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

合集下载

参考《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的DIY功放

参考《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的DIY功放

参考《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的DIY功放参考2004年第11期《无线电》杂志《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类功放的制作》而制作的功放,当年看到这个电路图觉得还算简单,当时就有想做一台的冲动,而且有几个地方是我比较喜欢的:1、SRPP电路,这是一款很有名气的电子管放大电路。

2、场效应管纯甲电路。

3、无大环路负反馈电路。

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制作这款纯甲功放,今年终于有时间奏齐元件和材料把这机机搞出来了。

这里说参考而不是说制作,是因为只使用了大部分电路框架,有一部份是修改了的。

DIY 80W晶体管电子管混合纯甲功放在这里我将当年《无线电》的有关内容贴上,对相关阐述不作重复,各位可以参考图片中的原文。

我只对制作中的一部份个人观点和方法作简要介绍。

本机使用两片400*50*260(mm)铝散热器,单件重5.5公斤,前、后、底全铝板结构,顶盖用有机玻璃。

左右声道独立,后级每声道用一个500W的环牛,输出电压双36V,每声道使用4个D 25-04D 半桥组成双桥整流电路,每声道用6个80V/22000uF的电解电容滤波。

前级用两个90W的方牛供电。

本人对前级的设计思想是:晶体管整流,高压及灯丝供电均稳压并软启动,开始的时候在网上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到后来我准备自己画板的时候,在一次搜索中居然发现有同我设计想法一样的板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以SRPP前级就手到拿来,稍作改动就可以用了。

后级的板就没有这么好彩了,我的要求是:每声道4对功率管,这8个大管必须在400mm长的散热器上平均排列,就这个条件已经找不到接近的板了,无奈之下,偷懒不了,唯有自己画板。

鉴于滤波电容的身材也算魁梧,所以把整流滤波电路做一块板,电流放大做一块板,左右声道各一套。

两个声道的喇叭保护和电位器电路做一块板,虽然两个保护电路是互相独立的,但是它的面积不大,我把它们排到一块了。

胆前级调试多数杂志上的图不能百分百照搬。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

简洁至上靓声功放——打造A30小型发烧级甲类功放一直想打造一款简单的发烧功放,经过一番努力,这一心愿终于实现——一款A30的功放诞生了。

之所以叫 A30,是因为其设计的最大功率为30W,可以工作于纯甲类状态下,就是30W纯甲类功放的意思。

A30 是专门为高标准音乐重放而设计的高品质小功率功放,注重的是音响重放效果。

甲类功放没有交越失真,对电路的稳定性要求很高,本人对听音要求较高,要求声音平衡性要好,表现比较全面,因此,电路设计和元件选取就显得非常关键。

先考虑电路的形式,一般用对称的电路设计可以做得比较简单,性能也比较高。

对比各种电路,输入级采用场效应管做互补放大,只要两个管子,不用另加恒流源偏置电路。

电压放大级用简单的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级关键是功率管的选择,考虑到用双极型三极管要推动级,增加了元件,决定用场效应管做输出元件,这样省掉一级推动,电路就更简单一点,而且场效应管声音细腻甜美,也很讨人喜欢。

选取元件同样也很重要,先是输入级的场效应管,选用跨导大的场效应对管K366/J107,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线性和增益,还可以减轻电压放大级的负担。

这对管和大名鼎鼎的K170/J74同是东芝的产品,各项性能相差不多,而且跨导还比K170/J74大一点,只是功率稍小了一点,但是用在输入级,200mW的功率已足够了,价钱却便宜不少。

这两对管的主要参数对比见表1。

输出级的元件选取是难中之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般场效应管都有低频欠缺的特点,特别是听大动态的音乐时就脚软或低频下潜不够等。

对比双极三极管和场效应管,可以看到,场效应管的跨导明显小很多,电流越小,跨导越小,这就造成了场效应管低频不足的缺点。

一般音响用的场效应管都存在这个问题,最后只能放弃用一般音响用的场效应管,选用日立的超大电流场效应管K2586/J555,这对管的电流达到60A,跨导也比一般的场效应管大很多,表2所示的是这对管的主要参数。

