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多边形单元检测.docx
最新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姓名: 学号: 得分:一、填空题(20分)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3:5,则最大的内角是__100度2、如图 1所示,写出321∠∠∠、、的度数为.____3,_____2,_____1000=∠=∠=∠3、如图2,在∆ABC 中,,C ABC ∠=∠BD 平分ABC ∠,如果036=∠A ,那么0._____=∠ADB4、按图3所示的条件,则._____,____00=∠=∠CBD BAE5、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cm 3和cm 5,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钉成一个三角形,若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则第三根木棒的长是._____cm6、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cm 3和cm 7;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cm7、工人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小变形常常像图4中所示的那样上两条斜拉 的木条(即图4中的AB ,CD 两根木条),这样做根据的数学道理是_____. 8、如图5,根据题中条件,则.____2,_____100=∠=∠9、图6是三个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拼成的无缝隙、不重叠的图形的一部分,这种多边形是正_____边形10、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0135,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____.二、选择题(30分)1、如图7,AC ⊥BC ,CD ⊥AB ,DE ⊥BC ,分别交BC ,AB ,BC 于C ,D ,E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C 是∆ABC 的高B 、DE 是∆BCD 的高C 、DE 是∆ABE 的高D 、AD 是∆ACD 的高2、如图8,BE ,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065=∠A 那么BOC 等于( ) A 、05.122 B 、05.187 C 、05.178 D 、01153、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A 、三角形的内部B 、三角形的外部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4、适合条件C B A ∠=∠=∠21的∆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能确定 5、 D 、E 是△ABC 的边AB 、AC 上一点,把△ABC 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内部时,如图(10)。
华师大七年级下册《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2年春华师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第9章多边形[时间:9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2·黔东南]如图,∠ACD=120°,∠B=20°,则∠A 的度数是()A.120°B.90°C.100°D.30°2.[2022·乌鲁木齐]如果正n边形每一个内角等于与它相邻外角的2倍,则n的值是()A.4B.5C.6D.73.如图,张明同学设计了四种正多边形的瓷砖图案,在这四种瓷砖图案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A B C D4.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③∠A=12∠B=13∠C;④∠A=∠B=2∠C;⑤∠A=∠B=12∠C.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A.5个B.4个C.3个D.2个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x、14.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A.2个B.3个C.5个D.7个6.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A的延长线上,∠ABC 的平分线和∠DA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M.若∠BAC=80°,∠C =60°,则∠M的大小为()A.20°B.25°C.30°D.35°7.如图,点P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PC =108°,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AC=54°B.∠BAC=36°C.∠ABC+∠ACB=108°D.∠ABC+∠ACB=72°8.[2021·郴州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ACB,C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若∠DCE=48°,则∠ACB的度数为()A.∠ACB=28°B.∠ACB=29°C.∠ACB=30°D.∠ACB=31°9.[2021·无棣模拟]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B.2∠A=∠1+∠2C.3∠A=2∠1+∠2D.3∠A=2(∠1+∠2)10. 如图,AB∥CD,∠A=30°,则∠A+∠B+∠C+∠D +∠E=()A. 240°B. 270°C. 300°D.36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a-1、4,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3.如图,以CD为高的三角形的个数是____.14.一个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那么n=____.15.[2021春·单县期末]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使点A 在DE上,BC∥DE,∠C=45°,∠D=30°,则∠ABD的度数为______.16.如图,在△ABC中,∠A=42°,∠ABC和∠ACB 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E,则∠BDC=____.17.(8分)[2021春·迁安市期末]如图,把一副三角板摆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F在AB上.(1)CD与E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2)如果∠GDC=∠FEB,且∠B=30°,∠A=45°,求∠AGD的度数.18.(8分)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有两边长分别为7和9,另一条边长为偶数.