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小功放电路设计叮咚门铃电路
第四章19叮咚门铃

第四章19叮咚门铃第四章19"叮咚"门铃第四章19"叮咚"门铃19.“叮咚”门铃1.实验任务当按下控制器sp1,at89s51单片机产生“叮咚”声从p1.0端口输入至lm386,经过压缩之后送进喇叭。
2.电路原理图图4.19.1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相连接至“音频压缩模块”区域中的spk(2.在“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out端口上接上一个8欧或者是16欧的喇叭;(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7/rd端口用导线相连接至“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1端口上;4.程序设计方法(1.我们用单片机实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根据定时/计数器t0,我们挑定时250us,因此,700hz的频率必须经过3次250us的定时,而500hz的频率要经过4次250us的定时。
(2.在设计过程,只有当按下sp1之后,才启动t0已经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返回(3.“叮”和“咚”声音各占用0.5秒,因此定时/计数器t0要完成0.5秒的定时,对于以250us为基准定时2000次才可以。
5.程序框图t0中断服务程序框图图4.19.26.编订源程序t5hzdely10ms:int_t0:next:equ30hequ31hequ32hequ33hbit00hbit01hbitp3.7org00hljmpstartorg0bhljmpint_t 0movtmod,#02hmovth0,#06hmovtl0,#06hsetbet0setbeajbsp1,nsplcalldely10msjbsp1,ns psetbtr0movt5hz,#00hmovt7hz,#00hmovt05sa,#00hmovt05sb,#00hclrflagclrstopjnbsto p,$ljmpnspmovr6,#20movr7,#248djnzr7,$djnzr6,d1retinct05samova,t05sacjnea,#100, nextmovt05sa,#00hinct05sbmova,t05sbcjnea,#20,nextmovt05sb,#00hjbflag,stpcplfla gljmpnextsetbstopclrtr0ljmpdonejbflag,s5hzinct7hzmova,t7hzcjnea,#03h,donemovt7hz,#00hcplp1.0ljmpdones5hz:inct5hzmova,t5hzcjnea,#04h,donemovt5hz,#00hcplp1.0ljmpdonedone:retiend7.c语言源程序#includeunsignedchart5hz;unsignedchart7hz;unsignedinttcnt;bitstop;bitflag;voidmain(void)unsignedchari,j;tmod=0x02;th0=0x06;tl0=0x06;while(1)if(p3_7==0)for(i=10;i>0;i--)for(j=248;j>0;j--);if(p3_7==0){ t5hz=0;t7hz=0;tcnt=0;flag=0;stop=0;tr0=1;while(stop==0);}voidt0(void)interrupt1using0{tcnt++;if(tcnt==2000)tcnt=0;if(flag==0)flag=~flag;}stop=1;tr0=0;}if(flag==0)t7hz++;if(t7hz==3)t7hz=0;p1_0=~p1_0;}t5hz++;if(t5hz==4){t5hz=0;p1_0=~p1_0;}。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

学号:电子综合实训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学院理学院专业XXX班级XXX姓名XXX指导教师贾信庭201X 年X 月X 日电子综合实训任务书学生姓名:XXXX 专业班级:XXXXXXXX指导老师:贾信庭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电子综合实训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主要任务:(一)设计方案(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2)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主,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实现方案);(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二)实现方案(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和装配图;(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任务书目录(自动生成)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4、调试过程及结论;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成绩评定表时间安排:电子综合实训时间:19周-20周19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20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2016 