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压缩机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综述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2-3】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2-3】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往复式空气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班级:装备------ 实验日期: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a)测量空气压缩机的性能参数,绘制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压力比(q v -ε)、轴功率——压力比(N z -ε)、效率——压力比(ηad -ε)性能曲线;b)绘制空气压缩机闭式示功图(p-V图)。

二、实验内容:a)通过调节储气罐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测定在不同压力比下的排气量、电机功率、计算出相应压力比下的排气量、轴功率和绝热效率,绘制空气压缩机的排气量——压力比,找功率——压力比、效率——压力比性能曲线;b)绘制压缩机的示功图。

三、实验步骤a)启动工控机,运行“压缩机实验”程序,输入实验现场数据如:室温、大气压力、相对温度。

点击“确认”进入实验界面。

b)启动压缩机;i.盘车——用手转动皮带轮一周以上;ii.将储气罐出口调节阀完全打开;iii.顺时针转动电气控制箱上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iv.打开冷却水阀门,电气控制箱上的“安全指示”灯亮;v.启动压缩机,“运转指示”灯亮。

c)点击“清空数据”按钮;d)调解储气罐出口阀门,改变排气压力p2,依次从0.1MPa到0.5MPa,每间隔0.1MPa记录一次试验数据,每次记录数据前都需等待系统稳定后,再点击“记录”。

实验中,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有及时停车;e)停车:按下红色“关闭电机”按钮,关闭压缩机:逆时针转动电气控制箱上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灭。

关闭冷却水阀门。

储罐内压缩空气自然放空。

四、数据记录和整理:室温t1 ______ (℃)当地大气压力P1 ______ (毫巴)相对温度φl _________ %实验数据纪录表序号吸气压力kPa 排气压力MPa吸气温度℃喷嘴前温度℃喷嘴前后压差kPa电压(V)电流(A)12345实验数据整理表名称符号 公 式单位测量点数据 吸气压力 p 1 (绝压——大气压)Pa 排气压力 p 2 (绝压)Pa 名义压力比 ε p 2 / p 1— 喷嘴前后压差 Δp —— Pa 喷嘴前温度 T 2 t ℃ + 273 K 吸气温度T x1 t ℃ + 273K 实测排气量q v 11121129T P P P T Cd x ∙∆m 3/min 电压 U —— V 电流 I ——A 电机输出功率 N e 3I ·U ·cos φ·ηkw 压缩机轴功率 N Z Ne ·ηc (ηc = 0.97) kw 喷嘴前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压力 p s2 (可查《化工原理》 Pa吸气温度下饱和水蒸汽压力 p s1 (可查《化工原理》Pa析水系数λΦ1222111p pp p p p s s ∙--ϕ——冷凝水量Gs 01111Q p p s s ∙∙-ρλλϕϕKg/min 进口气体质量流量 G 1 Q 0ρa + GsKg/min 吸气状态下气体密度 ρa (可查《化工原理》 )Kg/m 3等熵功率N ad 6011112111n p p k k T R G k k x ∙⎥⎥⎥⎦⎤⎢⎢⎢⎣⎡-⎪⎪⎭⎫ ⎝⎛-⨯- kw压缩机效率ηad既绝热轴效率N ad / N Z——。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实验小组:小组成员:0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压缩机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2. 测定制冷压缩机的性能3.分析影响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因素二、实验装置实验台由封闭式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储液罐、节流阀、电加热器、冷水泵、热水泵、冷水流量计、热水流量计、排气压力表、吸气压力表、测温显示仪表、测温热电偶等组成小型制冷系统(如下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1. 将水箱中注满水,接通电源后,开启冷水泵和热水泵,并调整其流量;2. 打开吸、排气阀、储液罐阀门,启动压缩机,开节流阀,右旋调温旋钮,调整电压使蒸发器进口水温稳定在某一温度值,作为一个实验工况点;3.当各点温度趋于稳定时,依次按下测温表测温按键,观测各点温度值;4.将数据进行记录,该工况点实验结束。

5.改变热水箱加热电压,使热水温度上升,稳定后再对温度、电流、电压等数据进行记录,一般可作3个工况点结束;6.实验完成后,停止电热水箱加热,关闭吸气阀门,等压力继电器动作,压缩机自停,关闭压缩机开关,关闭节流阀,关排气阀,继续让水泵循环5分钟后断电,系统停止工作。

