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简介

•
祖冲之还曾写过《缀术》五卷,是一部内容极为精采的数学书, 很受人们重视。唐朝的官办学校的算学科中规定:学员要学《缀术》 四年;政府举行数学考试时,多从《缀术》中出题。《缀术》一书, 汇集了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这本书内容深奥,以至‚学官莫 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 《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 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 可见《缀术》的艰深。《缀术》曾经传至朝鲜,但到北宋时这部书就 已轶失,直到现在还有待考察。 《隋书· 经籍志》录有《长水校 尉祖冲之集》五十一卷,但现已遗佚。散见于各种史籍记载的还有以 下著作: 《安边论》,佚。 《述异记》十卷,佚。 《易老庄义释》,佚。 《论语孝经注》,佚。 《缀术》六 卷,佚。 《九章算术义注》九卷,佚。 《重差注》一卷, 佚。 《大明历》 《上大明历表》 《驳议》 《开立 圆术》
数学家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辉煌成 就,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祖冲之纪念邮票 • 祖冲之,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首先, 当时社会生产正在逐步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成就来配合前进,因 而就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祖冲之就在这时候取得了天文、数学和器械 制造等方面的成绩。其次,从上古到这时候,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 已积累了不少科学成果,祖冲之就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做出了他的成 绩。至于祖冲之个人的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迷信古人,不畏惧守 旧势力,不怕斗争,不避艰难,自然也都是取得杰出成就的重要原因。 祖冲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也 有崇高的地位。祖冲之创造‚密率‛,是世界闻名的。我们应该纪念 像祖冲之这样的科学家,珍视他们的宝贵遗产。 • 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 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 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紫金山天文台 •
古今中外5位数学家的生平简介

1、祖冲之祖冲之(429-500),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源县),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字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第一人。
他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的结果比较,只相差50秒,他造出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他设计能同时舂米、磨面的水碓磨。
祖冲之写了一本数学著作《缀术》。
创制出大明历,造指南车。
并和儿子祖暅一起求得了球体体积公式生平:祖冲之公元429年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祖家历代都对天文历法素有研究,祖冲之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天文、数学知识。
在青年时代祖冲之就博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宋孝武帝听说后,派他到“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
公元461年,他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史、公府参军。
公2、刘徽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临淄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生平:(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
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临淄或淄川一带人。
终生未做官。
贡献:为《九章算术》做了注释,书名叫《九章算术注》,此书于魏景元4年(公元263年)成书,共9卷,现在有传本可据,是我国最可贵的数学遗产之一.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整理了《九章算术》中各种解题方法的思想体系,旁征博引,纠正了其中某些错误,提高了《九章算术》的学术水平;他善于用文字讲清道理,用图形说明问题,便于读者学习、理解、掌握;而且,在他的注释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例如,他创造了用“割圆术”来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从而开创了我国数学发展中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他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算起,依次将边数加倍,一直算到内接正192边形的面积,从而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后人为了纪念刘徽,称这个数值为“徽率”.以后他又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6.3、欧拉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年4月5日~1783年9月18日)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数学家祖冲之