年 6 月27 日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2016 年7 月8 日目录1 技术指标 (1)2 设计方案及比较 (1)2.1 方案一 (1)2.1.1 方案一设计原理 (1)2.1.2 元器件参数 (2)2.1.3 相关数据计算 (2)2.1.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2)2.2 方案二 (3)2.2.1 方案二设计原理 (3)2.2.2 元器件参数 (3)2.2.3 相关数据计算 (4)2.2.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4)2.3 方案三 (4)2.3.1 方案三设计原理 (4)2.3.2 元器件参数 (5)2.3.3 相关数据计算 (5)2.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5)2.4 方案比较 (6)3 实现方案 (6)3.1 实现方案设计原理 (6)3.2元器件参数 (7)3.3相关数据计算 (7)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7)3.5实物图 (7)4 调试过程及结论 (8)5 心得体会 (9)6 参考文献 (9)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1 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叮咚门铃的原理图

首先,我们打开Protel99软件,并选择在“D:\叮咚门铃”路径下新建一个名为:“DDML.ddb”的设计数据库文件,如图2-2所示。
图2-2 Protel99软件新建设计数据库界面然后,我们在Protel99软件界面的Documents中新建一个Schematic Document文档,打开此文档,如图2-3所示,我们就可以在其中绘制电路原理图了。
图2-3 新建Schematic Document界面在绘制电路原理图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元器件不知道往哪里去找?在如图2-3的Protel99软件Schematic Document界面中,默认的缺省元件库是:Miscellaneous Devices分离元件库。
这里往往能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大多数元器件。
那么剩下的“特殊”元器件我们去哪里找呢?当然,这里有Add/Remove按钮,但是在此,我建议尽量学会自己做―――自定义(自制)元器件。
自定义(自制)元器件,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能力,会自定义元器件将能够为我们绘制电路原理图带来非常大的方便。
下表2-1给出了“叮咚门铃”的有关元器件方面的各种信息,刚接触用Protel99软件设计电路板图的同学,我建议不妨为自己的设计项目也制作一个类似这样的表格。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绘制电路原理图之前要自定义一个NE555集成电路的原理图库元件。
表2-1 “叮咚门铃”元器件明细表自定义原理图库元件的方法大致如下:如图2-4,新建Schematic Library Document,并打开。
图2-4 新建Schematic Library Document过程如图2-5,先在其中绘制一个6×10方格的方块作为集成电路的元器件主体,再在周围放置元器件的引脚。
为了绘图时的美观和方便,在自制原理图库元件时,引脚往往可以不按照实际元器件的引脚顺序放置。
但是,要特别注意引脚的标号不能有错误。
最后,给新制作的元件取个名字(例如:NE555)就可以使用了。
叮咚门铃电路

从螺孔可以看见里面的铜片
喇
拧上两颗螺丝:此 时必须注意保持喇 叭的位置,让螺丝 头部顶住铜片
叭(2)
——固定喇叭和引出接线
准备两条6至8厘米长的导线,剥出1厘米金属裸头
旋高其中一颗螺丝, 插入导线裸头,拧 紧,顶住里面铜片
旋高第二颗螺丝,重复 前面动作。不要两颗螺 丝同时旋高,这样可能 使喇叭位置移动
注意:你必须让所选的槽口和集成块 的引线铜膜(1~5)一一对齐。
1.2cm (1)剥出约2厘米的金属部分, 弯下来穿进底部方孔内。
(3)把电线向下拉,使金属部 分的根部嵌进小槽, 但金属部分的头部 仍旧要留在下面的孔内。
(2)把D=0.4的塑料 电线,从下面向上穿出。
2、反面,多少会有线头露出
1、穿线后的正面
然后重新把螺丝拧紧。 当然,拧紧的程度也 要适当
连接电路(1)
把音乐片支架固定到螺孔板上,并按图纸要求连接电路
音乐集成电路引线顺序
1 2 3 4 5
连接电路(2)
完成了主要电路连接的作品
代替按钮的铜片,下 面用一个螺丝做触点, 并引出导线
请和你自己制作的电路仔细核对!
安装喇叭
固定喇叭支架的螺丝
3、把它们全部弯向一边
每条导线的长度: 约6至7厘米
把音乐片插进上面一条槽口
?
? ? ?
?
音乐片插入后,你应该再仔细观察一下: 每条导线铜丝是不是都紧贴对应的铜膜?
