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一般需要发多少文章
研究生时经历过的几次论文投稿发表经验汇总

PLoS One(IF>4):相信很多园友都有投稿该杂志的经历吧,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这个杂志投稿过程中需要填写的要求相对其它杂志要多一些,例如 ethnic assessment 等,另外,因为投稿量巨大的原因,文章在投到该杂志之后要等 20 天左右才能 invited editor,但是在开始审稿后速度则相对快一点,一般主编要求审稿在 10 天内审稿结束,所以文章投到 PLoS One 后如果没有意外,在 40 天内都能收到审稿结果了。我的导师是 PLoS One 的 academic editor,也认识很多 PLoS One 的其它副主编,在投稿时会推荐自己认识的副主编。我在去年有一篇文章投到 PLoS One,是我导师的朋友负责该文章,两个审稿人也是我们推荐的,所以从投稿到接收都非常顺利。PLoS One 的投稿量巨大,academic editor 的数量也很多,也包括很多中国人,即便如此,每个 academic editor 的工作量也是相当大,我登陆我的导师的 PLoS One 账号,发现几乎每天都有新文章的 invitation。
Schizophrenia Research(IF>4):一个专门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杂志,影响因子常年在 4-5 分之间,对文章的质量要求没有那么高。我目前已经在该杂志发表过三篇文章,2011 年第一次在这个杂志投稿,一审 4 个半月,8 个审稿人,均是 positive 意见,不知道主编怎么想的;论文咨询工作QQ2:2035204840 第二篇文章一审 4 个月,1 个审稿人;第三篇文章一审 5 个月,一个审稿人。几乎每一篇文章我们都要催稿,不过催也没用,感觉主编不是特别热情,只是让我们 be patient。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不会投该杂志。
在园子里也混迹了几年时间,大部分时间在看帖,偶尔回帖,求助过园友,请教过园友,也帮助过园友,鼓励过园友,还刺激过园友,嘲讽过园友,当然,一切都无恶意,只是就事论事,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投稿顺利,多多发文章。
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

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博士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是对研究者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最高荣誉和认可。
博士学位的获得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论文撰写来证明研究者在该领域具备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
而博士毕业论文的文字数要求,是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需要遵守的重要规定之一。
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的制定,旨在确保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能够充分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文字数的要求通常会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和研究内容的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0字以上,但也有一些学科领域可能需要更多的文字来充分表达研究成果。
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的设定并非是为了限制研究者的表达能力,而是为了确保论文的内容充实且具备足够的学术深度。
博士学位的获得需要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独立的贡献。
因此,博士毕业论文需要包含详细而全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对这些成果的深入分析和讨论。
在撰写博士毕业论文时,研究生需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来展示对研究领域的全面了解和深刻洞察。
此外,研究生还需要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最后,研究生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总结,以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思路的独特性。
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的设定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研究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以及对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和分析。
这些过程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其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
过多的文字可能会导致论文内容冗长而杂乱,使读者难以理解和把握论文的核心思想。
因此,在撰写论文时,研究生需要注意文字的精炼和逻辑的清晰,以保证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总之,博士毕业论文字数要求是为了确保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能够充分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学术能力。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须知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须知一、答辩前的准备1、完成培养计划中的各培养环节。
2、完成学位论文预审,对预审意见已作相应修改。
学位论文预审须在答辩前二至三个月进行。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至少在本专业相关的杂志上发表三篇以上(含三篇)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答辩前至少公开发表1篇A类文章或2篇学术论文,且与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关联度。
4、学位论文格式按《同济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二、论文评阅1、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必须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并在答辩前一个半月将论文及与学位论文有一定关联度的公开发表的至少1篇A类文章或2篇学术论文一起送交5-7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阅,评阅专家对关联度大小及学位论文作相应评价。
2、聘请的评阅人必须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其中校外专家至少3名,校内专家至少2名。
评阅人中校内外至少各有2名博士生导师。
3、导师不可作为评阅人。
4、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在收到论文后,应在一个月内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及时将“博士研究生答辩评阅意见书”返回学生所在学院(系、所)。
三、答辩委员会的成员组成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名单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
2、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为5-7人,除本校专家外还应聘请2-3名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至少2位相关学科专家作为委员参加答辩会。
若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则答辩委员至少6人。