从前自以为很有学问, 从前自以为很有学问,记忆很好 这 的教书先,喜欢饮酒, 的教书先,喜欢饮酒,他常常跑到 山上的寺庙,一边喝酒, 山上的寺庙,一边喝酒,一边谈天 说地。一次, 说地。一次,和善想考考他的学问 和记忆, 和记忆,要他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 后22位,然后对先生说 我再念上三 位 然后对先生说:我再念上三 你如果能马上背出来, 遍,你如果能马上背出来,我愿罚 酒三十杯, 酒三十杯,聪明的先生想出了一个 高招,很快就背出来了, 高招,很快就背出来了,他根据读 音相近的特点,听和尚第二遍就遍 音相近的特点, 出来了: 出来了
历史评价 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 年 月 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 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作出的伟大贡 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 年发现的。 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 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 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名为“祖冲之环形山” 把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 把国际永久编号为 的小行星 命名为“祖冲之星” 命名为“祖冲之星”。
当祖冲之晚年的时候, 当祖冲之晚年的时候,大约在公元 494年到 年到498年之间,他担任长水校 年之间, 年到 年之间 他担任长水校 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 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 》,建议政府开垦荒地 建议政府开垦荒地, 论》,建议政府开垦荒地,发展农 增强国力,安定民生, 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 防。 过不多久, 过不多久,这位卓越的大科学 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500年的 家活到七十二岁,就在公元 年的 时候去世了。 时候去世了。
圆周率 圆周率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 穷小数,它不能用分数、 穷小数,它不能用分数、有限小 数或循环小数完全准确地表示出 祖冲之正是采用刘徽的方法, 来。祖冲之正是采用刘徽的方法, 把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增多 边时, 到24576边时,所求得的结果。 边时 所求得的结果。
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时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
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 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篇1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
他曾经对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中国发明家故事(祖冲之)

中国发明家故事----祖冲之——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公元429~500)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他生于公元429年4月20日.字文远,祖籍是范阳郡逎县(今河北涞源县).因为战乱,后来迁居到了江南.好问的孩子祖冲之的父亲和祖父都喜欢数学,对天文历法也很有研究,这无疑给了祖冲之以很大的影响.祖父名叫祖昌,任大匠卿,是主管建筑工程的高级官员.他外出勘察时,常常带祖冲之一起去.工地上有许多工匠,他们能算能画,祖冲之见了敬佩极了.工地周围还有很多孩子,他们会爬树,会游泳,会抓虫,还认识很多花草树木.祖冲之非常喜欢与他们一起玩耍,因为从他们那里他能学到很多知识.最有趣的莫过于看他们数星星,孩子们指着天空告诉他,哪个是牛郎星,哪个是织女星,两颗星之间的光带叫银河.并告诉他怎样找北斗星:在北边的天空中排列有7颗亮星,其中4颗星组成斗魁,另外3颗星组成斗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勺形,这就是北斗星;将斗魁中的两颗星连成线,并向北延长约5倍的地方,有颗亮晶晶的星就是北极星,当你夜晚迷失了方向,可以找到北极星来帮你辨清方向.小伙伴们还告诉他,斗柄随季节的变化在不停地改变方向…….小冲之在一旁听着真是入了迷,这天空中有多少有趣的事情呀幼年的祖冲之对什么都好奇,好学.他见村里的人们经常唱一首歌谣,他就一板一眼的跟着背诵:初一看不见,初二一根线,初三,初四镰刀月,初七,初八月半边,直到十五月团圆.十七,十八月迟出,廿二半夜见半圆.一天更比一天瘦,廿九,三十月难见.小冲之一边摇头晃脑地背着,一边心里琢磨着,为啥偏偏十五月儿圆.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跑到爷爷的身边,扯着他的袖子问起来.爷爷回答说:"孩子,月有迟早,圆缺,'月相'有自己的规矩,人们制定历法的时候,根据月亮在天上的圆缺排定每月的日子,把看不见月亮的那天定为初一,叫'朔'.把月儿最圆的那天就定为十五,叫'望'".小冲之虽然不能完全听懂爷爷说的话,可有一点他明白了:不是因为十五月儿就圆,而是月儿圆的那天人们把它定为十五.他第一次尝到了想问题,问问题可以得到知识的甜头.从此后,他便常缠着祖父问这问那.祖冲之最不喜欢读那些枯燥无味的经书.为此,常常遭到父亲的训斥:"你这小子,没出息!"这时,在一旁的祖父就帮他解围,说:"只会死记硬背,不会动手动脑才没出息!"就这样,冬去春来,祖冲之一年年长大,他从父辈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不少道理.俗话说,"多问的人将多闻".。
祖冲之的趣味故事