(1)请写出一个三角形,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三边长;(2)若符合上述条件的三角形共有a个,求a的值.19.(8分)如图,在锐角△ABC中,若∠ABC=40°,∠ACB =70°,点D、E在边AB、AC上,CD与BE交于点H.(1)若BE⊥AC,CD⊥AB,求∠BHC的度数;(2)若BE,CD平分∠ABC和∠ACB,求∠BHC的度数.20.(8分)[2021春·兴化市期末]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CD相交于点O.(1)若∠A=50°,∠BOD=70°,∠C=30°,求∠B的度数;(2)试猜想∠BOC与∠A+∠B+∠C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正确性.21.(10分)[2021春·灵石县期末]如图,△ABC中,AD 平分∠BAC交BC于点D,AE⊥BC,垂足为E,CF∥AD.(1)若∠B=30°,∠ACB=70°,求∠CFE的度数;(2)若(1)中的∠B=α,∠ACB=β,求∠CFE的度数.(用α、β表示)22.(12分)如图,BE与CD相交于点A,CF为∠BCD 的平分线,EF为∠BED的平分线.(1)试探求∠F与∠B、∠D之间的关系;(2)若∠B∶∠D∶∠F=2∶4∶x,求x的值.23.(12分)(1)如图1,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恰好三角板XYZ的两条直角边XY、XZ分别经过点B、C.在△ABC中,∠A=30°,求∠ABC+∠ACB、∠XBC +∠XCB的值.(2)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XYZ的位置,使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XZ仍然分别经过B、C,那么∠ABX+∠ACX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ACX的大小.图1图2参考答案1.C2.C【解析】设该正多边形的外角为x°,则相邻的内角为2x°.根据“外角与相邻的内角互补”,得x+2x=180,解得x=60.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有n=36060=6.3.C【解析】用一种正多边形瓷砖铺满地面的条件是: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360°的约数.由此可判断正五边形瓷砖不能铺满地面.4.B5.C【解析】由题可得11<x<17.∵x为正整数,∴x的可能取值是12、13、14、15、16,共5个,故这样的三角形共有5个.6.C【解析】∵∠BAC=80°,∠C=60°,∴∠ABC=40°.∵∠ABC的平分线和∠DA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M,∴∠ABM=20°,∠CAM=12×(180°-80°)=50°,∴∠M=180°-20°-50°-80°=30°.7.B【解析】设∠A为2x,则∠ACB=2x,∠ACD=x,∴∠CBE=∠A+∠ACB=4x,∠CDB=∠A+∠ACD=3x,∴∠CDB=3∠DCB.∵∠DCE=48°,∴∠CDB=90°-48°=42°,∴∠DCB=14°,∴∠ACB=28°.9.B【解析】2∠A=∠1+∠2.理由:∵在四边形ADA′E中,∠A+∠A′+∠ADA′+∠AEA′=360°,则2∠A+180°-∠2+180°-∠1=360°,∴2∠A=∠1+∠2.10. A【解析】如答图,∵AB∥CD,∠A=30°,∴∠C=∠A =30°,∠B=∠1.又∵∠1+∠D+∠E=180°,∴∠A+∠B +∠C+∠D+∠E=30°+30°+180°=240°.11.3<a<7【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4-2<a-1<4+2,解得3<a<7.12.270°【解析】CD分别是△ABC,△CEB,△CDB,△ADC,△CED,△AEC的高,共6个三角形.14.5【解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知(n-2)×180°=108°n,解得n=5.15.15°【解析】∵Rt△ABC中,∠C=45°,∴∠ABC=45°.∵BC∥DE,∠D=30°,∴∠DBC=30°,∴∠ABD=45°-30°=15°.16.88°【解析】∵∠A=42°,∴∠ABC+∠ACB=180°-42°=138°,∴∠DBC+∠DCB=23×138°=92°,∴∠BDC=180°-92°=88°.17.解:(1)CD∥EF.理由:∵∠CDF=∠EFB=90°,∴CD∥EF.(2)∵∠B=30°,∠A=45°,∴∠FEB=60°,∠ACD=45°.∵∠GDC=∠FEB,∴∠GDC=60°.∵∠AGD=∠GDC+∠ACD,∴∠AGD=60°+45°=105°.18.解:两边长分别为9和7,设第三边是n,则9-7<n<7+9,即2<n<16.(1)第三边长是4(答案不唯一).(2)∵2<n<16,且n为偶数,∴n的值为4、6、8、10、12、14,共6个,∴a=6. 19.解:(1)∵BE⊥AC,∠ACB=70°,∴∠EBC=90°-70°=20°.∵CD⊥AB,∠ABC=40°,∴∠DCB=90°-40°=50°,∴∠BHC=180°-20°-50°=110°.(2)∵BE平分∠ABC,∠ABC=40°,∴∠EBC=20°.∵DC平分∠ACB,∠ACB=70°,∴∠DCB=35°,∴∠BHC=180°-20°-35°=125°. 20.解:(1)∵∠A=50°,∠C=30°,∴∠BDO=∠A+∠C=80°.∵∠BOD=70°,∴∠B=180°-∠BDO-∠BOD=30°. (2)∠BOC=∠A+∠B+∠C.证明:∵∠BEC=∠A+∠B,∴∠BOC=∠BEC+∠C=∠A+∠B+∠C. 21.解:(1)∵∠B=30°,∠ACB=70°,∴∠BAC=180°-∠B-∠ACB=80°.∵AD平分∠BAC,∴∠BAD=40°.∵AE⊥BC,∴∠AEB=90°,∴∠BAE=60°,∴∠DAE =∠BAE -∠BAD =60°-40°=20°. ∵CF ∥AD ,∴∠CFE =∠DAE =20°,(2)∵∠BAE =90°-∠B ,∠BAD =12∠BAC =12(180°-∠B -∠BCA ),∴∠CFE =∠DAE =∠BAE -∠BAD =90°-∠B -12(180°-∠B -∠BCA )=12(∠BCA -∠B )=12β-12α. 22.解:(1)如答图,∵CF 为∠BCD 的平分线, EF 为∠BED 的平分线,∴∠1=∠2,∠3=∠4.∵∠D +∠1=∠F +∠3,∠B +∠4=∠F +∠2,∴∠B +∠D +∠1+∠4=2∠F +∠3+∠2,∴∠F=12(∠B+∠D).(2)当∠B∶∠D∶∠F=2∶4∶x时,设∠B=2a(a≠0),则∠D=4a,∠F=ax.∵2∠F=∠B+∠D,∴2ax=2a+4a,∴2x=2+4,∴x=3.23.解:(1)∵∠A=30°,∴∠ABC+∠ACB=150°.∵∠X=90°,∴∠XBC+∠XCB=90°.(2)不变化.∵∠A=30°,∴∠ABC+∠ACB=150°.∵∠X=90°,∴∠XBC+∠XCB=90°,∴∠ABX+∠ACX=(∠ABC-∠XBC)+(∠ACB-∠XCB)=(∠ABC+∠ACB)-(∠XBC+∠XCB)=150°-90°=60°.。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九章 多边形及解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第九章多边形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 )A. a=3 cm,b=8 cm,c=5 cmB. a=5 cm,b=5 cm,c=10 cmC. a=12 cm,b=5 cm,c=6 cmD. a=15 cm,b=10 cm,c=7 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C. 