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汽车发动机的通用技术条件,以确保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汽车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

2. 技术要求

2.1 性能指标

- 最大功率: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得低于指定数值。

- 最大扭矩: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不得低于指定数值。

- 燃油经济性: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应在合理范围内。

- 排放标准:发动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应符合国家标准。

- 噪音标准:发动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应符合国家标准。

2.2 结构设计

- 发动机结构应合理,方便维修和保养。

- 冷却系统设计应确保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内。

- 润滑系统设计应确保发动机各部分的润滑充分可靠。

- 燃油供给系统应能够满足发动机的需求,并确保燃油的供给

稳定。

2.3 材料选择

- 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应采用优质材料,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 材料选择应考虑环境因素,如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 使用的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

2.4 工艺要求

- 发动机的生产工艺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可控。

- 各个工艺环节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操作,确保质量稳定可靠。

3. 测试和验收

3.1 静态测试

- 发动机应通过相关的静态测试,如性能测试和耐久性测试。

- 静态测试应覆盖发动机的各个性能指标,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2 动态测试

- 发动机应通过相关的动态测试,如加速测试、怠速测试和低温启动测试。

- 动态测试应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性能稳定可靠。

3.3 验收标准

- 发动机的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确保发动机质量可靠。

- 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汽车发动机的通用技术条件,涵盖了性能指标、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要求以及测试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按照本文档的要求设计、生产和测试发动机,将有助于确保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提高汽车整体品质和性能。

汽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汽车发动机的通用技术条件,以确保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本文档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汽车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混合动力发动机。 2. 技术要求 2.1 性能指标 - 最大功率: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得低于指定数值。 - 最大扭矩: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不得低于指定数值。 - 燃油经济性: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应在合理范围内。 - 排放标准:发动机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应符合国家标准。 - 噪音标准:发动机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应符合国家标准。 2.2 结构设计 - 发动机结构应合理,方便维修和保养。 - 冷却系统设计应确保发动机在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内。 - 润滑系统设计应确保发动机各部分的润滑充分可靠。

- 燃油供给系统应能够满足发动机的需求,并确保燃油的供给 稳定。 2.3 材料选择 - 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应采用优质材料,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 材料选择应考虑环境因素,如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 - 使用的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 2.4 工艺要求 - 发动机的生产工艺应符合标准要求,确保生产过程可控。 - 各个工艺环节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操作,确保质量稳定可靠。 3. 测试和验收 3.1 静态测试 - 发动机应通过相关的静态测试,如性能测试和耐久性测试。 - 静态测试应覆盖发动机的各个性能指标,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3.2 动态测试

- 发动机应通过相关的动态测试,如加速测试、怠速测试和低温启动测试。 - 动态测试应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性能稳定可靠。 3.3 验收标准 - 发动机的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的验收标准,确保发动机质量可靠。 - 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 4.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汽车发动机的通用技术条件,涵盖了性能指标、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要求以及测试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按照本文档的要求设计、生产和测试发动机,将有助于确保发动机的性能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提高汽车整体品质和性能。

厢式运输车标准

Q/CXQ20-2003 CXQ系列厢式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 2003-05-20发布2003-06-1实施 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 1范围 (2) 2引用标准 (2) 3型号及基本参数 (3) 4技术要求..................................................... (3) 5试验方法..................................................... (4) 6检验规则 (4) 7标志、运输、贮存 (5) 8随车文件 (6) 9质量保证 (6)

前言 在开发本系列产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在《CXQ系列厢式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国际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制定了本标准,作为设计、制造的依据。 本标准的编写过程中,我们贯彻执行了国家强制性标准。技术要求、基本性能和试验方法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部分性能参数高于国家标准。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将由于被引用标准的修订而被修订。《CXQ系列厢式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随着本标准的实施而自行废止。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将随之提高,执行本标准的各部门应随时掌握技术信息,不断提高技术要求和产品质量。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江淮扬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仲山、郑金陶、扬杏花

