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深基坑支护

合集下载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性状动态分析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性状动态分析

3、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和抗弯强度,能够有效地防止 渗漏和变形。同时,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然而,施工难度较大, 成本较高。
4、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通过在基坑边坡设置土钉,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该方案施工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一些较简单的地质条件。然而,土钉墙的 支护强度较低,对环境影响较大。
1、结构安全性:包括支护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指标,确保在施工期 间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变形。
2、土体稳定性:软土地区的土质松软,容易产生变形和滑坡等现象,因此需 要对土体的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
3、环境影响:深基坑施工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面沉降、地下 水流失等,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性状动态 分析
基本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在软土地 区,由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本次演示将着重 探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性状动态分析的重要性及方法,以期为相关 工程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承受的土压力较大,土体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支 护结构的安全性状至关重要。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以下几方面:
3、加强监测与预警:对深基坑支护体系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和隐患,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
结论本次演示通过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安全性状动态分析的研究,得出 了以下主要结论:
1、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安全性状动态分析至关重要,有助于及时掌握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状况,避免潜在风险和隐患。
基本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基坑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软土 地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尤为重要。型钢水泥土墙支护作为一 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式,对于保障软土地区深基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演示将围绕软土地区深基坑型钢水泥土墙支护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展开探 讨。

论述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论述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技术

3 结束语
质量管理是一个庞大 的系统工程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作为 其 中的一个子系统, 还有许多的地方亟待改善, 这需要社会各界
齐心合力共 同推进建筑工程项 目质量管理 。政府相关部 门需要
加 强质量宣传、 严格进行监督, 所有 的施工单位能够树立 良好的 质量意识 , 相关专家学者 引进 推广 国内外先进 的质量 管理理念 ,
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项 目施工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故对 施工组织设计质量 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组织设计
外还有施工过程 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
理中最重要 的环节, 相关人员应该高度重视 。 事后质量控制主要 内容包括 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 、对 已完成部分复检过程 中发现 的质量 问题采取切实有效 的措施进行解决 ,避免今后 出现与之
2 坚持“ . 5 事前、 事中、 事后” 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事前质量控制 的主要 内容 是对可 能影 响工程质量 的因素进 行分析 、 评估, 通过 相应 的措施手段将隐患 消灭在萌芽状态 。 并 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 内容 是人员 、 材料 以及机械的使用管理, 此
23 坚 持 以施工 组织设 计 为指导 .
施工技术
建材发展导向 2 1 年 o 01 5月
论述软出撼蔫 漂基坑支护 王穗韵 技术 謇 旺
张 为
摘 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就作者本 人多年来 的工作经验 , 简单阐述了些 自己的粗浅见解 , 望同行参考。 关键 词 : 软土地基 ; 支护设计 ; 工程施工


坑 开挖 面积 在 省 内名 列 前 茅 ,其 基 坑侧 壁 安全 等 级二 级 。 建筑
既然 坚 持 “ 治 结合 , 防 以防 为 主 ” 的质 量 管 理 原 则 , 么 需 要 那

浅谈软土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体会

浅谈软土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体会
粘 土、 淤泥 , 其 安全 , 所 以深 基 坑 支护 已成 为城 市建 设 中一 个 亟 盆 地 貌 。基坑 支护 主要 土 层旗 土 、 待 攻克 的课 题 。深 基坑 支护 设 计 采 用 的理 论 , 还 丧 土 主要 由粘 土 、 碎石组成, 未 固结 , 支护 主要 土
存在 着许 多不成 熟和 不 完善 之 处 , 必 须通 过 大 量 层 有 杂 填 土 、 粘土 、 淤泥, 其 中杂 填 土 主 要 由 粘 的 工 程 实践 信 息 来检 验 、 修正 , 所 以在 基 坑 支 护 土 、 碎石组成 , 未 固结 , 结构 松 散 ; 粘 土 为软 塑状
透水性差 , 固结时间不长。土层参数见表 1 :
表 1 土层 参数
层 号
l 2

