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附图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版(含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2012版(含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围2 规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 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 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7.3.5.5 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公务员公文标准格式大全,附表格_0

公务员公文标准格式大全,附表格_0 目次前言 ..................................................................... . (II)1 范围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 13.1 公文体 ..................................................................... . (1)3.2 电子公文的办理组成要素 (1)4 电子公文的显现格式 (1)4.1 电子公文的页面设置 (1)4.2 电子公文的页码设置 (1)4.3 公文体的显现格式 (2)4.3.1 下行文 ..................................................................... .. 24.3.1.1 眉首 ..................................................................... .. 24.3.1.2 主体 ..................................................................... .. 24.3.1.3 版记 ..................................................................... .. 34.3.2 上行文 ..................................................................... .. 44.3.2.1 眉首 ..................................................................... .. 44.3.2.2 主体 ..................................................................... .. 54.3.2.3 版记 ..................................................................... .. 54.3.3 平行文 ..................................................................... .. 54.3.3.1 眉首 ..................................................................... .. 54.3.3.2 主体 ..................................................................... .. 64.3.3.3 版记 ..................................................................... .. 64.3.4 会议纪要 .....................................................................74.3.4.1 眉首 ..................................................................... .. 74.3.4.2 主体 ..................................................................... .. 74.3.4.3 版记 ..................................................................... .. 84.3.5 其它电子公文的显现格式 (9)4.3.6 公文体的显现实例 (9)4.4 电子公文的办理组成要素的显现格式 (9)附录 A(资料性附录)公文体的显现实例 (10)A.1 下行文的公文体显现实例 (10)A.2 上行文的公文体显现实例 (13)A.3 平行文的公文体显现实例 (16)A.4 会议纪要的公文体显现实例 (19)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电子公文的办理组成要素的显现格式 ...............................22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电子公文的办理组成要素的显现实例 ...............................23 I前言本部分为杭州市标准规范《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在总标题《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下,已经制定的标准有《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杭州市国家行政机关电子公文交换格式技术规范第2部分公文体》。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版含式样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版含式样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目次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 幅面尺寸5.2 版面5.2.1 页边与版心尺寸5.2.2 字体和字号5.2.3 行数和字数5.2.4 文字的颜色6 印制装订要求6.1 制版要求6.2 印刷要求6.3 装订要求7 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 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 版头7.2.1 份号7.2.2 密级和保密期限7.2.3 紧急程度7.2.4 发文机关标志7.2.5 发文字号7.2.6 签发人7.2.7 版头中的分隔线7.3 主体7.3.1 标题7.3.2 主送机关7.3.3 正文7.3.4 附件说明7.3.5 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加盖印章的公文不加盖印章的公文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 9704—2012特殊情况说明7.3.6 附注7.3.7 附件7.4 版记7.4.1 版记中的分隔线7.4.2 抄送机关7.4.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 页码8 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 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 公文的特定格式10.1 信函格式10.2 命令(令)格式10.3 纪要格式11 式样GB/T 970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 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 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新国标)

横排表格
A4纸型的表格横排时,页码位置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
单页码表头 在订口一边
双页码表头 在切口一边
- 33 -
计量单位及标点符号及数字用法
公文中计量单位的用法应当符合 GB3100、
GB3101和GB3102(所有部分),标点符号的 用法应当符合 GB/T 15834,数字用法应当符 合GB/T 15835。
的日期。 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编排,用阿拉
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 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
的日期为准。
- 23 -
公文格式要素
主体部分
7.印章:
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 成文时间,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时间 居印章中心偏下位置。 印章顶端上距正 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不得出现 空白印章 。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署名按照发 文机关顺序整齐排列,并将印章一 一对 应,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最 后一个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 名和成文日期。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 不相交或相切,每排印章两端不得超出 版心,首排印章顶端距正文或附件说明 一行之内。
2.密级和保密期限:
限。 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 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2行;保密期限中的 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 之间用“★”隔开。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