不存在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形D. 一个三角形里有两个锐角,则一定是锐角三角形3.如图,∠1=100°,∠C=70°,则∠A的大小是【】A.10° B.20° C.30° D.80°4.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下列五种说法:①AD把∠BAC分成相等的两部分;②AD将线段BC分成相等的两部分;③AD把△ABC分成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④AD把△ABC分成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⑤AD把△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已知△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则∠A等于()A. 40°B. 60°C. 80°D. 90°6.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 6B. 7C. 8D. 97.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6和12,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 5B. 6C. 12D. 198.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10B. 9C. 8D. 6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题型注释)360°”.已知: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BAE+∠CBF+∠ACD=360°.证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E+∠1+∠CBF+∠2+∠ACD+∠3=180°×3=540°,∴∠BAE+∠CBF+∠ACD=540°-(∠1+∠2+∠3).∵______________,∴∠BAE+∠CBF+∠ACD=540°-180°=360°.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并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证法2.10.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平分线,CE是AB边上的高,且∠ACB=60°,∠ADB =97°,求∠A和∠ACE的度数.11.如图,在△ABC中,点E在AC上,∠AEB=∠ABC.(1)图1中,作∠BAC的角平分线AD,分别交CB、BE于D、F两点,求证:∠EFD=∠ADC;(2)图2中,作△ABC的外角∠BAG的角平分线AD,分别交CB、BE的延长线于D、F两点,试探究(1)中结论是否仍成立?为什么?三、填空题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13.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化简|a+b-c|-|b-a-c|-|2b|的结果是________.14.如图,直线AB,CD被BC所截,若AB∥CD,∠1=45°,∠2=35°,则∠3= 度15.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若AB=6 cm,AC=4 cm,则△ABD和△ACD的周长之差为________.16.如图,在△ABC中,P是△ABC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BC+∠PCA+∠P AB=________度.17.如图,直角三角形ABC的两条直角边AC,BC分别经过正九边形的两个顶点,则图中∠1+∠2的度数是________.1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其一边长为6,则另两边为 .19.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地砖拼地板,在每个顶点周围有a块正三角形和b块正六边形的地砖(ab≠0),则a-b的值为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A=m°,∠ABC和∠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得∠A1;∠A1BC 和∠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得∠A2;…;∠A2018BC和∠A2018CD的平分线交于点A2019,则∠A2019=________度.参考答案1.D【解析】1.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A选项:3+5=8,故不能构成三角形;B选项:5+5=10,故不能构成三角形;C选项:5+6=11<12,故不能构成三角形;D选项:10+7=17〉15,故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2.B【解析】2.根据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一一判断即可.A选项:内角为30°,30°,120°的等腰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是错误的.B选项: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故正确.C选项:内角为30°,30°,120°的三角形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形,故错误.D选项:内角为30°,30°,120°的三角形有两个锐角,是钝角三角形,故错误.故选:B.3.C。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 多边形含答案【考试真题】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多边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边一定为B.三角形的周长为C.三角形的面积为D.第三边可能为2、如图,点A,D,B,C是圆O上的四个点,连接AB,CD,相交于点E,若∠BOD=40°,∠AOC=120°,则∠AEC等于()A.70°B.75°C.80°D.85°3、在中,,若的平分线交于点,则的度数是()A. B. C. D.4、王老师在讲“实数”时画了一个图(如图),即“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的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然后以表示-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A. -1B.-+1C.D.