祖冲之的趣味故事祖冲之(AD 429-500)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也是古代数学领域中的奇才。
他的数学研究贡献深远,许多趣味故事与他密切相关。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祖冲之的趣味故事。
祖冲之的名字在中国数学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他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朝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宗师”。
祖冲之对数学有着非凡的天资和浓厚的兴趣,凭借他的才华和努力,他取得了很多令人震惊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之一就是他的无穷级数求和方法。
据说在一天的黄昏时分,祖冲之看到一只正在向南方飞行的独立的飞燕。
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他发现每只飞燕都与前一只保持一定的距离,此距离在人眼中看起来是一条始终不变的线段。
于是他将这条线段切成等分的小段,然后求出这些小段之和。
他发现这个求和结果是一个无穷级数,然后他巧妙地求出了这个无穷级数的和。
另一个关于祖冲之的有趣故事是关于他的近似圆周率计算。
祖冲之发现了他们的一个有趣公式,它可以用来近似计算圆周率。
这个公式是四分之一圆的周长等于直径的3.1415926倍。
他通过不断增加边数的正多边形的边数,逼近了圆周率的值。
他在这个近似计算中使用了384个边,得到了非常接近于圆周率的结果,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除了数学以外,祖冲之还对天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据记载,他在观察天体运动时发现一些异常的现象。
例如,祖冲之注意到金星的轨迹将近是一个正五边形,这与传统的六边形有所不同。
他用精确的测量方法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将其记录下来。
他的这项发现对后来的天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祖冲之的趣味故事不仅表明了他卓越的数学和天文学才华,还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敢于挑战常规的勇气。
他以他的创造力和智慧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他的一生中,祖冲之为数学和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工作被广泛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誉为中国数学的创世之神,是中国古代数学的骄傲。
祖冲之简介

祖冲之简介祖冲之(公元429~公元500),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文学家、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
南北朝时齐人,汉族,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
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
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这一密率值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比欧洲早1100年,所以有人主张叫它“祖率”,也就是圆周率的祖先。
他将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汇集成一部著作,名为《缀术》,唐朝国学曾经将此书定为数学课本。
他编制的《大明历》,第一次将“岁差”引进历法。
提出在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
推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81481日,误差只有50秒左右。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机械专家。
重新造出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等巧妙机械多种。
他还经过多年测算,编制了一部新的历法《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此外,他对音乐也有研究。
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但早已失传。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后的一百七十年中间,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称作南北朝。
南朝从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夺取帝位,建立宋政权开始,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同南朝对峙的是北朝,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
祖冲之是南朝人,出生在宋,死的时候已是南齐时期了。
当时由于南朝社会比较安定,农业和手工业都有显著的进步,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科学的前进。
因此,在这一段时期内,南朝出现了一些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祖冲之的原籍是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冲之——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不但在数学方面,而且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429年,祖冲之出生于一个科学世家,生活条件优越。
他自幼就特别喜欢数学,不喜欢读那些枯燥的经书,也不喜欢背那些难懂的诗词。
他对仕途毫无兴趣。
为此,父亲经常责骂他。
祖父祖昌任大匠卿,主管土木建筑。
他常为祖冲之辩护说:“只会死记硬背,不肯动脑筋,又不会动手的人才真的没有出息呢!”