3.导师若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则答辩委员会至少有6名委员,且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
4、答辩委员会委员应当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并尽可能聘请本学科、专业点和外单位相同学科、专业点的博士生导师。
5、答辩委员会委员中博士生导师人数至少4人(不包括导师),校外专家2-3名中至少有1位是博士生导师。
6、如果聘请的答辩委员不是论文评阅人,应至少在答辩前两周将论文送交该答辩委员。
7、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应由我校在职人员担任。
秘书应在答辩前完成论文的送审评阅工作,答辩时协助***办理有关事务,做好答辩会的详细记录。
博士毕业两篇文章

博士毕业两篇文章
博士毕业通常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其中两篇论文是比较常见的数量要求。
具体要求可能因不同的学科和学校而有所不同,最好查看所在学校或学科的具体要求。
通常来说,博士毕业的论文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在撰写论文时,需要仔细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进行实验或调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按照学术规范进行撰写和修改。
同时,在发表论文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期刊或会议,按照要求撰写论文,经过严格的审稿和修改,最终得以发表。
在发表论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术道德和规范,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总之,博士毕业需要发表两篇论文是相对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在撰写和发表论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术规范和道德,确保论文的质量和真实性。
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要求

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量要求论文是不是越多越好,多少比较靠合适?有人认为参考文献引得越多代表作者比较注重引文问题,并尊重了其他作者的成果,而有的人说引得越多,代表文章的水分也越多,也就是变成所谓的从引文里拼拼凑凑了,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道理,适度即可,能说明自己的问题即可。
举个特殊的例子,比如综述,引的文献不少吧?你能说人家的水分大?反过来也一样,综述引文献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吧。
再者,后面这说法还有问题:结果讨论部分如何拼凑呢?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是多少?一般来讲,不限篇数,特别是你题目上写要读多少期刊,更没有要求。
对这个问题的要求,不在篇数而在其它方面:1、你所写专业里的经典文献你有没有读过,特别是一些经典的综述文章,你一定要读当然也应该引用.2、你研究的专业里最新的文献看过没有,最好近五年的文献看了,再写文章.3、你投稿的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你看过没有,建议也要引上一两篇.写论文不能手头上有什么文献就算数,没有就不算数,因为学术的发展不是以咱们知道与否来决定的,因此一定要去查找文献现在博士、以及本科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要求: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
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本科毕业设计主要参考文献要求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2篇以上(指导教师认定为特殊类型的论文,可以不列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出版、发表的(含网上下载)着作或期刊(论文),统一放在文后,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加方括号。
依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05),中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专着:[序号] 作者名. 书名[M].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引文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名. 题名[J]. 刊名,年,卷号(期号):所引用的文献在期刊中的起止页码。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要求

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校对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如下:1、数学学科在SCI检索源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
本规定自2006年春季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2、物理学学科(1)光学、凝聚态物理、分子与原子物理研究方向:在物理领域的国际刊物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1-3篇论文,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3.0。
(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研究方向:在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1-3篇论文,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1.5。
发表的论文总数在4篇以上。
(3)激光雷达技术等应用研究方向:在SCI检索源期刊和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在SCI检索源期刊发表。
3、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表的与本博士论文创新点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之一:(1)在本学科领域权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见附录1-1,并包括SCI影响因子高于附录1-1所列刊物的相关学科的学术刊物)。
(2)在SCI、EI检索的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或权威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见附录1-2),或国内SCI、EI源刊物(不包括大学学报)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一篇发表在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
(3)在国内SCI、EI源刊物(若发表在大学学报上,仅限附录1-3所列学报)或本学科领域权威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见附录1-2)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刊物上,且至少有1篇用外文撰写。
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排序在前二名,若排名第二,导师应是第一名)等同于国内SCI、EI期刊论文;外国授权或PCT授权的国际发明专利等同于重要国际SCI论文。
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华北电力大学对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毕业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为: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按学校规定发表学术论文。
