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合集下载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

部分有社会保障硕士点的高校社会保障硕士点(120404)一览表2、中国人民大学设在劳动人事学院,2000年设立。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学2、劳动经济与社会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商务印书馆2、《劳动经济学》赵履宽中国劳动出版社3、《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近两年)报刊复印资料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4、《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山东大学设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03年获得。

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2000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社会保障概论》,张克非,高等教育出版社3、《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袁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华中科技大学设在社会学系考试科目:1、社会保障概论2、公共管理学或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初试:1、《社会保障学》,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2、《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或《宏观经济学》,梁小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复试: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外语。

形式为口试。

9、南开大学设在法政学院,2003年新增。

考试科目:1、社会学理论或西方经济学流派2、社会保障学参考书目:1、《社会保障概论》孙光德、董克用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版2、《社会学概论》杨心恒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3、《社会学概论教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4、《社会学》(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人民大学出版社5、《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上、下册)魏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高鸿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11、厦门大学设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考试科目:1、政治学与行政学2、综合考试:参考书目: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207-劳动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经济学,外语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0202J3-劳动关系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6-劳动关系基础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关系学,外语科目三含劳动法、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1202Z1-人力资源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外语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120404-社会保障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0-学科基础804-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外语科目三含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任选其二。

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学专业简介一、专业概况劳动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整个劳动科学中诸学科的一个理论平台。

劳动经济学把劳动力资源配置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也分析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劳动关系和相关劳动问题。

该专业以经典的经济理论分析为主,结合公共政策研究,宏观上为政府制定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微观上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专业经济分析中的微观部分包括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劳动力工资制度与报酬结构、影响劳动力长期供求关系的因素、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分析、工会的经济作用等;宏观部分有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源开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失业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于1954年建立劳动经济学专业,是我国建立最早、学科体系最为完整的劳动经济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目前,劳动人事学院的劳动经济学拥有本科专业(1985年至1998年为劳动经济专业,1999年更名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指定参考书目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指定参考书目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
曾湘泉
复旦大学出版社
劳动关系学
常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120220-人力资源管理
806-劳动科学综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彭剑锋
复旦大学出版社
组织行为学
[美]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薪酬管理原理ຫໍສະໝຸດ 文跃然复旦大学出版社绩效管理
付亚和、许玉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20404-社会保障
604-学科基础
839-社会保障学
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宏观部分)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第七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民大学2010年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初试指定参考书目
来源:100500-劳动人事学院
代码 专业
代码 科目
书名
主编
出版社
年版
备注
020207-劳动经济学
806-劳动科学综合
政治经济学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大研招办不提供参考书和往年试题邮购。都由考生自行购买,我校简章中大部分学院(系、所)指定有参考书目,90%在本校考研资料网/exam/网上邮购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
宋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劳动经济学
曾湘泉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207-劳动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经济学,外语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0202J3-劳动关系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36-劳动关系基础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关系学,外语科目三含劳动法、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1202Z1-人力资源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外语科目四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120404-社会保障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20-学科基础804-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外语科目三含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任选其二。

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从九大方面详细介绍如下:一、本专业包括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长期以来成为各高校开设和管理本专业的标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是国内最早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和管理实践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1983年建院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是劳动人事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

1986年,学院开始招收人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干部专修生,1993年,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1996年,又率先在全国招收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

本学科2003年获准独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复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复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人大劳动经济学考研复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7劳动经济学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关于硕士生入学复试的有关规定,2017年,我院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理念开展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优化生源结构,保证录取生源质量。

一、复试原则1、复试录取工作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严谨严密的原则,坚决抑制各种不正之风。

2、实行差额复试,差额复试比例不低于120%。

二、复试组织机构学院设复试领导小组,由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学院领导及专业学科带头人共9人组成。

按专业分为9个复试小组,组长由本专业富有经验的教授担任,组员由本专业教师组成,每组不少于5位教师。

三、复试内容及办法1、专业课和外语笔试笔试办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专业课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

外语笔试时间1小时,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笔试内容:考核考生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前专业领域内的难点、热点问题。

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90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和水平。

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包括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专业课以外的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考生思想政治状况,特长、兴趣爱好和其他情况。

3、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听力20、口语30分),30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外语听力、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的掌握水平。

4、援藏计划考生复试安排经学校研究生院批准,行政管理专业援藏计划考生可远程视频面试,学院将单独组织援藏计划的复试考生统一面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权威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权威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权威书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参考书及报考相关内容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金融硕士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内容绝对真实可靠,凯程有专业的王牌老师为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方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初试经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就业,五大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宏观经济学》曼昆《微观经济学》范里昂《微观经济学18讲》平新乔《中级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人脉资源广,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每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各公司、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部门均需要大量的经济学人才加盟。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所、金融部门、中外大中型企业、外资公司等。