这对管耐压只有60V,不过用来做功率不大的机器是足够了。

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资料

动手制作HiFi靓声甲类功放资料

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5、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一、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3.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一.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用的电子管有ECC83 pdf(12AX7)二.前级放大器电源电路图前级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左右声道完全相同。

它由两级电压放大加阴极输出器组成,V1为第一级电压放大。

现代数码音源CD、DVD的输出电压一般都在2V左右,信号从IN输入,经R1衰减,通过栅极防振电阻R 2加至V1栅极,V1将信号放大,然后从屏极取出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经C1耦合到下一级。

W1为V1交流负载的一部分,又是V2的栅极回路,同时起着总音量的控制作用。

V2a为第二级电压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直接送到V2b栅极,这就叫做直接耦合。

采用直接耦合的V2a 与V2b屏栅电位一致,在静态时足以使V2b管屏流截止而不工作,在动态时由于信号电压的加入,才能使V2b进人工作状态。

这种直接耦合,由于少用了一只耦合电容,不存在信号的电路损耗。

传输效率高,传真度好,减少了低频衰减,有利于改善幅频特性。

V1、V2a阴极电阻R4、R6都未并接旁路电容,有本级电流负反馈作用,能够提高音质、消除失真。

V2b为阴极输出器,把前级放大的音频信号电压从阴极引出,经C2传送给功率放大器。

阴极输出器具有非线性失真小,频率响应宽的特点,它没有放大作用,电压增益小于1,但它有一定的电流输出,有恒压输出特性,带负载能力很强,推动任何纯后级功率放大器从容不迫、轻松自如。

它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大约才几百欧姆,能和末级功放很好地匹配,即使用较长的信号线传输,也不会造成高频损失,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提高信噪比,提高音乐的纯度,音质较好。

一台靓声、工作稳定可靠的放大器,离不开优质的电源作保证,特别是前级放大器,对电源的品质要求相当高,不应有交流声和噪声,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经过功率放大后,都会产生可怕的声压级,会严重影响音质。

6922电子管前级放大器图2是前级放大器的电源电路图,高压部分采用晶体二极管作桥式整流,用扼流圈作n型滤波,电子管稳压供电。

用分立元件制作甲类功放

用分立元件制作甲类功放

用分立元件制作甲类功放一、甲类功放概述甲类功放(A类功放)输出级两个(或两组)晶体管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也就是说无论有无输入信号,它们都保持有导通电流。

无输入信号时,上下半区功率功率管通过的电流相等(也就是静态电流);有输入信号时,上下半区功率功率管通过的电流不等,具体状况如表1。

表1 甲类功放晶体管工作电流1.概述本电路是参照美国名器MONARCHY(帝皇之声)SM-70之电路原理,稍作改动完成的一台线路简洁、易安装、易调试、易校声,工作稳定的甲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由于左右声道电路完全相同,所以这里只给出右声道的电路,如图1所示。

主功率电源±VCC直接提供给大功率场效应管,±VCC经穿芯磁阻(抑制高频干绕)送到可调三端稳压器LM317/337,变换成±22V对称电压供给前置电压放大器;前置电压放大器是基本的同相比例放大器;信号输入用小容量MKS电容与到大容量MKP电容并联,用于弥补大容量MKP电容对高频耦合的不足。

电路结构并不复杂,但元器件的、规格型号却是用心之选,体现了甲类功放造价昂贵的特点。

比如,变压器二次侧为两组独立的AC24V,输出功率可达200W;整流桥堆BR252输出电流可达25A;效应管采用2SK413/2SJ118(若用2SK1058/2SJ162或许更好);R20~R23采用5W无感电阻;集成运放选用美国BB(Burr-Brown)公司专为音频而设计的OPA2604,它音色醇厚、圆润,中性偏暖、胆味甚浓,声底较醇厚且略具刚性,特别适合音乐的表现,被誉为最有电子管音色的运算放大器。

