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
如何理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如何理解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强调在法律的框架下,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至上:法治思维强调法律的权威性,认为法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最高的准则,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2. 公正公平:法治思维强调公正公平,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的,公平的,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
3. 程序正义:法治思维强调程序正义,认为法律应该是公正的,但是在实现公正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保证公正的程序,以便确保结果的公正性。
4. 诚实守信:法治思维强调诚实守信,认为法律应该是诚实的,守信的。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保障诚实守信的原则,禁止欺骗和欺诈行为。
5. 源头治理:法治思维强调源头治理,认为法律应该是预防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必须加强对社会问题的源头治理,以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中的一些概念相似,例如诚信、公正、法治等。
这些概念都是中国社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法治思维的推广和实践,有助于加强中国社会的法制建设,提高社会的公正性和稳定性。
法治思维概念

法治思维概念一、引言法治思维是指在处理问题时,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采取合法手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法治思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法治思维的内涵1. 尊重法律:尊重法律是指认可法律权威,遵守法律规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2. 依靠法律:依靠法律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采取合法手段解决问题。
3. 公正平等:公正平等是指在处理问题时不偏袒任何一方,遵守公正原则和平等原则。
4. 安全保障:安全保障是指依照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发展背景1. 法治建设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增多。
因此,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已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
2. 国际化趋势:国际化趋势下,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
法治思维的发展也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3. 法治思维的推广: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纷纷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广法治思维。
四、法治思维的重要性1. 维护社会稳定:法治思维能够使人们遵守法律,减少犯罪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2. 保障公平正义:法治思维能够使人们尊重公正原则和平等原则,保障公平正义。
3. 促进经济发展:法治思维能够使企业在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活动,促进经济发展。
4. 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化趋势下,具备法治思维的个人和组织更容易获得国际认可和合作机会。
五、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1. 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 建立正确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培养法治思维的基础,要尊重公正原则和平等原则。
3. 培养合法意识:要树立合法意识,遵守法律规定,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4. 强化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语法治思维是现代社会中必须具备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应该遵循法律规定和程序,采取合法手段解决问题。
法治思维 内涵

法治思维内涵法治思维是指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
法治思维说到底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法治思维的内涵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规则思维:规则思维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当依据法律规定、遵循法律规定,不超越法律的范围,不违背法律的规定。
规则思维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是法治思维的基础。
2. 平等思维:平等思维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当平等对待所有人,不偏袒任何一方,不歧视任何一方。
平等思维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法治思维的核心。
3. 权利义务思维:权利义务思维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当将权利和义务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保障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权利义务思维体现了对权利义务的平衡和协调,是法治思维的重要内容。
4. 证据思维:证据思维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证据为基础,不轻信口供,重证据、重调查研究。
证据思维体现了对客观事实的尊重和追求,是法治思维的关键。
5. 自由裁量思维:自由裁量思维要求在处理问题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不过度依赖法律规定,善于运用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进行创新和解决新问题。
自由裁量思维体现了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法律原则的运用,是法治思维的精髓。
总之,法治思维的内涵包括了规则思维、平等思维、权利义务思维、证据思维和自由裁量思维等多个方面。
这些思维方式的共同点是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
在实践中,这些思维方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定,促进法治建设和社会进步。
