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偷瓜》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偷瓜》教学设计_6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偷瓜》教学设计_6

5 偷瓜教材分析:《偷瓜》这篇文章是发生在我国农村的故事,讲述了一些调皮可爱的孩子“偷”瓜田主人李善财的瓜,教育李善财的故事,展示了农村孩子的调皮可爱与正义,字里行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偷瓜》“偷”就是私下里拿走别人东西,据为己有。

文章中所描写的孩子们“偷瓜”和我们习惯中的理解不一样,他们的做法与其说是偷瓜,不如说是冒险游戏。

作品的开头,用寥寥数语清楚地介绍了主人公李善才和毛头娃崽这两方人物,而后随情节的发展展开人物的性格。

性格变化的来龙去脉,叙述得有头有尾。

语言风趣幽默,故事性强,在似乎搞笑的短剧中展示了一帮农村孩子的淳朴和善良。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

2、过程方法: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习方法:朗读感悟、自主学习、体味交流学习习惯:课前预习教学时间 :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西瓜吗?那么你们平时吃的西瓜都是怎么来的?(生答)咱们这篇文章中西瓜是怎么来的呢?(师指课题)哪位同学解释一下“偷”是什么意思?本课中的瓜真的是“偷”来的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四人读课文,同学互相纠错。

(二)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件出示问题)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那么文中的毛头娃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上批注。

(一)声东击西,机智聪明。

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

(二)倔强任性,淘气顽劣。

大人管一管,娃崽变越作践瓜田。

(三)调皮捣蛋。

娃崽老远啃着瓜,拍手笑。

(四)淳朴、善良、厚道。

“三奶奶,善财叔让俺们送瓜给您吃。

《偷瓜》教学设计

《偷瓜》教学设计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顺课文。
讲解生字词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扫清阅 读障碍。
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和内容,深入理解课文 主旨和人物形象。
巩固练习:实践操作,加深印象
朗读练习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加深对人物形象和故
事情节的理解。
复述练习
让学生尝试复述课文内 容,锻炼他们的口头表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01
02
03
情境导入
通过描述与“偷瓜”相关 的有趣情境,引起学生的 兴趣,为后续的课文学习 做好铺垫。
提问导入
向学生提出与“偷瓜”相 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信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内容。
讲授新课:深入理解,掌握要点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本背景介绍
《偷瓜》是一篇富有童趣和深刻社会 寓意的短篇小说,通过对农村孩子童 年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纯真与 善良。
情节梳理与赏析
主题思想探讨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思想,如童年的纯真、善良的人性、 社会的复杂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和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故事中 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 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
关注个体差异
注意收集不同学生的反馈 ,关注个体差异和需求, 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 的指导和帮助。
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需求
分析学生反馈
01
认真分析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为教学策略
的调整提供依据。

《偷瓜》教学设计-精选学习文档

《偷瓜》教学设计-精选学习文档

《偷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

⒉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⒊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认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故事。

一、揭示课题,以疑促读。

“偷”是什么意思?毛头娃崽是怎样“偷”瓜的呢?请同学
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交流读文收获。

⒈指名读文,同学互相纠错。

⒉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感悟人物形象。

那么文中的娃崽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重点部分处理:
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以下几句话: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

”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孩子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读,真正读进去。

(2)“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样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

他喊:娘啊,我混!”从李善才的动作体会他的心中忏悔之情。

行路人经过瓜田边,说:“善才你这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

”李善才说:“那敢情是。

”孩子到底还偷不偷瓜,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会出现歧义。

老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结组,分角色,准备台词,演一演。

五、课后向生活延伸: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

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写一写。

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2.感受课文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乡村。

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乡村的课文——《偷瓜》。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读写生字词。

三、课堂探究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小男孩和一群孩子在西瓜地里偷瓜的故事。

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词析句。

(1)小男孩“咽了咽口水”,这个动作表现了什么心情?(2)“月亮像一个大玉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课文中的“偷瓜”,实际上是一种怎样的行为?4.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小男孩和孩子们为什么要偷瓜?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童年趣事的作文。

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色。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在乡村里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生:这是乡村,我见过,有很多田地和绿树。

2.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乡村的课文——《偷瓜》。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偷瓜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偷瓜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偷瓜》教学目标:一、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小孩的顽皮和可爱。

二、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3、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在故情形节中体会小孩们顽劣而仁慈的本性,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进程:一、揭露课题,以疑促读“偷”是什么意思?看了文题你有什么问题?预设:问题可能有:一、谁偷瓜?二、偷了谁的瓜?3、什么缘故偷瓜?4、偷到瓜了吗?五、偷瓜干什么?二、整体感知内容与人物形象请同窗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朗诵课文,而且试探课文要紧讲了如何的故事,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

