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告叮咚门铃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智能家居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普通门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等功能的智能门铃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电子技术的相关原理,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上述需求的智能门铃系统。

二、设计方案1.系统功能需求(1)远程监控: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可以远程监控门铃周围的环境。

(2)语音通话:能够实现与访客的远程语音通话,方便与访客进行交流。

(3)智能识别:能够通过人脸或语音等方式进行访客的智能识别,确保安全性。

2.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借助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实现拍摄和传输图像、语音的功能。

(2)软件设计:通过编程实现图像处理、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功能。

使用C语言等编程语言进行开发。

三、系统实现过程1.搭建硬件平台(1)选择并搭建适合的硬件平台,包括单片机、图像传感器、语音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等。

(2)连接各个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2.实现图像处理(1)采集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采集门铃周围环境的图像。

(2)图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人脸识别和动作识别等。

(3)图像传输:将处理后的图像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3.实现语音通话(1)采集语音:通过语音模块采集访客的语音。

(2)语音处理:对采集到的语音进行处理,实现语音的压缩和编码。

(3)语音传输:将处理后的语音传输到远程监控设备上。

4.实现智能识别(1)人脸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人脸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2)语音识别:设计算法实现对访客语音的识别,判断是否是合法访客。

5.系统调试与测试(1)针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整体系统联调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经过系统设计与实现,我们成功地设计了一款能够实现远程监控、语音通话和智能识别的智能门铃系统。

叮咚门铃电路

叮咚门铃电路
f1 1 1 T1 0.7( R2 2 R3 )C1
C4
10uF
R4
47kohm
R3
7
22kohm
6 2 5
DIS THR TRI CON
OUT
100uF
C1
0.01uF
C2
GND 1
0.01uF
555_VIRTUAL
任务二:调试和总结
3.松开开关时:
C4上持续高电平振荡仍维 持,此时
闭合开关时充电路径: VCC VD1 R2 R3 C1 断开开关时充电路径: VCC R1 R2 R3 C1
任务二:调试和总结
思考题
3.“咚”声为什么持续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持续时 间的长短和什么因素有关?
断开开关后,电容C4经由R4放电,当放至低 电平时,555由于4脚为低电平将被复位,停止 振荡;持续时间的长短和R4,C4的值有关。
任务二:调试和总结
调试步骤
1.给电路接上6~8V的电压,分别按下和松开开关, 仔细观察喇叭发出的声音; 2.按下开关不松手,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观 察555的2脚和3脚波形,并记录振荡频率; 3.松开开关,用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观察555 的2脚和3脚波形,并记录振荡频率;
任务二:调试和总结
T T1 T2 0.7( R1 2R2 )C1
1 1.44 f T ( R1 2 R2 )C1
二、项目应用——“叮咚”门铃电路
电路原理图
6V
J1
Key = A
R1
100kohm
VC C
VD 1
DIODE_VIRTUAL
VD 2
DIODE_VIRTUAL
R2
10kohm

叮咚门铃 设计电子门铃 电子电路设计

叮咚门铃 设计电子门铃 电子电路设计

总成绩:一、设计任务①使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按下按钮后能发出“叮咚”声响的门铃。

②发出“叮”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1230Hz,发出“咚”时,电路振荡频率约为680Hz。

③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

④写出设计总报告。

二、设计条件本设计基于学校实验室的EEL-69模拟技术试验箱、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插板、直流稳压电源、双踪示波器等实验仪器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子门铃电路。

三、设计要求要求熟悉555定时器的引脚排列和工作原理;设计相应的电路图,标注元件参数,分析工作原理,并进行仿真验证。

四、设计内容1.电路原理图(含管脚接线)2.计算与仿真分析当闭合开关时,测量电路发声“叮”的振荡频率:当闭合断开时,测量电路发声“咚”的振荡频率:3.元器件清单NE555芯片*1;电阻:30kΩ*1、39kΩ*1、91kΩ*1、100kΩ*1;电容:47μF*1、68μF*1、10nF*1;二极管1N4936*2;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4.调试流程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适当的更改R2、R3、R4和C2的数值,相应的会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并通过控制开关的通断,使扬声器分别发出频率不同的“叮”和“咚”声。

5.设计和使用说明利用一块时基电路集成块和外围元件设计一个能发“叮、咚”声的门铃。

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

接通开关,振荡器振荡,振荡频率约1222Hz,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并给二极管D2给C3充电。