四、实验数据1. 压缩机制冷量:'171112""161()i i v Q GC t t i i v -=-- (1)式中:G — 载冷剂(水)的流量(kg/s);C — 载冷剂(水)的比热(kJ/kg);t1、t2 — 载冷剂(水)的进出蒸发器的温差(℃);i1 — 在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i7 — 在压缩机规定过热温度下,节流阀后液体制剂的比焓(kJ/kg); i1″— 在实验条件下,离开蒸发器制冷剂蒸汽的比焓(kJ/kg); i6″— 在实验条件下,节流阀前液体制冷剂的比焓(kJ/kg);v1 — 压缩机规定吸气温度,吸气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³/kg); v1′— 压缩机实际吸气温度、压力下制冷剂蒸汽的比容(m ³/kg)。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在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活塞式压缩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压缩空气等领域,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和高效能的工作条件。

然而,为了确保这些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可靠性,进行性能测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了解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参数,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其性能。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压缩比和容积比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测量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压力,我们可以计算出活塞在压缩过程中所做的功。

同时,我们还可以测量压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评估压缩机的换热性能。

除了压缩比和容积比实验,我们还可以进行能力试验和效能试验。

能力试验是指通过测量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来评估其工作能力。

输入功率可以通过测量压缩机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得出,输出功率可以通过测量压缩机输出的功率来得到。

效能试验则是通过测量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容积流量来评估其能量转化效率。

在所有这些实验中,测量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我们还需要预先做好实验条件的控制,如保持恒定的气体质量和温度等。

只有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除了以上的实验,我们还可以对活塞式压缩机进行噪音测试和振动测试。

噪音测试可以通过测量压缩机产生的噪音级来评估其声音水平。

振动测试则可以通过测量压缩机产生的振动强度来评估其振动情况。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之,进行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对于确保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压缩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其效能和可靠性。

压缩机示功图测试实验指导书

压缩机示功图测试实验指导书

往复式压缩机示功图测试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测试往复式压缩机的示功图、主轴转速、主轴功率,计算气缸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压缩机机械效率、气阀功率相对损失和容积系数。

2、掌握往复式压缩机示功图及轴功率、转速的测试方法。

3、了解和分析压缩机汽缸内压力的实际变化过程二.实验装置及工作原理本实验装置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示功图计算机测试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各种信号的传感变送环节、部分信号的调理环节、A/D转换、微机数据采集控制、数据处理、存储显示输出等部分。

1、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主要完成各种测量信号由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过程。

本实验系统主要采用了以下传感器(或变送器):1)YMC303P-G2A-1-A-2压力变送器2)YMC303D-D06-B2-A-1差压变送器3)KX-P1121松下击打式点阵打印机4)E6B2型欧姆农旋转编码器5)WPZ-231热电阻温度变送器6)CE-VJ03-54MS电压隔离传感器7)CE-VJ03-54BS电流隔离传感器8)孔板节流测量装置2、信号调理系统信号调理系统主要完成传感变送器输出的电流信号到标准电压信号的转换、旋转编码器输出脉冲信号的脉宽扩展等信号调理功能。

3、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多通道信号A/D及相关的数据采集控制功能。

本实验系统采用了两块研华公司生产的多功能数据采集控制卡,型号为PCL-818L及PCL-818HD,分别完成温度、流量等缓变量的采集和气缸压力、转速脉冲等快变量的采集任务。

4、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主要完成数据采集的软件控制及实验数据的存储、分析、显示、打印输出等工作,是整个实验系统的核心。

压缩机主要性能参数测量原理如下:1、示功图测量气缸压力信号的测量通过快变压力变送器得到,采样速度为每循环180点,和主轴固联在一起的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作为压力采样的外部触发信号,旋转编码器每转在A相严格输出等间隔的360个脉冲,以它作为采样触发信号,可实现转速跟踪采样,保证压力信号与活塞行程位移的同步。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压缩机的性能特点,通过对压缩机的运行实验,测量压缩机的功率、流量、效率和压力等参数,分析压缩机的性能表现,并对压缩机所处工况条件下的性能进行评估。

一、引言压缩机是工业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空气压缩、气体输送、制冷、冷冻和机械加工等领域。

了解和评估压缩机的性能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和改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型号品牌的离心式压缩机,实验装置包括压缩机本体、电机、控制系统、传感器等。