喇
叭(1)
——喇叭插入支架的位置
铜片
喇叭支架正面
喇叭正面
喇叭支架背面
喇叭背面
两块铜片是喇叭内音圈的引出点
可看见孔内铜片
喇叭插入支架,两块铜片对准螺孔
叮咚门铃演示教学

叮咚门铃目录1.设计指标 (3)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3)2.1 方案一 (3)2.1.1原理图 (3)a. 方案一原理图 (3)2.1.2电路原理 (4)2.1.3电路数据 (4)2.1.4数据计算 (4)2.1.5 调节数据 (5)2.1.6元器件功能 (5)2.2方案二 (6)2.2.1原理图 (6)b. 方案二原理图 (6)2.2.2电路原理 (6)2.2.3电路数据 (6)2.2.4数据计算 (7)2.3方案三 (7)2.3.1电路原理图 (7)c. 方案三原理图 (7)2.3.2电路原理 (8)2.3.3参数计算 (8)2.3.4调节数据 (9)2.4方案比较 (9)3实现方案 (9)3.1器件介绍 (9)3.2原理图 (12)3.3电路器件 (13)3.4电路数据 (13)R1=47k ;R2=30k ;R3=10k ;R4=10k ;C1=47u ;C2=0.05u ;C3=50u ;VCC=6V (13)3.5电路原理 (13)3.6参数计算 (13)3.7 调节数据 (14)3.8元器件功能 (14)3.9布线图 (15)3.10思考题 (15)4调试过程及结论 (15)4.1调试过程 (15)4.2 设计结论 (16)5心得体会 (16)6参考文献 (17)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适合。
电路最好能功耗低。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2.1.1原理图a. 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课程设计叮咚门铃试验说明书

目录1.设计指标 (2)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2)2.1 方案一 (2)2.1.1原理图 (2)2.1.2电路原理 (2)2.1.3电路数据 (3)2.1.4数据计算 (3)2.1.5 调节数据 (3)2.1.6元器件功能 (4)2.2方案二 (4)2.2.1原理图 (4)2.2.2电路原理 (5)2.2.3电路数据 (5)2.2.4数据计算 (5)2.3方案三 (6)2.3.1电路原理图 (6)2.3.2电路原理 (6)2.3.3参数计算 (7)2.3.4调节数据 (7)2.4方案比较 (7)3实现方案 (8)3.1器件介绍 (8)3.2原理图 (11)3.3电路器件 (11)3.4电路数据 (11)3.5电路原理 (11)3.6参数计算 (12)3.7 调节数据 (12)3.8元器件功能 (12)3.9布线图 (13)3.10思考题 (13)4调试过程及结论 (14)4.1调试过程 (14)4.2 设计结论 (14)5心得体会 (14)6参考文献 (16)叮咚门铃电路设计1.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1000Hz~5000Hz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适合。
电路最好能功耗低。
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2.1 方案一2.1.1原理图a. 方案一原理图2.1.2电路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NE555和R1、R2、R3、D1、D2、C2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A是门上的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C2通过R2R3充电,C2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
由于D1D2的阻截,C1没法充电,因此C1处电压为零,使NE555的4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低电平使其复位,所以3端口输出为0,扬声器不响。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该电路采用的是一个多功
能可编程的电子组件,单片机(MCU),以及一些电源安装组件、及一些
基本的电路元器件。
1.首先,施工方应确定要安装的电路的功能,以及其所涉及到的元器件,以便确定所需组件的规格和数量。
2.确定元器件后,可以开始电路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1)硬件设计:
a.从电源开始,选择合适的电源,例如市电220V或者其他电源,然
后将电源通过继电器控制按钮与电路连接。
b.接下来主要是MCU电路部分,使用Atmel89C2051系列型号的MCU,便于编程和使用,并且可以连接两个按钮,一个用于开门铃,另一个用于
关闭,读取键盘数据,或者控制播放音乐文件等。
此外,还可以连接一些
外部控制组件,如数码显示器,音频模块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c.最后,可以选择一些用于接收和发射门铃声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让用户收到门铃声音,从而实现开门的功能。
(2)软件设计:
a.使用单片机(MCU)提供的软件开发软件,可以轻松设计出一个叮
咚门铃程序,实现在按钮按下后播放叮咚音乐。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引言:门铃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设备之一,它用来通知住户有人来访或有包裹送达。
传统的门铃设计多采用电磁铁和按钮的组合,但这种设计存在着不便携、线路结构复杂和功耗较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名为“叮咚门铃”的电子门铃,其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具有便携性强、结构简单、功耗低等优势。
本文将详细介绍“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一、电路方案本设计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安装在门口,接收器则放在屋内。
当有人按下门铃按钮,发射器将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传送给接收器,接收器则发出声音或者震动来通知住户。
二、发射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发射器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发射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声音生成电路发射器使用一个微型音频芯片作为声音生成电路,其输入接口通过一个开关按钮连接到门铃按钮上。
当按下门铃按钮时,音频芯片会发出一个特定的音频信号。
3.无线通信电路发射器采用无线射频模块进行通信,该模块具有一定的发送功率和信号范围。
其输入接口通过音频芯片的输出端连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去。
三、接收器的设计1.电源电路接收器同样使用了一个锂电池作为电源,电池的正极通过一根导线连接到接收器的电路板上的正极接触点,负极连接到地线。
2.无线接收电路接收器使用一个无线接收模块来接收发射器发送的射频信号,该模块具有一定的接收范围。