法治思维 特点

法治思维特点法治思维是一种基于法律和法治原则的思维方式,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治思维强调依法办事。
依法办事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
法治思维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以法律为准绳,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决策和行动。
无论个人行为还是组织管理,都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进行,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法律,不得滥用权力。
2. 法治思维注重公正和公平。
法治思维要求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公正和公平原则,不偏袒、不歧视,不以权谋私,不以势压人。
只有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3. 法治思维强调依法决策。
依法决策是法治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法治社会中,权力的行使必须有法可依,依法行使。
法治思维要求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法律规定,依据法律进行决策,不得违背法律,不得滥用职权。
4. 法治思维注重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法治思维要求人们要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要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只有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5. 法治思维注重法律规范的约束和规范。
法治思维要求人们要遵守法律规范,不得违法乱纪,不得背离法律规定。
法律规范是社会行为的准则,是社会秩序的保障,只有遵守法律规范,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6. 法治思维注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法治思维要求人们要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尊重和遵守法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法治原则的思维方式,它体现了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法治思维指导下,人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处理问题,更加公正地决策,更加依法办事,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法治思维不仅是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法治思维的引导下,才能实现人民的利益最大化,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法治思维主要包括()内容。

法治思维主要包括()内容。
法治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和处理事务时,遵循法律法规、注重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理念。
它是现代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治思维的主要内容包括:1. 依法办事:法治思维强调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
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公民个体,都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行动,不得违法操守。
2. 尊重权威:法治思维强调尊重法律、法规和法律机构的权威。
法律是公正的尺度,法律机构是解决纠纷和实施公平正义的重要平台。
发展法治思维需要我们加强对法律权威的认同。
3. 注重程序:法治思维注重合法、公正、公开的程序。
在处理问题时,应该通过程序的透明、公正,确保决策和执行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4. 尊重权利:法治思维强调尊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法治社会下,人们享有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5. 保障公正:法治思维倡导公正和平等。
在法治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平等接受法律保护,法律不应有任何特权或歧视。
6. 提倡规则:法治思维强调守规则、遵守法律。
只有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行事,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规范的运作。
7. 知法守法:法治思维注重知法守法。
只有深入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参与社会文明建设。
8. 诚信尊重:法治思维强调诚信和尊重。
在法治社会中,个体之间应保持诚信守信的行为准则,同时也应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
9. 法治教育:法治思维需要通过教育来普及和推广。
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法治思维。
10. 维权意识:法治思维需要培养和强化维权意识。
在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中,个体应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以法治方式解决争议和矛盾。
总之,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律作为基础、以法律为指引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培养和推广法治思维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抓起,共同维护社会的法治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是指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的思维方式。
它是一个符合法治原则的思考方式,包括以下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1. 依法行事:法治思维强调法律的权威和指导作用,倡导在语言、行为和思维上完全依据法律规定进行操作。
2. 尊重法律:法治思维认为法律是对社会秩序和人类正义的最高体现。
因此,它强调个人和组织尊重法律,遵从法律规定。
3. 敬畏法律:法治思维推崇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倡导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遵从法律的规定和要求。
4. 依据事实:法治思维注重以事实为本,避免凭空臆测,强调科学理性地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避免主观臆断。
5. 尊重权利:法治思维强调保障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利,保护人权、民主和自由。