-5、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对角线BD上一点,EF⊥AB于点E,将△EBF绕点B逆时针旋转到图2所示的位置,连接AE,DF,则在图2中,以下说法:①FD=AE;②∠AEB=135°;③S△AEB :S△DFB=1:2;④AE∥BF,正确结论的序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如图,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ACB=60°,EB,CF相交于D,则∠CDE的度数是()A.130°B.70°C.80°D.75°7、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则网格上的中,长为无理数的边有()A.0条B.1条C.2条D.3条8、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其中一边长4cm,则腰长为()A.4cmB.8cmC.4cm或8cm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BEA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12m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A.点A处B.点B处C.点C处D.点E处10、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记∠AEB 为∠1,∠ADC为∠2,则∠A、∠1与∠2的数量关系,结论正确的是()A.∠1=∠2+∠AB.∠1=2∠A+∠2C.∠1=2∠2+2∠A D.2∠1=∠2+∠A11、如图,将△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DE.若点C、D、E在同一条直线上.∠BAC=20°. 则∠ADC 的度数为()A.20°B.30°C.50°D.60°12、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 B. C. D.13、如图4,点A在反比例函数y= (x>0,k>0)的图象上,AB⊥x轴于点B,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BO=2CO,若△ABC的面积为18,则k的值为()A.12B.18C.20D.241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2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3B.4C.5D.615、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B上,且BD=AE,AD与CE 交于点F,作CM⊥AD,垂足为M,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D=CEB.MF=C.∠BEC=∠CDAD.AM=CM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在Rt△ABC中,AB= ,∠B=300,AC=2,则BC= ________.17、如图,AC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一条对角线,则∠ACB=________°.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若AD=4,由作图痕迹可得GF=________.19、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2x,5,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0、如图,将一把两边都带有刻度的直尺放在半圆形纸片上,使其一边经过圆心O,另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相交于点D、E,量出半径OC=5cm,弦DE=8cm,则直尺的宽度________.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D、CD、AC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四边形ABCD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22、如果从长度分别为2、4、6、7的四条线段中随机抽取三条线段,那么抽取的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23、如图,在△ABC中,AB=A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连结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___度.24、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那么以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25、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__边形.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已知a、b、c是三角形三边长,试化简:|b+c﹣a|+|b﹣c﹣a|+|c﹣a﹣b|﹣|a﹣b+c|.27、如图,A点在B点的北偏东40°方向,C点在B点的北偏东75°方向,A 点在C点的北偏西50°方向.求从A点观测B,C两点的视角∠BAC的度数.28、已知△ABD和△CBD关于直线BD对称(点A的对称点是点C),点E、F分别是线段BC和线段BD上的点,且点F在线段EC的垂直平分线上,联结AF、AE,交BD于点G.(1)如图(1),求证:∠EAF=∠ABD;图(1)(2)如图(2),当AB=AD时,M是线段AG上一点,联结BM、ED、MF,MF的延长线交ED于点N,∠MBF=∠BAF,AF=AD,试探究线段FM和F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2)29、如图,△ABC中,∠A=40°,∠B=90°,AC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于AB,AC交于点D,E,求∠BCD的度数.30、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求证:△ABD≌△ACD.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2、C3、B4、A5、B6、B7、C8、B9、C10、B12、C13、D14、D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29、30、。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多边形》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多边形单元检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ABC中,∠B是∠A的2倍,∠C比∠A大20°,那么∠A等于()A.40°B.60C.80°D°.90°2.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是〔〕A.CEB.ADC.CFD.AB3.假如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0°,那么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6B.11C.12D.184.〕如图,矩形 ABCD,一条直线将该矩形 ABCD切割成两个多边形,那么所得任一多边形内角和度数不行能是〔〕A.720°B.540°C.360°D.180°5.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A.5B.5或6C.5或7D.5或6或76.以下列图方格纸中的三角形是〔〕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7.