此外,信号耦合、滤波电容多采用MKP、MKT和MKS型号,算是音响用电容的中高档水平了。

2.电路调试调试要点:元件准确无误按图焊好,先将VR2旋至最大值。

(1)接上两组交流电AC24V,旋动VR1,使IC1的④、⑧脚有±22V的直流电压,插入集成运放;(2)将万用表置于DC200mV挡,表笔夹在输出端(OUT)与地之间,旋动VR3,调至万用表读数约为几毫伏(理想值为零);(3)将数字万用表置于DC200mV挡,两只表笔夹在0.25Ω电阻(R20、R21、R22和R23)两端,旋转VR2,调节T1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当万用表读数为75mV时,每只功率管的静态电流为300mA(=75mV/0.25Ω)。

最简单的甲类功放电路

最简单的甲类功放电路

最简单的甲类功放电路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甲类功放电路!说到这个,可能有人会觉得:“哎呀,这听起来太复杂了!”别担心,咱们会把这事儿讲得简单明了,就像和你喝茶聊天一样。

甲类功放,乍一听就像个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它就是一个能把微弱信号放大,让音乐声嘹亮的家伙。

要是你对音响系统感兴趣,或者想在家里搞个小型演出,这个东西绝对得学一学!2. 甲类功放的基本原理2.1 什么是甲类功放?先来捋一捋,甲类功放到底是啥。

它主要是用来放大音频信号的,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手机里那点儿微弱的音乐信号,经过它一放大,能让整个房间都充满音乐。

这就像你在派对上调高音响音量,瞬间气氛就上来了,没错就是这种感觉!而且甲类功放的特点就是它在放大的过程中能保持音质的纯净,听起来特别舒服,简直是音乐爱好者的“心头好”。

2.2 工作原理那么,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甲类功放的工作原理就像开车一样。

它的输出信号总是跟输入信号保持同步,简直是如影随形!这就意味着,无论你输入什么,它都能尽量做到不失真地放大出来。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炫酷?但这里要注意的是,甲类功放虽然音质好,但效率不高,能量损失得厉害,发热也不小,这点得当心。

3. 电路构成3.1 基本组成现在咱们来看看甲类功放的电路组成,别担心,不会让你看晕的!基本上,一个简单的甲类功放电路由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输入级、增益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接受信号,增益级则是放大信号,最后输出级把放大后的信号送出去。

这就像一个乐队,输入级是歌手,增益级是乐器,输出级就是把大家的表演送给观众。

3.2 关键元件其中,晶体管是甲类功放的灵魂,没它可不行!它就像是乐队里的主唱,负责把声音放大。

一般我们用NPN型或PNP型晶体管,根据需要选择就好。

当然,还有电阻、电容这些配角,虽然不显眼,但没它们也不行,帮助调节电流、滤波,保证声音的纯净。

要说电路里最重要的元件,那就是电源了,没有电源,功放就像鱼离水,根本没法工作。

简洁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电路图

简洁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电路图

简洁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的制作电路图这款20W单端纯甲类功放电路图,电路十分简单,所用元件很少。

符合“简洁至上”的原则,用料普通,易于仿制。

看到好多的发烧友对单端纯甲类功放感兴趣,不敢独享,与广大的音响发烧友交流。

原理图如下所示:电路原理和设计思路,整机电路可以分为四部分:输入级:核心电路是由两只BC559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22K对地电阻为三极管的偏置电阻,它的大小同时决定了整个功放的输入电阻。

8.2K电阻是差分对管的公共发射极电阻,决定了差分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和本级的静态工作电流。

经过输入级放大的电流在流经1K可调电阻时产生的电压信号,直接输送到下一级。

1UF电容是整机的输入电容,其容量的大小和制造材料对音质的影响很大。

根据理论计算,1UF的电容与输入电阻22K组成了一个高通滤波电路,它的低端转折频率可以用下式计算:f=1000/(2*3.14*22*1)=7.2HZ。

(在过去将放大器的低端频响定位在20HZ时,还是可接受以的。

现在数码音源大行其道的今天,看来还是高了一些,低端转折频率定在1HZ以下还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该电容的重要性,一定要选择品质优良的进口音频专用耦合电容,在国产的电容中,新德克的品牌还是值得信任的,经过笔者和朋友的试用,效果令人满意,只是体积稍大了些,在设计电路板时要考虑是否能安装得下。

