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声现象

第二节声音的特征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从知识接受的角度,对初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使学生能有较强的感

性认识,在教学设计上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思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帮助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现象和测量记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假设,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不仅使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参与新知识学习,而且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达到在玩中学、做中

学、学而会的目的。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考虑到演示与活动内容较多,将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设计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了解测量速度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本节课的重点: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及克服办法

本节课的难点:声现象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

的物理模型.

课的类型

实验课实践活动课讨论课

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

2、运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和探究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收录机(配磁带)鼓钢尺梳子塑料片发音齿轮二胡橡皮筋碰铃横笛竖笛发令枪和秒表

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

及时间分

导入新课

5,

新课教学70,

响度的教学

15,演示实验:

1)、用收录机播放一首歌曲,调节音量旋钮。

2)、用收录机分别播放女高音和男低音所唱的同一首歌曲。

教师提问:

1)、声音的区别在何处?

2)、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

教师总结:

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各有其特点,大家所举的词语大多只能反映声音一个方面的特性。

新课引入:

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

这些特性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

一一、声音的特征

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有制不同。

演示实验:

将钢尺的一端固定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

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声,比较所听到的声音。

教师提问:

1)、听到的声音有何不同之处?

2)、发声强(响)的时候,钢尺是如何放置的?

3)、在其振动过程中有何特点?

(板书)

(一)、声音的强弱

1、响度:声音的强弱。

2、振幅:振动的幅度。

学生比较听到的声音。

学生口答:声音的高低不

同、响亮程度不同……

学生口答:响亮、嘹亮、清

脆、低沉……

学生口答:声音的响亮程

度、强度……不同

学生口答: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不同。

学生口答:上下振动的幅度

比较大。

利用日常生活

中的常见事例

引入,做到由浅

入深。

此实验若条件

允许,由学生自

己完成。

教学阶段

及时间分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

教师提问:

怎样可使鼓发出的声音响一些?

教师引导分析:

不论何种发声器,若无振动,则不能发声,所以,发声器发出声音的强弱应与振动有关。

教师提问:

1)、用力大小、鼓槌大小等因素对鼓面的振动有何影响?2)、声音的强弱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总结: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演示实验:

1)、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不同距离处,播放同样的声音。2)、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一定距离处,第一次,直接对学生播放,第二次,在其前面放一纸喇叭,对学生播放同样的声音。

教师提问:

声音的响度还与那些因素有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

4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

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学生猜想,并用实践操作进

行验证。

学生回答:用力大、用大鼓、

用大鼓槌、振动幅度大……

学生回答:使鼓面振动的幅

度不同。用力大,振幅

大……

学生回答:声音的响度与声

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

大,响度……

学生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强

弱。

学生回答:距离、扩音设备、

声音散出去的程度……

通过学生自己

的实践活动,验

证自己的猜想。

以教材内容为

依托,联系生活

实际,对所学的

知识进行拓展。

教学阶段

及时间分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

音调的教学

20,

演示实验:

1)、将硬纸片以同样得力量和速度划过疏密程度不同的梳

子。

2)、用同一张硬塑料片分别接齿轮数目不同的旋转发音齿

轮。

教师提问:

1)、不同的梳子齿和齿轮片在振动过程中的快慢有何不

同?

2)、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

教师补充说明:

声音在这方面的不同,反映了声音的第二个特征。

(板书)

(二)、声音的高低

1、音调:声音的高低。

2、频率: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 Z

演示实验:

改变二胡弦的松紧,演奏同一首曲子,比较歌曲的调子

有何不同。

教师提问:

1)、弦松的时候调子高,还是弦紧的时候调子高?

2)、弦松的时候振动快,还是弦紧的时候振动快?

教师说明:

发声器振动快慢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有

时高,有时低。

1、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器振动的频

率越高,音调越高。

教师补充说明:

在物理学中,音调与响度有严格的区分,分别用高低与

大小来形容,而在日常中没有严格区分,甚至有时两者混

在一起。

学生观察梳子齿和纸片

的振动快慢,并比较听到的

声音。

学生回答:振动快慢不同、

粗齿的振动慢、小齿的振

动快……

学生回答:细齿的声音细、

尖、高;小齿轮的声音

高……

这里可以让全班同学齐唱

歌星韩红的《青藏高原》,

到最后一句学生声音再大

也唱不上去,说明声音除了

响度外,还有一个特征即音

调。

学生回答:弦紧的时候调子

高。

学生回答两种答案的都有

学生实践:

用同样大小的力量拨动

松紧程度的橡皮筋,学生观

察橡皮筋的振动快慢。

学生根据实践活动中的现

象,比较橡皮筋振动的快

慢,并回答音调和频率之间

的关系。

此实验可采用

分组或实践的

形式进行。

学生对音调与

响度时有混淆,

教师可适当举

例。

教学阶段

及时间分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