6. 以法律为基础:法治思维认为法律是处理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工具,强调依据法律规定解决纷争和矛盾,避免暴力和非法手段。
7. 提倡公正:法治思维倡导公正、公正,在法律的框架内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和事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8. 重视规则:法治思维强调遵守相关规定,依据规则,遵循适当的流程和程序解决问题。
9. 接受裁决:法治思维鼓励公正的司法裁决,认为裁决是法治的基石,支撑整个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10. 坚持和谐:法治思维认为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倡在法律的框架内,各方面人士要努力保持和谐的状态。
简述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简述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1 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治原则为基础的总体思维方式,主要通过结
合宪政思想、民主思想和法律思想,加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理性辩证
判断,建立起正确的法治理念,提升全民法治意识。
2 法治思维的内涵
法治思维是法治国家建设中维护宪法权威、确立社会正义原则、
实施社会公正司法等重要任务的基石。
其核心就是强调用宪法和法律
规范社会行为,并要求遵守宪法和法律,实现法治和伦理规范的共同
追求,确保政治秩序的稳定发展,营造法制文化的氛围,使公民倡导
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公正。
法治思维鼓励倡导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社会公正性和民主性,追
求法治原则,对公共决策具有较强的质量要求;加强有效的监督力度,实施公正的司法制度;加强政府言行的合法性,遵守政务正当程序,
不允许失信行为;加强公民参与权利,以社会大众参与共同维护法治;以及调动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维护公共秩序和
宪政社会。
总之,法治思维重视宪政原则、法制关系、法治原则,主
张用公正、审慎、严谨、文明、普遍、协调、规范等法治思维精神、
进行公共决策和行政管理。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构建公正、考虑全
面的社会秩序,而且还可以保证社会公平、公正,使社会权力受到制约,推动社会发展。
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贯穿于社会治理和个人行为中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强调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是现代社会中普遍认同的治理理念。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法律权威:法治思维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认为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必须尊重和遵守法律的规定。
2. 依法治理:法治思维主张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推崇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原则,使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都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法进行。
3. 公正和平等:法治思维追求公正和平等,要求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特定的群体或利益。
4. 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倡人们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并将法律视为规范行为的准绳。
5. 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法治思维注重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并提供法律救济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法律的保护。
6. 法治文化的培育:法治思维强调法治文化的培育和普及,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法律的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律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强调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追求公正和平等,要求尊重法
律权威,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和救济机制,并培育法治文化。
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诉诸司法权利之保障
正义的维护是法院的职责,
不正义的事实发生或者被 认为发生,纠纷不能自行 解决,诉至法院,对这些 纠纷动用公权力为权利受 损害者提供司法救济,属 于法院裁判义务的应有之 义,法院不能以没有法律 依据为理由拒绝履行自己 在维护社会正义方面的国 家功能。
享有司法救济之权利
——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专家的定义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 感,并靠理性而行动。 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 较强的伦理观念,而 且无一例外地将顾客 放在第一位具有永不 消亡的好奇心和进取 心,严格遵守纪律。 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 人才,我想把他们称 之为专家。
每人皆可成为专家
大前研一的 疑问: 是人才太少,还是不 够专业? 专业是不断学习,乐 此不疲
Ombudsman
巡视员; 监诉官; 监察专员;冤情大使
不能让法律成为稻草人
法律只是稻草人的社会
没有人相信,法律的正当程序是解决社会纠纷的最 好办法。 人们遇到麻烦即使求助于司法,也对司法存有疑虑, 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明君、贤相和清官身上,他们又 不完全相信自己真有遇上他们的好运气。 他们求助于司法,又同时通过疏通关系去破坏、规 避法制。 他们永远会在不利于自己或者自己觉得不便的法律 上加个但书,那是他们的一句口号:只我例外。 法律被制订出来,不是不够用,而是不管用。 司法者率先垂范,为草民树立违反法制的典范,没 有人认为这是危机、这很严重。 违反法制的行为,没有人制止和纠正,也没有人去 追究责任。
1789年原则
和:不刚不柔;发而皆中 节;息争归于和平 谐:合也,调也
世界怎样和谐
普希金《自由颂》(1819年)
请你听这真理吧,沙皇: 不是刑戮,不是奖赏, 不是圣坛,不是牢狱的黑 暗, 能够做你的安全的保障! 在法律的可靠底庇护下, 你得首先对它俯首致敬— — 唯有人民的自由与安宁 才能做你的宝座的干城。
只因她太优秀,室友故意投毒?
清华大学校方称,同宿舍孙
姓女生一直跟一位老师做课 题,是清华内唯一可以接触 到铊的学生 一位曾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工 作过的老师称,校方对于毒 品柜的管理十分严格,‚钥 匙分别掌握在两个人手中, 两人必须同时到场方能打 开。‛