学生活动:一、自由念书。

二、试探问题。

3、交流适才提出的问题。

4、交流课文要紧内容。

五、交流对人物的观点预设:对李善才的观点:一、挺坏的。

二、不孝顺老人。

3、知错就改。

对娃崽的观点:一、顽皮。

二、调皮。

3、爱帮忙人。

4、不听大人的话。

三、深切文本,细细品读请同窗们再次深切课文中去,细细品读每一段文字,在自己最感爱好的地址写下批注,而且写清这怎么就让你感爱好了。

学生活动:一、再次念书,教师强调默读更有助于明白得课文。

二、写批注。

重点悟读,讨论交流A 预设:学生关注最多的应该是课文的1——5段,在这几段的教学中,如此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来熟悉李善才那个人物。

请同窗们动手勾出描述李善才动作的词语,针对他的做法,谈谈那个人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预设:抓“喊、跳、骂、撵、瞪、打”等词语体会到那个人脾气暴躁,又超级小气。

抓“告知、头疼、牵狗、不敢打狗”体会李善才对这些小孩无计可施。

熟悉娃崽这些人物。

请同窗们找出描述娃崽做法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抓2段“那里瓜……跑远了”体会小孩们声东击西,机智勇敢。

抓3段“越作践”体会小孩们倔强任性,调皮顽劣。

抓4段“娃崽也叫……”体会娃崽倔,调皮。

抓5段“鼓掌笑”体会娃崽顽皮捣蛋。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偷瓜》教学设计_7(20200416114048)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5偷瓜》教学设计_7(20200416114048)

课题5:偷瓜教学内容:冀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28页。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和可爱。

2.了解课文中农村的一些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3.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1.在故事情节中体会孩子们调皮而善良的本性,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2.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案: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改进建议一、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偷瓜》。

谁能说说偷是什么意思?谁偷瓜?结果怎样?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毛头娃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

二、交流读文收获1.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相机板书:娃崽、李善才。

2.毛头娃崽很调皮,很善良。

板书。

三、感悟人物形象师: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娃崽们很调皮?1.娃崽们很顽皮。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一说。

师:这是什么计策?(声东击西)娃崽们很机智,分工合作,真是有趣!谁来读一读。

指导朗读。

从不同角度来读。

联系第3段,解释“作践”。

(2)出示:“没治......更偷瓜”。

分角色朗读。

丁轶轩演、说李善才,其他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背景。

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预计5分钟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预计8分钟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

预计15分钟读娃崽,师读旁白。

你觉得娃崽怎样,李善才怎样?娃崽调皮、可爱,李善才无奈、小气、暴躁。

(3)师小结:一说到“偷”,肯定是不光彩的事。

但是,文中娃崽们的行为更像是和看瓜人李善才进行的斗智斗勇的冒险游戏。

(4)师:娃崽们总是这样调皮吗?其实,娃崽们心地善良。

出示:“三奶奶,善才叔让俺们送瓜给您吃。

”娃崽们说。

娃崽们还说:“三奶奶,善才叔说这几天忙不开,过些天来看您。

”师:偷是据为己有,这里娃崽们“偷瓜”是为了谁呢?(三奶奶)多么善良、懂事!娃崽们抱着西瓜对三奶奶说,引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 偷瓜 1教案 冀教版 精品

五年级语文下册 偷瓜 1教案 冀教版 精品

5.偷瓜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纯真和可爱。

2.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3.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重点难点:
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真读课文,了解文中的故事
二、揭示课题,以疑促读
“偷”是什么意思?毛头娃崽是怎样“偷”瓜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交流读文收获。

1.指名读文,同学互相纠错。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感悟人物形象
那么文中的娃崽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重点部分处理
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以下几句话:
(1)“李善才就看瓜,看不住,一愣神……这边早有几个娃崽抱着大西瓜跑远了。

”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孩子选择不同的角度去读,真正读进去。

(2)“李善才不知自己怎样扑进屋子,跪倒在三奶奶跟前。

他喊:娘啊,我混!”从李善才的动作体会他的心中忏悔之情。

行路人经过瓜田边,说:“善才你这地边的瓜侍弄得比地中的好。

”李善才说:“那敢情是。

”孩子到底还偷不偷瓜,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会出现歧义。

老师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结组,分角色,准备台词,演一演。

五、课后向生活延伸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

如果没有,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写一写。

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

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优质课教案课题: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张欣」「市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主要内容,能够口头复述故事情节。

2.学习和掌握一些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思考。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

2.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故事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思考。

教具准备:1.教学用书:冀教小学语文五下《5偷瓜》2.黑板、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喜欢吃西瓜,有没有听过关于西瓜的有趣故事。

2.引入课文《5偷瓜》,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一个关于西瓜的故事。

二、细节阅读(15分钟)1.在黑板上写下生词「张欣」,并介绍其意思和读音。

2.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然后准确回答一些细节问题,确保学生对故事有全面的了解。