为鼓励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探索重要的学科前沿问题,从事原创性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作为取得我校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第二作者身份(其导师或副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且数量不少于二篇)按下述要求公开发表反映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的学术论文:(1)至少在国外期刊或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5篇及以上与所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国外权威期刊上,或有1篇发表在国内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报、《中国科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编辑出版的学报、或有1篇被SCI(SSCI)或EI(AHCI)收录。
(2)研究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被收入论文集,但没有被SCI、EI、ISTP收录的,其发表核心刊物文章基本要求总数中,只能有一篇可作此等同处理;若被SCI、EI、ISTP收录的,则按实际篇数处理。
(3)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三等及以上奖励1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的科研课题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其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及以上者1项,相当于被SCI收录论文1篇。
(4)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署名华北电力大学),或作为主研人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工程应用项目的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其论文发表可不作硬性要求。
(5)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华北电力大学。
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博士毕业论文发表要求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1、北京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在申请学位前,一般应以北京大学名义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未达到要求者,一般不接受其学位申请。
各专业要求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数以及本专业的“重要刊物”、“核心刊物”名称,由各院(系、所、中心)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作出规定,并列入培养方案。
[1]2、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2]3、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4、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5、中国政法大学:公开发表2篇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在学期间第一至第三学期,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每个学期分别提交至少1篇本专业的科研论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并于第一学年末提交学年论文1篇(字数应在1万字以上)。
上述论文经导师评阅合格后,计2学分。
在中期考核之前,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应以第一作者身份或独着正式发表2篇(每篇应在5千字以上)或1篇1万字以上学术论文。
[4]6、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5]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6]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博士毕业发表的文章涉及核心刊物(北大核心、等),有部分学院要求发表SCI论文1.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2.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3.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
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
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5 .武汉大学:1篇权威期刊或2篇北大核心。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
6 .中国人民大学:2篇北大。
7 . 厦门大学:2014级起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我校文科最优学术刊物或一类核心学术期刊(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我校文科二类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3篇学术论文,其中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教材或学术著作的译著(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和译著在5万字以上)来代替1篇二类核心刊物论文。
8. 复旦大学:2篇北大中文核心。
至少在国内核心及以上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
9. 上海交通大学:1篇核心。
攻读其它门类的博士学位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所列刊物上发表或录用学术论文一篇。
列入统计范围的学术论文必须以上海交通大学名义发表,并有研究生署名。
10. 南开大学:2篇北大核心。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在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两篇论文,核心期刊范围依照《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表》(2003年版)确定。
11. 四川大学:3篇CSSCI;或2篇CSSCI(其中一篇必须为权威期刊);或省部级科研奖励。
12. 中山大学:2篇CSSCI。
13. 中国政法大学:要求两篇南大核心。
14. 吉林大学:没有收集到具体文件。
根据送到重庆大学评审的博士论文《从“法律文化研究”的角度审视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第150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来看,作者发表的5篇论文中只有1篇属于CSSCI,其余4篇均是非期刊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报纸,另3篇为以书代刊。
)15. 西南政法大学:3篇核心期刊。
说明:该校期刊目录为北大中文核心与CSSCI合并数据,再加上部分经学校承认的期刊或者书籍,共计1500多种。
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3篇核心。
说明:只收集到在职博士生提前毕业要求——在申请提前毕业时,必须在该校认定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重点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
据此推测,正常毕业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不可能高于3篇。