其输出接口连接到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3.声音输出电路接收器使用了一个音频放大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以便能够输出更清晰的声音。
音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一个扬声器连接,将放大的音频信号转化为听得见的声音。
四、电路的调试和测试1.制作和连接电路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将发射器和接收器的电路板制作出来,并根据电路原理图连接各个元器件。
2.电源测试测试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以及电池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题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二○一年三月八日课程设计任务书组内学生姓名人数2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讲师从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题目名称晶体管小功放电路叮咚门铃电路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3)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4)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6)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7)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工作量要求等)(1)完成以模拟电路为主和以数字电路为主的两个设计题目任务;(2)了解设计内容的实际意义与用途,学会总体设计方案的论证与选择;(3)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和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4)组装调试所设计的电路使其正常工作;(5)在万能板上进行电路安装调试;(6)掌握元器件的选择与技术手册的使用方法,明确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7)写出设计报告,提出元器件清单。
目录前言 (1)第1章晶体管小功放电路 (3)1.1 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技术指标 (3)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3)1.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3)1.1.3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 (3)1.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3)1.2.1 电路结构 (3)1.2.2 工作原理 (4)1.3 元器件 (5)1.3.1 元器件列表 (5)1.3.2 其他材料 (5)1.4 电子电路的安装检查 (5)1.4.1 安装 (5)1.4.2 检查 (6)第2章叮咚门铃电路 (7)2.1 课程设计目的指标 (7)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7)2.1.2 课程设计的指标 (7)2.2 方案设计 (7)2.2.1 电路原理图 (7)2.2.2 工作原理 (8)2.3 555定时器 (8)2.4 各元器件功能 (9)2.5 元器件 (10)2.5.1 元器件列表 (10)2.5.2 其他材料 (10)2.6 制作过程 (10)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3)前言电子技术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求要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识别能力有所加强,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个更加详实的体验,不能在面对这样的东西时还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
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
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第1章晶体管小功放电路1.1课程设计目的、要求与技术指标1.1.1 课程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2)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3)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4)掌握模拟电路的安装、测量与调试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力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正常或不正常现象(或数据)独立解决调试中所发生的问题;(5)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6)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7)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 课程设计要求(1)掌握元器件的选择与技术手册的使用方法,明确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2)进行正确的单元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3)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和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4)组装调试所设计的电路使其正常工作;(5)在万能板上进行电路安装调试;(6)写出设计报告,提出元器件清单。
1.1.3 技术指标(1)功率放大器输出负载为一个8欧姆/0.5W的扬声器;(2)电源电压9V。
1.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1.2.1 电路结构图1.1晶体管小功放电路原理图1.2.2 工作原理这实际上就是OTL互补输出功放电路。
输出级:由两个特性相同的三极管组成。
(特性相同是为了来保证输出信号的正负半周信号对称。
)同为射极输出(原因:射极输出,共集电极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带负载的能力较强)。
两个3.3的电阻,射极负反馈电阻,同时起到限流保护作用。
两个1N4148使8050和8550之间的基极电位差等于两个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克服交越失真,稳定两输出极三极管的中点电压。
对于交越失真后文再进行阐述。
在从9014看,它给功放级足够大的信号,1.5K和5.6K的电阻作为其基极偏置电阻,提供合适的基极偏置电流。