2.实验方法(1)实验参数设置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不同的工况条件,包括进气压力、排气压力和负荷情况。

保持其他工况条件不变,记录每组工况条件下的实验数据。

(2)实验测量测量压缩机的电功率、流量、压力等参数。

电功率通过测量电机输入功率和电机效率来计算;流量通过测量进气和排气量来计算;压力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

在实验过程中,确保传感器的精度和准确性。

(3)数据处理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计算压缩机的效率、工作参数等内容。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1.压缩机性能曲线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包括功率曲线、流量曲线、效率曲线等。

通过分析曲线,可以获取压缩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

2.压缩机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压缩机在不同负荷下的效率,并绘制出效率曲线。

通过分析效率曲线,可以了解压缩机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能耗特点。

3.压缩机工作参数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压缩机的流量、排气压力、压缩比等工作参数。

通过比较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工作参数,可以评估压缩机在不同负荷下的工作性能。

4.实验误差和改进建议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包括测量误差、设备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根据误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通过对压缩机性能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压缩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工作负荷来选择合适的工作条件。

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压缩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台实验指导书重庆科技学院机械设计制造教研室2010.3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理解压气机的几个性能参数的意义。

2. 熟悉用微机测定压气机工作过程的方法,采集并显示压气机的示功图。

3. 根据测定结果,确定压气机的耗功W C、耗功率P、多变压缩指数m、容积效率ηv 等性能参数,或用面积仪测出示功图的有关面积并用直尺量出有关线段的长度,也可得出压气机的上述性能参数。

二、实验原理本活塞式压缩机性能实验台,采用传感器技术,在微机控制下采集处理数据,绘制压缩机的示功图,并据此进行压缩机性能指标的计算和热力过程的分析,以加深对压缩机热力学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微机对实验压缩机进行性能分析的能力。

通过该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理解。

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可以用示功图表示,示功图反映的就是气缸中的气体压力随体积变化的情况。

本实验的核心就是用现代测试技术测定实际压气机的示功图。

实验中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气缸中的压力,用接近开关确定压气机活塞的位置。

当实验系统正常运行后,接近开关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数据采集板在该脉冲信号的激励下,以预定的频率采集压力信号,下一个脉冲信号产生时,计算机中断压力信号的采集并将采集数据存盘。

显然,接近开关两次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刚好对应活塞在气缸中往返运行一次(一个周期),这期间压气机完成了膨胀、吸气、压缩及排气四个过程。

实验测量得到压气机示功图后,根据工程热力学原理,可进一步确定压气机的多变指数和容积效率等参数。

另外,通过调节储气罐上的节气阀的开度,以改变压气机排气压力实现变工况测量。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YQJ-V型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包括压气机本体、电动机、储气罐及节气阀等)和测试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磁电脉冲传感器、A/D采集板和计算机等)组成。

系统总面貌如图2所示。

为了获得压气机工作过程的封闭示功图,对压气机气缸缸体、缸盖、飞轮等进行了改造,通过特殊设计的接头将气缸中的瞬时压力直接引出到压力传感器。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

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压缩机性能实验报告引言:压缩机是一种能够将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对于压缩机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和优化设计。

本报告将对压缩机的性能实验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压缩机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评估其工作效率和性能指标。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可以对压缩机的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为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压缩机为某型号离心式压缩机,实验装置包括压缩机本体、进气管道、出气管道、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调节进气阀门的开度和压缩机的转速,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实际应用情况。

实验过程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测量了压缩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力和温度变化。

通过记录进气压力、出气压力、进气温度和出气温度等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得到压缩机的压缩比、压缩功率和效率等性能指标。

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进气压力和温度条件下,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加,压缩比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压缩机的转速增加,会导致气体在压缩过程中受到更大的压力作用,从而实现更高的压缩比。

然而,随着压缩比的增加,压缩功率也逐渐增加,这意味着压缩机的能耗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相同工况下,压缩机的效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提高。

这是因为在高转速下,压缩机的压缩过程更为充分,气体的压缩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然而,当转速过高时,由于摩擦和热量损失等因素的增加,压缩机的效率也会逐渐下降。

讨论和结论:通过对压缩机性能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压缩机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和转速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工况要求,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压缩机性能。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压缩机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兼顾效率和能耗的平衡。