因此,祖冲之特别喜欢和祖父在一起。
祖父经常给他讲一些建筑知识,这对小冲之影响很大。
无论去哪儿,祖父总把小冲之带在身边,以增加他对社会的了解,开阔视野,扩大知知识面。
工地上有许多能工巧匠,他们个个能画会算,祖冲之从心眼里敬佩他们。
平时,祖冲之和工地附近村里的小孩儿们一起玩,这些小孩子会爬树,认识很多的花、草、树木、鸟儿和虫子,还会游泳。
和他们在一起,祖冲之也学到了许多知识。
晚上,他们在院子里看星星,祖冲之会告诉那些孩子:“那是织女星,那是牛郎星,这两颗星中间隔着的是银河,你们瞧,那七颗星是北斗星,北斗星的把儿,是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孩子很喜欢祖冲之,他们在起玩得非常开心。
祖冲之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经常向祖父提出一些问题,如:“月亮为什么有的时候是圆的,像个盘子,有的时候是弯的,像把镰刀?”“为什么太阳白天出来,而月亮晚上出来呢?”“为什么太阳会比月亮热?”……为了解答祖冲之的问题,祖父找来一些文章让他自己看,并说:“这是汉朝天文学家张衡的文章,认真看看,你会得到一些答案。
”祖冲之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文章。
过了一段时间,祖父问他:“你现在知道月亮为什么会有时圆、有时缺了吗?”祖冲之说:“啊,我懂了。
月亮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朝着大阳的一面有光亮,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没有光亮。
”他又接着说“人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正对着阳光照射的一面时,就是满月;侧侧对着阳光照射的一面时,就是半月;由于角度不同,所以月亮有时看起来像把镰刀….”祖父听了很高兴,就继续问他:“你说得对,如果日月相对,地球在中间,太阳光被球遮住了,照不到月亮上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祖冲之上立刻回答说:“发生月食!”祖父自然又是鼓励他一番。
从此,祖冲之对有关天文学的文章和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看书时,还把祖父给他的小木球(有点像今天的地球仪)摆在面前,转来转去,进行研究。
461年,祖冲之进入“华林学省”(国家学术研究机关)从事科学研究。
他孜孜不倦地钻研天文、历法和数学等科学知识。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天文、历法至关重要。
为促进农业发展,祖冲之以满腔热情投人了天文历法研究。
他一面熟读先辈科学家的论著,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一面亲自操作天文仪器观测天象,从实践中检验前人天文历法理论正确与否,结果发现古代十一家历法都有错误。
当时实行的《元嘉历》虽比古历精密一些,但问题也不少。
主要缺陷在于《元嘉历》推算日日月星辰的位置有偏差,所以推算出的节气和所设的间月均欠精确。
农民按《元嘉历)生产,必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于是,祖冲之决意改革旧历。
462年,祖冲之把他编制的新历法献给了皇帝,称为《大明历》。
通过编制《大明历》,祖冲之测得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841481日,比现代测定的数值仅差50秒;测得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21222日,比现代测算的数值相差不到1秒,其精确程度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为了能替下当时采用的旧历,颁行新历,祖冲之与宋孝武帝的宠臣——懂得天文、历法的戴法兴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
戴法兴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在辩论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来难为祖冲之,企图把祖冲之驳倒。
戴法兴认为太阳的运动没有一定的规律,日月星辰运动的快慢,凡人是不可知的,而且历法是古代留传下来的,不应随便更改。
他的这些保守的理论,都被祖冲之用事实一一驳回。
辩论到最后,在场的多数大臣都认为祖冲之是正确的,而宋孝武帝通过双方的辩论也知道了《大明历》的优点,就决定在465年改用新历。
这场辩论也成为中国历法史上著名的论战之一。
祖冲之在数学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按照刘徽的方法继续计算下去,从正192边形,一鼓作气演算到正1536边形,得出了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准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在国外直到1000年以后,阿拉伯数学家卡卡西计算到小数点后16位,才打破了祖冲之的记录。
祖冲之还明确指出了圆周率的上限和下限,用两个高准确度的固定数作界限,精确地说明了圆周率的大小范围。
在欧洲,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得到这一结果,是在16世纪。
464年,祖冲之被调任为娄县县令。
478年,祖冲之被调回建康,任谒者仆射。
刘宋统治末年,守卫皇宫的禁卫军头目萧道成打算造一辆好的指南车。
这时祖冲之正在朝廷做谒者仆射,平时又有博学的名声,于是萧道成就去请求祖冲之,让他想办法重造一辆指指南车。
祖冲之答应了。
经过反复的试验,祖冲之算准了每一个齿轮的半径和齿距,叫铜匠依图铸造。
最后制成了一具钢制的机械,机械的上面插着一个小木人,它的右手前伸,手指指着前方。
这辆铜制的指南车真是名副其实,不管怎么转动它,它都始终指向一个方向一一南方。
这是项很少有过的高超技术。
479年,在齐统治的前期,祖冲之发明了机械船,制造了水碓磨等粮食加工工具。
494到498年之间,他又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写过一篇《安边论》,很受齐明帝的欣赏。
公元500年,祖冲之去世,终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