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原酸含量计算表格
东北地区11种蒲公英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东北地区11种蒲公英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宁伟;贾庆飞;朱丹;李天来【摘要】比较东北地区不同种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的含量.采用Diamonsil 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m),以甲醇-水(含0.5%冰醋酸)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3nm,流速为1.0mL· min-1,柱温35℃.绿原酸Y=11892X+0.0291,r=0.9991,平均回收率(n=6)为98.9%,RSD为1.53%.回归方程:咖啡酸Y=17993X-4.6433,r=0.9996,平均回收率(n=6)为99.5%,RSD为2.58%;11种蒲公英咖啡酸和绿原酸差异较大,丹东蒲公英中咖啡酸和绿原酸含量最高,戟片蒲公英咖啡酸含量低于药典标准,为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和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性理论依据.%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affeic acid and chlorogenic acid in Taraxacum, of different species, the fingerprints were obtained from Agilent 1100 series instrument.Chromatographic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on a Diamonsil ODS-C18 (250mm×4.6 mm, 5μm) analytical column, eluted with methand and water, co ntaining 0.5% acetic acid as the mobile phases in gradient elution at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1.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323nm.The temperature of column was 35℃.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ogenicacid Y=11892X+0.0291, r=0.9991,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n=6) 98.9%, RSD为1.53%.caffeic acid Y= 17993X-4.6433, r=0.9996,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n=6) 为99.5%, RSD为2.58%.There was grate variance in the content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Caffeic Acid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of Taraxacum.The content ofT.antungense Kitag.is the highest, while ticum Dahlst.is the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of pharmacopeia which is not suitable for herb.To someextent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different kinds of Taraxacum.【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43)005【总页数】4页(P595-598)【关键词】不同种;蒲公英;绿原酸;咖啡酸;高效液相色谱【作者】宁伟;贾庆飞;朱丹;李天来【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圃与鉴定中心/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圃与鉴定中心/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圃与鉴定中心/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东北野菜种质异位保存圃与鉴定中心/设施园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沈阳1101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1]。
绿原酸标准曲线制备

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效液相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2.熟悉高效液相的基本使用及要求
3.掌握工作曲线含量测定法
二、试剂和仪器:
HPLC、甲醇、水、真空泵、超声处理器
三、实验步骤:
一.准备
流动相的处理
1.将瓶子装入适量的纯净水,利用超声处理器对瓶子进行洁净处理。
2.取适量的纯净水,以1%的比例加入冰醋酸,利用真空泵进行抽滤。
3.将混合的液体加入到已处理的洁净瓶子中。
二.开机处理
1.自检
2.排气处理
3.开电脑打开软件
4.连接仪器
5.设定条件,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nm,流速1mL/min。
6.基线稳定进样标准品1、2、3、4、5μL,样品10μL。
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结果
标准品色谱图
uV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min
标准品色谱图
uV
225000
200000
175000
150000
125000
100000
75000
50000
25000
min 标准曲线Y = aX + b a = 36995.06 b = 189499.4 R^2 = 0.9994021 R = 0.9997010
外标法曲线拟合类型:线性原点:未强制加权:无平均RF: 45052.70 RF SD: 4811.841 RF %RSD: 10.6804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绿原酸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清胃丸中绿原酸的含量【摘要】目的:建立牛黄清胃丸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Extend-C18 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2.7)(70:30,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28nm,柱温:室温(22℃)。
结果:绿原酸在0.01~0.2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1.4%(n=6)。
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适用于牛黄清胃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牛黄清胃丸绿原酸含量测定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Niuhuangqinwei pills by HPLC【Abstract objective】To set up a metho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Niuhuangqingwei pills. METHOD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Agilent Technologies ZORBAX Extend-C18 4.6×250mm,5μm). The mobilic phase was methanol-0.1mol phosphoric [NaH2PO4](70:30V/V).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22℃,the wavelength for detection was 328nm,flow rate was 1.0ml・min-1. RESULTS The Chlorogenic Acid; average of recovery rate was 98.3%, and RSD was 1.4%(n=6). CONCLUSION The methodis simple, accurate and suitable for its assaying.【Key words】HPLC; Niuhuangqingwei pills; Chlorogenic Acid; determination牛黄清胃丸为《卫生部药品标准》第一册(中药成方制剂)收载的品种,由牛黄、菊花、黄芩、黄柏、桔梗、麦冬等17味中药组成,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之功效。