断开开关时,C3便通过电阻R1放电,维持振荡。

但由于开关的断开,电阻R2被串入电路,使振荡频率有所改变,大约为700Hz 左右,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直到C3上电压放到不能维持555振荡为止。

“咚”声的余音的长短可通过改变C3的数值来改变。

没有接通开关时,NE555的4引脚电位为0V,此时4引脚电位低于1v较多时3引脚对外输出的信号将被关断,该电路不能发出声音。

实训六 555模拟叮咚门铃

实训六 555模拟叮咚门铃

实训六555模拟叮咚门铃
一、电路说明
本电路是用NE555集成电路接成的多谐振荡器。

当按下S1,电源经D2对C3充电,当集成电路4脚(复位端)电压大于1V时,电路振荡,扬声器发出“叮”声。

松开按钮S1,C3电容储存的电能经R4电阻放电,但集成电路4脚继续维持高电平而保持振荡,但这时因R1电阻也接入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变低,使扬声器发出“咚”声。

当C3电容器上的电能释放一定时间后,集成电路4脚电压低于1V,此时电路将停止振荡。

再按一次按钮,电路将重复上述过程。

C3、R4放电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断开S1后余音的长短,所以要改变余音的长短可调整C3、R4的数值,一般余音不易过长。

二、电路参数
本电路电源电压为4-9V,可采用三节1.5V电池(4.5V)供电,等待电流约为3.5mA,鸣叫电流约为120mA。

三、材料清单
四、PCB布线规则建议
(1)关闭DRC Error Markers。

(2)线宽建议1.5mm(60mil)以上,不小于0.5mm(20mil)。

(3)线间距不小于0.5mm(20mil)。

(4)可放置敷铜。

(5)放置字符串:学号最后两位+名字拼音第一个字母+项目序号。

例如:66号张三同学做实训六,应在电路板焊锡面放置字符串“66ZS06”(按x键翻转为镜像)。

五、钻孔说明
(1)2P接线端子钻孔1.0mm;
(2)DIP8 IC插座、PIN2排针、立式4脚轻触开关S1钻孔0.8mm;
(3)其它器件钻孔0.6mm。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款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该电路采用的是一个多功
能可编程的电子组件,单片机(MCU),以及一些电源安装组件、及一些
基本的电路元器件。

1.首先,施工方应确定要安装的电路的功能,以及其所涉及到的元器件,以便确定所需组件的规格和数量。

2.确定元器件后,可以开始电路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1)硬件设计:
a.从电源开始,选择合适的电源,例如市电220V或者其他电源,然
后将电源通过继电器控制按钮与电路连接。

b.接下来主要是MCU电路部分,使用Atmel89C2051系列型号的MCU,便于编程和使用,并且可以连接两个按钮,一个用于开门铃,另一个用于
关闭,读取键盘数据,或者控制播放音乐文件等。

此外,还可以连接一些
外部控制组件,如数码显示器,音频模块等,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c.最后,可以选择一些用于接收和发射门铃声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让用户收到门铃声音,从而实现开门的功能。

(2)软件设计:
a.使用单片机(MCU)提供的软件开发软件,可以轻松设计出一个叮
咚门铃程序,实现在按钮按下后播放叮咚音乐。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课程设计

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一、设计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置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较高的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正常人听力范围在20Hz~20000Hz,而300Hz~5000Hz 则是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范围,因此,“叮咚”声最好在这个范围内或者左右。

“叮咚”两声频率要求差距比较大,声音持续时间要求恰当。

电路最好具有低功耗。

二、项目元器件清单及其功能特性1、项目元器件清单如下:2、项目元器件功能特性R1:给C1 充放电R2:SA 断开后,给C2 充电R3:给C2 充电R4:给C2 充放电C1:充放电控制NE555 的4 端口的,来控制扬声器的工作C2:充放电来控制NE555,使其发出脉冲波C3:滤波,防止干扰C4:滤波,使扬声器接收到稳定的脉冲波D1、D2:防止闭合SA 后,还有电流流过C1 使其充电SA:开关按钮,控制“叮咚”声的开始和叮声的结束扬声器:发出叮咚声的设备NE555:作为多谐振荡器,发出脉冲波三、器件介绍NE555 的介绍555定时器是一种将模拟功能和逻辑功能结合在同一块芯片上的集成电路,8 脚封装。

