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550和8050制作的晶体管小功放电路图
8050和85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

8050和85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摘要:1.8050 和8550 单片机的概述2.低电平驱动12V 继电器电路的原理3.8050 和8550 单片机在低电平驱动12V 继电器电路中的应用4.结论正文:一、8050 和8550 单片机的概述8050 和8550 是两种常见的单片机,它们分别属于MCS-51 和MCS-52 系列。
这两种单片机都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可编程I/O 口,适用于各种自动化控制和嵌入式系统应用。
二、低电平驱动12V 继电器电路的原理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是一种利用单片机的某个I/O口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12V继电器开关的电路。
在这种电路中,单片机的I/O口需要连接到继电器的控制端,通常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当单片机的I/O口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会被触发,其常开触点会闭合,从而控制外部电路的通断。
三、8050 和8550 单片机在低电平驱动12V 继电器电路中的应用在低电平驱动12V 继电器电路中,8050 和8550 单片机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
具体来说,需要配置单片机的某个I/O 口为输出模式,并通过编写程序使该I/O 口输出低电平信号。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1.使用8050 单片机假设我们使用8050 单片机控制一个12V 继电器,其控制端为继电器的常开触点。
我们需要将8050 单片机的P1.0 端口配置为输出模式,并通过编写程序使该端口输出低电平信号。
具体实现如下:```ORG 00H ; 设置程序起始地址为00HMOV A, #00H ; 将立即数00H 赋值给寄存器AMOV P1, A ; 将寄存器A 的内容赋值给P1 端口```上述程序将使8050 单片机的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12V 继电器的开关。
2.使用8550 单片机类似地,我们可以使用8550 单片机控制一个12V 继电器。
假设我们使用8550 单片机的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信号,具体实现如下:```ORG 00H ; 设置程序起始地址为00HMOV A, #00H ; 将立即数00H 赋值给寄存器AMOV P1, A ; 将寄存器A 的内容赋值给P1 端口```上述程序将使8550 单片机的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12V 继电器的开关。
三极管 8550 和 8050 封装定义及参数

三极管8550 和8050 封装定义及参数
模拟技术&音响制2009-10-18 19:51:03 阅读1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8550是电子电路中常用到的小功率pnp型硅晶体三极管。
很多放大电路中都要用到他,下面是引脚资料介绍.
<三极管8550管脚图>
1.发射极
2.基极
3.集电极
8550参数: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40V
工作温度:-55℃to +150℃
和8050(NPN)相对
贴片smt封装的8550三极管引脚图及功能.
--------------------------------------------------------------
8050三极管参数:类型:开关型; 极性:NPN; 材料:硅; 最大集存器电流(A):0.5 A; 直流电增益:10 to 60; 功耗:625 mW; 最大集存器发射电(VCEO):25; 频率:150 KHz
8050引脚图
芯片尺寸:4 英寸(100mm)
芯片代码:C060AJ-00
芯片厚度:240±20μm
管芯尺寸:600×600μm 2
焊位尺寸:B 极130×150μm 2;E 极140×130μm 2电极金属:铝
背面金属:金
典型封装:S8050,H8050
极限值(Ta=25℃)(封装形式:TO-92)
Tstg——贮存温度-55~150℃
Tj——结温150℃
PC——集电极耗散功率1W
VCBO——集电极—基极电压40V
VCEO——集电极—发射极电压25V
VEBO——发射极—基极电压6V
IC——集电极电流1.2A。
8550和8050开关电路

8550和8050开关电路8550和8050是两种常用的晶体管型号,它们在电子开关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8550和8050晶体管的特性和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8550和8050晶体管都属于NPN型晶体管,具有三个引脚: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它们的外观相似,但电性能有所不同。
8550晶体管的参数如下:- 最大集电极电流(IC)为600mA;- 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为40V;- 最大功耗(PD)为625mW;- 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为40V;- 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BE)为5V。
8050晶体管的参数如下:- 最大集电极电流(IC)为700mA;- 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CEO)为25V;- 最大功耗(PD)为625mW;- 最大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为30V;- 最大集电极-发射极电压(VBE)为5V。
8550和8050晶体管广泛应用于开关电路中,常用于电压放大、电流放大和开关控制等功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8550晶体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1. 8550作为开关管:在开关电路中,8550可以作为开关管,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开关状态。
当给定基极电流时,8550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将遵循开关规律,从而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2. 8550作为电流放大器:8550晶体管还可用作电流放大器,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变化来放大输入信号。
其基极电流的变化将导致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并在负载电阻上产生对应的输出电压信号。
8050晶体管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1. 8050作为开关管:与8550类似,8050也可作为开关管使用。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8050晶体管可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
2. 8050作为电压放大器:8050晶体管也可用作电压放大器,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变化来放大输入信号。
其基极电流的变化将导致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并在负载电阻上产生对应的输出电压信号。
代换S8550 S8050三极管

