实例,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深化知识。

●教具准备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数字表格内容等制作出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并多准备一些新闻、报刊资料,及时将一些新的人口信息传输给学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再生产的一些基本内容。

了解了人口发展的概况,本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口的发展状况,我们仅从人口数量这一方面来学习第二节内容:1.2 人口数量与环境(板书)一、人口数量的变化(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板书)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这也是上节课所学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它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这部分内容在以后会详细学到)。

对于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从全球范围来看,迁移对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并不产生影响,最终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自然增长。

实际上,考察的地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越小。

《人口素质与环境》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

《人口素质与环境》PPT优秀课件1 人教版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4、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原生环境: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因素
次生环境: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
物理性环境污染 化学性环境污染 生物性的污染
物理性环境污染:微波污染和噪声污染
物理性环境污染:微波污染
人为的电磁波污染主要有①脉冲放电。如切断大功 率电流电路产生的火花放电,会伴随产生很强的电磁波。 ②功频交变电磁场。如大功率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附 近的电磁场。③射频电磁辐射。如无线电广播、电视、 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的辐射。 研究表明,电磁波的频率超过10万赫兹时,就会对 人体构成潜在威胁。由于它无色、无味、无形,它的危 害性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假如长期暴露在超过安全的辐 射剂量下,就会大面积杀伤(甚至杀死)人体细胞。电磁 波还会影响和破坏人体原有的电流和磁场,使人体原有 的电磁场发生变异,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导致生态平衡 出现紊乱,自主神经失调。
1,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 2、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世界卫生组织评出十大垃圾食品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1、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2 (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1、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2、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果脯) 1、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 2、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 1、含奶油极易引起肥胖 2、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4、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素质的影响 原生环境:指地形、气温、降水、土壤等自然因素
次生环境: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 共同之处: 都属于自然环境范畴,都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 分;原生环境是次生环境的基础;次生环境是在原 生环境基础上创造的人工环境。 不同之处: 人类干预程度不同,范围大小及其变化趋势不同对, 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存在差异。

《人口资源与环境》课件

《人口资源与环境》课件

为了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作,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机 制。通过给予生态保护和修复者一定 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提高其参与的积 极性和可持续性。同时,生态补偿机 制还可以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 市场化和社会化运作。
PART 05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 展
人口资源与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1 2
PART 03
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定义
指自然界中能提供人类利用,满 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要
素的总和。
自然资源分类
包括土地、水、森林、矿产等。
自然资源特点
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 等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资源利用方式
开采、利用、回收等。
资源保护措施
立法、执法、宣传教育等。
资源可持续利用
城乡结构问题
城乡人口比例失衡,城市 化进程加速,对城市基础 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带 来挑战。
人口素质问题
教育水平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 水平差异大,影响人口素 质的提升。
健康素质问题
健康状况不均衡,慢性病 、传染病等健康问题依然 存在,影响劳动力生产力 和生活质量。
道德素质问题
道德素质滑坡,社会风气 不良,影响社会稳定和和 谐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 求的能力。
资源短缺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短缺原因
01
过度开采、不合理利用、浪费等。
可持续发展概念
02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策略
03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
PART 04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类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扩大当然要带来更多的生产,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当然人口数量增长并非一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原因,但一定的适应环境发展的人口增长能使人口发展与环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辩证地看待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坚定走可持续发民的道路。

一、生态环境的关系(一)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作为一种生物物种,也与一切生物一样,首先必须适应条件,以保持自己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

因此,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属性,是生命活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不可能摆脱自然生态环境而存在。

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为了维持人类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人类总要以各种方式从自然中获得物质、能量及信息。

(二)人类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具体表现在人体物质构成与生物物质化学成份的相似性。

通过对所含物质成分与生物物质的比较,可以看出人与一切生物及自然生态环境发生学上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有诸多的适应性,而自然生态环境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自然条件。

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阳光、空气、淡水、森林、草原和江湖河海,以及生活在其中的野生动物和鱼类及其他水产品,等等。

它们不仅是人类出现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而且对至今还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二、人口数量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人口过剩、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代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

人口剧增,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也是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提高的三大障碍。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主要是指中国的发展尚未走出“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困境,中国人口的未来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

具体来说有这么几点:(一)人口继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化时起,就处于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素质
环境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次生环境 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噪声的危害
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对人体心理的影响 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电磁辐射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能使人体组织 温度升高,导致身体发生机能性障 碍和功能紊乱。如心跳、血压、血 象失调,损伤眼睛导致白内障。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1、不同素质人口的环境意识有哪些差异?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同在资源开发利 用中存在什么差异? 3、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环境观?消费观?
贵州织金氟中毒病区调查
织金县煤储量极为丰富,是百姓生活 的重要燃料。但煤的含氟量非常高。当 地秋收后,各种粮食作物经烘干后存放, 煤经燃烧后,氟含量85%会进入人体,每 燃烧一公斤煤,会吸入508.3毫克的氟, 达到正常人需求量的254倍。当地有些村 氟斑牙发病率达到99%,成人氟骨症患病 率达到77%。
人口素质与环境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人口素质与环境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高二年级(8)班
人口素质
环境
做宣传节水的志素
一位40岁的村民双腿成“X”型
刚满6岁的孩子双腿成了O型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微量 的氟能保护牙齿。但是,一旦人体摄入 过量的氟,会对牙齿、骨骼、中枢神经 等部位造成损害,轻度会产生氟牙病, 中毒严重的会导致氟骨病,产生弯腰驼 背、骨骼变形等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