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 D是AC的中点,设△ABC△ADF△BEF=,点,,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S△BEF,且S△ABC=12,那么S△ADF-S△BEF=()A.1B.2C.3D.4,BD是AC边上的高,8.如图,在△ABC中,AB=AC,∠A=36那么∠DBC的度数是〔〕°°°°9.AD是△ABC的中线,BE是△ABD的中线,假定△ABC的面积为20,那么△ABE的面积为〔〕A.5B.10C.15D.1810.如图,那么∠A+∠B+∠C+∠D+∠E=〔〕度A.90B.180C.200D.360二、填空题〔共8题;共24分〕1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假定AB=6,CD=4,那么△ABC的周长是________12.如图,墙上钉了根木条,小明想查验这根木条能否水平,他拿来一个以下列图的测平仪,再这个测平仪中,AB=AC,BC边的中点D处有一个重锤,小明建BC边与木条重合,察看此重锤能否经过A点,如经过A点,那么是水平的,此中的道理是________.113.三角形片ABC中,∠A=55°,∠B=75°,将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如〕,∠1+∠2的度数________度.14.在△ABC中,AB=13cm,AC=20cm,BC上的高12cm,△ABC的面________cm2.15.在△ABC中,AB=AC=17,BC=16,AD⊥BC于点D,AD=________.16.假定一个四形的四个内角度数的比3∶4∶5∶6,个四形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________.17.假定+=0,以的等腰三角形的周.18.如,∠MON=30°,点A1,A2,A3,⋯在射ON上,点B1,B2,B3,⋯在射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等三角形,假定OA1=2,△A5B5A6的________.三、计算题〔共4题;共24分〕19.如,假定∠B=28°,∠C=22°,∠A=60°,求∠BDC.20.如,AB⊥BC,DC⊥BC,假定∠DBC=45°,∠A=70°,求∠D,∠AED,∠BFE的度数.21.如,△ABC中,∠B=∠C,FD⊥BC,DE⊥AB,∠AFD=152°,求∠A的度数.22.如所示,在△ABC中,D是BC上一点,∠1=∠2,∠3=∠4,∠BAC=78°,求∠DAC的度数.2((((((((((((((四、解答题〔共4题;共34分〕(23.以下列图,AD,AE是三角形A BC的高和角均分线,∠B=36°,∠C=76°,求∠DAE的度数.((((((((((((24.如图,在△ABC中,BD是∠ABC的均分线,CD是外角∠ACE的均分线.求证:∠D=∠A.(((((((((((((〔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8cm,一边长等于9cm,求它的周长;〔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6cm,周(长等于28cm,求其余两边的长.((((((((((((26.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2〕作图:在△BED中作出BD边上的高EF;BE边上的高DG;3〔3〕假定△ABC的面积为40,BD=5,那么△BDE中BD边上的高EF为多少?假定BE=6,求△BED中BE边上的高DG为多少?答案分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2.【答案】B3.【答案】C4.【答案】A5.【答案】D6.【答案】A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二、填空题202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13.100 14.126或66 15.15 16.60o,80o,100o,18.32.三、计算题19.解:以下列图:连接BC.∵∠A=60°,∴∠ABC+ACB=120°.∵∠B=28°,∠C=22°,∴∠DBC+∠DCB=70°.∴∠BDC=180°﹣70°=110°.20.解:∵DC⊥BC,∠DBC=45°,∴∠D=90°﹣∠DBC=90°﹣45°=45°;AB⊥BC,DC⊥BC,∴AB∥CD,∴∠AED=∠A=70°;在△DEF中,∠BFE=∠D+∠AED=45°+70°=115°.21.解:∵DF⊥BC,∴∠FDC=90°,∵∠AFD=152°,∴∠C=∠AFD﹣∠FDC=152°﹣90°=62°,4∵∠B=∠C,∴∠A=180°﹣∠B﹣∠C=180°﹣62°﹣62°=56°22.解:∠3=∠1+∠2,∠1=∠2,∴∠3=2∠1,∵∠3=∠4,∴∠4=2∠1,∴180°﹣4∠1+∠1=78°,解得,∠1=34°,∴∠DAC=78°﹣∠1=44°.四、解答题23.解:∵∠B=36°,∠C=76°∴∠BAC=68°∵AE均分∠BAC∴∠EAC=68°÷2=34°∵AD是高线∴∠DAC=90°-76°=14°∴∠DAE=∠EAC-∠DAC=34°-14°=20°24证明:依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有∠3+∠4=∠1+∠2+∠A.由于BD、CD是∠ABC和∠ACE的均分线,因此∠1=∠2,∠3=∠4.进而2∠4=2∠1+∠A,即∠4=∠1+∠A①在△BCD中,∠4是一个外角,因此∠4=∠1+∠D,②由①、②即得∠D=∠A.25.〔1〕解:8cm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8cm、8cm、9cm,能构成三角形,周长=8+8+9=25cm,8cm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8cm、9cm、9cm,能构成三角形,周长=8+9+9=26cm,综上所述,周长为25cm或26cm〔2〕解:6cm是腰长时,其余两边分别为6cm,16cm,6+6=12<16,∴不可以构成三角形,6cm是底边时,腰长为〔28-6〕=11cm,三边分别为6cm、11cm、11cm,能构成三角形,因此,其余两边的长为11cm、11cm26.〔1〕解:∵∠BED是△ABE的外角,∴∠BED=∠ABE+∠BAD=15°+40°=55°2〕解:绘图以下:3〕解:∵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ABD的面积=△ABC的面积=20,△BDE的面积=△ABD的面积=10,BD·EF=10,×5EF=10,解得EF=4,BE·DG=10,×6DG=10,5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多边形》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EF=6。
