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测量技术报告
地形测量技术的总结报告范文

地形测量技术的总结报告地形测量技术的总结报告范文技术总结报告1一、概述1、任务来源;2、测区概况;3、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4、完成的任务情况。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建设部19xx年颁布的.CJJ8-99《城市测量规范》2、建设部19xx年颁布的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3、国家标准GB/T7929-1995《1:500、1:1000、1:20xx地形图图式》4、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说明*: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来源;等级;坐标系统;2、高程控制:来源;等级;坐标系统;四、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1、选点、埋石;2、观测;3、计算;4、精度统计。
(二)、高程控制测量1、选点、埋石;2、观测;3、计算;4、精度统计。
五、图根控制测量1、选点、埋石;2、观测;3、计算;4、精度统计。
六、地形图测量1、地形图分幅、编号、比例尺、成图方法;2、地形图测绘方法:(1)、碎部测量(2)、形图上高程注记(3)、城区外电力线、通讯线连线表示(4)、测绘房屋综合(5)、天然形成和人工修建的坡、坎的测绘表示(6)、梯田的田坎、陡坎、斜坡表示(7)、河流测绘(8)、花圃、植被表示(9)、其他地物的表示。
3、地形图整饰:(1).地物、地貌,各种管线及各要素的整饰(2).高程各种注记的字体大小,?注记的位置(3).图幅号、方格网坐标、测图者、?测图时间以及图幅外的一切整饰。
七、成果资料的检查八、提交资料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21、完成任务情况:⑴、任务来源:老师下发、测区范围:文科楼、图书馆、音乐楼、美术楼、遵守的技术要求:测量误差必须在允许范围内(5cm)、规范和图式;⑵、施测单位:第四小组、工作起止日期:6-14——6-、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文科楼、图书馆、音乐楼、美术楼。
2、利用资料情况:⑴、利用资料的施测单位、时间;⑵、坐标系统、采用仪器:全站仪、观测方法:先进行控制测量,平差,再进行碎步测量、实测范围:文科楼往下,音乐美术楼,到图书馆;⑶、利用资料的精度情况;⑷、对利用资料的检查分析和技术评价。
XXXX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来凤县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革勒车片)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来凤县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革勒车片)1:2000地形图测量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人:目录第一章测区概况 (2)第二章基准 (2)第三章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第四章作业技术依据及成图方法 (2)一、作业的技术依据 (2)二、成图方法 (3)第五章控制测量 (3)第六章地形图测绘 (3)一、地形图数据采集的方法 (3)二、碎部数据采集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3)三、地形图的编辑与绘制 (13)第七章保证措施 (14)一、质量保证措施 (14)二、安全保证措施 (15)三、工期保证措施 (16)第八章精度统计及质量评价 (16)一、图根点 (16)三、地形图 (17)四、质量评价 (17)第九章提交成果资料 (17)第一章测区概况为满足来凤县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受来凤县国土资源局的委托,乡豹子沟、镇南、陈家沟等12村2015年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项目进行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测区面积108km2。
革勒车乡位于来凤县西北部,东与三胡乡交界,南与旧司乡相连,西与大河镇接壤,北与咸丰县毗邻,地跨东径109°09′—109°18′,北纬29°29′—29°38′,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4.5公里,总面积125.3平方公里。
全乡耕地面积20426亩,其中水田12377亩,旱地8049亩。
乡域内地势呈北高南低,境内群山起伏,溪沟纵横。
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农业盛产水稻、玉米、薯类、豆类等粮食作物和烟叶、茶叶、魔芋、黄连、白术、桔梗、半夏、杜仲、黄柏、干鲜果等经济作物。
全乡现辖革勒车、岩板、豹子沟、陈家沟、镇南、正坪、桑树坪、大地垅、三房沟、土家寨、古架山、葩坪、堰塘、天上坪、板栗坪、白果、桐麻、长太坪17个行政村,167个村民小组,5438户,20421人,居住着土家、苗、汉等8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70%,属典型的少数民族乡。
1:1000带状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张伟拟编:李蕴飞审核:程上宾总工程师:代志国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目录一概述二作业的技术依据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控制测量五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成果资料的检查七结论与建议八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为满足金寨南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受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以下为本次测绘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交通较为便利。
测量区域为上三路至新建206国道段,测区内道路地势起伏比较平缓,通视条件较好,测绘内容主要为道路、房屋、沟渠等,地形测量困难类别为建筑与工业区Ⅰ类。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7人,其中测图组4人,控制组3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5人。
(2)NTS-362RL全站仪2台套(2″)。
(3)SOUTH-DL200电子水准仪1台套(1mm/KM)。
(4)南方S86-T GPS接收机3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计算机3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4点。
(2)导线控制测量测区共施测量导线8256米,导线控制点12个。
(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南方S86-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1000地形图测量,施测带状地形图约为5.3KM。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
1:1000带状地形图测绘技术总结