17. 重庆大学:3篇南大核心。
需要发表一篇高水平期刊论文(全国共有10种),同时发表二篇cssci期刊库论文,必须以重庆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导师为第一作者亦可)18. 南京师范大学:2篇中文核心期刊或1篇权威期刊。
博士学位申请者在读期间至少要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2篇专业学术论文,或在国内二级学科权威期刊以上层次的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专业学术论文,或有1篇专业学术论文被SCI、EI 、SSCI收录,或有一项发明专利(排序前2名)。
19. 浙江师范大学:必须第一作者2篇CSSCI或者权威一篇(只有几个刊物),人大复印转载不算,刊物降级不算。
20. 陕西师范大学:报考博士需要有两篇以上南大核心或教育部课题。
博士毕业要3篇南大核心。
21. 华东师范大学:最低要求两篇C刊(含扩展板),不同院系要求略高。
22. 西安交通大学:要求3篇南大核心。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般CSSCI论文4篇或B级CSSCI论文2篇或SCI/SSCI论文1篇。
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篇C刊。
25. 哈尔滨工程大学:4篇北大核心以上(含2篇C刊)26.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博士2篇c刊,或者1篇C刊2篇C扩27. 山东师范大学:两篇C刊。
28. 云南大学:两篇C,或者一篇教育部名刊。
29. 西北工业大学:3篇CSSCI,1篇会议或外刊30. 上海财经大学:3篇c。
31. 山西大学:2C1B,要求一篇独作32. 中国政法大学:2篇CSSCI。
33. 华东政法大学:2篇C刊3篇普刊。
34. 西南大学:2-3C35. 北京交通大学:两C对两报一刊也有追加说明36. 北京科技大学:(1)在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至少3篇;(2)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说明:发表在下列刊物上的文章,可认定为CSSCI核心库期刊论文。
a. 发表在如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重要刊物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
只计入1篇;b. 对于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
同一篇论文被多次转载只计入1篇;c. 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的学术论文(2000字以上)。
同一篇论文被多次转载只计入1篇。
37. 中央财经大学:2C38. 中国矿业大学:权威或3C 有核39. 中国石油大学:自定,两篇T4,大致上2C,两地可以分别再查40. 兰州大学:大致2C,是自定刊物,有要求41. 华南师范大学:1权威或 2C42. 华南理工大学:至少2C + 1C扩43. 郑州大学:1. 在学校认定的所属学科及相关学科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简称A类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
爱知学者发布2. 在学校认定的所属学科及相关学科高水平的期刊上(简称B类期刊)至少发表2篇学术论文,其中理、工、医各专业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EI源期刊上,且影响因子达到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细则要求,文科各专业至少有1篇发表在B类目录中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特别指定的期刊上。
1项和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等同于1篇B类期刊论文;工科各专业1篇和多篇被ISTP收录国际会议论文等同于1篇B类期刊论文。
44. 哈尔滨工程大学:3年内毕业3C一核,3年以上2C二核45. 东北大学:1EI或2C46. 华中师范大学:(1)在SCI、EI、SSCI或A&H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2)在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具体目录见学校社科处指定的24种权威期刊和学校文件(华师行字[2011]54号)中认定的权威期刊(学校社科处网站可查);(3)在CS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且另有X项所在学科认定的学术成果(X≧1)。
47. 武汉理工大学:1C两核,含1篇英文期刊对两报,人大复印等有补充规定48. 华中科技大学:1.发表B类以上期刊(含B类)论文1篇;2.发表C类以上期刊(含C类)论文2篇;3.发表D类期刊论文1篇和E类期刊论文1篇;4.发表CSSCI期刊论文2篇。
49. 中南大学:3C+1核50. 湖南大学:>2C51. 湖南师范大学:1A2B或者4CSSCI52. 东北师范大学:基本上2C +,分为马列学部,思政研究中心,要求不太一样53. 南京大学:申请人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在Ⅰ类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第一作者);2、在Ⅱ类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第一作者);3、在Ⅱ类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第一作者)和在Ⅲ类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第一作者)。
期刊分类以《南京大学文科博士生学位论文期刊目录》为准54. 苏州大学:3C55. 东南大学:3C56. 河海大学:3C5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C,C扩不算58. 南京理工大学:2C59. 南昌大学;3核心60. 大连理工大学:本学科点博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在学院认定的权威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相当于2篇CSSCI期刊论文。
学院认定的权威期刊为:《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全文转载)《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法学研究》《历史研究》《教育研究》《社会学研究》《教学与研究》。
61. 辽宁大学: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
62.东北大学:至少1C,2C扩63. 大连海事大学:3核,有1C64. 山东大学:2C一作65. 西北大学:在所属学科权威A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其学位论文可申请3份免盲审;在所属学科权威B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其学位论文可申请2份免盲审。
66. 上海财经大学:3C67. 同济大学:基本上2C68. 华东理工大学:三“核心刊物”69. 上海大学:两C70. 西南交通大学:大致3核有会议71. 电子科技大学:法学学科博士生,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在SSCI收录的期刊和JCR分区表1区或2区的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1篇;(2)在SCI、EI收录期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已录用)论文3篇。
法学学科博士研究生至少发表1篇国际会议论文或国内学会组织的年度会议论文72. 西南财经大学:1.在中文A级或外文B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在中文B级或外文C级学术期刊合计发表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在中文B级或外文C级学术期刊发表1篇且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以上所指期刊皆按照《西南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目录》(2018版)予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