四妙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加热”的激活方式使被提取物从药材中快速分离出来,且具有较高的转移率,因此,微波辅助提取法非常具有发展潜力。
微波提取法作为1种新的提取方法,可适用于对红花中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的提取,微波提取红花中红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30min ,加20倍水量,微波辐射功率为600W ,提取1min ,提取2次;与传统温浸提取法相比,前者具有省时、生产成本低、提取转移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表1显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物料含水量增加,红花黄色素的转移率呈增加趋势,但浸泡30min 后红花黄色素的溶出较为缓和。
故进行微波提取前应将红花药材浸泡30min ,以利于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的溶出。
表2显示随着溶剂的增加,红花黄色素的转移率有所增加。
当溶剂用量增至为12倍以下时,其转移率较低;增至16倍量以上时,其转移率较高,此时再增加溶剂用量,提取转移率相差不大,说明溶剂用量并非越多越好。
且较大的溶剂用量将增加生产成本,也给工业化生产带来一些麻烦。
故确定最佳的固-液比范围为1∶16~1∶20。
表3显示红花的转移率随功率增大到550W 时转移率出现峰值,之后则下降。
原因可能是红花黄色素对热不稳定所致。
表4显示随着连续微波辐射时间的延长,红花提取率在2min 时出现峰值,之后下降。
原因可能为红花黄色素对热不稳定所致。
表5表明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被提取出的量逐渐减少,故提取2次即可,再增加提取次数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
表7中的正交设计表中直观分析可知,3个因素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的影响程度不同,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固-液比>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
最终确定红花黄色素的微波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即红花中加20倍的水量,浸泡30min 后,在微波功率为600W 的条件下提取1min ,提取2次。
通过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可知,影响提取效果的显著性因素是固-液比。
表10显示在相同的固-液比条件下,微波辐射提取时间仅为温浸提取时间的二十分之一,而转移率较高。
市售牛蒡制品绿原酸含量测定

市售牛蒡制品绿原酸含量测定李茜【摘要】目的测定牛蒡及其加工制品绿原酸的含量,了解加工工艺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牛蒡及其制品(牛蒡酱、牛蒡酒、牛蒡咸菜、牛蒡胶囊和三种牛蒡茶)预处理后,采用70%甲醇溶液提取其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牛蒡、牛蒡胶囊、牛蒡茶丝、牛蒡茶片、特级牛蒡茶绿原酸含量分别为7.57g/kg、2.32×10-3 g/l、3.06g/kg、5.29g/kg、5.96g/kg,牛蒡酱、牛蒡酒和牛蒡咸菜中均未检出.精密度试验RSD=0.66%,稳定性试验RSD=1.06%,重复性试验RSD=0.72%,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99.2%,RSD=1.14%.结论牛蒡绿原酸的含量最高,各种加工制品绿原酸含量均有损失.【期刊名称】《济宁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2)002【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牛蒡;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作者】李茜【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济宁 27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1牛蒡(Arctium lappa L),又称东洋参、恶实,是桔梗目菊科牛蒡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1]。
牛蒡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华中、西南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主要产地分布于苏、鲁两省,其中以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居多[2]。
牛蒡中的功能成分赋予牛蒡极高的保健价值,经常食用可促循环、清肠胃、防衰老、降血糖、抗氧化[3]。
其中绿原酸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致畸、抗肿瘤细胞株毒活性、抗艾滋病毒等作用,并能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4-7]。
目前市面上牛蒡产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牛蒡茶、牛蒡酒、牛蒡酱和牛蒡罐头等[8]。
测定牛蒡及其制品绿原酸含量对于提高牛蒡利用价值,改进牛蒡加工工艺,对居民合理膳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原料牛蒡、牛蒡酱、牛蒡酒、牛蒡咸菜、牛蒡胶囊和三种牛蒡茶(市售,产地均为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
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3李宗 陈在敏 廖雷生33 林少山33 (福建省药品检验所 福州350001)摘要 目的:测定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
方法:HP LC法,色谱柱为Nova2Pak C18柱(4μm,41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2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2.65)30∶70,检测波长为328nm。
结果:20批菊花样品的绿原酸含量,以干燥品计为0.060%~0.467%。
结论:绿原酸可作为菊花的质量控制指标成分。
关键词 菊花 绿原酸 含量测定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2 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含挥发油、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绿原酸等多种成分[1]。
菊花为常用中药,使用量大,产地广,加工方法各异,虽有关于菊花挥发油、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的报道[2],但尚无稳定、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
绿原酸已广泛作为金银花及其制剂的质控指标,测定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3]、薄层扫描法[4]、HP LC法[5]等,但关于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建立了HP LC法测定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报告如下。
1 仪器和材料111 仪器和试药 P E Integral4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P E公司产品;Nova2Pak C18色谱柱(4μm,416mm×250mm),大连依利特公司产品;绿原酸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112 材料 菊花药材经鉴定均为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1的头状花序。
鉴定人李宗。
2 方法和结果211 色谱条件 使用大连依利特公司的Nova2 Pak C18色谱柱(4μm,416mm×250mm)。
流动相的配制:取磷酸二氢钠适量制成0.1mol・L-1的溶液,按2ml・L-1的比例加入磷酸适量,调整p H为2.65,超滤后与甲醇按70∶30的比例混合。
HPLC测定不同月份艾叶中绿原酸含量