关于汽车的所有国家标准

B/T3730.1-1998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类型 GB/T3730.3-1992 汽车和半挂车的术语及定义车辆尺寸 GB/T3730.2-1996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17347-1998 商用道路车辆尺寸代码 GB/T16735-1997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位置及固定 GB/T16736-1997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内容与构成 GB/T16737-1997 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T16738-1997 道路车辆世界零件制造厂识别代号(WPMI) GB/T17349.1-1998 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词汇 GB/T4782-1984 道路车辆-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词汇 GB/T4971-1985 汽车平顺性名词术语和定义 GB/T12549-1990 汽车操纵稳定性术语及其定义 GB/T15089-1994 机动车辆分类 QC/T34-1992 汽车的故障模式及分类 QC/T571-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名词、术语 GB/T9417-1988 汽车新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GB/T17349.2-1998 道路车辆汽车诊断系统图形符号 GB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T17676-1999 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 GB/T4781-1984 牵引车与全挂车的机械连接装置互换性 GB/T4606-1984 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5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GB/T4607-1984 道路车辆半挂车鞍座90号牵引销主要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QC/T538-1999 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QC/T535-1999 重型载货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GB1495-19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16170-1996 汽车定置噪声限值 GB1589-1989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 GB11561-1989 汽车加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GB11553-1989 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 GB/T7031-1986 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 GB7258-19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7259-1998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 GB17258-1998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QC/T245-1998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47-1998 液化石油气汽车专用装置和安装要求 QC/T251-1998 矿用自卸汽车应急转向性能要求 GB/T16887-1997 卧铺客车技术条件 QC/T635-2000 双层客车技术要求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汇总

精品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大全 汽车发动机离合器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 污染物 ?ESC 稳态循环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试验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1 ?ELR 负荷烟度0324**GB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试验0512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ETC 瞬态循环方法 试验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OBD ?耐久性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0324 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2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可见污染物0512ECE R24可见污染物 3柴油机全负荷烟度 0324DB11/046-1994 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 0512方法 车用点燃式发动机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4及装用点燃式发动 0324 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机汽车排气污染物 0512 法 GB/T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5发动机净功率0324法 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 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0324GB/T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7发动机可靠性0324 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 法 8发动机产品质量检0324QC/T901-1998 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0324 Q/QJX 004-2003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 试验方法 QC/T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10排气消声器性能0324 QC/T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 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QC/T 25-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1技术要求0324 条件 QCT27-2004 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 在现代工业中,发电机是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电力供应。而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则是一种常见的发电机类型,它通过内燃机的燃烧作用产生机械能,再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文将就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的通用技术条件进行深入探讨。 1. 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是一种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内燃机的燃烧作用产生机械能,再通过转子的旋转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的结构一般包括转子、定子和励磁系统。转子由导体、磁极和轴组成,而定子则由定子线圈和铁心构成。励磁系统用于提供恒定的磁场以激励转子上的导体。 2. 往复式内燃机的作用原理 往复式内燃机是一种通过适时的燃烧作用来推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并将机械能传递给转子的装置。其作用原理是先将混合气体在缸内进行压缩,然后在点火的作用下燃烧气体,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压气

体的作用下,活塞向下运动,从而推动曲柄轴旋转。曲柄轴的旋转运 动通过连杆和曲柄杆将机械能传递给转子,进而利用发电机的原理将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发电机的通用技术条件 (1) 电压和频率稳定性: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应保持稳定,以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压的稳定性要求在负载变化范围内变化不大,频率的稳定性要求在额定负载下变化不大。 (2) 功率因数:发电机的功率因数是指输出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其数值范围在0到1之间。确保发电机的功率因数在额定工况下维持 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提高发电机的效率。 (3) 机械负载适应能力:发电机需要具备适应不同机械负载的能力。对于变负荷的场合,发电机能够迅速调整输出功率,并保持稳定的电压 和频率。 (4) 电磁兼容性:发电机应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即能够在各种环境和负载条件下正常工作,不对周围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 (5) 故障保护与自动恢复:发电机需要具备故障保护功能,例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以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在故障发生后能够自动 恢复工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三相同步发电机是一种重要的发电设备,它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电力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供应。在应用中,需要满足一系列的通用技术条件,如电压和频率稳定性、

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汽车维修技术标准Establish noble character.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2, 2022

