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尝试着去重新激活那个被层层叠叠的知识及社会生活沉淀物所掩盖起来的知觉的世界时,我们常常诉诸绘画,因为绘画会径直将我们重新放回被知觉的世界。
在塞尚、布拉克及毕加索那里,我们会以不同的方式遭遇到这样一些物件:柠檬、曼陀铃、葡萄、烟盒……它们止住我们的目光,拷问我们的目光,这些我们“惯熟的”物件,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向我们的目光透露着它们的秘密本质以及它们的物性形式本身。
如此,绘画将我们带回到对物本身的观看。
通过检视知觉的世界,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里,根本就不可能把物和它的显现方式区分开。
诚然,当我像字典那样去定义桌子——三条或四条腿支撑起的一个平面,人们可以在上面吃饭、书写等等——的时候,我可能会觉得如此我就抓住了桌子的本质而完全不必在意桌腿的形状、纹饰的风格等等这般伴随性的偶然之处。
与此相反,当我在知觉一张桌子的时候,我不会不在意这桌子实现其作为桌子的功能的方式,而且,正是桌腿每一次承载起桌面的独特方式、正是那从桌脚到桌面抵抗重力的独特运动吸引着我,并使得每张桌子都卓然有别于其他的桌子。
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是无关紧要的,从木头的纤维、桌腿的形状、木头的色泽及年龄到印证着木头年龄的某些涂鸦或磨损,而且“桌子”这个意谓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是透过所有这些“细节”显现出来的,这些细节体现着它在场的样态。
一旦明白了知觉学派的教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开始懂艺术作品了,因为艺术品也是一个肉身性的总体,在此总体中,意义并不是自由的,而是系于或者说束缚于形形色色的符号以及各种各样的细节的。
绘画的意义全部在于画布之外,全部在画作所意指的东西那里,就在画作的主题那里。
实际上,所有有价值的画作都正是在和这一看法的斗争中形成的,并且至少百年以来所有的画家都在非常有意识地和这种看法作着斗争。
重庆市2019-2020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统一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天下”以来,传入了西方“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必须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便是诸子百家之一的荀子。
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点。
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的思维中的“大是大非”的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
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
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情理之中。
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论,也就不得不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的彀中。
在归入“一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争”,再或逐“师门”,斥之学术叛徒、学术内奸。
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辑,同样与封建社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匹配。
但显然,两者本来就不在一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历史“学术多元论”观点的。
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代中国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性。
长沙财经学校2019届对口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长沙财经学校2019届对口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剽.悍(biāo)鸟瞰.(kàn)恪.尽职守(kè) 栩.栩如生(xǔ)B. 溃.败(kuì)膝.盖(xī) 贻.笑大方(yí)矫.揉造作(jiāo)C. 咀嚼.(jué)劲.敌(jìng) 殚.精竭虑(dān)怙恶不悛.(jùn)D. 渐.染(jiān) 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一丘之貉.(hé)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浸渍.(zì)蓓蕾.(léi)剖.析(pōu)追本溯.源(sù)B.癖.好(pì)侥.幸(jiǎo)镌.刻(juān) 便.宜行事(biàn) C.刹.那(chà))翘.首(qiáo)殷.红(yīn)少不更.事(gēng)D.玷.污(diàn)广袤.(mào)荫.庇(yìn)悄.无声息(qiǎo)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给.予(jǐ)床铺.(pù)狡黠.(xiá)舐.犊情深(shì)B.滂.沱(pāng)谙.熟(ān) 浸.润(jìn)开门揖.盗(yī)C.毛坯.(pī)不屑.(xiè)嫉.妒(jí)刚愎.自用(bì)D.隽.永(juàn)咋.舌(zé)烙.印(lào)踮.起脚尖(diān)4、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模.块∕楷模.誊.写∕荣誉.呱.呱坠地∕沽.名钓誉B.渎.职∕赎.买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C.和.谐∕调和.屡.次∕步履.称.心如意∕拍手称.快D.角.色∕角.逐鞭鞘.∕稍.微载.歌载舞∕载.誉归来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关隘松弛挖墙脚融汇贯通B. 扫描诙谐水蒸气振聋发聩C. 博弈脉膊座右铭毋容置疑D. 精彩临摹名信片门庭若市6、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骁勇善战旁证博引莫衷一是共商国是B.察言观色甘拜下风美轮美奂要言不烦C.墨守陈规言简意赅陈词滥调相形见绌D.意兴阑珊励精图治明火执仗苍海桑田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亲睐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云霄编篡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诀窍寒暄既往不咎崭露头角D.遒劲部署搬师回朝返璞归真8、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每当我漫步在长安大街上,望着这条气势恢宏的长街,望着长街两边鳞次栉比的高楼,望着大街上川流不息又井然有序的车流,望着一群又一群精神焕发的人从我身边走过,我的内心便涌动起一股股春潮,激荡起一股股力量与豪情。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渭南市三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卷面总分150分答题时间:150 分钟)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6 分)1. 下列句子中的“人”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作为飞船上最后一个实现国产化的单机设备,“伽马刹车指令员”在此次返回舱顺利着陆中,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A. 人怎么还不来?B. 他人在心不在。
C.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D.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1899 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是近代中国史料“四大发现”之一。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甲骨文不止出现在殷墟,在北京、山西、陕西、山东、湖北,宁夏都发现了刻有卜辞的甲骨。
殷墟甲骨文年代最早,数量最多,但它不是当时唯一的文字。
《尚书·多士》记载“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有“典”“册”“聿(笔)”这样的文字,说明殷人祖先常规的书写材料是简册,书写工具是毛笔。
只是用竹木做成的简册腐烂,似乎无法在北方的地下长期保存,所以至今没有发现商代的竹简。
文字本质上是记录语言的,受书写材质和体裁所限,甲骨文不能全面记录当时的语言现象,但是已经能够反映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系统。
A. 以及容易尚且然而B. 乃至容易仍然虽然C. 以及易于仍然然而D. 乃至易于尚且虽然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②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匝,令人左顾右盼。
③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④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对对小而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⑤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2019年8月湖南省高2020届高2017级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届高三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附答题卡

*'第二段运用例证法举鲁迅 评 价 史 记 的 例 子 论 证 中 国 史 书 中 都 只 是 可 能 存 在 的
历史
