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感动中国是大人物及颁奖致辞

合集下载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人物事迹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人物事迹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和人物事迹【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第一篇:“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事迹以及颁奖词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颁奖盛典。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选”结果近日揭晓,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4日晚播出了颁奖盛典,慈善老人吴锦泉等人入选。

获得“感动中国2015年度十大人物”荣誉的分别是:慈善老人吴锦泉,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秦艳友,率领中国女排重回世界之巅的教练郎平,获得诺贝尔医学家的科学家屠呦呦,一代艺术大师阎肃,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最好的校长爸爸莫振高,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大学生官东,模范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

此外,“感动中国”还将年度人物授予抗战老兵和海外华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栏目,是中央电视台一个传统的精神品牌,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制作,活动创办于2002年,每年举办一次,今年是第十四届举办,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当年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

评选活动在每年春节之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

过去14年间,《感动中国》共评选出了160多位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感动中国》节目已成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以下为获奖名单:吴锦泉(1928-),江苏省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五星村村民,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一名老党员。

吴锦泉老人一生靠磨刀为生,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常年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至今已捐款4万多元。

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2007年4月,张宝艳与秦艳友开通宝贝回家网站,这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面对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亲网站。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2015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名单完整颁奖词(图)《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今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颁奖盛典由白岩松和已经退休的敬一丹共同主持。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_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_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颁奖词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颁奖词1、誓言无声:黄旭华【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

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崇仁厚德:刘盛兰【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

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

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3、心比金坚:陈俊贵【颁奖词】: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

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

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4、一秉至公:段爱平【颁奖词】: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刚起乡亲的盼望。

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

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

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5、>天开:沈克泉、沈昌健【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

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

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6、格桑花开:格桑德吉【颁奖词】: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

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

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7、秋兰为佩:胡佩兰【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

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8、寸草春晖:姚厚枝【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

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

请上天给你多一些>,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9、克明俊德:方俊明【颁奖词】: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

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不悔。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集体奖: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感动中国”还向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表达了年度致 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 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 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敬。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国,爱我们的新疆。
颁奖辞:
不惧麻风——肖卿福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 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 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 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
新照进村庄。
肖卿福,男, 66 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 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
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
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 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12年苦 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
大漠“猎鹰”——木拉提· 西日甫江
颁奖辞:
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 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 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
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她病中的老父亲,
是那幸福的王。
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
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 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 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 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
同桌妈妈——陶艳波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

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

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3、心有清泉:赵久富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

【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

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

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

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4、大爱深沉:张纪清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

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

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与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与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事迹颁奖词1、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2、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2015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经典素材,收藏必看!屠呦呦——春草鹿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

在国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中国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

1969年, 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项目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颁奖辞】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郎平——雄心志四海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郎平,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现任中国女子排球国家队主教练。

郎平1978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多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20世纪80年代,她是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赢得“铁榔头”绰号。

上世纪末,她和队友创下五连冠的佳绩,女排精神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

2002年郎平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第一人。

2010年7月,郎平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郎平退役后,赴国外进修、打球, 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2014年带队获得了女排世锦赛亚军。

2015年8月22日-9月6日,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战绩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颁奖辞】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3吴锦泉——高节卓不群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男,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吴锦泉老人今年86岁,靠磨刀为生,生活清苦,却乐善好施,20多年来,他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

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2010年,当吴锦泉夫妇得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

吴锦泉带着几个月磨刀挣得几百元硬币,倒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市红十字会捐钱。

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

经工作人员清点,共计1966.2元。

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

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

一把刀一块钱,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颁奖辞】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4阎肃——弦歌感人肠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85岁,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

阎肃从艺65年来,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崇高使命,把真诚为民为兵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此外,阎肃创作了许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比如《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

1986年阎肃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8年,他68岁,前往抗洪一线,参与组织《我们万众一心》、《携手筑长城》、《同舟共济重建家园》等大型抗洪赈灾义演募捐晚会。

2008年,阎肃78岁,再次请缨抗震救灾。

当他看到空降兵15勇士冒着生命危险从5000米高空跳伞营救灾区人民的事迹报道后,连夜创作歌曲《云霄天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阎肃以80多岁高龄追梦筑梦,辛勤创作,参与策划多场重大文艺活动,为讴歌主旋律、汇聚正能量,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颁奖辞】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5徐立平——大国多良材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男,47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员工。