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GB5624---------85 汽车维修术语 GB3730.3--------83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车辆尺寸 GB4094----------------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3798----------------83 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GB3799----------------83 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技术条件 GB3800----------------83 汽车车架修理技术条件 GB3801----------------83 汽车发动机气缸体与气缸盖修理技术条件GB3802----------------83 汽车发动机曲轴修理技术条件 GB3803---------------83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修理技术条件修理技术条件GB5336----------------85 大客车车身修理技术条件 GB5372----------------85 汽车变速器修理技术条件 GB8823----------------88 汽车前桥及转向系修理技术条件 GB8824----------------88 汽车传动轴修理技术条件 GB8825----------------88 汽车驱动桥修理技术条件 GB10830---------------89 汽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 GB/T13094------------91 客车通用技术条件

GB/T8028--------------94 汽油机油换油指标 GB7607-----------------87 汽车柴油机润滑油换油指标JT3101------------------81 汽车修理技术标准 JT3105------------------82 货运全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T3115------------------85 货运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JT3111------------------85 公路客运车辆通用技术条件JT3120------------------86 公路客车车身涂层技术条件JB/Z111-----------------86 汽车油漆涂层 JT/201-------------------95 汽车维护工艺规范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机械电子类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机械电子类]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1、基本规定 1.1 必须按照设计、工艺规定及本规定和有关原则进行装配。 1.2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高精度产品旳装配环境温度、湿度、防尘量、照明防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1.3 所有零部件(包括外购、外协件)必须具有检查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1.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洁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砂粒、灰尘和油污等,并应符合对应清洁度规定。 1.5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划伤和锈蚀。 1.6 油漆未干旳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1.7 相对运动旳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1.8 各零、部件装配后相对位置应精确。 1.9 装配时原则上不容许踩机操作,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用特殊措施,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电瓶及非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2、联接措施旳规定 2.1 螺钉、螺栓联接 2.1.1 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旳旋具与板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2.1.2 有规定拧紧力矩规定旳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旳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照附录一旳规定。 2.1.3 同一零件用多种螺钉或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顺时针、交错、对称逐渐拧紧,如有定位

销,应从靠近定位销旳螺钉或螺栓开始。 2.1.4 用双螺母时,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2.1.5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螺钉、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2.1.6 螺钉、螺栓和螺母拧紧后,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2.2销连接 2.2.1 定位销旳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旳锥销装入有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2.2.2 开口销装入有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一90?。 2.2.3重要旳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长度不应不不小于工作 长度旳60%,并应分布在接合面旳两侧。 2.3 键连接 2.3.1 平键与固定键旳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2.3.2 间隙配合旳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旳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 2.2.3 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不不小于工作面积旳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旳长度应为斜面长度旳10%~15%。 2.4 .铆接 2.4.1 铆接旳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规定。铆钉孔旳加工应符合有关原则规定。 2.4.2 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旳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旳表面变形。 2.4.3 除有特殊规定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旳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2.5 滚动轴承旳装配 2.5.1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旳。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十、汽车发动机标准 GB 3847—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 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3847-1999、GB 18285-2000、GB/T 3846-1993、GB 14761.6-1993、GB 14761.7-1993 GB 11340—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1340—1989、GB 14761.4—1993、 GB 14762—2008 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GB 14762—2002 GB 14763—2005 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收集法)GB 14761.3—1993、GB 14763—1993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 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 Ⅴ阶段)GB 17691—2001、 GB 14762—2002中的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部分 GB 18285—200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 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 14761.5—1993、GB/T 3845—1993、 GB 18285—2000中的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部分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352.5—2013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 五阶段) GB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 六阶段) GB 18352.5—2013 GB 20890—2007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要求 及试验方法 GB/T 5181—2001 汽车排放术语和定义GB/T 5181—1985 GB/T 16570—1996 汽车柴油机架装直列式喷油泵安装尺寸 GB/T 17692—1999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 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GB/T 18377—2001 汽油车用催化转化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QC/T 525-1999 GB/T 25983—2010 歧管式催化转化器 QC/T 33—2006 汽车发动机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方法QC/T 33—1992 QC/T 280—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主轴瓦及连杆轴瓦技术条件ZB T12 002—1987* QC/T 281—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轴瓦铜铅合金金相标准ZB T12 003—1987* QC/T 282—1999 (2009) 汽车发动机曲轴止推片技术条件ZB T12 004—1987* QC/T 288.1—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技术条件QC/T 288—1999 QC/T 288.2—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冷却水泵试验方法 QC/T 289—2001 (2009)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QC/T 289—1999 QC/T 468—2010 汽车散热器QC/T 468—1999 QC/T 469—2016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QC/T 469—2002 QC/T 471—2006 汽车柴油机技术条件QC/T 471—1999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及生产过程检验规程

