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3 短诗五首(II )卷
2020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

3.短诗五首A组1.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2)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
( )(3)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湿淋淋林林总总粼粼碧波粼粼B.寂寞默然置之沙漠莫测高深C.跫音蹩脚货舵手穷穷孑立D.携手含意隽永回旋头晕目炫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芦荻.洗涤.祖逖.嫡.系部队B.忧.怀悠.然犹.存无耻之尤.C.春帷.维.持潍.河惟.妙惟肖D.门扉.菲.薄诽.谤腓.骨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班主任老师的建议十分合理,同学们都随声附和....。
B.刘姥姥做了一个老母猪吃食的动作,连平日里板着脸的老太君都忍俊不禁....。
C.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让唐僧等人望洋兴叹....啊。
D.上级领导来视察敬老院时,走马观花....般地细细慰问了老人及工作人员。
B组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
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
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中,“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
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6.下列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测试[新人教版]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测试[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60f353ad51f01dc281f194.png)
3 短诗五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寂寞.(mò)舵.手(duò)装饰.(shì)房舍.(shè) 墓畔.(pàn) 一束.(shù)郊.原(jiāo) 繁.多(fán) 长.途(cháng)2.名句默写。
(1)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3)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芦荻《风雨吟》)(4)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聂鲁达《统一》) 3.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B.风从/大地/卷来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4.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关于新诗的“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
B.在韵律上,没有严格规定,都不讲究押韵。
C.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D.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5.下列对作家作品的整理,不匹配的一项是( C )A.沈尹默,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
代表作《秋明长短句》。
B.卞之琳,江苏海门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
C.戴望舒,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望舒草》,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D.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6.模仿下面诗句的格式,另写一组句子。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仿写:(示例)老是把自己当作千里马/就时时有怕不被重用的痛苦/把自己当作老牛吧/默默承载更多的重量7.(2019·浙江衢州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23 诗词曲五首II卷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23 诗词曲五首II卷一、预习自测 (共3题;共7分)1. (1分) (2018九上·温州期中) 根据拼音写汉字。
晨光是一段婉转的序曲,清新chàng________快,总让人心中多出几分期许。
晨光是一首轻盈灵动又含xù________蕴藉的诗,能够拨亮我们心中的迷惘。
即使在暗夜里失望甚至绝望过,只要与晨光亲mì________相拥,就能够感知到人生之美好。
我愿意做一个在晨光里舞蹈的人,把心中的热爱淋漓尽zhì________地表达出来。
2. (1分) (2018七上·白云期中) 解释加下划线词语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陈太丘与友期行》②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诫子书》③幸甚至哉________《观沧海》④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论语十二章》3. (5分) (2019八下·丰台期末) 默写。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说文解字》:“城,以盛民也。
”看来,城是百姓安居的地方。
从古至今,一座城,包含人间多少事!请写出含有“城”字的连续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运用 (共2题;共15分)4. (5分) (2019九上·嘉兴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梦应是一(fú)①(A.幅;B.副;C.辐)多维度的(lán)②图,它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客各种文化思潮的交融碰撞,需要弘扬③(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cuǐ càn)④的中国文化。
(1)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一项是()A . 幅B . 副C . 辐(2)根据拼音,在②④两处写出相应的汉字。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23 诗词曲五首(II)卷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23 诗词曲五首(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预习自测 (共3题;共7分)1. (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世间万物,皆有其时。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
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古老的歌(jué)________里,透露着时间(fù)________予草本的千变万化。
万物皆与时发酵、沉(diàn)________,其后绽放,给予我们以无限的(xiá)________想空间。
无论是荣枯有时的植物,还是兴衰有道的人世,与时间的相处都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
2. (1分) (2019八上·台州期末)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林寒涧肃________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③人恒过________④往之女家________⑤月色入户________⑥东皋薄暮望________3. (5分)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
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3)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运用 (共2题;共15分)4. (5分)(2019·枣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我们爱祖国,巍峨的群峰在云端穿suō,jìng发的千帆荡起碧波。
我们望朝露日晞,听晨钟暮鼓,徜徉壮丽山河。
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相濡以沫,我们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
我要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您,我要用最美的歌儿歌唱我的祖国。
(1)下面“我爱祖国”的书法字体中,属于隶书的一项是()A .B .C .D .(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suōjìng________穿________________发徜徉5. (10分) (2019九下·马边模拟)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23 诗词曲五首(II )卷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23 诗词曲五首(II )卷一、预习自测 (共3题;共7分)1. (1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走进,我享受这种走进。
在月明风qīng________的夜晚走进《爱莲说》,感受周敦颐的君子风范;在晨光xuàn________丽的清晨走进《朝花夕拾》,品味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思考;在一人独处的正午走进《骆驼祥子》,咂摸老舍先生惟妙惟xiào________的老北京语言味道,细思祥子三起三落的无人问jīn________的酸楚。
2. (1分)文言重点字词解释①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③右备容臭________④沙鸥翔集________⑤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⑥而此地适与余近________3. (5分)古诗词默写(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_______,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3)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4)________,________。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5)________,________。
肠断白蘋洲。
(温庭筠《望江南》(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7)李清照《武陵春》中化无形为有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写成可以承载,可以触摸的实体的句子是________。
二、基础运用 (共2题;共15分)4. (5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小题。
在几亩薄田里种瓜、点豆,用锄头开掘暮年的岁月。
天黑了,就把月光挂在自家门前的那五棵柳树上,然后再温一(hú)可以灌醉自己的米酒,写鸡鸣犬(fèi)。
扣开柴篱。
远离官场,回到田园的隐士就是一名诒然自得的农夫。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短诗五首练习题新人教版20200108580