虽然高转速可以提高压缩机的效率,但也会增加能耗。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DOC)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DOC)

一、目的要求1.了解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的结构特点;2.了解温度、压差等参数的测定方法,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3.掌握压缩机排气量的测定原理及方法;4.掌握压缩机示功图的测试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5.了解脉冲计数法测量转速的方法;6.掌握测试过程中,计算机的使用和测量。

单作用压缩机工作原理图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往复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验装置简图1-消音器2-喷嘴3-压力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减压箱6-调节阀7-压力表8-安全阀9-稳压罐10-单向阀11-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吸入阀15-控制柜16-计算机17-接近开关18-冷却水排空阀19-进水阀20-排水管注:图中虚线为信号传输线三、实验原理和设计要求活塞式压缩机原理示意简图1.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测定实验的实验原理用喷嘴法测量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利用流体流经排气管道的喷嘴时,在喷嘴出口处形成局部收缩,从而使流速增加,经压力降低,并在喷嘴的前后产生压力差,流体的流量越大,在喷嘴前后产生的压力差就越大,两者具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测出喷嘴前后的压力差值,就可以间接地测量气体的流量。

排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 V:压缩机的排气量,m3/min,C:喷嘴系数,根据喷嘴前后的压力差,喷嘴前气体的绝对温度,在喷嘴系数表中查取,见本实验教材;D:喷嘴直径,D=19.05mm:H:喷嘴前后的压力差,mmH20;p0:吸入气体的绝对压力,Pa;T0:压缩机吸入气体的绝对温度,K;T1:压缩机排出气体的绝对温度,K。

通过测量装置,计算机采集吸入气体温度T0、排出气体温度T1、喷嘴压差H,并由计算机已存储的喷嘴系数表,计算出喷嘴系数,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排气量q V。

2.传感器的布置和安装排气量的测试需要测量出喷嘴前后的压力差、环境温度、排气温度三个参数,因此需要安装测量这三个参数的传感器。

它们的布置如图1-2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往复压缩机性能综合测试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压缩机压力、温度、功率、排气量,转速等有关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研究空气压缩机在转速一定时各状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给出压缩机在不同压力比时,压缩机的容积系数,等温效率以及轴功率的变化曲线。

2.指示图的录取方法(即气缸内变化压力的测量方法),并对录取的指示图进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单级压缩机实际工作过程的物理本质。

利用录取的指示图计算压缩机的指示功率,压缩机的容积系数和气阀功率损失。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气量、功率的各个因素。

3.熟悉位移传感器的特性要求和使用方法,掌握气阀运动规律的测试方法;对所录取的气阀阀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计算提前和延后关闭角。

二、实验原理1.压缩机性能实验依据GB/T 3853-1998的附录A《一般用容积式空气压缩机性能试验》(规范性附录)的要求进行。

对于移动式小型空气压缩机,多为风冷、单级压缩,被测系统只有压缩机和储气罐,没有独立的冷却器(储气罐兼作后冷器)。

性能试验应在规定的保证工况(规定的环境压力、温度)下进行,最终测定或计算出空压机的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标准容积流量、转速、轴功率、比功率和效率等7个指标。

为此需对整个空压机系统的多个热力学参数和机械参数进行测量。

其中空压机热力学参数包括:吸气温度、排气温度、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储气罐压力和出口容积流量。

有些参数需要多个测点。

其中,压力测量仪表的误差应在±0.4%以内,大气压力在±0.15%以内;吸排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测量的绝对误差应在±0.2℃以内,由于空压机最高排气温度不高于200℃,相当于±0.1%。

2.排气量的测定我国多采用喷咀截流法测量压缩机的排气量,其测试装置和喷咀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5478-1995的规定。

压缩机将吸入气体经压缩升压后,排入储气罐稳压,经调节阀进入低压箱降压整流,再经节流喷咀喷出,喷咀前后形成压差,压差值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喷嘴前气体温度由2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取平均值,如图1-1所示。

3路信号均以4~20mA电流发送给数据采集卡,其检测数据在计算机控制界面上均有显示。

据国标公式便可计算出该运转状态下的排气量。

图1-1 喷嘴流量计系统简图3.转矩转速和轴功率测量性能试验需要测量空压机的转速和轴功率,要求转速计的精度应优于±0.5%。

通常对于旋转机械的轴功率,可采用三种方法测量:(1)直接测定空压机的转速和输入转矩,例如采用扭力计或直流测功机,仪器的相对误差应优于±1%;(2)通过校正过的直流电动机法测定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然后乘以传动效率;(3)传统上多采用用损耗分析法,即先测定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然后乘以传动效率,间接测得轴功率。