1 实 验 材 料 、 剂 与仪 器 试
1 I 材 料 与 试 剂 .
miie g i 为 艾 蒿 的 叶 [ , 叶 药 用 历 史 悠 s a Ar y ) 2 艾 ] 久, 最早 记 载 于《 中医别 录 》 ] 本 草纲 目》 载 : 。《 记
艾 以叶人 药 , 温 、 苦 、 毒 、 阳之 性 、 十二 性 味 无 纯 通
旧
有 限 公 司 ) 。
2 方 法 与结 果
2 1 色 谱 条 件 .
参照 2 0 0 5版 《 国药 典 》 中 [ 方法 , 谱柱 : 的 色
Ieti n rs ODS L 一3( m 5 ×4 6mm) 流动 相 : 5肚 1 O . ; 乙腈 : . 磷 酸 一 1 : 0 流 速 : . / n 柱 04 0 9; 1 0 mlmi ; 温 :0 ; 3 ℃ 检测 波 长 : 2 m; 样 量 : O 1理 论 37n 进 1 ; 塔 板 数 大于 20 0 0 。
医 药 科 技 出版 社 . 9 9 19.
[ ] 马章 通, 4 李彦军. 毛桃核 层积催 芽新方法[] 河北农 J.
业科 技 。 0 3,2 2 0 ( ):2 . 8
[ ] 国 际 种 子 检 验 协 会 (S A) 5 IT .国 际 种 子 检 验 规 程
[ . M] 上海 : 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 社 .9 6 19。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2 l () O 2 1
HP C测 定 不 同 月 份 艾 叶 中绿 原 酸 含 量 L
刘 益 红 , 建 军 。王 周 晶
( 陕西理 工 学院 生物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 西 汉 中 7 3 0 ) 陕 2 0 0
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与含量测定王小平1#,何军2∗,刘露,郑兴1,刘运美1(1南华大学药物药理研究所,衡阳421001 2南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衡阳421001)摘要:目的比较水提醇沉法及超滤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
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及超滤法对山银花中绿原酸进行提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含量。
结果超滤法提取绿原酸含量达到7.94%。
结论山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以水提75%乙醇沉淀为佳,对绿原酸提取物的精制超滤法更好。
关键词:山银花;绿原酸;提取;含量测定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Lonicera confusaWANG Xiao-ping1#, HE Jun2*, LIU Lu , ZHENG Xing1, LIU Yun-mei1(1The institute of Pharmacy&Pharmacology ,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 Hengyang 421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 Universityof South China , Hengyang 421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Comparing the impact of water extract-alcohol precipit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on extraction rate of chlorogemic acid in Lonicera Confusa. METHODS Adopting the water extract-alcohol precipitation and ultrafiltration to extract the chlorogemic acid in Lomicera Confusa, the chlorogemicacid contents was determin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The chlorogemic acid contents was 7.94% by ultrafiltration, it was the highest. CONCLUSIONS Water extract-75%alcohol precipit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chlorogenic acid in Lonicera Confusa, ultrafiltration wasprofit to refine chlorogenic acid.KEY WORDS: Lonicera Confusa; chlorogenic acid; extraction; determination山银花为中药常用药,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黄酮类和挥发油类化合物[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量计算2 3.572509576 3.594517629
含量计算2 4.76536169 4.778820034
含量计算2 4.806761663 4.817124154
0.01 50 对照品折算2 518.7504167 524.001375
对照品峰面积1 对照品峰面积2 对照品折算1 500.39502 498.0004 521.2448125 503.56952 503.04132 524.5515833 522.1370469 修约值 522.1 0.513559216 修约值 0.5 样品峰面积1 933.07361 937.79523 3.583306406 0.324610727 样品峰面积1 1244.18762 1251.97217 4.776375522 0.298188294 样品峰面积1 1253.89417 1252.97217 4.80655417 0.159390193 样品峰面积2 932.6698 938.41541 修约值 修约值 样品峰面积2 1244.08594 1247.59949 修约值 修约值 样品峰面积2 1254.89417 1257.59949 修约值 修约值 含量计算1 3.574056335 3.592142085 3.6 0.3 含量计算1 4.765751166 4.7955692 4.8 0.3 含量计算1 4.802931251 4.799399612 4.8 0.2
银黄-绿原酸 对照品含量 对照品稀释倍数 样品规格 对照品取样量 0.0096 0.0096 折算平均 相对标准偏差(%) 样品取样量 1 1 含量平均 相对标准偏差(%) 样品取样量 1 1 含量平均 相对标准偏差(%) 样品取样量 1 1 含量平均 相对标准偏差(%)
100.00% 250
对照品应取样 样品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