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1.6万元,学制2年。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01政治经济学02西方经济学03国民经济学04经济史05 经济思想史06 世界经济学07 国际贸易08企业经济学09网络经济学10数量经济学11国防经济学12 区域经济学13城市经济学14 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③303 数学三④802 经济学综合其中国际商务招生人数55人(含推免15人)。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书目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就业、劳动力市场、工资与收入分配等问题。

以下是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书目:
教材类书目
1. 《劳动经济学》(第9版)- 乔治·J.博拉卡、温特·沃洛克
2. 《劳动经济学基础》(第4版)- 汤义华
3. 《人力资源经济学》(第2版)- 刘家祥
4. 《劳动经济学》(第2版)- 朱达文、李玉萍
5. 《组织行为学》(第9版)- 斯蒂芬·罗宾斯
参考书目
1. 《劳动力经济学》- 巨静、张超志
2. 《劳动力经济学》(第2版)- 皮特·凯恩
3. 《劳动力市场与个体决策》- 米加尔·戈诺诺
4. 《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收入》- 张文宏
5. 《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 杨贻康、李懿萍
6.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 刘明珠
专题读物类书目
1. 《收入与机会平等》- 加里·索尔特
2. 《工资决定论:理论与实证》-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布鲁斯·格林沃德
3. 《工作满意度:生态学的观点》- 琳达·何兰
4. 《性别与工资》- 玛丽娜·阿德勒
5. 《最低工资法》- 威廉·奥尔斯顿、查尔斯·帕尔默
6.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段艳
以上是2023年劳动经济学专业考研书目,作为劳动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或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

人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大全参考书是考研复习备考中重要的参考资料,用好了能大大提升复习效率。

有的时候选对参考书比埋头苦读更加重要。

以下是凯程艾老师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除了经济学个别专业(如劳动人事学院的劳动经济学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为803劳动科学综合)外,中国人民大学绝大部分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考试科目是802经济学综合。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包含了人大的大部分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院下设的经济学专业很多,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城市经济学等,财政金融学院下设的经济学专业主要有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保险学。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和兴趣来选择报考的学院和专业。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考微观、宏观和政经三个部分,各部分都是50分,考试题型主要为简答题和计算题。

一般说来微观和宏观部分较难,政经比较简单。

人大经济类专业自2008年统考“802经济学综合”以来,不再指定参考书目。

根据往届考生的复习经验,一般而言,推荐重点看以下教材:(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书非常经典,被众多高校相关专业指定为考研参考书目,是考研必备教材。

最为重要的是,该书结构和条理清晰,概念明确,特别适合应试考试。

(2)《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尼科尔森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难度系数偏大,偏重于用数理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适合于第二轮复习时使用。

本书为人大经济类专业本科生上课所用教材。

最为重要的是,近几年人大“802经济学综合”微观经济学部分考题与本书课后习题非常相似。

比如,2010年一道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计算题,与本书第四章课后习题第4题非常相似;2011年一道关于“多工厂模型”的计算题,与本书第八章课后习题第6题非常相似;2012年一道求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的计算题,与本书第十二章课后习题第8题非常相似;2013年第一道微观计算题就涉及到该书介绍的马歇尔需求函数和间接效用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考研参考书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科学综合:(1)劳动经济学部分:《劳动经济学》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十版伊兰伯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扩展阅读)(2)劳动关系学部分:《劳动关系学》常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人力资源管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彭剑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绩效管理》付亚和、许玉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薪酬管理原理》文跃然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扩展阅读)(4)劳动关系基础:(推荐参考)《劳动法》常凯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唐镛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11年《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吴晓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2017年新祥旭考研全程复习计划一、英语全程规划基础阶段(3月-6月)1.学习目标:完成至少1轮的单词背诵,巩固语法基础2.阶段重点:英语单词、语法3.复习建议:(1)英语每天抽空背背单词,建议时长0.5-1h;不管是用单词软件还是传统词书,不管是用词根词缀还是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背。