最初由美国SIGNETICS 公司在1972 推出投放市场,很快得到广泛应用,也因为应用广泛,许多其它公司也推出了功能一样的类似型号。

此芯片内使用了3个精度较高的5K 分压电阻,型号由此而得名。

NE555 是双极性器件的集成电路,内含 2 个555 电路的型号为NE556,为14 脚。

另有CMOS 工艺的7555和7556。

NE555 电压使用范围为4.5V - 18V。

7555 则为3V - 15V。

NE555 时基电路主要有3种基本应用1.多谐振荡器2.单稳态触发器3.RS 触发器4. NE555 的内部结构5.NE555 的管脚分布图6. NE555 的工作表7. 工作曲线图四、电路原理及原理图1、电路原理SA 是门上的按钮开关,在平日没有按下的时候,C1 无法接通不进行充电,因而C1 处的电压为0,NE555 的4 端口(复位端)一直处于低电平,导致 3 端口输出一直为0,扬声器无法工作。

叮咚门铃电路的制作

叮咚门铃电路的制作

叮咚门铃电路的制作万州职教中心电子专业实训手册电子装配项目五叮咚门铃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教学时间 4课时)重庆市万州职教中心幸益佳一、实训目的:理论:熟悉RC电路的延时特性,理解门铃电路产生“叮咚”声音的原理;操作:学习在万能电路板上布置有集成电路块的电路的步骤与技巧。

继续训练安装、焊接技能。

价值观: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完成一件事情良好耐心的品质;二、实训内容:在电路板上布置电路,安装、焊接的技巧,电路声效的调试。

三、实训电路:四、实训器材:1、工具仪表类:MF47型万用表一块,常用工具如电烙铁、尖嘴钳、切线钳以及多种型号的螺丝刀等。

2、常用电工材料类:松香、焊锡丝、连接导线、万能电路板等;3、本次实训涉及到的电子元器件:附:元器件清单及参数见电路图中对元件参数的标识,只是:1)、2AP9这样的锗材料二极管无法找到,可以用硅材料的1N4148开关管代替;2)、扬声器的的阻抗不是非要16欧姆的,8欧姆、4欧姆的都可以;3)、除D1、D2、C3的参数可以不变以外,其他阻容元件,在调整电路声效的时候有一些改动。

五、实训过程:1、简介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NE555集成电路与外围元件构成一个音频振荡器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2、R3、R4和C2的数值决定。

该电路与其他555系列在使用上的不同是,NE555的4脚没有直接接到电源正极上面去。

而是接到了一个由二极管D1、D2、按钮开关AN构成的开关电路和一个由R1、C1构成的定时器电路上。

使得NE555的4脚的电位受到R1、C1上面电位的影响。

这是该电路设计的独到之处,是电路实现“叮咚”门铃声效的关键。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没有按下AN之时,NE555其4脚的地位为0V,NE555的特点就是,当其4脚的地位低于1v较多的时后其3脚对外输出的信号将被关断,因此该电路不能发出任何的声音。

而在按下按钮开关AN时,二极管D1、D2都要导通。

二极管D1的导通,使NE555第4脚的电位远远地大于了1V,所以3脚被打开可以向扬声器输出音频信号时扬声器发出音频的声音。

19. “叮咚”门铃

19. “叮咚”门铃

19.“叮咚”门铃1.实验任务当按下开关SP1,AT89S51单片机产生叮咚声从P1.0端口输出到LM386,经过放大之后送入喇叭。

2.电路原理图图4.19.13.系统板上硬件连线(1.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1.0端口用导线连接到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IN端口上;(2.在音频放大模块区域中的SPKOUT端口上接上一个8欧或者是16欧的喇叭;(3.把单片机系统区域中的P3.7/RD端口用导线连接到独立式键盘区域中的SP1端口上;4.程序设计方法(1.我们用单片机实定时/计数器T0来产生700HZ和500HZ的频率,根据定时/计数器T0,我们取定时250us,因此,700HZ的频率要经过3次250us的定时,而500HZ的频率要经过4次250us的定时。