本实验台采用的是第一种,采用北京航宇华科的PTS881型光电式转矩转速仪。

采用联轴器安装方式如图1-2所示。

动力轴联轴器转矩传感器联轴器负载轴图1-2 转矩传感器及其联接方式其检测原理如图1-3所示。

在扭轴的两端同一条母线上喷涂(或粘贴)由反光材料组成的形状相同的2个反光条纹,在传感器外壳对应位置固定2个激光头,该激光头自带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在扭轴转动时,激光头的光源照射到反光条纹被反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产生电脉冲信号。

扭轴空载时,这两组电脉冲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与只与反光条纹的安装相对位置有关,该相位差一般称为初始相位差。

在扭轴加上负荷后,扭轴产生扭转变形,使两组电脉冲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发生变化,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相位差变化的绝对值与转矩的大小成正比,从而可以用来测量转矩。

图1-3 转矩传感器检测原理4.示功图的录取往复压缩机实际工作循环的指示图(或称示功图),反映压缩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在每一个位置时气缸气体压力变化的曲线,如图1-4所示。

在录取指示图时,纵坐标表示气缸内的瞬时压力,而横坐标根据分析的需要可分别以气缸容积、活塞行程或曲柄转角来表示,因而实际的指示图曲线有以下几种:(1)p-V图(压力—容积图),它反映气缸内压力和气缸容积间的关系;(2)p-s图(压力—行程图),它反映气缸内压力和活塞行程间的关系;(3)p-θ图(压力—转角图),它反映气缸内压力和曲轴转角间的关系;这几种图线可以相互转换。

其中p-θ图是开式指示图;p-V图和p-s图的形状相同,都是闭式指示图,即图线自动封闭。

p-V图最具直观性和分析价值,但以p-θ图最易获得。

通常是先录制p-θ图,然后转换成其它形式的图。

图1-4 往复压缩机的指示图根据录取的指示图,人们可对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作一系列的分析计算。

例如,根据指示图面积可算出气缸内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及气阀功率损失;根据吸入线长宽可算出容积系数Ev,根据最高排气压力和最低吸气压力,可求出气缸内实际压力比;根据气体压力所产生的作用力,可作为动力及强度复核计算的依据。

此外,在指示图上还可以分析气阀、活塞环、填料等的泄漏情况,进排气过程的压力损失情况,压缩及膨胀过程的热交换情况等,进而分析、判断、消除压缩机运行故障。

除了往复压缩机,在内燃机、油田抽油机等装置的测试中,指示图也有重要的分析价值和广泛的应用。

指示图的测录仪器称为指示器,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机械式、气电式和电子式指示器,前两者结构复杂,操作不便,计算和分析依靠手工。

电子式指示器采用非电量电测法获取各种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已逐渐取代机械式和气电式指示器成为技术主流。

电子式指示器通过曲轴转角传感器和止点信号发生器,获得曲轴的角坐标信息以及转速,这一方面内容参见前一节。

外止点位置偏差1°,将造成指示图计算最大误差达5~10%,因此,指示图对止点信号准确性的要求更高。

电子式指示器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对应的气缸内的瞬时压力。

对压力传感器的要求是动态响应特性好,可供指示器利用的传感器类型,目前主要有压电式、扩散硅压阻式和电阻应变式。

后两种传感器的测试电路比较简单,除了可以测量压力的稳态值,也常用来测量压力脉动;但是用于测定气缸内压力时受温度的影响比较严重。

压电式传感器的测试电路较复杂,但动态特性和稳定性更优良。

这里重点介绍压电传感器的应用。

通过在压缩机气缸盖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将气缸内的压力转变为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过调理模块处理信号之后,通过接线端子板及一根37pin 电缆连接线与数据采集板相连。

环境温度等其他参数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及变送器,以相同的连接方式进入数据采集板。