代换S8550 S8050三极管8050 8550三极管有时在电路里做为对管来使用,也有的做单管应用。
在有些电路里对S8050放大倍数要求是很高的,不能随意替换,必需要用原参数管才能替换,否则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8050为NPN型三极管8550为PNP型三极管图片一TO92封装图片二贴片封装S8050 S8550参数:耗散功率0.625W(贴片:0.3W)集电极电流0.5A集电极--基极电压4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0.6V特征频率fT 最小150MHZ 典型值产家的目录没给出引脚排列为EBC或ECB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档贴片为L H档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L100-200 H200-3508050S 8550S参数:耗散功率0.625W(贴片:0.3W)集电极电流0.5A集电极--基极电压3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集电极-发射极饱和电压0.5V特征频率fT 最小150MHZ 典型值产家的目录没给出引脚排列为ECB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档贴片为L H档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E280-400 L100-200 H200-350关于C8050 C8550参数:耗散功率1W集电极电流1.5A集电极--基极电压4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 典型190MHZ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档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关于8050SS 8550SS参数:耗散功率: 1W(TA=25℃) 2W(TC=25℃)集电极电流1.5A集电极--基极电压4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 D3 共4档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 D3:300-400 引脚排列有EBC ECB两种关于SS8050 SS8550参数:耗散功率: 1W(TA=25℃) 2W(TC=25℃)集电极电流1.5A集电极--基极电压4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5V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 B C D 共3档放大倍数B:85-160 C:120-200 D:160-300引脚排列多为EBCUTC的S8050 S8550 引脚排列有EBC8050S 8550S 引脚排列有ECB这种管子很少见参数:耗散功率1W集电极电流0.7A集电极--基极电压30V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20V特征频率fT 最小100MHZ 典型产家的目录没给出放大倍数:按三极管后缀号分为C D E档C:120-200 D:160-300 E:280-400图一是这几种三极管的管脚排列图。
三极管8550和8050封装定义及参数

三极管8550和8050封装定义及参数三极管(Transistor)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半导体器件,它有多种不同的封装类型,其中8550和8050是两种常见的封装类型。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两种封装类型的定义和参数。
8550型三极管封装定义及参数:8550型三极管是一种NPN型晶体管,其封装类型采用TO-92封装。
TO-92是一种常见的小功率晶体管封装形式,它具有三个引脚用于连接电路。
以下是8550型三极管一些重要参数的介绍:1.电流增益(hFE):8550型三极管的电流增益是其一个重要参数,它代表了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之间的倍数关系。
其典型值通常在120至320之间,不同厂家的产品会有些差异。
2.最大集电电流(Ic):8550型三极管的最大集电电流是指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它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值。
一般而言,其最大集电电流在0.15A至0.625A之间。
3.最大耗散功率(Pd):8550型三极管的最大耗散功率是指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值。
一般而言,其最大耗散功率大约为0.625W。
8050型三极管封装定义及参数:8050型三极管是一种PNP型晶体管,其封装类型同样采用TO-92封装。
以下是8050型三极管一些重要参数的介绍:1.电流增益(hFE):8050型三极管的电流增益一般在120至320之间,不同厂家的产品会有些差异。
2.最大集电电流(Ic):8050型三极管的最大集电电流一般在0.15A 至0.625A之间。
3.最大耗散功率(Pd):8050型三极管的最大耗散功率大约为0.625W。
总结:8550和8050型三极管都是常见的TO-92封装类型,它们在尺寸和引脚连接方面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8550是NPN型三极管,而8050是PNP型三极管,这意味着它们在电流流动方向上存在差异。
8550和8050型三极管的重要参数包括电流增益、最大集电电流和最大耗散功率。
这些参数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三极管至关重要,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8050和85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

8050和85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原创版】目录1.8050 和 8550 单片机的概述2.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的原理3.8050 和 8550 单片机在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中的应用4.实例电路介绍5.注意事项正文一、8050 和 8550 单片机的概述8050 和 8550 是两种常见的单片机,它们分别属于 MCS-51 和MCS-52 系列。
这两种单片机都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可编程 I/O 口,适用于各种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系统中。
二、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的原理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是一种利用单片机的某个I/O口输出低电平信号,从而控制12V继电器开关的电路。
在这种电路中,单片机的I/O 口需要能够输出低于12V的电压,以使继电器正常工作。
三、8050 和 8550 单片机在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中的应用在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中,8050 和 8550 单片机可以通过编程设置某个 I/O 口为低电平输出,从而实现对 12V 继电器的控制。
具体的编程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调整。
四、实例电路介绍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80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的实例:在这个电路中,8050 单片机的 P1.0 端口被设置为低电平输出,通过上拉电阻 R1 和 R2,可以将 P1.0 端口的电平保持在 0V 左右。
当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 J1 将被触发,从而使得继电器 J2 和J3 也得以触发。
五、注意事项在设计和使用低电平驱动 12V 继电器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压必须低于12V,以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2.为了避免误操作,应当在电路中加入保护电阻,以限制电流。
3.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继电器的负载能力,以避免超过其额定负载。
8050和85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