积累到某一天时,你会发现好多文章都看得懂了。

(2)英语基础不牢的童鞋,应该花点时间复习语法。

语法知识能帮助你在读文章和翻译时更加流畅、对文章意思把握得更准确。

(3)多看看新闻,关注时事热点。

近年来的英语作文和阅读都是涉及到热点话题的。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

强化阶段(7月-10月)1.学习目标:熟读并详细分析近10年真题2.阶段重点:真题真题真题,重点是阅读3.复习建议:(1)单词记忆每天进行,不间断。

(2)定时做真题阅读,做完后详细分析。

①利用早上整段的时间做真题(作文可以不写),不要查单词,完全自己做,然后对答案,之后看一下答案分析。

②每天分析2-3篇,分析包括:第一遍分析正确选项,第二遍分析错误选项的设置,第三遍在原位中找对应的句子,是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哟,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第四遍,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感。

③此阶段不建议专门建立单词笔记本,重要的单词在分析时顺便查一下就好。

④时间比较充足的童鞋可以全文翻译阅读原文。

(3)完成阅读后,用同样的方法完型、翻译和新题型。

完型和新题型这两类题型不用全文翻译。

冲刺阶段(11月-12月)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2.阶段重点:大作文and小作文3.复习建议:(1)每周写3篇作文,遇到好的词语、句子就整理在一块,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从12月开始,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写作模板。

(2)此阶段还需要继续练习真题阅读。

你以为做过一遍就不会再错啦?试试吧!大部分人会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

(3)单词不能停哟!考前一周1.学习目标:放轻松,相信自己在之前的积累2.阶段重点:运用自己专属的写作模板复习3.复习建议:(1)背单词:真题中还不熟悉的单词。

(2)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牢记自己的模板。

(3)复习之前的笔记。

(4)按照考试时间,完整的做一套真题。

二、政治全程规划政治复习常见误区在正式介绍政治的复习时间安排时,帮帮先带大家看看一些关于政治"流传甚广"的错误观念。

1.“政治非常简单,随便复习就可以上60了”?这个问题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态度就决定了你的高度。

任何事情,即便是最简单的事情,要把它做好也是不简单的。

再次,政治这科本身也没那么简单,特别是对于基础不好的理科生。

所以复习之前,大家一定要摆正好自己的态度。

如果是认认真真的想考研,就一定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门课,你付出的对的努力,其回报都会体现在结果上。

2.“‘裸考’政治照样60+甚至70+”?对于各种各样的“经验”,我们是要学会自己去分析、辨别。

这种“裸考”说法不靠谱的地方如下:“裸考”,是裸到一丝不挂了吗?裸考,就是光着屁股去考场考试,正经点讲就是,不复习就去考试。

那么那些说裸考的人,可能是有以下几种情况。

(1)考神这种人,考前瞄几眼资料或者连资料都不瞄,光着上考场,考好了。

这是名符其实地"裸"。

但是在看经验贴的同志们,请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2)文科专业就是哲学、历史等专业,对于考试内容很熟悉,考前瞄几眼资料或者连资料都不看,光着上考场,考好了。

这也算"裸"。

但是在看经验贴的同志们,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请慎重考虑是否“裸考”。

而就算有这样的知识储备,也需要花点时间了解考试内容、范围、题型等相关内容,好成绩才会妥妥的拿到呀!还有这样一类人存在,自己其实看完了考纲,刷过了习题,但为了凸显智商高能、或者谦虚过度、或者(谁知道呢),就是要口口声声的说自己没复习,是“裸考”(这种情况真是存在)。

这时候大家千万保持一颗理智又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种人给迷惑了。

3.“从考试大纲出版再复习政治也不迟”?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观点的。

一战的时候,很多学长学姐都说考试大纲出来之后再复习也来得及,还有人说10月复习也没问题的,大家都这么说于是我就真的这么做了。

于是9月中旬的时候才开始复习政治,刚拿到考试大纲的时候,简直傻眼了,书厚字小内容多。

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啃,啃了一个多月没啃完,结果还发现前面看的基本忘光。

这时候已经十月下旬了,加上专业课的任务非常重,这时候已经慌神了!心里恐慌就开始手足无措,计划的完成度非常低。

政治只搞定第一轮,最后成绩也不理想。

二战的时候进了好几个考研复习群,到了后期的时候,经常听到小伙伴们在吐槽复习晚了的事。

在二战的时候,我在7、8月的时候正式开始复习政治。

每天只花了30分钟-1小时来看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的时候,把旧大纲看完一遍。

(每年大纲会有所变动,但是一般是将内容合并、将小知识单独列小标题等,真正完全改写的地方并不多,所以新大纲出来之前,看旧大纲是不冲突的。

)基础阶段(3月-6月)1.学习目标:对考试题型、每本书分数的设置能有个整体印象2.阶段重点:了解基础知识3.复习建议:(1)同学们可以买一本考研政治的辅导书将其从头到尾扫一遍。