三、师生互动(10分钟)1.教师提问:为什么张欣偷西瓜?请举出好几个理由。

2.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3.教师进一步引导:如果张欣有诚实地付钱来买西瓜,会不会更好?4.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倾听不同的声音,并给予肯定。

四、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用1分钟时间准备演绎这个角色对这件事的看法。

2.学生轮流演绎他们的角色。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者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个角色的看法。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诚实与骗取之间的区别?五、课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与西瓜相关的图片,并让学生说出图片对应的生字词。

2.学生自由组词,用这些生字词造句。

六、作业布置(5分钟)1.提醒学生课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布置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作业:请写一篇关于诚实与骗取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5偷瓜》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偷瓜》教学设计(整体感知)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大意,感受农村孩子的调皮和可爱。

2、读准词语的读音,了解“作践、寻思、侍弄、混小子、毛头娃崽”等一些农村生活口头用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的魅力。

3、通过读一读、讲一讲或演一演的形式,把握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在故事情节中体会孩子们顽劣而善良的本性,感受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以疑促读
“偷”是什么意思?看了文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可能有:1、谁偷瓜?2、偷了谁的瓜?3、为什么偷瓜?4、偷到瓜了吗?5、偷瓜干什么?
二、整体感知内容与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朗读课文,并且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故事,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活动:1、自由读书。

2、思考问题。

3、交流刚才提出的问题。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5、交流对人物的看法
预设:
对李善才的看法:1、挺坏的。

2、不孝敬老人。

3、知错就改。

对娃崽的看法:1、调皮。

2、淘气。

3、爱帮助人。

4、不听大人的话。

三、深入文本,细细品读
请同学们再次深入课文中去,细细品读每一段文字,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批注,并且写清这怎么就让你感兴趣了。

学生活动:1、再次读书,教师强调默读更有助于理解课文。

2、写批注。

重点悟读,讨论交流
A 预设:
学生关注最多的应该是课文的1——5段,在这几段的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来认识李善才这个人物。

请同学们动手勾出描写李善才动作的词语,针对他的做法,谈谈这个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
抓“喊、跳、骂、撵、瞪、打”等词语体会到这个人脾气暴躁,又非常小气。

抓“告诉、头疼、牵狗、不敢打狗”体会李善才对这些孩子无计可施。

认识娃崽这些人物。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娃崽做法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预设:
抓2段“那边瓜……跑远了”体会孩子们声东击西,机智勇敢。

抓3段“越作践”体会孩子们倔强任性,淘气顽劣。

抓4段“娃崽也叫……”体会娃崽倔,淘气。

抓5段“拍手笑”体会娃崽调皮捣蛋。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自由结组一人读这段文字,其他人或闭眼想象画面或分角色表演,再现文字后面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文。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可以想到,娃崽把“偷瓜”当作了一项冒险且刺激的游戏,他们把这件事当作了和李善才斗智斗勇的战斗。

B 教师引导:娃崽和李善才这些人物还有其他性格的点吗?文中有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预设:1、抓6——12段体会李善才不孝敬老人,让妈妈住在破屋子。

2、抓6——12段体会娃崽善良,主动帮助老人,安慰老人。

教师引导:李善才在窗外听着娃崽与三奶奶的对话可能想到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预设:
1、李善才会想到自己不孝敬妈妈的事。

2、李善才会想到妈妈疼爱自己的事。

3、接下来老人可能痛哭。

4、老人会开心的笑了,原谅了儿子……
这部分有一段话娃崽在撒谎,学生有可能考虑不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读读娃崽说的话,想一想这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的,那他们为什么说谎?
预设:1、为了安慰老人,怕老人伤心。

2、为李善才说话,再帮他树立形象。

3、在教育李善才。

(这样理解,娃崽的形象更丰满了)。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李善才的忏悔之情。

C]请同学们接着谈自己的体会。

预设:1、抓15段体会娃崽腼腆的一面。

2、抓16——25段体会娃崽与李善才相互信任了。

(这里有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质疑)
预设:学生的问题可能有:1、娃崽们为什么说瓜不甜?2、娃崽们为什么不再去偷瓜?
3、李善才为什么要装睡觉?
4、为什么李善才把地边的瓜侍弄的特别好?
教师引导:1、李善才为什么把地边的瓜侍弄的特别好?2、之后孩子们会怎么做呢?
预设:1、李善才这样做是想报答孩子们,让孩子们吃到好瓜。

为孩子们的淘气提供空间。

2、孩子们再也不偷瓜了。

3、孩子们还帮李善才看瓜呢。

想象情景,改编剧本。

学生自由排练课本剧。

四、教学延伸
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写一写。

如果没有,把听说的讲一讲也可以,或者写出来。

五、板书设计
偷瓜
机智勇敢斗性子火暴
淘气顽劣智小气吝啬
娃崽倔强任性斗知错就改李善才
淳朴善良勇真诚可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