2020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第9章 多边形 单元测试试卷 (解析版)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A.45︒B.60︒C.72︒D.90︒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10,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 A.4B.5C.9D.143.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n等于()A.10B.8C.7D.54.正十边形的外角和的度数为()A.1440︒B.720︒C.360︒D.180︒5.从十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的对角线的条数是()A.7B.8C.9D.106.如图,已知ACD∠的大小为(∠=︒,75∠=︒,则BA∠是ABC∆的外角,若135ACD)A.60︒B.140︒C.120︒D.90︒7.小磊利用最近学习的数学知识,给同伴出了这样一道题:假如从点A出发,沿直线走5米后向左转θ,接着沿直线前进5米后,再向左转⋯⋯如此下去,当他第一次回到A点时,发现自己走了60米,θ的度数为()A.28︒B.30︒C.33︒D.36︒8.如图,多边形ABCDEFG中,108∠+∠的∠=∠=︒,则A B∠=∠=∠=︒,72C DE F G值为()A.108︒B.72︒C.54︒D.36︒9.如图,以正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BE为边,作正方形BEFG,使点A落在正方形BEFG 内,则ABG∠的度数为()A.18︒B.36︒C.54︒D.72︒10.用一批相同的正多边形地砖辅地,要求顶点聚在一起,且砖与砖之间不留空隙,这样的地砖是()A.正五边形B.正三角形,正方形C.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D.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如图,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共有条.12.小李同学在计算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时不小心多加了一个外角,得到的内角之和是1380度,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n的值是.13.如图,一把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经过正八边形的两个顶点,则1∠的度数和∠与2为.14.如图,ABC ∆中,55A ∠=︒,将ABC ∆沿DE 翻折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A '处.如果70A EC ∠'=︒,那么A DB ∠'的度数为 .15.如图,用灰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地面,第1个图案用了4块灰色的瓷砖,第2个图案用了6块灰色的瓷砖,第3个图案用了8块灰色的瓷砖,⋯,第n 个图案中灰色瓷砖块数为 .三.解答题(共8小题)16.已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其外角和的和为900︒,求边数及每个内角的度数.17.如图,D 是ABC ∆的BC 边上的一点,且12∠=∠,34∠=∠,66BAC ∠=︒,求DAC ∠的度数.18.如图, 在BCD ∆中,4BC =,5BD =,(1) 求CD 的取值范围;(2) 若//AE BD ,55A ∠=︒,125BDE ∠=︒,求C ∠的度数 .19.如图,AC ,BD 为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90ABC ∠=︒,ABD ADB ACB ∠+∠=∠,ADC BCD ∠=∠.(1)求证:AD AC ⊥;(2)探求BAC ∠与A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0.(1)我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现在我们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已知:BAC ∠、B ∠、C ∠是ABC ∆的三个内角,如图1求证:180BAC B C ∠+∠+∠=︒证明:过点A 作直线//DE BC (请你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2)请你用(1)中的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已知四边形ABCD ,求A B C D ∠+∠+∠+∠的度数.21.如图,四边形ABCD 的内角DCB ∠与外角AB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1)若//BF CD ,80ABC ∠=︒,求DCB ∠的度数;(2)已知四边形ABCD 中,105A ∠=︒,125D ∠=︒,求F ∠的度数;(3)猜想F ∠、A ∠、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2.如图1,在A ∠内部有一点P ,连接BP 、CP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求证:12P A ∠=∠+∠+∠;②如图2,利用上面的结论,在五角星中,A B C D E ∠+∠+∠+∠+∠= ;③如图3,如果在BAC ∠间有两个向上突起的角,请你根据前面的结论猜想1∠、2∠、3∠、4∠、5∠、A ∠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23.我们知道,可以单独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镶嵌平面.如果我们要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平面,可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 问题解决:猜想1:是否可以同时用正方形、正八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验证1:在镶嵌平面时,设围绕某一点有x 个正方形和y 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82)180903608x y -+=,整理得:238x y +=, 我们可以找到方程的正整数解为12x y =⎧⎨=⎩. 结论1:镶嵌平面时,在一个顶点周围围绕着1个正方形和2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所以同时用正方形和正八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可以进行平面镶嵌.猜想2:是否可以同时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若能,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并写出所有可能的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 多边形含答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多边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C.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等边三角形的两条高线相交成钝角的度数是()A.105°B.120°C.135°D.150°3、如图所示,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m,一个微型机器人由A点开始按ABCDBEA的顺序沿等边三角形的边循环运动,行走2012m停下,则这个微型机器人停在()A.点A处B.点B处C.点C处D.