法律人的意识构造:权利意识
法律人以维护权利为 己任,应当勇于和敏 于维护权利。律师自 不必言,法官和检察 官也应有强固的权利 保护意识——法官以 公平为念,检察官应 恪守客观义务和公平 注意原则。
法律人的梦想:现代法治
沪上法治梦
何济翔先生的一部人生实录
什么是你心目中的法治?
传统法治
申韩式的法治 诸葛式的法治
诸葛式的法治
严立法度,整饬纲纪, 但又充满了儒者的仁 德,与残酷不近人情 的申韩式的法治迥不 相同。
申韩式的法治
厉行铁的纪律,坚强组织,急 近功,贪速利,以人民为实现 功利政策的工具;以法律为贯 彻武力征服或强权统治的手段。 以奖赏为引诱人图功的甘饵; 以刑罚为压迫人就范的利器。 这种法治有时虽然可以收到富 强的速效,但上养成专制的霸 主,中养成残忍的酷吏,下养 成敢怒不敢言的顺民,或激起 揭竿而起的革命。
拼爹时代的社会舆论:李双江父子
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是在宪政 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民众意识。 这种意识体现为将自己和他人视为拥 有自由权利的人、有尊严、有价值, 并且能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 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这种意识 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但这种责任感来自权利本位而不是义 务本位的政治与社会伦理观念,这是 一个自尊和得到社会尊重的人的责任 感,不同于奴化的人具有的参与国家 和社会事务的迫从感。德国法学家拉 德布鲁赫在谈到审判的公开性时曾说: ‚民众对法律生活的参与会产生对法 律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任的同时又是 他们主动参与这类活动的前提‛ 。
王世杰如是说
任何权利,如果不 受法庭之保障,实 际上便同虚设。
行政诉讼法修改:民告官更容易
2014年11月1日《行 政诉讼法修正》, 2015年5月1日实施
行政机关不得干预立案
可以口头起诉,应当登记立案
起诉期限延长到6个月 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 行政机关不执行可拘责任人
复议机关可成共同被告
可请求审查规范性文件
土地征收争议纳入 受案范围:认为行 政机关不依法履行、 未按照约定履行或 者违法变更、解除 政府特许经营协议、 土地房屋征收补偿 协议的,属于行政 诉讼受案范围
有望减少上访
击鼓鸣冤· 告御状
怎样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
人民享受自由越多, 司法受到人民尊重越大
谁来调查民众的冤屈
现代法治的 十大层面
社会秩序和治安; 政府活动须有法律依据; 行政权力是受限制的; 司法独立; 行政机关服从司法判决; 法律之下人人平等; 法律应符合一些基本的正义标准; 刑法合乎人权; 人权和自由得到保障; 人的价值和尊严受到法律和国家的 尊重。
香港学者陈弘毅罗 列的“法治”包涵 的不同元素,这些 元素从最低的、最 简单或原始的阶层 出发,然后逐渐攀 上更高的层次,列 举为十项:
你要的是哪一种法治
最低层面法治:社会秩序与治安
依法治国先须治官
滥权 不轨
治官
懈怠 渎职
依法治国第一要务
法治特征:可预见性
法治大前提:政府应当示民以信
)
清代石成金:“信者, 居官立事之本。与民信, 则不疑,而事可行矣。”
移木赠金的智慧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美国出版的《公民学》课本,图文并 茂,文字却很浅显,分若干章,包括 学习有关公民的知识、国会、行政机 关、司法机关、州与地方政府、权利 与义务、政治运作、我们的经济制度 等,正文后还附有《独立宣言》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类初级读 物在许多国家是很常见的,其要旨在 于让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所 在社会的政治、司法、经济制度,培 养一种公民意识。
人权意识:无罪推定还是有罪推定
两种选择:一是将所 有的被怀疑为罪犯的 人都当做罪犯对待; 二是将刑事诉讼中所 有的被怀疑为罪犯的 人都当做可能的无辜 者。
法律人的意识构造:是非观念
是非观念:雷政富是不是被害人
‚重庆不雅视频案‛女主角赵红霞等6人因涉嫌敲诈勒索雷政富等 两名官员500万元人民币,被重庆市公安局移送至检察院,消息昨 天一经披露,网上立刻又出现大量为赵红霞叫屈的声音。
是非观念:为反腐献身的女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宽衣解带岂为反腐
判断能力
韩寒真的是一位作家吗
中国独特的龟壳内‚作家‛
质疑韩寒没有证据吗
韩寒的大‚玩笑‛
判断韩寒真伪需要的是常识判断
这个女孩经得起质疑吗
COMMON SENSE
法律的意识构造:公平竞赛意识
法律人的意识构造:专业精神
专家已无法再根据职业的种类而定义。 有专业的医生和律师,也有只通过国家 资格认证的徒有虚名的医生和律师。反 过来说,资格只不过是一张纸片而已, 如果不成为真正的专家,便如‘脚底德斯鸠的自 由主义,沙皇读了之后便下令将诗 人逐出彼得堡。
司法层面
司法越公正,就越有权威
司法公信力之缺失
司法公信力之缺失,仿佛近年来才被惊觉
官:违法干预司法之禁令
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 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 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 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 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首位利用互联网向全球 寻求拯救的病人
重金属铊:仅次氰化物的剧毒品
一种金属元素,符号TI,白色, 质柔软。其化合物有毒。英文 名:Thallium,铊是无味无臭的 金属。
化学符号来源于其光谱谱 线的嫩绿色,是根据希腊文 ‚thallos”,意为‚绿色的嫩 枝‛。1861年威廉姆· 克鲁克斯 (William Crookes)爵士在研 究硫酸厂废渣的光谱中发现这 一元素,并命名;次年克鲁克 斯和拉米几乎同时分别用电解 法制得铊。 铊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十万分 之三,以低浓度分布在长石、 云母和铁、铜的硫化物矿中, 独立的铊矿很少。
红颜非天妒,下毒有奸人
朱令先后两次铊中毒,在第一次中毒康 复后她回到学校,第二次中毒时间1995 年2月20日至3月3日之间,在这个时间 段内,朱令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宿舍的床 上,这就说明她不大可能在宿舍以外的 地方第二次铊中毒,中毒的地点显然就 在宿舍内。
1995年4月28日朱令‚铊中毒‛的检验 结果出来后,他们就通过校方向清华派 出所报了案,但几天后朱令的宿舍就发 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据当时勘察现 场的民警后来跟我们说,钱撒了一地, 其他同学的东西都没丢,唯一不见的是 朱令曾经用过的一些洗漱用品。‛‚朱 令用过的不锈钢杯子也被扔到了床下, 我们怀疑凶手在消灭投毒证据。‛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Thinking like a lawyer
Thinking like a lawyer
像法律人一样思考, 意味着相信法律工 具(首要的是对抗 制)是解决所有难 题的理想手段。
如果与法律制度无 关的某一生活领域 出了问题,这个解 决手段会将法律制 度扩张到该领域。
规则意识与中国式过马路
程序意识:限制公权力不被滥用
以恶的手段去实现 善的目的甚至恶的 目的,是由权力的 特性和人滥用权力 的天然倾向性所决 定的,为遏止恶的 手段对个人自由权 利造成损害,必须 强调实现目的的手 段的正当性、程序 的正当性。
治治官意识
厚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