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疏散楼梯间类型汇总

合集下载

建筑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

建筑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

建筑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一、建筑疏散楼梯间设置要求的基础知识1. 疏散楼梯间的类型敞开楼梯间。

这就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楼梯通道,没有太多封闭性的东西。

一般适用于层数比较少的建筑,比如一些层数不高的普通住宅或者小型的商业建筑。

不过它的安全性相对来说会低一点,因为没有太多的阻隔,火灾时烟雾容易扩散进来。

封闭楼梯间。

这个就像是给楼梯加了个罩子,四周是封闭的,只有一道门通向外面或者室内。

它能有效地阻挡火灾时的烟雾和热气,在很多多层建筑中广泛使用,像一些学校的教学楼、普通的办公楼等。

防烟楼梯间。

这可是楼梯间里的“高级货”。

它不但封闭性好,而且还有专门的防烟设施,比如前室,前室里还有送风口等设备。

这种楼梯间主要用在高层建筑或者人员密集、火灾危险性大的建筑里,像大型商场、高层住宅等。

2. 位置设置要求疏散楼梯间应该靠近建筑物的出口。

这就好比是你要从一个地方快速出去,肯定要离出口近一点才好。

如果把疏散楼梯间设置在建筑的角落里,离出口老远,那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跑出去的时间就会变长,危险系数就增加了。

要均匀分布。

不能所有的疏散楼梯间都集中在建筑的一边,而另一边没有。

这样会导致建筑不同区域的人员疏散不均衡,有的地方人挤人,有的地方却没人走。

就像一群人要过马路,如果都从一个路口走,那这个路口就会堵得死死的,而其他路口却空着。

3. 数量要求根据建筑的规模和使用人数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型建筑或者人员密集的建筑,疏散楼梯间的数量就要多一些。

比如说一个大型的体育馆,能容纳几万人,如果只有一两个疏散楼梯间,那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本来不及疏散这么多人。

就像一辆大巴车只能有一个小出口,车上坐满了人,一旦有危险,大家都挤在那个小出口,肯定是不行的。

二、疏散楼梯间的具体构造要求1. 宽度要求疏散楼梯间的宽度要能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这个宽度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人数来计算的。

比如说电影院,在散场的时候人很多,如果楼梯间太窄,大家就会挤成一团。

各类型疏散楼梯间区别及示意图

各类型疏散楼梯间区别及示意图

各类型疏散楼梯区别及示意图一、封闭楼梯间是指用耐火建筑构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中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2)高层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二、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是指具有防烟前室和防排烟设施并与建筑物内使用空间分隔的楼梯间。

其形式一般有带封闭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阳台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用凹廊作前室的防烟楼梯间等。

二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

(2)前室的面积,对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 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不应小于10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6 平方米;对于人防工程不应小于10平方米。

(3)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如无开窗,须设管道井正压送风。

但是一类高层必须有管道正压送风。

三、室外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可为辅助防烟楼梯,其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中。

一般情况下,室外疏散楼梯不宜采用镂空型护栏。

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

在楼梯周围2m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楼梯段。

采用条件楼梯净宽(m)倾斜度扶手高度(m)辅助防烟楼梯≥0.9≤45°≥1.1单、多层建筑室外疏散楼梯≥0.8≤60°≥1.1库房、筒仓的室外金属楼梯≥0.6≤60°≥0.8二、。

疏散楼梯间的重点解析

疏散楼梯间的重点解析

疏散楼梯间的重点解析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敞开楼梯间1、单多层建筑;2、建筑高度≤21米的住宅建筑可设置敞开楼梯间;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3、21m<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采用敞开楼梯间。

4、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规定减少2m。

封闭楼梯间1、下列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6层及以上的其他建筑。

2、裙房和建筑高度≤32m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3、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4、高层仓库。

5、除楼梯间的出入口和外窗外,楼梯间的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

6、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防烟楼梯间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2、建筑高度>33m的住宅建筑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户门不宜直接开向前室,确有困难时,每层开向同一前室的户门≤3樘且采用乙级防火门。

3、建筑高度>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应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疏散楼梯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设置形式有哪些
疏散楼梯是有很多种类型的,每一种带来的整体效果均是不同的,需特别注意,避免影响到正常使用。