点E处4、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A.14B.23C.19D.19或235、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这个多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共有()A.42条B.54条C.66条D.78条6、如图,E为ABC的边AB上一点,AC=BC=BE,AE=EC,BD⊥AC的延长线于点D,则∠CBD的度数为()A.18°B.28°C.36°D.15°7、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900º,则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8、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ABC=60°,若其四边满足长度的众数为5,平均数为,上、下底之比为1:2,则BD的长是().A.5B.5C.3D.39、如图,在△ABC中,D是CA延长线上一点,∠B=40°,∠BAD=76°,则∠C 的度数为()A.36°B.116°C.26°D.104°10、如图,锐角△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ADC≌△ADC′,△AEB≌△AEB′,且C′D∥EB′∥BC,BE、CD交于点F.若∠BAC=35°,则∠BFC的大小是()A.105°B.110°C.100°D.120°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BPC是等边三角形,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D于点E、F,连接BD、DP,BD与CF相交于点H,给出下列结论:①BE=2AE;②△DFP∽△BPH;③△PFD∽△PDB;④DP2=PH•PC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2、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记∠AEB 为∠1,∠ADC为∠2,则∠A、∠1与∠2的数量关系,结论正确的是()A.∠1=∠2+∠AB.∠1=2∠A+∠2C.∠1=2∠2+2∠AD.2∠1=∠2+∠A13、如图,从一块半径为的圆形铁皮上剪出一个圆心角是的扇形,则此扇形围成的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A. B. C. D.1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和10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25cmB.20cmC.15cmD.20cm或25cm1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O是△ABC的内切圆,连接AO,BO,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A.10﹣B.14﹣πC.12D.14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D、CD、AC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是菱形,四边形ABCD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1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连接.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________题A.若点是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B.若点是轴上的一点,且,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18、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对折,使AB与CD重合,折痕为EF,展开后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GH,点B的对应点为点M,EM交AB于N,若AD=2,则MN=________。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本试卷三个大题共22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号、班级等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钢笔或黑色水笔把答案标号填写在选择题答题卡的相应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以下每小题都给出了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下列几种不同形状的瓷砖中,只有一种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A 、正六边形B 、正五边形C 、正方形D 、正三角形2、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9,则该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 、4B 、5C 、14D 、153、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4:3:1,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4、若一个正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则这个正n 边形的边数为( )A 、8B 、9C 、10D 、115、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1301,则2∠的度数为( )A 、︒40B 、︒35C 、︒50D 、︒456、如图,将四边形ABCD 去掉一个60°的角得到一个五边形BCDEF ,则1∠与2∠的和为( )A 、60°B 、108°C 、120°D 、240°7、如图,直线PQ MN //,点A 是MN 上一点,MAC ∠的角平分线交PQ 于点B ,若︒=∠201,︒=∠1162,则3∠的大小为( )A 、136°B 、148°C 、146°D 、138°12 第5题图FEAB CD12 第6题图3 Q PCABNM12 第7题图8、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24cm S ABC =∆,则=∆BEF S ( )A 、22cmB 、21cmC 、25.0cm D、225.0cm9、如图,PQ MN //,BCP ∠的角平分线CD 的反向延长线交BAN ∠的角平分线于点E ,︒=∠-∠36E B ,则B ∠为( )A 、︒82B 、︒84C 、︒86D 、︒9610、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是( )A 、10B 、11C 、12D 、10或11或1211、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280E B A ,EDC ∠,BCD ∠的平分线DP 、CP 相交于P 点,则P ∠的度数是( )A 、︒40B 、︒45C 、︒50D 、︒5512、如图,七边形ABCDEFG 中,AB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O ,若1∠,2∠,3∠,4∠相邻的外角的和等于︒230,则BOD ∠的度数是( )A 、︒50B 、︒55C 、︒40D 、︒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科技小组制作了一个机器人,它能根据指令要求行走和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45分钟,满
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2条,则它的内角和增加( ).