+'文 章 反 驳 胡 适 的 观 点 时把 重 点 放 在 清 代有 力 论 证 了 中 国 文 学 史 也 是 一 部 诗 的 历史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 一 些 历 史 事 件这 属 于 用 诗 意 的 方 式 理 解 世 界 的 一 种 形 式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 为我们留下那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
学号
姓名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语文
得分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道小题时量!$"分钟满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
+'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态'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亿' 作为一档以古诗词竞技 为 主 要 内 容 的 综 艺 节 目#$中 国 诗 词 大 会 %的 收 视 成 绩 出 人
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上海市七宝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B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
C .蔡先生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使我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之教,这就是言传身教....。
D .其实,他越矫揉造作....,人们就越看出他在弄虚作假。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一句的是()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而只要使用符合新标准的汽油和柴油,______。
有鉴于此,我国将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
A .即使现有汽车不作任何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也能减少10% B .汽车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可减少10%,现有汽车的改造并不是必須的 C .再加上对现有汽车进行改造,其尾气中相关污染物的排放就将减少10%以上 D .不管是否改造现有汽车,其尾气中的相关污染物排放都将减少10%试卷第2页,总10页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句子默写3.按要求填空。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______•长沙》) (2)望西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3)《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现代的司马迁 ——谈今日的资料压缩 陈之藩①大致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与信息。
广东省蕉岭县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

广东省蕉岭县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
面对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作出顶层设计。
而近日,教育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甲】该《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见于专项规划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
【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对于制造业而言,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才。
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人才艮琴不号,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
【丙】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枣坟若潯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难: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
(1)文段中的划线词,运用不正硕的一项是()A . 已然B . 一揽子C . 良莠不齐D . 求贤若渴(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一下·青冈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娱乐圈的“雷人”现象作为当下的流行语,“雷人”一词据称最早源自2008年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这个倒霉蛋也因此成为了打造流行语的先驱,自那以后,所有被“雷到”的人的血液中似乎也延续了他被雷时的情绪因子:无奈,无语。
不过,不仅仅是中国的选秀舞台上站着外表雷人的歌手,不仅只有中国在播放雷人的影视剧,欧美娱乐圈时时有“雷阵雨”划过天空。
2009年4月11日,英国独立电视公司著名的选秀节目《英国达人》正在进行。
身材臃肿、相貌普通、打扮老土的苏珊博伊尔上了台,著名“毒舌”评委西蒙克威漫不经心地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48岁的苏珊回答:“当一个专业歌手,成为伊莱恩佩吉那样的歌星。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

2019-2020学年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试题数:10,满分:1501.(问答题,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从时间的向度来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内容和品质的纬度来看,却并不是呈现为鲜明的向前发展和进步性,而是出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
中国海洋小说最初是以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的形式出现的。
庄子的《秋水》就描述了一个“北海若”的海神形象。
在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山海经》中,海神形成了一个群体,成为各个海域的统治神。
这是先民对海洋充满敬畏的体现,先民觉得海洋神圣、怪异、神秘,绝非人类所能接近。
于是,海洋就成了神话的一部分。
神话叙事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叙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模式,其形态美学则是变异、想象和一定程度纪实的融合,因此艺术风格瑰丽,奇幻。
船的出现改变了古人对海洋的认识,从而也改变了他们的海洋思维。
人类坐着船进入海洋,从事海上贸易、海洋探险和海上劳动,撩起了大海神秘的面纱,使大海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对海洋的敬畏之感骤然下降。
反映在海洋文学叙事上,那就是奇幻和瑰丽的想象性虚拟构建逐渐被实际内容取代,整个叙事思维大势从空中落到了大地。
于是神话叙事的精髓一部分演化为《搜神记》《博物志》等笔记体叙事,而大部分则随着海洋神秘感的消失而渐渐消散。
海洋小说从神话叙事发展到笔记体叙事,反映出古人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表露出他们海洋思维的模糊和矛盾。
因为这些对海洋的笔记性叙写,虽然已经淡化了神话色彩,却仍然是以“变异海洋”而不是“真实海洋”为特征。
可是随着驾船技术的娴熟化,尤其是到了明朝,人类终于较大规模地进入海洋,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洋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原先由《山海经》等神话叙事书写的海洋世界格局,海洋的神秘和神圣最终被彻底地消解了,代之而起的是人类有了像在陆地上一样的主人的感觉。
因此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里,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欺凌之类的题材大幅度增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
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
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的生活。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身份的焦虑是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
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
为何身份的焦虑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贵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相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
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
因此,唯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是如此重要。
本质而言,人类对自身价值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完全受制于周围人对我们的评价。
我们都被影响着,又同时影响着别人。
于是,我们终身都在为这种关注而努力,在某一个领域内付出精力和时间。