而疏散楼梯设置形式有哪些。

疏散楼梯设置形式有哪些
疏散楼梯的形式是指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包括:敞开式楼梯、封闭式楼梯、防烟楼梯、室外楼梯、金属梯和金属直梯。

1、敞开式楼梯
开敞式楼梯间是由墙体等围合构件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三面被墙体围合,向走道一侧敞开的开敞式楼梯间。

开放式楼梯间只适用于耐火等级要求低的建筑。

2、封闭式楼梯
封闭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入口处有门的楼梯间,以防止火灾产生的烟和热空气进入。

与开放式楼梯间相比,封闭式楼梯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3、防烟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是设置有防烟前室、开敞阳台或凹进走廊的楼梯间,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烟气和热空气进入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的安全性能高于开放式楼梯间和封闭式楼梯间。

4、室外楼梯
室外楼梯是指布置于建筑外墙上的楼梯。

室外楼梯不易受烟火威胁,可用作防烟楼梯或封闭楼梯。

5、金属梯子和金属直梯
在一些危险等级低、面积小、人少的地方,允许使用金属梯子和金属竖梯。

这种楼梯不需要围护结构和特殊的防火保护。

总结:疏散楼梯的形式是指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包括:敞开式楼梯、封闭式楼梯、防烟楼梯、室外楼梯、金属梯和金属直梯。

消防疏散楼梯间

消防疏散楼梯间
三、施工与验收
1.施工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楼梯间及疏散通道的尺寸、位置、材料等符合规范要求。
(2)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楼梯间及疏散通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标准。
2.验收标准
(1)楼梯间及疏散通道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高层住宅
增加条款:
(1)每层楼应设置至少两部疏散楼梯,提高疏散效率。
(2)住宅内应配备紧急逃生器材,如逃生绳、逃生梯等。
说明:高层住宅火灾风险较大,增设疏散楼梯和逃生器材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救能力。
3.写字楼
增加条款:
(1)设置紧急疏散预案,明确各部门、各楼层的疏散路线和责任人。
(2)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对能力。
消防疏散楼梯间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消防疏散楼梯间作为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生命通道,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至关重要。为确保人员安全,提高疏散效率,现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消防技术标准,制定本消防疏散楼梯间方案。
二、设计与规范
1.楼梯间设置
(1)楼梯间位置:楼梯间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两端或侧面,便于人员疏散。
(2)定期对防烟排烟系统进行维护训,提高其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意识和能力。
本方案旨在规范消防疏散楼梯间的设计与施工,确保其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发挥生命通道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方案,切实履行职责,共同维护消防安全。
说明:写字楼人员密集,火灾发生时需有序疏散,制定预案和进行演练有助于提高疏散效率。
4.医院及养老院
增加条款:
(1)针对病患和老年人,设置无障碍疏散通道和专用疏散设备。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三(楼梯疏散)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三(楼梯疏散)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安全疏散设施三:疏散楼梯疏散楼梯1、疏散楼梯的形式和适用范围(1)普通楼梯间(敞开楼梯间):楼梯与走道或大厅之间是开敞的。

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4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五层以下的公共建筑。

(2)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适用于适用于: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10层以下通廊式住宅;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

(3)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适用于:高度超过32m,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塔式住宅;一类高层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11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

(4)室外楼梯:是指用耐火结构与建筑物分隔,设在墙外的楼梯。

适用于各类建筑。

(5)剪刀楼梯:也可称之为叠合楼梯、交叉楼梯或套梯。

它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

2、关于疏散楼梯的消防规定(1)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规定①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②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③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④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⑤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⑥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⑦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⑧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⑨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⑩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2)封闭楼梯间①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置;②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③除楼梯间的门之外,楼梯间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④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仓库)、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设置封闭楼梯间时,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⑤其他建筑封闭楼梯间的门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封闭楼梯间:这种楼梯有防火门和墙将楼梯和走廊隔开,和敞开楼梯间相比,封闭楼梯间的安全性更好,但不能完全隔绝烟气进入。