土类 名 称
杂 填土 粘 性土
淤 泥
层厚 ( m)
1 . 4 0 3 . 6 0
4 . 0 O
重度( K N / m )
1 6 . 0 1 6 . 3
1 3 . 5
深基坑 支护过程 中时常会遇见的 问题及成 因, 最
终得 出几点 深基 坑 支护 的经验 及 体会 。
关键 词 : 软 土 深基 坑 动 态设计 信 息施 工
本场 地基 坑 支护 主要 土层 为 杂填 土 、 粘 土 和
淤泥 , 地 下 水位 较 高 , 软 土层 较厚 , 呈流 ~ 软 塑状 ,
过程 中必 须 牢 牢把握 “ 动 态设 计 , 信 息施 工” 的 原 态 , 具 高压 缩性 ; 淤 泥层 呈 软 一 流塑状 , 工程 性 能
则, 以提 高每 个深基 坑 工 程 的 安 全性 。本 文 通过 极 差 , 土层 构 造 较 为 特 殊 , 基 坑 支护 地 质 条 件 较 . 6米左 右 。 对 一 个 地 质 条 件 和 周 边 环 境 都 比 较 特 殊 的 深基 为恶 劣 。拟 建 场地地 下 水位 埋 深在 0 . 2本 深基坑 支护设计 采 用的典 型 土层参 数 坑 支护 实例 进 行 剖 析 , 阐述 在 特殊 性 软 土地 区作 1

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如何选择?

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如何选择?

在深基坑工程中,如果遇到软土或是砂卵石地层等地质条件,传统的边坡锚固无法满足边坡稳定要求,且成孔率低。

因此在面对众多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法的选择时,需要选择能够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的技术,下面就由小诺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一、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难点1、对于相邻的每个施工场地,其基础混凝土浇筑、挖土、打桩、及降水等工序,都会互相影响、互相束缚,从而增加协调工作的难度。

2、深基坑施工场地相对狭窄,而且施工周期较长,对于基坑顶的重物与降雨等,都会对深基坑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3、在软土地基中,深基坑开挖会导致较大沉降和位移,对市政设施、地下管线以及周围建筑物等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4、开挖深基坑的面积较大,有的宽度和长度高达数百米,增加了支撑系统的难度。

二、自钻式锚杆施工原理自钻式锚杆是利用表面带螺纹状的空心锚杆杆体作为锚杆成孔时的钻杆,在杆体端部联接钻头,用钻机将杆体打入地层,再通过杆体的中孔向地层注浆,使锚杆杆体外裹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体,沿杆体与周围土体接触,并形成一个锚固体,以群体起作用。

在土体发生变形的条件下通过与土体接触面上的粘结摩擦力,使锚杆被动受力,并主要通过受拉给土体以约束、加固或使其稳定。

锚杆的设置方向与土体可能发生的主拉应变方向大体一致,接近水平并向下呈不大的倾角。

三、自钻式锚杆施工优势1、施工效率高中空锚杆体既是钻杆,又是注浆管,同时也是土压力的承载体,集钻进、注浆、锚固为一体,施工的各个工序在一个过程中完成,节省施工时间,使用方便。

2、适用难于成孔的地层如软土层、比较松软的围岩,一般成孔较困难,即便成孔,也容易塌孔,在孔内难以穿入其他锚杆或锚索,而自钻式中空锚杆技术正好避免了常规方法的不足。

钻孔完成后,杆体留在孔内不用退出来,所以不怕塌孔,节省了穿进其他杆体的时间和降低了施工难度3、适应性强自钻式锚杆全杆体有螺纹,可在任何位置截断接长,并能任意切割和用套筒联连加长,自钻式锚杆所配套的特殊性能的各类专用钻头,可适用于各类地层。

某综合楼软土深基坑土钉支护施工

某综合楼软土深基坑土钉支护施工

浅谈某综合楼软土深基坑土钉支护施工关键词:深基坑土钉支护;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控制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市镇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房建工程普遍向高层或地下建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逐渐变得日趋重要。

如何在深基坑支护过程中有效的进行施工质量、进度和工程成本的控制成为基坑支护过程中的重点控制内容。

作为新型的支护方法,土钉喷锚支护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异军突起,该方法以成本低廉、工期短、施工方便及支护效果明显为特点,在短短数年里迅速普及祖国各地。

在某综合楼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现场情况对支护质量和安全提出的要求,通过经济可行性及技术可行性分析,该工程最终决定采用土钉支护的方法进行基坑支护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土钉支护技术规程进行质量全程控制,取得了预期的质量效果,有力的确保了基坑周边临近建筑的安全。