整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及生产过程检验规程 1 目的 规范生产过程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所生产的驰发牌电动车、摩托车整车出厂质量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制造让顾客满意的产品 2范围 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驰发牌电动车、燃油助力车、摩托车整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驰发牌电动车、燃油助力车、摩托车生产过程的检验 3依据 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 4整车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整车装配前的准备 4.1.1仔细阅读本工序的图纸技术要求和装配工艺规程; 4.1.2了解本工序所要装配的零部件质量要求和装配顺序; 4.1.3检查本工序所要装配的零部件质量情况; 4.1.3.1电镀件电镀层应色泽均匀、光亮,不应有锈蚀、起皮、鼓泡、麻点、毛刺和划痕等缺陷; 4.1.3.2喷漆件喷漆件应色泽均匀、光亮、无色差,漆层表面不允许有流痕、麻坑、锈蚀、漏喷、桔皮等缺陷; 4.1.3.3 焊接件焊接件表面应平整光滑,不能有漏焊,裂纹等缺陷; 4.1.3.4 所有外观件均不得有明显刮伤、碰花、生锈、变形等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4.1.4 按工艺所要装配的零部件根据工艺技术文件选用适当的工具工装和设备,并准备必要的辅料如润滑油脂类; 通用装配要求 4.2.1 按图纸和工艺技术文件规定,顺序安装本工序工位所要装的零部件; 4.2.2装配中对零部件要轻拿轻放,不允许严重的碰撞,损坏或划伤零部件,不允许非正常情况下的零部件变形; 4.2.3 所有安装螺栓、螺帽、螺钉、垫圈、六方头、起子头和平面均不得有严重的打花、缺 边、缺角、脱漆、脱铬等缺陷; 4.2.4 所有零部件、标准件均不得错装、漏装、多装和少装; 4.2.5 所有零部件安装螺栓,刹车拉杆、刹车钢索等均应装配到位,安装螺栓均应露出螺母端面2-5牙; 4.2.6 安装螺栓松紧度应符合工艺技术文件所要求的力矩值,没有力矩值要求的螺栓螺钉按常规 手感装紧,有弹簧垫圈的紧固件应使弹簧垫圈压平,但不能使弹簧垫圈失效; 4.2.7 本工序所装配的零部件均应按工艺技术要求装配到位,不应出现松脱现象,装配到位的零部件应牢固可靠; 旋转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装配前必须涂一层钙基润滑脂;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GB/T 18488.1-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与其控制器技术条件 1 X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与其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用的驱动电机与其控制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55-20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 4772.1-1999 旋转电机尺寸和输出功率等级第1部分:机座号56~400和凸缘号55~1080 GB/T 4942.1-1985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T 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 10068.2-2000 轴中心高为56 mm与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与限值 GB 10069.3-19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与限值噪声限值 GB/T 12665-1990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GB/T 12668-1990 交流电动机半导体变频调速装置总技术条件 GB 14023-2000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471l-1993 中小型旋转电机安全通用要求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测量方法 GB/T 18488.2-2001 电动汽车用电机与其控制器试验方法 GB/T 2900.25-1994 电工术语旋转电机 GB/T 2900.26-1995 电工术语控制电机 GB/T 2900.33-1993 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3 定义 本标准除采用GB/T 2900.25、GB/T 2900.26、GB/T 2900.33中的定义外,还增加了下列定义. 3.1 电机控制器controllers of the electrical machine 控制主牵引电源与电机之间能量传输的装置、它是由外界控制信号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组成的.