(2.在设计过程,只有当按下SP1之后,才启动T0 开始工作,当T0工作完毕,回到最初状态。

(3.叮和咚声音各占用0.5秒,因此定时/计数器T0要完成0.5秒的定时,对于以250us为基准定时2000次才可以。

6.汇编源程序T5HZEQU30HT7HZEQU31HT05SAEQU32HT05SBEQU33HFLAGBIT00HSTOP BIT01HSP1BITP3.7ORG00HLJMPSTARTORG0BHLJMPINT_T0START:MOVT MOD,#02HMOVTH0,#06HMOVTL0,#06HSETBET0SETBEANSP:JBSP1,NSPLC ALLDELY10MSJBSP1,NSPSETBTR0MOVT5HZ,#00HMOVT7HZ,#00HMOVT0 5SA,#00HMOVT05SB,#00HCLRFLAGCLRSTOPJNBSTOP,$LJMPNSPDELY10 MS:MOVR6,#20D1:MOVR7,#248DJNZR7,$DJNZR6,D1RETINT_T0:INCT05SA MOVA,T05SACJNEA,#100,NEXTMOVT05SA,#00HINCT05SBMOVA,T05SBCJ NEA,#20,NEXTMOVT05SB,#00HJBFLAG,STPCPLFLAGLJMPNEXTSTP:SETB STOPCLRTR0LJMPDONENEXT:JBFLAG,S5HZINCT7HZMOVA,T7HZCJNEA,# 03H,DONEMOVT7HZ,#00HCPLP1.0LJMPDONES5HZ:INCT5HZMOVA,T5HZ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综合实训-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最终版)学号:电子综合实训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学院理学院专业XXX班级XXX姓名XXX指导教师贾信庭201X 年X 月X 日电子综合实训任务书学生姓名: 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指导老师:贾信庭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题目: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初始条件: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电子综合实训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主要任务:(一)设计方案(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2)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主,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实现方案);(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二)实现方案(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逻辑图和装配图;(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任务书目录(自动生成)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4、调试过程及结论;5、心得体会;6、参考文献成绩评定表时间安排:电子综合实训时间:19周-20周19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20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电子综合实训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2016 年 6 月 27 日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 2016 年 7 月 8 日目录1 技术指标 (1)2 设计方案及比较 (1)2.1 方案一 (1)2.1.1 方案一设计原理 (1)2.1.2 元器件参数 (2)2.1.3 相关数据计算 (2)2.1.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2)2.2 方案二 (3)2.2.1 方案二设计原理 (3)2.2.2 元器件参数 (3)2.2.3 相关数据计算 (4)2.2.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4)2.3 方案三 (4)2.3.1 方案三设计原理 (4)2.3.2 元器件参数 (5)2.3.3 相关数据计算 (5)2.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5)2.4 方案比较 (5)3 实现方案 (6)3.1 实现方案设计原理 (6)3.2元器件参数 (6)3.3相关数据计算 (7)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 (7)3.5实物图 (7)4 调试过程及结论 (8)5 心得体会 (8)6 参考文献 (9)叮咚门铃电路的设计1 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叮咚门铃电路,设一个按钮,按下按钮时发出门铃的较高频率“叮”声,松开按钮,发出较低频率的“咚”声。

门铃叮咚声的声音频率和声音持续时间可调。

2 设计方案及比较2.1 方案一2.1.1 方案一设计原理图1 方案一的原理图方案一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方案是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电路。

在按钮开关未按下的情况下,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又因为R3接地,所以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

而555的4号端口是复位端,当输入为低电平时,会使555输出复位,即3号端口输出为低电平,扬声器不工作。

当按钮开关被按下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的电压升高,此时555的4号端口被拉到高电平,555正常输出。

R4,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驱动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

松开按钮开关后,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1,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2.1.2 元器件参数表1方案一元器件参数表元器件R1 R2 R3 R4 参数(单位 欧姆) 20k 5k 100 1k 元器件C1 C2 C3 C4 参数(单位 法拉)1m0.1u0.01u100u2.1.3 相关数据计算“叮”的频率:11422[(2)ln 2]1299f R R C Hz -=+⨯= (1)“咚”的频率:12122[(2)ln 2]476f R R C Hz-=+⨯= (2)“咚”声持续的时间:310.1t R C s =⨯= (3)2.1.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叮”的频率:减小R2,R4,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的频率:减小R1,R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声持续的时间:减小C1,R3,持续时间变短,反之则变长。

2.2 方案二2.2.1 方案二设计原理图2 方案二的原理图方案二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方案是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电路。

在按钮开关未按下的情况下,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又因为R3接地,所以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

而555的4号端口是复位端,当输入为低电平时,会使555输出复位,即3号端口输出为低电平,扬声器不工作。

当按钮开关被按下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的电压升高,此时555的4号端口被拉到高电平,555正常输出。

R4,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驱动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