这本辅导书,最好是比较精炼而又全面的那种,提纲挈领又不遗漏任何知识点,主要是为了对考研政治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也可以直接看去年的大纲,大纲一般变化不会很大。

(2)多余时间可以去翻阅以前大一、大二时期学过的教材,了解一下考研政治的基础知识。

(3)这个阶段多关注时事热点,可以抽空看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上上主流网站。

(4)不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做习题集,收效甚微,习题还是留给暑假再练习吧。

(5)每天30分钟到1小时足矣!强化阶段(7月-8月)1.学习目标:通过做题区分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攻克难点2.阶段重点:政治选择题知识点3.复习建议:(1)开始做题,搞定难点。

做真题方面,不要着急看答案和算分数。

做真题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点掌握多少,提高巩固的作用,所以重点再看应该如何解析,掌握解题思路。

(2)集中精力,学会分析问题思路。

通过此阶段的复习,应当在充分理解知识点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一级重要知识点。

提升阶段(9月-11月)1.学习目标:熟记每个章节一级重要知识点2.阶段重点:了解新大纲,补充新知识点3.复习建议:(1)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可以完整地做2~3套真题,不用规定时间。

一方面体验一下真题的命题风格;另一方面深入研究一下历年命题的特点和重难点,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

(2)总结做过的选择题,尤其是出错的题。

(3)开始看分析题的考点。

做分析题时,要理清答题思路和框架,不建议去背答案。

另外做题不能仅局限于题目是否做对,更重要的是学会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特别是对这个题目的命题知识点的理解。

(4)大纲出来之后,新增的考点一般都需要重点记忆。

冲刺阶段(11月-12月)1.学习目标:对重点和高频考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2.阶段重点:政治分析题知识点、时政、当代3.复习建议:(1)从11月份开始,请开始背!背!背!不管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的重点,一定要清晰地记忆。

(2)开始系统复习时政和当代。

(3)查漏补缺,复习以往错题集。

在回顾的过程中找出之前复习时被遗漏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的考点。

要及时的弄清楚,想明白,争取做到,考前不落知识点,或许你落下的一个就是考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回顾知识点的时候认真梳理。

(4)建议每天2h以上。

考前一周1.学习目标:熟悉考场流程,牢记大题知识点2.阶段重点:背诵预测卷分析题和时政热点,进行模拟考试3.复习建议:(1)每天背诵预测卷分析题知识点和时政知识点,复习笔记。

(2)这个阶段要做一套模拟试题,做完以后要系统总结,看看是哪个知识点还没掌握,注意自我分析找出弱项,最后集中力量攻克。

(3)最后三天就不要模拟考了,没有太大的意义,万一考的不好还会影响状态。

三、数学全程规划基础阶段(3月-6月)1.学习目标:不留死角地复习每个知识点2.阶段重点:按照教材逐一梳理每个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并做课后习题3.复习建议:(1)明确所报专业考数一、数二还是数三,准备相应教材。

(2)按照章节顺序结合大纲梳理教材,不留死角和空白。

(3)对于重要的定理、公式,不能够仅停留在“看懂了”的层面上,一定要自己亲手推导其证明过程。

(4)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准备一个记题本,将复习过程中碰到的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与做错的习题整理成错题集。

(5)注意顺序:一定要先看书后做题,此阶段不要做难题。

强化阶段(7月-8月)1.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分清重难点2.阶段重点:通过大量练习,归纳常见题型,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3.复习建议:(1)这一时期考生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尽量集中在一起,保证每日至少3个小时连续复习时间。

(2)可以买一本辅导书,先做练习题。

建议做李永乐660题,学会归纳题型与常考知识点,把重点、难点以及错题做成笔记,以便以后复习(3)遇上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题目要认真对待,切忌一看不会就直接看答案。

3提升阶段(9月-10月)1.学习目标:通过整套真题练习,检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与速度2.阶段重点:研究近10年的真题3.复习建议:(1)新的考试大纲此时已发布,对其要求的知识点做最后梳理,熟记各种公式、定理。

(2)利用整段时间做近10年真题,按照3个小时的标准完成一套真题,并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

(3)通过真题找重点题型和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通过做专项模拟题复习。

4冲刺阶段(11月-12月上旬)1.学习目标:进行高轻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2.阶段重点:练习答题规范,掌握考试时间分配,提前感受真实的考场氛围3.复习建议:(1)快速复习教材和笔记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不常用、记忆模糊的公式。

(2)严格按照3个小时的时间要求,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真题答题规范的研究与答题时间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