8.2K电阻决定了输入级的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可以由下式进行估算(两管值):VCC/8.2K=20/8.2=2.4MA。

由于输入级的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对音质有较大的影响,可以调整该电阻的大小来满足自己的要求。

(晶体管静态工作电流小,信噪比高,但是音质发干,低音单薄。

如果电流大一些,音质温暖,低音厚实,但是晶体管特有的高频噪声和反映在音频内的电流声也会增加,使信噪比下降。

本机取2.4MA还是比较合适的。

电压放大级:为了简化电路,本机使用一只三极管BD139,采用共射放大电路,还采用了自举电路。

15W纯甲类功放电路图及原理

15W纯甲类功放电路图及原理

15W純甲類功放電路圖及原理2009-06-12 22:01:21.0縱觀目前市場上的Hi-Fi功放,輸出功率在100W以上的以甲乙類放大產品居多,50~100W 的功放中甲類放大產品佔有相當的比例。

從高保真的角度來看,功率儲備大些當然是好,但若從節省能源的角度來看,就值得考慮了。

由於純甲類功放的效率很低,所以在您欣賞美妙音樂的同時,約有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電能變成熱量散發掉了。

一台每聲道輸出功率為50W的純甲類功放,若以30%計其效率,則靜態功耗就有330W之大,說句玩笑話,簡直是“守著火爐吃西瓜”。

筆者在幫人選購功放時就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雖然為純甲類功放的音色所傾倒,但也往往因其“發高燒”的工作狀態而忍痛割愛。

功耗大也是電子管功放的致命弱點。

市場經濟是無情的。

國內幾家有名的生產膽機的廠家,如斯巴克、歐博、大極典也先後推出了自己的電晶體功放,就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我國國情,一般工薪階層的居室面積多在二十平方米以下,並且通常以客廳或臥室兼作聽音室。

若音箱的靈敏度在89dB以上,則10~20W的純甲類功放就可滿足一般欣賞要求。

如果在歌舞廳裏那樣的環境中讓我們的耳朵長期承受大音量,聽力就會逐漸減退。

再說,吵得左鄰右捨不得安寧,也不合適。

所以說,如果生產一些功率在15W左右的音質音色較好的功放,靜態功耗在100W以下,肯定會有市場。

可惜這類功放是個空白。

日本金嗓子有一款A20,每聲道純甲類功放20W,音質有口皆碑,但價錢卻令人望而卻步。

現在,國內生產功放的廠家似乎在攀比,功率越做越大,重量越做越重,但銷路卻不見得很好。

何不製作一些“好吃不貴”的功放來投放市場呢?本著這個思想,我們設計了這臺15W純甲類功放,試圖在這方面做一些嘗試。

一電路原理1、功放電路由VT1、VT2組成差動放大電路,每管靜態電流約為0.5mA。

R3為VT1的集電極負載電阻,VT1與推動級VT4之間為直接耦合。

輸出級由兩隻型號相同的NPN型大功率電晶體VT5、VT6組成,而沒有採用互補對稱推挽電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图
制作晶体管靓声甲类功放电路
许多发烧友都乐于制作功放,但多局限于一些单片集成功放如LM1875、LM3886、LM4766、TDA7294等,用这些IC制作的功放其音质要好于市面上一些中、低档功放,但与一些高档Hi-Fi功放相比,音质仍有较大的差距。

这里推荐几款容易制作的靓声甲类功放电路以供参考。

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该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板块积木式组合,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增减。

2.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分开设计、布版,便于烧友采用高、低压两组电源分开供电,可选择众多特色的后级电路搭配,也便于安装固定散热片,为发烧友摩机提供方便。