汽车行业标准大全

∙QC/T 849-2011 舞台车 ∙QC/T 868-2011 塑料六角螺母 ∙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QC/T 449-2000 保温车、冷藏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QC/T 450—200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QC/T 449-2010 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QC/T 228.10-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试验方法 ∙QC/T 228.8-9-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护套 ∙QC/T 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2009-06-29 ∙QC/T 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2009-06-29 ∙QC/T 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2009-06-29 ∙QC/T 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2009-06-29 ∙QC/T 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2009-06-29 ∙QC/T 228.2-1997 摩托车操作拉索钢丝绳2009-06-29 ∙QC/T 228.1-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技术条件2009-06-29 ∙QCn 29005-1990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质量分等2009-06-22 ∙QC/T 668-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2009-04-28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2008-11-12 ∙QC/T 792-2007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2008-11-05∙QC/T 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2008-11-05 ∙QC/T 742-2006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2008-11-05 ∙QC/T 709-2004 汽车密封条压缩永久变形试验方法2008-11-05 ∙QC/T 696-2002 汽车底盘集中润滑系统技术要求2008-11-05 ∙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2008-11-05 ∙QC/T 693-2002 液化石油气发动机技术条件2008-11-05 ∙QC/T 672-2000 汽车用液化石油气蒸发调压器2008-11-05 ∙QC/T 656-2000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2008-11-05 ∙QC/T 641-2005 汽车用塑料密封条2008-11-05 ∙QC/T 639-2004 汽车用橡胶密封条2008-11-05 ∙QC/T 453-2002 厢式运输车2008-11-05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2008-11-05 ∙QC/T 245-2002 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技术条件2008-11-05 ∙QCN 29004-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前轴总成质量分等2008-09-11 ∙QCN 29019-1991 专用汽车取力器质量分等2008-09-11 ∙QCN 29002-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驱动桥总成质量分等2008-09-11∙QCN 29003-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前轴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 ∙QCN 29001-1990 东风EQ1090E载货汽车驱动桥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QC/T 29107-1993 汽车用水暖式暖风装置技术条件2008-09-11 ∙QC/T 29096-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2008-09-11 ∙QC/T 29097-1992 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2008-09-11 ∙QC/T 29078-1992 汽车用空气压缩机技术条件2008-09-11 ∙QC/T 29027-1991 汽车用玻璃升降器技术条件2008-09-11

四轮全地形车通用技术条件

四轮全地形车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four wheeled all-terrain vehicles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技术要求 (3) 5试验方法 (9) 6检验规则 (11) 7标志 (12) 8包装 (13) 9运输和贮存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主要技术规格 (14)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主制动器制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驻车制动器/制动机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操纵者脚部环境结构设计 (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纵向稳定性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 (20) Ⅰ

前言 为了指导和规范四轮全地形车生产,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特制定本标准。 四轮全地形车装备、外形和功能要求虽然与摩托车不同,但其主要技术引自摩托车,并采用了部分摩托车的零部件。因此,本标准的技术内容有选择地采用摩托车的相应标准。 本标准第3条定义术语的一部分、第4.2条“对装备的要求”修改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标准ANSI / SVIA-1-2001 for Four Wheel All-Terrain Vehicles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四轮全地形车的装置、结构和性能要求)的相关内容,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 则等效采用ANSI / SVIA-1-2001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当用户对四轮全地形车的技术性能、装备有特殊要求时,企业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按相应合同、协议组织生产。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摩托车研究所、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上海幸福摩托车总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晓明、王士国、赵丽娜、张庆新、张映辉、姜勇、周积、高峰、葛金喜、谭永中。 Ⅱ

汽车国标整理分析

标准系列号标准名称 全部汽车标准 CMVDR294 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 CMVR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 )管理规则 CNCA—02C—023:2002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产品2002 CNCA—03C—027:2001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轮胎 CNCA—04C—028:2001 机动车辆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用安全玻璃 DFAC1002-200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车辆识别代号(VIN)编号规则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DFAC1006-2003 产品型号编制规则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GB 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 GB 14166-2003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16735-2004 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 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 19151-2003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GB 19344 在用燃气汽车燃气供给系统泄漏安全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GB10327-1989 发动机检测用标准轻柴油技术条件 GB10830—1998 机动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 GB11550-1995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11553一89 汽车正面碰撞时对燃油泄漏的规定 GB11554—1998 汽车及挂车后雾灯配光性能 GB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11557—1998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GB11561-1989 汽车加速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GB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GB11564—1998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 GB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 GB11567.1-2001 汽车与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11567.2-2001 汽车与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11568—1999 汽车罩(盖)锁系统 GB12503-1995 电视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2676—1999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GB12732-1996 汽车V带 GB12981-2003 机动车辆制动液 GB13057-2003 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 GB13094—199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 GB14023-2000 车辆机动船和由火花点火发动机驱动的装置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4166-1993 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4167-1993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