施工概况综合楼建筑面积3547.45m2,全框架结构,地上四层,地下一层。

其中地下室层高6.2m,施工前自然地坪标高-2.750m,基坑底部设计标高-8.050m,设计要求换填-8.050m~-10.050m标高范围内的被扰动土体,此时基坑深度将达到7.3m。

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本工程地处断陷盆地,属高原湖泊沉积地貌。

基坑从自然地坪以下2.5m~4.0m深度内为硬塑层;4.0m以下为软塑层;基坑底部为软塑淤泥质粘土,局部呈现流塑状。

基坑土质取样数据表明,土体天然孔隙比共14个土样超过1,其余亦接近1,同时,常年地下水位线标高为-3.500m,土体天然含水量较高,实属于软土深基坑。

现场测量,基坑以西8m即为河道,以北2.4m处为既有六层民用砖混住宅楼,以东7.25m处为七层框架结构的人潮大酒店。

基坑开挖后对上述临近建筑的安全威胁较大,这一特点决定了该工程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软土深基坑开挖时必须采取安全可行的支护措施,以此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三、支护方案可行性分析及方案确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确保基坑临近建筑物的安全为原则,同时确保该工程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综合楼软土深基坑支护初拟了两套方案,其一为钻孔护壁桩支护方案,其二为土钉支护方案。

软土地基深基坑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工法(2)

软土地基深基坑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工法(2)

软土地基深基坑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工法软土地基深基坑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工法一、前言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水分含量较高以及稳定性较差的地基。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地基往往会发生坍塌、沉陷和侧方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因此,针对软土地基的深基坑施工,以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工法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

二、工法特点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工法的主要特点包括:①支护结构稳定可靠,能够有效抵抗软土地基的侧方土压力;②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类型的软土地基;③施工周期短,节省施工时间和成本;④工法经验丰富,施工技术成熟可靠。

三、适应范围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工法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深基坑施工,特别适用于工程规模较大、基坑边界较长并且需要保护周边环境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双排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工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双排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锚索两者的组合使用,以抵抗软土地基的侧方土压力。

首先,进行双排桩的施工,将钢筋混凝土桩依次打入土层中,并在桩顶部分进行水平布置钢梁,形成刚性支撑结构。

接下来,通过预应力锚索将桩与基坑边界连接起来,使整体支撑体系更加稳定。

五、施工工艺1.基坑的测量与标高控制:通过测量和标高控制,确定基坑的开挖范围、坑底的高程和坑壁的斜度。

2.双排桩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双排桩的打桩工作。

先进行桩位的布置,然后采用振动锤或静压法逐桩打入地下,桩顶部分进行水平布置钢梁。

3.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在双排桩的桩体顶部进行预埋锚固管,并注浆灌注,形成锚固点。

然后,将预应力锚索锚固在桩体的锚固点上,并加以预应力,形成拉结系统。

4.基坑开挖与支护:按照双排桩的布置进行基坑开挖,同时使用支撑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防止坍塌及土体侧方移动。

5.基坑回填与桩身剪切:基坑回填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桩身部分可通过机械剪切器进行剪切,使其与回填土体融为一体。

六、劳动组织施工团队需要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操作员和劳动者等,负责施工工艺的规划、监管和操作工作,保证施工按照要求进行。

深基坑支护的方法

深基坑支护的方法

深基坑支护的方法深基坑支护是指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为了保护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基坑的稳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法。

一、土方开挖支护方法1.刚性支护法:刚性支护法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层,采用硬化方式将土壤体加固,以提供足够的抗侧力。

常见的刚性支护方法包括桩墙、悬臂墙、楼板支撑和封闭墙等。

- 桩墙:在基坑边缘挖掘一排或多排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围护墙,以抵抗土体的侧压力。

- 悬臂墙:在基坑边缘设置一排或多排截面较小的悬臂桩,用于支撑土体,以防止土体塌方。

- 楼板支撑:在基坑底部设置混凝土楼板,以支撑土体,避免基坑底部发生位移。

- 封闭墙:在基坑边缘挖掘一排或多排钢筋混凝土墙,形成封闭结构,以抵抗土体的侧压力。

2.软土交通平台法:软土交通平台法适用于软土地层,通过在基坑两边或四周增加软土交通平台,以减小土体的侧压力。

- 加压排水法:通过对软土进行加压和排水处理,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锚固支护法锚杆是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材料,其通过将钢管或钢筋混凝土锚杆埋设在地下,然后用浆液充填锚孔,在土体和锚杆之间形成黏结力,以增加土体的抗侧稳定性。