而470欧姆的电阻和22欧姆的电阻共同用来稳定9014的静态工作点。
关于交越失真,我认为它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管子存在死区电压,而关于克服交越失真的措施有:首先使静态时输出级两个管子处于临界导通状态,即工作于甲乙类状态。
再有利用两个二极管提供稍大于两三极管发射结的偏置电压,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两个管子就可在大于半个周期内导通,并工作于甲乙类工作状态。
则可以在两管波形结合时抵消每管在静态工作点附近的失真部分。
1.3元器件1.3.1元器件如下表所示:表1.1 所需元器件1.3.2其他材料:万能板1块电烙铁锡若干导线若干1.4安装检查调试1.4.1安装正确的组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可使电路整齐美观、工作可靠,而且便于检查、调试和排除故障。
如果能在组装前先拟定出组装草图,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组装既快又好。
安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元器件在组装前应尽可能全部测试一遍,以保证所用元器件均合格;(2)所有集成电路的组装方向要保持一致,以便于正确布线和差线;(3)组装分立元件时应使标志朝上或朝向易于观察的方向,以便于查找和更换。
对于有极性的元件,如电解电容器、二极管等,组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切勿搞错;(4)连线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连线不允许跨接在集成电路上,必须从其周围通过。
同时应尽可能做到连线不互相重叠、不从元器件上通过。
1.4.2检查电子电路调试之前一定要先检查电路。
检查的时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不通电检查:电路安装完毕后,不要急于通电,应首先认真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包括多线、少线、错线等,尤其是电源线不能接错或接反,以免通电后烧坏电路或元器件。
查线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时按照设计电路接线图检查安装电路,在安装好的电路中按电路图一一对照检查连线;另一种方法是按实际线路,对照电路原理图按两个元件之间的连线去检查。
无论哪种方法,在检查中都要对已经检查过的连线做标记。
使用万用表对检查连线很有帮助。
(2)直观检查:连线检查完毕后,直观检查电源、地线、信号线、元器件接线端之间有无短路,连线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晶体管、电解电容等有极性元器件引线端有无错接、反接,集成块是否插对。
(3)通电检查:电源接通之后不要急于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首先要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包括有无冒烟、有无异常气味、触摸元件是否有发烫现象、电源是否短路等。
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通电。
第2章叮咚门铃电路2.1课程设计目的、任务与指标2.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实践所掌握的电子制作技能;(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元器件的原则;(3)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报告;(4)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肃的工作作风;(5)完成一个实际的电子产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课程设计的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是发出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的声音频率共和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而300赫兹到5000赫兹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门铃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要求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2.2 方案设计2.2.1 电路原理图图2.2.1 电路原理图2.2.2 工作原理本电路是以一块以NE555时基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
电路图中的NE555和R1、R2、R3、D1、D2、C2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SW 是叮咚门铃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按钮开关处于断开的状态,此时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R3接地,所以NE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而NE555的4接口是复位段,当接入低电平时使其复位,所以3号端口无输出,扬声器不响。
并且C2通过R1、R2充电,充电完成后C1两端电压约等于电源电压。
当SW闭合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电压升高,此时NE555的4号端处于高电平,无法使其复位,于此同时,C2则通过R2向NE555的7端口放电,它们以及NE555和C3构成了一个多谐振荡器。
此时f=1/0.7(2R+2R2)C2约等于1386Hz(R为D1与D2的电阻和,约为300欧)。
松开SW时,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2、R3、C2和NE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此时f=1/0.7(R1+2R2)C2约等于717Hz.2.3 555定时器555定时器电路是一种模拟和数字电路相混合的集成电路。
它结构简单,使用灵活,用途十分广泛。
只需外接入少量电阻和电容就可以组成多种波形发生器、多谐振荡器、定时延时电路、双稳态触发器、报警电路、频率变换电路等。
555引脚功能介绍如下:(1) 1为接地端 GND 。
(2) 2为低电平触发。
当2端的输入电压高于1/3 Ucc时,C2的输出为高电平,基本RS触发器保持不变;当输入电压低于1/3Ucc时,C2的输出为低电平,使基本RS触发器置“1”。
(3) 3为输出端。
输出电流可达200mA,因此可直接驱动继电器、发光二极管、扬声器、指示灯等。
输出高电平电压低于电源电压Ucc大约1~3V。
(4) 4 为基本RS触发器的复位端。
由此输入负脉冲(或使其低于0.7V)而使触发器直接复位。
(5) 5为控制电压端。
在此端可外加一电压,以此改变比较器的参考电压,不用时,经0.01uF的电容接地,以防止引入干扰。
(6) 6 为高电平触发端。
当输入电压低于2/3Ucc时,C1的输出为高电平,基本RS触发器保持不变;当输入电压高于2/3Ucc时,C1的输出为低电平,使基本RS触发器置“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