3.采用无大环负反馈设计,可进一步改善扬声器负反馈电动势对音质的影响。

限于篇幅,这里简介电压放大部分与电流放大部分。

以下均为双声道设计,仅给出一个声道的原理图,另一声道、电源与保护电路图略。

一、电压放大部分使用厂家提供的成品板。

该板双声道设计,采用双面镀金线路板制作,板上大量使用发烧器件,如五环金属膜电阻、ELNA发烧电容、音频专用高频管、低噪声恒流源专用场效应管等。

原理简图如图2所示。

使用孪生场效应管NPD5565输入,采用共源共基电路、有源负载及差分电路,与马兰士公司的HDAM模块电路及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电压放大模块电路相比,本电路显得设计更趋于该电压放大板对电源适应范围较宽,±35V~±60V都可工作,建议电压放大部分供电采用并联式稳压电源,且比电流放大部分电压高出5V~10V。

完善,音质也更理想。

二、电流放大部分有多种电流放大板可与上述电压放大板配套,下表列出所用功率管的部分参数供发烧友参考。

1.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K1529/J200,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SK2013/2SJ313推动3对2SC5200/2SA1943,原理图略,可参考图3,装配时只需把K1529/J200换为C5200/A1943即可。

3.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K851,原理图如图4所示,超大电流MOS场效应管2SK851具有开关速度快、导通电阻小、失真率低等特点。

目前仍无场效应管与之配对,该电路采用准互补输出的形式,2SK851曾在天龙PWA-2000N功放中使用过。

4.2SC5171/2SA1930推动6只2SD1037,原理图略,可参考图4,装配时,只需把K851换为D1037即可。

该电路采用准互补输出,只要设计得当,准互补输出电路同样可出靓声。

比如深受好*的LM3886、LM4766内部就采用准互补输出电路。

5.采用3对三肯复合管SAP15N、SAP15P,原理图如图5所示。

6.2SK2013/2SJ313推动8对大功率场效应管或三极管(图略),方便发烧友制作100W×2纯甲类。

三、调试以上6种后级电路可根据P甲=2I02RL计算其所需甲类功率或末级静态电流,从而根据需要调试末级静态电流。

如一台在8Ω负载下输出功率为80W的纯甲类机,末级静态电流为Io=2.236,则流过每管的静态电流为Io′=Io/n=2.236/3A=0.745A,即0.25Ω/5W电阻上直流压降为V=Io′?R=745×0.25≈186(Mv)。

虽然纯甲类功放声音柔和、甜美,但是它对变压器、滤波电容、功率管及散热片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听一个月下来,电费负担重。

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把功放制作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比如20W以下为甲类输出,20W~100W为甲乙类输出。

此时功放总静态电路为Io=1.118A,其实一般居室环境,20W左右的纯甲类输出,可满足大多数烧友的听音要求。

由于电压放大部分已被厂家调试好,只需装配好末级电流放大部分及相关接口。

微调电压放大部分的W1使输出为0mV,再调节电流放大部分的多圈电位器W2,测量0.25Ω/5W电阻两端的直流电压,使其符合自己的要求,对图3、图4可直接测量0.25Ω/5W两端的电压,对图5应测量SAP15N④、⑤脚或SAP15P①、②脚两端的电压。

若测试一切正常,即可煲机1~2小时,重复检查各项参数,若无误,即可放音试听。

若想装配纯甲类功放,可把整机先调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试听正常,再逐步加大静态电流至所需值,使该机成为纯甲类功放。

以上五种电流放大板,所配散热器尺寸均为360mm×120mm×50mm,成品板均调试成高偏置甲乙类功放(甲类20W+20W),若要装配80W+80W纯甲类功放,只需换掉散热片,把功放板装入两边外露散热器式专业功放机箱(480mm×430mm×150mm)调试好即可。

以上线路,稍作调整(如改变变压器功率及供电电压、功率管对数及静态电流)即可有多种用途使用。

如:制作大功率功放(250W/4Ω);制作电子分频功放;制作高品质耳机放大器(用本电压放大板推动K214/J77或K2013/J313);用电压放大部分对一些分立元件中、低档功放进行摩机;制作顶级8声道纯后级功放(如用4块电压放大板,共用电源,每声道一对三肯2SC3858、2SA1494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