2. 敞开楼梯间:这类楼梯和走廊、大厅等相连,敞开在建筑内,没有用防火门等隔开。

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阻挡烟气,会影响人员疏散。

3. 室外楼梯: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楼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疏散楼梯形式,这类楼梯安装在室外,为全部敞开式,发生火灾时也不用担心人员从楼梯疏散时因为烟气蔓延呼吸困难等等。

4. 防烟楼梯间:进入这类楼梯间通常需要穿过两个防火门,这类疏通楼梯的安全性更高,楼梯还设置了防烟设施,能够防止发生火灾时,烟气蔓延在楼梯间。

5. 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是在楼梯间内设置了两个相互交叉、隔绝的疏散楼梯,每层楼梯间梯段为单跑梯段,这类疏散楼梯也被称为叠合楼梯。

在选择疏散楼梯的形式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层数、耐火等级等因素,并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进行设计。

建筑法规 疏散楼梯..

建筑法规 疏散楼梯..

5.避难袋
避难袋的构造共有三层:最外层有玻璃纤维制成,可 耐800℃的高温;第二层为弹性制动层,能束缚往下滑的人 体和控制下滑速度;最内层张力大而柔软,使人体以舒适 的速度向下滑落。 避难袋可以用在建筑物的外部或内部。用于建筑物外 部时,装设在低层部分窗口处的固定设施内,失火后将其 取出向窗外打开,即可通过避难袋滑落到室外地面脱离危 险。当用于建筑物内部时,避难袋设于防火竖井内,人员 打开防火门进入按层分段设置的袋中之后,即可滑到下一 层或下几层。
(1)塔式住宅 (2)一类公共建筑 (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4)高度超过32M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 (《高规》6.3.1)
2.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
(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时,应设1台。 (2)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时,但不大于4500 ㎡时,应设2台。 (3)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4500㎡时,应设3台。 (4)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 消防电梯的要求。 (《高规》6.3.2)
★利用凹廊作开敞前室
除了自然排烟效果好 之外,可将疏散楼梯与电 梯厅配合布置,使经常用 的流线和火灾时的疏散路 线结合起来。同时,图Ⅰ 形式的电梯厅如用防火门 或防火卷帘作封闭处理, 如设防烟设施,就可作为 封闭前室使用。


★利用阳台作开敞前室
人流通过阳台才能进入楼 梯间,风可将窜到前室的烟气 立即吹走,且不受风向的影响, 所以防烟、排烟的效果很好。
4.避难扶梯
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墙上,有固定式和半固定式。 避难扶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踏面板的宽度不小于20cm, 踏步高不超过30cm,扶梯的有效 宽度不小于60cm,扶手高度不小 于70cm,当扶梯高度超过4米,每 隔4米要设一个平台,平台的宽度 不小于1.2米。 (2)扶梯要用不燃烧的钢、铝合金 等金属材料制作。 避难扶梯示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疏散楼梯间类型汇总
防烟楼梯间
1. 一类公共建筑
2. 建筑高度大于32m二类公共建筑
3. 塔式高层建筑设置的剪刀楼梯间
4. 10层及10层以上的塔式住宅
5. 12层及12层以上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6. 19层及19层以上的单元式居住建筑
防烟楼梯间与封闭楼梯间
7. 汽车库、修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32m的高层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8. 适用《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建筑,按要求需设置封闭楼梯间但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采用防烟楼梯间9. 适用《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下列建筑:
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室),当地下层数为3 层及3 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 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其它地下商店和设置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10. 设有下列公共活动场所的人防工程,当底层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l0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l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l 电影院、礼堂;
2 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
3 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
场所
人防工程封闭楼梯间的地面出口可用于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采用自然通风时,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11. 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公共建筑
12. 裙房
13. 10至11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
14. 12至18层的单元式居住建筑
15. 适用《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规定且采用室内楼梯的下列公共建筑:
1 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2 旅馆;
3 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 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乐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5 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封闭楼梯间与非封闭楼梯间
16. 10层和11层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17. 适用《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规定的下列居住建筑:
1 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
2 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2 其它形式的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 6 层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3 当住宅中的电梯井与疏散楼梯相邻布置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非封闭楼梯间
其它不需设置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的民用建筑。

16注:高层单元式住宅如每个单元只设一个安全出口,则户门必须采用甲级防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