我们执著于成功,渴望财富,期待重视,我们从小被教育也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要做一个群体中的NO.1。
在这个时代,生存本身的压力不复存在,于是,我们开始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相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由此而产生了。
焦虑的核心来源于嫉妒,而嫉妒本身是奇妙的。
我们不会嫉妒每一个比我们优越的人。
一个普通的士兵对他的将军不如对班长那样嫉妒,一个卓越的作家遭不到一般平庸的小文人多大嫉妒。
我们也很难试图用比尔·盖茨的成功来羞辱自己,我们只会和那些“同一级别”的人进行比较。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焦虑,大部分人在焦虑财富的成功地位,富豪们在焦虑政治认同,而官员们在焦虑59岁之后的一无所有。
毋庸置疑,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臻完美、阻止离经叛道的有害行径,并增强社会共同价值产生的凝聚力。
如同那些事业成功的失眠症状者历来所强调的那样,唯焦虑者方能成功。
但承认焦虑的价值,并不妨碍我们同时对此进行质疑。
我们渴望得到地位和财富,但其实一旦如愿以偿,我们的生活反而会变得更加糟糕。
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
过多关注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假如我们不能停止忧虑,我们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这才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选自《读者》2010年第7期) 1.下列关于“身份焦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份焦虑”的实质是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
B.“身份焦虑”是一种担忧,其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的生活。
C.“身份焦虑”者担忧自己处于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
D.“身份焦虑”大都表现在生活在困境中的小人物身上,顺境中的人们一般则不会出现。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身份决定人情冷暖,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和地位。
B.人以个体存在,都应该有相应的身份和生存权利。
C.人们总是粗鲁地对待“小人物”,是因为他们长期存在“身份焦虑”症。
D.人们都在焦虑着,但是焦虑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大部分人在焦虑财富的成功地位,富豪们在焦虑政治认同,而官员们在焦虑59岁之后的一无所有。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与想象不合理的一项是( )A.当人们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自己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
B.如果我们不能停止忧虑,将会用生命中大量的光阴为错误的东西而担心。
C.只要人们不再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快乐、成功就会纷至沓来。
D.过度的身份焦虑,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
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
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二千石。
仲德少沈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
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
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
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
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叡相及。
渡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
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
辽追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
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
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
”元德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
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情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
”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
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
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
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欲迁都洛阳,众议咸以为宜。
仲德曰:“今暴师经载,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
”帝深纳之。
元嘉中,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
魏弃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三军咸喜,而仲德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
”诸军进屯灵昌,魏军于委粟津渡河,虎牢、洛阳并不守。
彦之闻二城并没,欲焚舟步走。
仲德曰:“今贼去我犹自千里,滑台尚有强兵。
若便舍舟,士卒必散。
”乃回军沿济南历城步上,焚舟弃甲,还至彭城。
仲德坐免官。
寻与檀道济救滑台,粮尽乃归。
自是复失河南。
九年,又为徐州刺史。
仲德三临徐州,威德着于彭城。
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
进号镇北大将军。
卒,谥曰桓侯。
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祠之。
(节选自《南史·卷二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德被.重创走被:遭受B.乘.火行百许里以免乘:趁着C.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诛:斥责D.以在河北所遇.也遇:遇到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仲德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②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③学通阴阳,精解声律④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⑤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⑥若便舍舟,士卒必散A.②⑤⑥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①③④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德年轻时就很慎重并且有谋略,侍奉母亲很是恭敬,学识上精通阴阳学,并深通声律。
B.仲德十七岁时与王叡发起义兵,同慕容垂协同作战,王懿身负重伤,被困泽中,幸得童子、白狼相助,才得以脱险。
C.仲德反对武帝迁都洛阳的想法,认为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思乡,所以应该以建邺为都城。
D.仲德随到彦之作战,当敌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的情况下却面带忧容,认为必中对方圈套。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玄情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8~9题。
浣溪沙①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③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是纳兰性德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宋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8.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起去看刘心武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
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儿子十六岁了。
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
母亲就叹气:“他这阵子不知道怎么那么大气性。
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
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
有个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员裁判员生气。
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的,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