8050和8550 单片机低电平驱动12v继电器电路【实用版】目录1.8050 和 8550 单片机的概述2.低电平触发的概念和应用3.驱动 12V 继电器的电路设计4.电路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5.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正文一、8050 和 8550 单片机的概述8050 和 8550 是两种常见的单片机型号,它们分别属于 MCS-51 和MCS-52 系列。
这两种单片机都具有较高的性能和较丰富的外设,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等领域。
二、低电平触发的概念和应用低电平触发是指在输入端施加低于某一特定电平的电压,从而引发触发器动作。
在单片机系统中,低电平触发通常用于外部中断请求输入、定时器/计数器中断请求输入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低电平触发来驱动 12V 继电器。
三、驱动 12V 继电器的电路设计驱动 12V 继电器需要考虑单片机的输出能力。
一般来说,单片机的某个 I/O 端口可以驱动一个或多个 MOSFET 或继电器。
在本文中,我们以 8050 和 8550 单片机为例,介绍一种驱动 12V 继电器的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如下:1.选择一个I/O端口作为输出端,例如P1端口。
2.在 P1 端口上连接一个上拉电阻,以保证在没有输出信号时,P1 端口处于高电平状态。
3.当需要输出低电平时,通过编程使 P1 端口输出低电平信号。
4.将 P1 端口与继电器的控制端相连。
继电器的线圈电压为 12V,因此需要确保 P1 端口能提供足够的驱动能力。
四、电路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当单片机输出低电平信号时,P1 端口的电压降低,继电器的控制端电压也降低,从而使继电器吸合。
当单片机输出高电平信号时,P1 端口的电压升高,继电器的控制端电压也升高,从而使继电器断开。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单片机型号和继电器型号,合理选择上拉电阻的阻值。
此外,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增加滤波电容等元件。
五、应用实例及注意事项在本文中,我们以 8050 和 8550 单片机为例,介绍了一种驱动 12V 继电器的电路设计。
8050、8550代换9014、9013

8050、8550代换9014、9013(a) 判定基极。
用万用表R×100或R×1k挡测量管子三个电极中每两个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当用第一根表笔接某一电极,而第二表笔先后接触另外两个电极均测得低阻值时,则第一根表笔所接的那个电极即为基极b。
这时,要注意万用表表笔的极性,如果红表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基极b,红表笔分别接触其他两极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则被测三极管为NPN 型管如9013,9014,9018。
(b) 判定三极管集电极c和发射极e。
(以PNP型三极管为例)将万用表置于R×100或R×1K挡,红表笔基极b,用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管脚时,所测得的两个电阻值会是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
在阻值小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D 不拆卸三极管判断其好坏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小功率三极管多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由于元件的安装密度大,拆卸比较麻烦,所以在检测时常常通过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被测管子各引脚的电压值,来推断其工作是否正常,进而判断三极管的好坏。
如是象9013 ,9014一样NPN的用万用表检测他们的引脚,黑表笔接一个极,用红笔分别接其它两极,两个极都有5K阻值时,黑表笔所接就是B极。
这时用黑红两表笔分别接其它两极,用舌尖同时添(其实也可以先用舌头添湿一下手指然后用手指去摸,反正都不卫生)黑表笔所接那个极和B极,表指示阻值小的那个黑表所接就是C极。
(以上所说为用指针表所测,数字表为红笔数字万用表内部的正负级是和指正表相反的。
) 9011,9012,9013,9014,8050,8550三极管的主要参数数据9011 NPN 30V 30mA 400mW 150MHz 放大倍数20-809012 PNP 50V 500mA 600mW 低频管放大倍数30-909013 NPN 20V 625mA 500mW 低频管放大倍数40-1109014 NPN 45V 100mA 450mW 150MHz 放大倍数20-908050 NPN 25V 700mA 200mW 150MHz 放大倍数30-1008550 PNP 40V 1500mA 1000mW 200MHz 放大倍数40-1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8550和8050制作的晶体管小功放电路图
这里介绍一个设计小巧、线路简单但性能不错的三管音频放大器。
其电路见附图。
也许你在一些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可以看到一些与此类似的电路。
原理分析:
电路如图所示,输入极(9014)的基极工作电压等于两输出极三极管的中点电压,一般为电源电压的一半,这个电压的稳定由输出三极管的基极的两个二极管控制。
3.3欧姆电阻串联在输出三极管的发射极上,以稳定偏流。
以减小环境温度、不同器件(如二极管、输出三极管)参数区别对电路的影响。
当偏流增加时,输出三极管发射极与基极间电压会减小,以减小偏流。
此电路输入阻抗为500欧姆,在使用8欧姆扬声器时,电压增益为5。
电路在不失真输出50mW的功率时,扬声器上有约2V左右的电压摆动。
增加电源电压可提高输出功率,但此时应注意输出晶体管散热问题。
在9V电源电压时,电路耗电约30mA。
制作时要注意两个输出功率管放大倍数应接近。
其它器件参数可以参考图示选择。
此电路适合于制作成耳机放大器或其它小功率放大器用。
由于它是一个很典型的功放电路,所以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功放电路原理之余,动手实践制作时的参考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