锚固支护法常见的类型包括锚杆支护、锚索支护和锚桩支护等。

- 锚杆支护:使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锚杆,将其埋设在土体内,并用浆液充填锚孔,形成黏结力,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 锚索支护:使用钢缆作为锚索,通过埋设锚孔和浇筑锚孔浆液,将锚索固定在土体中,以增加土体的抗侧稳定性。

- 锚桩支护:在基坑边缘挖掘一条或多条钢筋混凝土锚桩,将其埋设在土体内,并用浆液充填锚孔,以抵抗土体的侧压力。

三、挡土墙支护法挡土墙是一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常用于大型基坑或需要长期使用的基坑。

挡土墙可以分为开挖式挡土墙和边坡式挡土墙。

- 开挖式挡土墙:在基坑边缘先进行部分开挖,然后在开挖边缘设置混凝土挡土墙,以防止土体坍塌。

- 边坡式挡土墙:在基坑边缘挖掘一坡度较小的土坡,并用支护材料加固土坡,以防止土体塌方。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摘要:在软土地层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中,若施工稍有不慎,不仅危及基坑本身安全,还将会殃及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和各种地下设施,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探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软土地区的工程特性和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通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坑支护设计考虑的几个重点,以及支护设计方案,重点阐述了压灌桩围护结构与锚索的施工技术,可为今后的此类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重点;技术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在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

在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与发展。

所谓基坑工程,就是为了保护建筑基坑的开挖、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不被或少被破坏而采取的支档措施。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的施工中,因软土具有天然含水率高、低强度、高压缩性和弱透水性等特点,在该类地层中施工的锚索往往承载力较低,且徐变较大。

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技术是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建筑基坑整体加固保护作用。

基于此,下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图2 ab/bc区段设计剖面1 工程概况某工程设2层地下室,采用静压桩基础。

基坑开挖深度为5.8~8.5m。

基坑面积约为70000m2,基坑周长约为1038m。

2 基坑支护设计考虑的几个重点(1)基坑面积大,周边有市政道路和建筑物,施工安全是本工程重点。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5.8~8.5m,面积为70315m2,为一超大型深基坑,基坑四周有重要的地下管线和架空高压电线,东边有昌宏路市政主干道,西北角有中闸中心小学(目前沉降较大,已超规范限值,且采用天然基础)、某村(2~5层砖混结构,天然基础),基坑开挖必须有足够保护上述建(构)筑物安全的措施。

(2)坑底开挖面基本处于③2层泥炭质土。

③2层泥炭质土力学性质特别差,承载力低,孔隙大、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也高,对基坑、基础施工带来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土深基坑支护初探
摘要:软土深基坑支护受软土工程性质的影响,主要从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及其它因素方面进行控制基坑变形,保质完成基坑工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关键词:软土深基坑,基坑支护,基坑变形,设计控制,施工控制
abstract: the soft soil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oft soil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from design factors, construction factors, and other factors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the shelf life to complete the excavation, to avoid unnecessary losses.
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in soft soil foundation pit, pit deformation, design control, construction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v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软土,一般指外观以灰色为主,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 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

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淤泥质粘性土、粉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其压缩系数一般大于0. 5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20kpa。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大、强度低、透水性差、低透水性、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等特点。

深基坑,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
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的内容一般包括:(1) 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
(2) 支护结构设计;(3)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4) 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5) 施工现场量测与监控。

软土深基坑支护受软土工程性质的影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施工风险变大、难度提高。

施工中一旦出现工程事故,处理将十分困难,经济损失巨大。

因此, 必须在基坑施工前,从计算设计、方案优化、桩基施工、土方开挖和施工监测等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必须对每一环节进行有效监控,软土深基坑工程才能顺利完成。

在基坑工程中,基坑失稳是最主要的破坏原因,而在所有基坑失稳中,软土基坑失稳又占很大的比例。

软土深基坑失稳主要跟基坑系统变形有关。

那么非常有必要对软土深基坑支护进行优化,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基坑系统变形主要包括: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边地表沉降和坑内土体隆起。