A.180°B.90°C.360°D.540°
2.在下列长度中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 cm,3 cm,4 cm B.2 cm,3 cm,5 cm
C.3 cm,5 cm,9 cm D.8 cm,4 cm,4 cm
3.如图所示,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即可固定,这里所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垂线段最短
C.两定确定一条直线D.三角形的稳定性
4.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可引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
A.5条B.4条
C.3条D.2条
5.张明同学设计了四种正多边形的瓷砖图案,在这四种瓷砖图案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
6.n边形与m边形内角和度数的差为720°,则n与m的差为( ).
A.2 B.3 C.4 D.5
7.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和5,而第三边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是( ).
A.3 B.5 C.7 D.3或5或7
8.如图,已知AC∥ED,∠C=26°,∠CBE=37°,则∠BED的度数是( ).
A.63°B.83°C.73°D.5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为29°、61°,若按照边分类,它是______
三角形;按照角分类,它是________三角形.
10.如图所示,已知α=125°,γ=52°,则β=______.
11.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36°,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__边形.12.五条线段长分别是1 cm,2 cm,3 cm,4 cm,5 cm,以其中的任意三条为边可构成____个三角形.
三、解答题(共52分)
13.(12分)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内角之和是2 570°,求这个角.
14.(12分)如图,已知∠ABC=31°,又∠BAC的平分线与∠FCB的平分线CE相交于E点,求∠AEC的度数.
15.(14分)如图所示,已知DF⊥AB于F,∠A=40°,∠D=50°,求∠ACB 的度数.
16.(14分)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O点.
×30°;
①当∠A=30°时,∠BOC=105°=90°+1
2
×40°;
②当∠A=40°时,∠BOC=110°=90°+1
2
×50°;
③当∠A=50°时,∠BOC=115°=90°+1
2
当∠A=n°(n为已知数)时,猜测∠BOC的度数,并用所学的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七年级下数学第9章多边形单元检测
参考答案
1.答案:C
2.解析:只有选项A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选A.
答案:A
3.答案:D
4.解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等于120°,得该多边形为六边形,所以从一个顶点可引6-3=3条对角线,故选C.
答案:C
5.答案:C
6.解析:由题意得(n-2)180°-(m-2)180°=720°,解得n-m=4,故选C.
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不等边直角
10.答案:107°
11.答案:10
12.答案:3
13.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则内角和为(n-2)·180°.
根据题意有:2 570°<(n-2)·180°<2 570°+180°,
解不等式得:
5
16
18
<n<
5
17
18
;
从而n=17,
(17-2)·180°-2 570°=130°.
所以多边形的这个内角为130°.
14.解:因为CE和AE分别平分∠FCB和∠BAC,
所以∠1=1
2
∠FCB,∠2=
1
2
∠BAC.
所以∠1-∠2=1
2
(∠FCB-∠BAC).
因为∠FCB是△ABC的一个外角,
所以∠FCB=∠ABC+∠BAC.
所以∠FCB-∠BAC=∠ABC=31°.
所以∠1-∠2=15.5°.
因为∠1=∠AEC+∠2,
所以∠AEC=∠1-∠2=15.5°.
15.解:因为DF⊥AB,
所以∠AFG=90°.
在△AFG中,∠AGF=180°-∠A-∠AFG=180°-40°-90°=50°,所以∠CGD=∠AGF=50°.
所以∠ACB=∠CGD+∠D=50°+50°=100°.
16.解:∠BOC=90°+1
2 n°,
理由是:∵OB,OC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
∴∠OBC=1
2
∠ABC,∠OCB=
1
2
∠ACB.
在△OBC中,∠BOC=180°-(∠OBC+∠OCB)=180°-
11
22
ABC ACB
⎛⎫
∠+∠
⎪⎝⎭
=
180°-1
2
(∠ABC+∠ACB)=180°-
1
2
(180°-∠A)=90°+
1
2
∠A=90°+
1
2
n°.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