皮带轮附近安装有霍尔接近开关,皮带轮与接近开关在压缩机曲轴每旋转一周开始的时候,产生一个脉冲开关信号,利用它作为开始采样的启动信号。

对应任一压力值的气缸容积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得到。

数学计算过程如下:假定压缩机一个工作循环内取样次数为n (可由计算机来设定),则对应的第і个采样点活塞在气缸中的位移s 为()⎥⎥⎦⎤⎢⎢⎣⎡⎪⎪⎭⎫ ⎝⎛--+-=αα22sin )(11cos 1L r r L r s 式中α ─ 曲轴(曲柄)的转角,ni 360⋅=α(і=0,1,2,…,n )r ─ 曲轴(曲柄)半径,本实验 r =57mm L ─ 连杆长度,本实验 L =250mm则,气缸内气体容积为 V =A ·s (A 为气缸横截面积) 其中24D A π=,D 为活塞直径,D =153mm5. 活塞止点信号由于往复压缩机正常运转时的转速波动不是很大,经常以活塞内外止点信号作为被测曲线分析计算的参考基准,中间的转角按时间等分内插。

活塞止点信号的检测方法较多,压缩机技术中常用霍尔式和光电式传感器。

传感器的发信端一般布置在飞轮上,其中霍尔式止点信号发生器可以将一个小磁钢嵌入飞轮轮缘的内测,用霍尔元件检测;也可以仅仅嵌入一个凸起的小铁块,用电涡流型传感器探头检测。

而光电式传感器一般采用反射式。

传感器的探头安装位置需要精确定位,即转动飞轮使活塞分别处于内外止点,然后将探头对准发信点(磁钢、铁块或反光条)。

图1-5 霍尔止点信号发生器活塞止点信号测录的正确性对测试曲线的分析计算精度有重大影响。

除了信号本身特有的误差外,最主要的误差是传感器发送止点信号的时间与实际止点位置不一致。

因而,精确调整止点位置十分重要。

调整时一般采用百分表观察活塞是否在止点位置,并注意旋转方向以及消除轴承间隙。

6.阀片位移的检测阀片的位移一般采用非电量电测技术完成,即先借助各种位移传感器将阀片的位移量变换成电学量、光学量等的变化,再进行测量。

由于气阀的结构和安装空间非常紧凑,阀片位移的检测,难点在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安装。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主要有电容式、磁电式、电阻式和光电式等,有的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位移之间呈非线性关系,需要后续的电路进行非线性补偿。

就传感器安装的位置而言,有侵入式和暗装式;就传感器的探头与阀片是否接触,亦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之分。

接触式安装方式可广泛采用各种类型位移传感器,虽然传感器的精度可以选得很高,但是这种结构一般都由探头内部弹性回缩机构保持触舌与阀片的接触,这会向阀片施加额外的弹性力,改变阀片的受力状况,影响测量的真实性。

侵入式安装要占用阀腔或阀孔的流通空间,增加了气流阻力,同时会改变阀片的受力状况。

对于进气阀,探头多安装在阀座上,可以选则侵入式或暗装式;而对于排气阀,探头多安装在升程限制器上,但与阀孔相对的弹簧造成的检测障碍,多数情况下采用暗装式。

对于阀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气阀,可采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测定气阀的运动规律,它是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其基本原理是:对探头通以交流激励,探头的交变磁场在阀片上感生电涡流,该电涡流的次生磁场削弱了探头的自感。

当气阀工作时,阀片的位移使电涡流及其次生磁场也发生变化,将阀片的位移转变为阻抗的变化。

安装形式如图1-6所示,其中左侧为暗装形式,即在阀座(或升程限制器)上非气流通道处开孔安装;右侧安装方式简单,但占用了部分气流通道。

图1-6 电涡流传感器在环状阀或网状阀上的安装三、实验装置和流程1 实验装置整个实验装置的流程图及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图见图1-7和图1-8。

2 系统工作流程系统运行后,主程序等待开始采集的命令(测试系统的计算机操作界面上设置有此按钮),当接受到这一指令后,扫描数据采集板的数字量输入通道,当检测到信号突变后,转入采样程序,按照要求的采样个数和延迟时间对模拟量输入通道进行采集和A/D转换,并将所得的结果存入采样数组;转换及存储完毕后,等待指令进行下一次操作。

图1-7 实验装置简图大气温度、压力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温度PCI -1718数据采集卡计算机存储键盘鼠标显示打印转矩、转速压缩机储气罐压力缸内压力止点信号发生器图1-8 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图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记录实验时间的大气压力和大气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