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很多,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自然土质因素。

2、设计控制措施
软土基坑支护工程是土体与围护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变化系统。

有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

因此在工程设计时要把理论计算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但要进行定量计算,还要进行定性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施工。

(1) 灵活采用支护策略。

基坑施工应采用大基坑、小开挖,分层分块开挖,不同块处可以根据场地条件采用不同的围护方案。

(2)重视强支撑。

在基坑围护方案中,应重视强支撑,慎用钢结构支撑;钢构件在市场上基本是租赁的,几经周转后,钢构件易锈蚀,质量难以保证,同时施工现场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容易留下安全隐患。

(3) 支撑设计要预留一定的安全储备。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会碰到一些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构件应保证一定的安全储备,以免某个构件破坏,造成整个体系的破坏。

3、施工控制措施
软土基坑施工过程各种因素影响下,设计采用的土力学参数在各工况下的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多朝不利方向发展,因此软土基坑施工时,应有合理的挖土方案和完善的监测手段来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采用信息化施工是预防软土基坑失稳的有效措施。

(1)合理确定开挖施工的顺序, 严格按照规范的原则进行开挖。

在长条形的深基坑中, 必须按照一定长度分段开挖, 在每一段中
再分层, 每层分小段进行开挖和支撑, 随挖随撑, 并将每小段的
支撑施工时间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在不规则的大型地下室的基坑施工中, 可采用分层盆式开挖法, 在每一层先挖中间部分并安装
或浇注此范围的支撑, 然后将各根支撑两端的土堤分步、对称地挖除, 并立即安装或浇注其间顶住挡墙的部分支撑。

(2)注意基坑工程的时空效应。

重视时空效应规律不仅可以有效
地控制软土深基坑的变形, 而且如果能够严格施工工艺、及时支撑, 以调动未开挖土体的部分承载力, 配以必要的地基加固, 还可以
达到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3)保证相邻施工不互相干扰, 基坑周边无超载现象。

采取有效
的地下水处理措施, 做好排水、防渗工作, 雨季施工要注意及时排水和排水的方式。

(4)注重原型观测和信息化施工。

在基坑工程开工后, 对土体和
结构的位移、应力、土中孔隙水应力以及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的位移都要进行跟踪监测, 将定期监测得到的信息与原来的计算结
果相比较, 并反演计算参数, 根据反演参数重新分析计算, 必要
时适当修改设计或施工步骤, 然后继续施工和监测。

4、其它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加强基坑的监测工作。

通过加强检测,掌握地下水的情况及基坑的变形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变形预警机制。

做好事故预案制定和实施工作。

对于基坑坍塌,一般均会有较大变形作为前兆,在加强变形检测的基础上,如果发现变形加速,相关单位应及时按照预案做好处置措施。

如:
施工现场应该准备充足的机械设备与材料以防材料短缺或者设备
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发现有漏水事件的时候应该及时采取止水措施并查找源头进行截断处理,当地面或侧壁出现裂缝时应该尽快
用泥浆进行灌浆修补,防止地下水的渗透破坏,在施工过程中如监测到土体位移过大时,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等等。

[7]做好软土基坑周边的保护工作,防止基坑周边堆载而增大坑壁土体的剪应力和对支护结构的土压力,确保基坑安全。

5、结语
我国软土深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个体性、综合性、时空效应和环境效应。

软土深基坑工程中,设计是核心,监测是手段,施工是保证。

一个支护方案是否合理,决定着基坑工程的成败。

合理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且有利于工程施工。

只要我们积极推进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技术,加强监测力度,促进实测工作,就可避免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同时,通过计算理论的不断改进,施工工艺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我国软土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海鸿、杨小平. 基础工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 龚晓南. 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童树奇.某工程软土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 土工基础,
2007(10):31-33.
[4] 徐斌,姜玉钗.温州地区某软土基坑坍塌的工程实例分析[j].山西建筑,2009,35(9):132– 133.
[5] 谢宝堂. 浅谈软土基坑破坏机理[j].建材与装
饰,2007,9:145-147.
[6] 张保岩.软土基坑变形的施工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施工技术,2008,06:15-16.
[7] 陈宁.高层房屋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建筑工程. 2011,10(7):118-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