松开按钮开关后,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1,R4,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2.2.2 元器件参数表2方案二元器件参数表元器件R1 R2 R3 R4参数(单位欧姆) 20k 5k 100 5k元器件C1 C2 C3 C4参数(单位 法拉) 1m 0.1u 0.01u 100u2.2.3 相关数据计算“叮”的频率:11422[(2)ln 2]952f R R C Hz -=+⨯= (4)“咚”的频率:121422[(2)ln 2]408f R R R C Hz -=++⨯= (5)“咚”声持续的时间:310.1t R C s =⨯= (6)2.2.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叮”的频率:减小R2,R4,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的频率:减小R1,R2,R4,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声持续的时间:减小C1,R3,持续时间变短,反之则变长。

2.3 方案三2.3.1 方案三设计原理图3 方案三的原理图方案三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该方案是以NE555时基集成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叮咚”门铃电路。

在按钮开关未按下的情况下,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又因为R3接地,所以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

而555的4号端口是复位端,当输入为低电平时,会使555输出复位,即3号端口输出为低电平,扬声器不工作。

当按钮开关被按下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的电压升高,此时555的4号端口被拉到高电平,555正常输出。

R4,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驱动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

松开按钮开关后,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1,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并通过三极管放大,使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2.3.2 元器件参数表3方案三元器件参数表2.3.3 相关数据计算“叮”的频率:11422[(2)ln 2]1299f R R C Hz -=+⨯= (7)“咚”的频率:12122[(2)ln 2]476f R R C Hz -=+⨯= (8)“咚”声持续的时间:310.1t R C s =⨯= (9)2.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叮”的频率:减小R2,R4,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的频率:减小R1,R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声持续的时间:减小C1,R3,持续时间变短,反之则变长。

2.4 方案比较表4 方案比较方案二精度相差不大难度均相近案作为实现方案最为合理方案三较多(多了三极管)3 实现方案3.1 实现方案设计原理图4 实现方案的原理图本欲将方案一作为实现方案,但由于所发实验器材与设计方案中的不尽相同,故将方案一做了些许调整(主要是电阻方面的调整),最终构成实现方案如图4所示。

在按钮开关未按下的情况下,D1没有导通,D2反向截止,又因为R3接地,所以555的4号端口一直处于低电平。

而555的4号端口是复位端,当输入为低电平时,会使555输出复位,即3号端口输出为低电平,扬声器不工作。

当按钮开关被按下时,D1正向导通,通过R3向C1充电,C1两端的电压升高,此时555的4号端口被拉到高电平,555正常输出。

R4,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驱动扬声器发出“叮”的声音。

松开按钮开关后,已经充满电的C1开始放电,R1,R2,C2和555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使扬声器发出“咚”的声音。

3.2元器件参数表5实现方案元器件参数表元器件R1 R2 R3 R4 参数(单位 欧姆) 33k 5k 10k 10k 元器件C1 C2 C3 C4 参数(单位 法拉) 47u 0.1u 0.01u 100u3.3相关数据计算“叮”的频率:11422[(2)ln 2]714f R R C Hz -=+⨯= (10)“咚”的频率:12422[(2)ln 2]332f R R C Hz -=+⨯= (11)“咚”声持续的时间:310.47t R C s =⨯= (12)3.4声音频率调节和持续时间调节分析“叮”的频率:减小R2,R4,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的频率:减小R1,R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减小C2,频率变大,反之则变小。

“咚”声持续的时间:减小C1,R3,持续时间变短,反之则变长。

3.5实物图根据原理图,将准备好的器件组装成型,如图5所示:图5 实现方案的实物图4 调试过程及结论在这一次的实训中,由于所发的器材与所设计的方案有所区别,所以我们先将原先的方案进行了些许调整(主要是电阻方面的调整),最终构成实现方案。

但调整过后的实现方案在proteus中仿真出现了一些小错误,用所拥有的器材怎么也无法在proteus中设计出一个能仿真成功的方案。

但仔细检查所设计的方案后,却并没有发现有什么错误,理论上完全可行,最终我们不管proteus的问题,将实物直接按照所设计的电路图链接好。

事实证明所设计的方案是正确的,链接好的电路确实正确的运行了。

在去给老师检验之后,老师提出了“叮”声频率较低,需要进行调整,于是我们将R2由原来的10千欧替换成了5千欧,将R4由原来的20千欧替换成了10千欧,以此达到了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