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上千道制造工序中,发动机固体燃料微整形极为关键。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年来,他甘于寂寞,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颁奖辞】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6莫振高——化作光明烛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男,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5年3月9日,59岁的莫振高因病离世。

15日,整个县城花圈被抢购一空,数千人自发前来祭奠。

人们抹着眼泪送别莫振高,他们心中的“化缘校长”。

上世纪80年代,都安高中校舍破旧,莫振高一点一点地向社会筹资建校。

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就是莫振高四处到工地、企业“化缘”而得。

都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都有200多名学生因为贫穷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为了帮助瑶山里的孩子,莫振高走遍了每个村屯,走进每一个贫困生家里。

学校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来帮助贫困学生。

莫振高还常组织全校师生给贫困生捐款捐物,发动学校领导、团委干部和班主任向各届校友寻求资助。

莫振高生前用自己的微薄工资以及陆续筹集而来的3000多万元人民币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当地人尊称为“化缘校长”。

【颁奖辞】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

你走了,你没有离开。

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

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7买买提江·吾买尔——盛德表一乡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男,维吾尔族,64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

布里开村共有6000多人,由5个民族构成。

自1981年起,买买提江便担任布里开村党支部书记,2001年他因病离任。

2006年6月,在村民的请求下,买买提江重新担任村支书。

如何让村民日子过得红火,买买提江一直在想办法:1985年他动员村里党员养鸡并传授经验给大家;2001年他成立了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帮助大家养牛,带着大家种果树。

村民人均年收入节节攀升,从2006年的4900多元增加到去年的12830元,村集体经济由负债52万元变为年收入130多万元。

买买提江?吾买尔旗帜鲜明地同“三股势力”作斗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不畏恐吓,规范管理宗教事务,做好年轻人的思想工作,配合政法部门打击分裂势力,使布里开村成功创建平安村。

他注重民族团结,带头照顾和资助汉族群众,带头学习汉语,开办“双语”幼儿园和中青年农民“双语”技能培训班。

买买提江?吾买尔同志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村党支部书记。

【颁奖辞】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

三十多年的老支书,村民离不开的顶梁柱。

你是伊犁河上筑起的拦河坝,是戈壁滩上引来的天山水,给村民温暖,带大家致富。

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弹了再弹,买买提江吾买尔的故事说不完。

8王宽——君子抱仁义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74岁,男,河南退休艺术家,曾任郑州市豫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1998年,刚刚退休的王宽收养了第一个孩子,此后,他就开始与家乡的孤儿们结缘,先后收养6个孤儿。

夫妻俩的退休金并不多,为了让孩子们吃饱穿暖,王宽决定到茶楼唱戏挣钱。

茶楼不比舞台,他的“点唱率”却并不高,常常坐冷板凳。

于是,66岁高龄的王宽再次拜师学艺,学习川剧的“变脸”绝技,并加以发扬光大,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喝彩声。

他并不期待掌声,只是为了在唱不动之前,抓住每一个机会挣钱,养活6个孩子,供他们上学。

在将近10年的漫长岁月里,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风雨无阻,随叫随到。

17年栉风沐雨,5个孤儿都已长大成人,有了稳定的工作,最小的老六今年也已经大学毕业。

在王宽夫妇的带领下,学习了乐器的孩子经常上街义演,据统计,10余年来,靠“卖唱”养育孤儿的王宽夫妇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超过百万元。

【颁奖辞】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

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

十六年,哪一年不是三百六十天。

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9官东——天下英雄气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官东,男,25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中共党员。

在2015年6月2日“东方之星”沉船救援现场的潜水救援行动中,官东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成功救出两名幸存者。

参与救援时,官东是海军工程大学的潜水员,虽然是一名90后,却已经多次参与救援任务。

6月2日,接到救援命令后,他主动请缨参加救援。

抵达救援现场后,他又申请第一个下水。

当天中午12时许,官东身穿负重设备,潜水摸到了沉船的一个房间施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