3 短诗五首1.根据拼音写汉字。
今天/复兴的乐章正在奏响/人民的duò( )手正指引着中国的巨轮/pī( )波斩浪2.[2019·扬州]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B.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3.对下列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表现了“我”坚强而又独立自主的形象)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显现出一种安详、恬淡、超然的气氛)C.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一词描绘了一个互相关联的世界)D.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运用夸张和对偶,形象生动,“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月夜》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B.《风雨吟》一诗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的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
C.《断章》虽然只有四句,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萧红墓畔口占》一诗的首句中,诗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与萧红友情之深挚。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诗,就有了美的钥匙①②少年的时候,有诗句陪伴,可以一个人躲起来,在河边、堤上、树林里、小角落里,不理会外面世界轰轰烈烈发生什么事。
也可以背包里带一册诗,或者,就是一本手抄笔记,或者就是脑子里背诵记忆的一些诗句,也足够用。
可以一路念着,唱着,一个人独自行走天涯海角。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3 短诗五首II卷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3 短诗五首II卷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共2题;共15分)1. (4分) (2018七上·长沙开学考) 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故”字在成语“故弄玄虚”中的正确解释是()A . 意外的事情B . 故意、存心 C缘故、原因 D本来,原来的(2)下列语句中使用标点符号有误的是()A . 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B . 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C . 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D .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做的深情的演讲。
(3)歇后语的上半句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下半句是()A . 七零八落B . 七手八脚C . 七上八下D . 横七竖八(4)“阅读一篇文章,我们()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要领悟文章的叙述顺序、表达特点。
”用在这句话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A . 因为……所以B . 虽然……但是C . 即使……也D . 不但……而且(5)宋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使用的修辞手法是()A . 比喻B . 反问C . 排比D . 夸张(6)下面哪一位不是唐代著名书法家()A . 欧阳询B . 颜真卿C . 苏轼D . 柳公权2. (11分)(2019·益阳)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那些历史沉淀下来的书法经典,随着历史的冲刷洗礼,更加璀璨耀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书法文本堪称绝伦造成的。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笔画(),潇洒流利,直观呈现了行书独特的字体风貌,展示出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其文本内容()儒、道两家思想,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聚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对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字体、技法和文本内容()结合,深刻体现出书者对所处时代文化精神的精准把握。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短诗五首》同步练习题

短诗五首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句诗的深刻含意?【答案】答案(1)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明亮的月亮洒下光辉,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在旷野上接受寒风的洗礼,我却没有靠在大树身上,让它为我遮蔽风寒。
(2)一个“却”字,既没有贬低树的高大,又凸显出“我”的傲然自立。
身处艰难困境,诗人“并排立着”“没有靠着”大树,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描述诗句内容。
这首诗只有四行,完全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用纯熟的白话写成。
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
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强大的人格。
注意把“刺骨的寒风”“明亮的月亮”“我与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并排站立”的景象描述出来。
(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冬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环境是萧森的,人物是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个时候进步青年的人生追求。
可据此做答。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首句强调“走六小时”“长途”表明了什么?(2)谈谈你对“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含意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作业训练:3 短诗五首(II )卷
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共2题;共15分)
1. (4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一条_______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
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yá,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俊□民族生命的进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yá
曲折断________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在文段“□”内加上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4)根据上下文内容,请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文中的空白处。
A . 声势浩大
B . 波浪滔天
C . 浩浩荡荡
D . 浩如烟海。
2. (11分)某班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晓乐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春天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最佳时机。
春天到处生机勃勃,正是人们长身体、增强肌肉的大好时光。
进行春季锻炼,可吸入更多的氧气和负离子,改善机体新陈代谢;[A]春光中的紫外线极具杀菌功能,利于青少年骨骼的发育和成长,能促进人体形成维生素D。
春天容易犯“春困”,此时若加强积极的健身活动,就会克服“春困现象”。
[B]尤其是整天对着电脑的人,更要注意加强锻炼,防止颈椎病的不发生。
①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使之能概括中心内容。
________
②[A]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可以调整为:________
③[B]处画线句子否定不当,请你进行修改:________
(2)经班委会研究决议,该班决定在4月28日早上八点出发前往森林公园郊游。
大家很想邀请语文老师丁老师参加,请你向丁老师发出邀请。
(3)春游即将结束,同学们决定返程回家,王薇同学想把春天带回家,所以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你该怎样劝说她不要随意采摘路边的花朵呢?
二、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共1题;共22分)
3.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
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
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
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
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干的活儿。
母亲回来了。
我看出她在哆嗦。
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节选自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1)上文从“我”的观察角度描写于勒,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相关的语句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可卑、可厌、可笑、可怜,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三、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共1题;共5分)
4. (5分)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画线部分进行仿写。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共2题;共15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二、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共1题;共22分)
3-1、
3-2、
三、写法借鉴提升能力 (共1题;共5分)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