“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
- 11 -
公文格式要素
版头部分
3.紧急程度:
如需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 3 号 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与保密 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 期限、紧急程度,份号顶格编排在版 心左上角第一行,密级与保密期限顶
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紧急程
党政机关公文标准格式(最新版)-党政机关新格式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二、公文格式
❖ 等一下还将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GB/T9704—2012)与《国家行政机关公 文格式》(GB/T9704—1999)所规定的新 的变化和细节作详细讲解。这里先大概提一 下不同的地方。
❖ 1. 取消了主题词。
❖ 2. 对需要标明文件份号的要求不同:《办法》 要求:“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 明份数序号。 《条例》要求:涉密公文应当 标注份号。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5. 正文、页码。《条例》要求:正文,公文的主体, 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办法》对此未作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了 。
❖ 6.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条例》和 《办法》对此要求变化较大,等一下再详细讲解。
❖ 7. 使用文字及标准。《条例》要求:公文使用的汉 字、数字、外文字符、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按 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公文, 可以并用汉字和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办法》 要求: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在民族自治地方, 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 排版)。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条例》全文共8章42条
❖ 第一章 总则:目的、适用范围、概念、负责 机关等
❖ 第二章 公文种类:明确了15种党政机关公文 文种
❖ 第三章 公文格式:对公文的格式作出规定。 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 2012)作了详细规定。
❖ 第四章 行文规则:行文的原则和规定等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 3. 紧急公文区分。《条例》要求:紧急公文 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 。《办法》 要求: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电报 是一样的。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一、标题及标识1.1 标题:在公文之前,顶格写明公文标题,居中书写,用三号黑体字。
1.2 标识:公文右上角注明分类标识及编号,一般采用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文种名称,例如:某某市人民政府文件,编号为:X。
二、页眉2.1 页眉的位置在每页纸的上方,用四号宋体字居中书写。
左侧栏位写有文件标识,右侧栏位写有页码。
2.2 文件标识包括公文类型、行文序号和发文日期。
2.3 页码从第一页开始编排,按照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制。
三、发文机关和日期3.1 发文机关应位于文件标识的下方,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体降低两号。
3.2 发文日期应位于发文机关的下方,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靠右书写,日期一般以年、月、日顺序。
四、4.1 行文格式: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字,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间空行1行。
4.2 标题格式: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二级标题采用小四号黑体字居左书写,三级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居左书写。
4.3 内容以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述,段落之间要连贯、通顺。
使用条款或者项目时,应按照序号顺序编号。
五、署名5.1 署名一般分为文件起草单位、审核单位和签发单位。
5.2 须署名的公文一般需要签字和注明单位全称。
签字人的姓名一般位于全称之下,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5.3 署名单位应位于签字人姓名的下方,小五号宋体字居中书写,字间距调整适宜。
六、附件6.1 附件一栏位于公文之后,小四号黑体字居中书写。
6.2 附件可以包括表格、图片、照片等,一般在附件下加注说明。
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以上述格式书写公文可以保持清晰、规范和统一。
在实际书写公文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公文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和灵活运用。
最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最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5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5.1幅面尺寸5.2版面5.2.1页边与版心尺寸5.2.2字体和字号5.2.3行数和字数5.2.4文字的颜色6印制装订要求6.1制版要求6.2印刷要求6.3装订要求7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7.1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7.2版头7.2.1份号7.2.2密级和保密期限7.2.3紧急程度7.2.4发文机关标志7.2.5发文字号7.2.6签发人7.2.7版头中的分隔线7.3主体7.3.1标题7.3.2主送机关7.3.3正文7.3.4附件说明7.3.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7.3.5.1加盖印章的公文7.3.5.2不加盖印章的公文7.3.5.3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7.3.5.4成文日期中的数字GB/T9704—20127.3.5.5特殊情况说明7.3.6附注7.3.7附件7.4版记7.4.1版记中的分隔线7.4.2抄送机关7.4.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7.5页码8公文中的横排表格9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10公文的特定格式10.1信函格式10.2命令(令)格式10.3纪要格式11式样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
本标准相对GB/T9704—1999主要作如下修订:a)标准名称改为《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英文名称也作相应修改;b)适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c)对标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d)对公文装订要求进行适当调整;e)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和页码两个公文格式要素,删除主题词格式要素,并对公文格式各要素的编排进行较大调整;f)进一步细化特定格式公文的编排要求;g)新增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信函格式首页、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等式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公文首页版式
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图3 上报公文首页版式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图4 公文末页格式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二○○○年一月一日
主题词:××××××
抄送:××××××××××××××××××××××
××××××
×××××××××2000年×月××日印发
——
注:版心实线框仅为示意,在印制公文时并不印出。
5 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
5.1 公文用纸幅面尺寸
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尺寸的允许偏差见GB/T 148。
5.2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 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