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测绘测绘技术工作总结项目负责:张伟拟编:李蕴飞审核:程上宾总工程师:代志国安徽省勘查技术院二〇一四年七月目录一概述二作业的技术依据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四控制测量五 1:10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六成果资料的检查七结论与建议八成果资料提交一、概述为满足金寨南路拓宽改造工程设计及施工需要,受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甲方)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金寨南路带状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以下为本次测绘的技术总结。
1、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合肥市肥西县,交通较为便利。
测量区域为上三路至新建206国道段,测区内道路地势起伏比较平缓,通视条件较好,测绘内容主要为道路、房屋、沟渠等,地形测量困难类别为建筑与工业区Ⅰ类。
2、投入的人员和仪器设备(1)本工程投入人员共7人,其中测图组4人,控制组3人;其中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5人。
(2)NTS-362RL全站仪2台套(2″)。
(3)SOUTH-DL200电子水准仪1台套(1mm/KM)。
(4)南方S86-T GPS接收机3台套,平面等级精度为1㎝+1ppm,高程等级精度为2㎝+1ppm。
(5)计算机3台,打印机1台。
3、完成的任务情况(1)E级GPS测量共施测一级GPS网一个,共计4点。
(2)导线控制测量测区共施测量导线8256米,导线控制点12个。
(3)图根控制测量测区利用南方S86-T移动RTK施测图根控制点。
(4)1:1000地形图测量,施测带状地形图约为5.3KM。
二、作业的技术依据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技术规定、协议及合同。
三、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1、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附近有控制GPS点两个(详见下表)。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地形图测量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动手能力,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决实际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以及更好地掌握所有学习过的理论知识。
二、实习任务1、以5秒网中各点为已知点布设单一导线(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
要求导线边为6到8条,边长为100米到150米左右,具体操作过程如下:一是野外选点、埋设标志(木桩及铁钉),画观测略图;二是利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致意左右角,要求测水平角及垂直角,记录要清楚,特别是觇标的高度及仪器的高度要即使量取、三是室内进行解算,求出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三角高程)。
2、以四等水准要求测设水准网,高程系统采用1956不黄海高程系统。
水准点起算为丹东市规划设计院三等水准网点,校墙角III-3(高程为13、430米)3、利用已布设的导线点进行图根二次加密:布设单三角形交会、侧方交会、前方交会、后方交会,各作出一个点并进行解算。
4、测绘山地地形图,比例尺的1:500(根据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定)三、仪器设备1、水准测量:DS3水准仪、水准尺、尺垫。
2、经纬仪导线观测:DJ6光学经纬仪、全站仪、花标、钢卷尺。
四、测区概况本次实习区域为校外实习基地,其地势较为平坦,其中部分地区为耕地、厂矿、居民区、坟地。
植被种类较少,无大型野生动物。
山路略为崎岖,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五、技术要求1、水准测量:⑴方法采用S3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⑵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往返测限差:仪器检校i角⑶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者、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
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
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响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编写人:年月日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1.1 任务来源及目的 (1)1.2 工作量 (1)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 (1)1.3.1 任务的安排 (1)1.3.2 任务完成情况 (2)1.4 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1.4.1 测区概况 (2)1.4.2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3)2 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3)2.1 技术依据 (3)2.2 技术执行情况 (3)2.2.1 坐标系和高程基准 (3)2.2.2 成图比例尺及地形图分幅 (4)2.2.3 时间系统 (4)2.2.4 主要精度指标 (4)2.3 图根控制测量 (4)2.4 1:500地形图的测绘 (5)2.4.1 基本要求 (5)2.4.2 地物、地貌的测绘方法 (5)2.4.3 地形图的编辑 (7)2.5 质量保证措施执行情况 (8)2.6 经验教训及建议 (9)2.6.1 经验教训 (9)2.6.2 建议 (9)3 成果质量说明与评价 (9)4 上交测绘成果及资料清单 (11)....1:500地形测绘技术总结1概述1.1 任务来源及目的为适应…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为城区的规划、税收及土地整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特作如下总结。
1.2 工作量1、布设了GNSS一级控制网点4点;2、施测了GNSS-RTK图根点119点;3、完成1:500全野外数字化测图3.5㎞2。
1.3 任务的安排及完成情况1.3.1 任务的安排1、项目参与人员情况(见表1-1)表1-12、投入的主要仪器设备(见表1-2)表1-23、应用软件情况(见表1-3)表1-31.3.2 任务完成情况按合同要求,本项目于2013年6月10日进场,30天内完成了所有内外业及检查工作,并向业主提交了合格的测绘成果。
地形测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地形测量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地形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等高线等基本概念。
2. 测量仪器的使用:学习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外业测量: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获取地形点的坐标和高程。
4. 内业计算:根据外业测量数据,进行坐标和高程的计算,绘制地形图。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了解实验区域地形特点,熟悉测量仪器操作方法。
2. 水准测量:选择合适的水准路线,安置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
3. 角度测量:利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
4. 距离测量:使用钢尺、皮尺等工具,测量地形点间的距离。
5. 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地形点的坐标和高程。
6. 绘制地形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地形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准测量结果:通过水准测量,获取了地形点的高程,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基础数据。
2. 角度测量结果:通过角度测量,获得了地形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空间信息。
3. 距离测量结果:通过距离测量,获得了地形点间的距离,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距离信息。
4. 数据处理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了地形点的坐标和高程,为绘制地形图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5. 地形图绘制结果: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出了地形图,直观地反映了实验区域的地理特征。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
2.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各种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和请教指导教师,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验结果表明,地形测量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地形测量报告

地形测量报告地形测量是对地球表面的特征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它是地质勘探和地图绘制的基础。
本报告将对地形测量的方法、工具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面测量和遥感测量两种。
地面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和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包括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和测量仪器的使用。
遥感测量则是利用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特征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获取地形信息。
其次,地形测量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测距仪、测高仪、全站仪、GPS定位仪等。
这些工具在地形测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地形测量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城市规划、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表特征,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以某城市规划为例,地形测量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的地势特征、水系分布、土地利用情况等,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地形测量还可以用于资源勘探,通过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地形测量是地质勘探和地图绘制的基础,它通过对地表特征的测量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形测量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地质勘探和地图绘制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报告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地形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地形测量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地形测量的技术水平,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区××镇××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1:20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报告
1、概述
1.1
受重庆市××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重庆市××区××镇××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1:2000地形图测绘工作的任务。
1.2 任务完成时间:2010年×月×日前完成并提交所有资料。
1.3测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区××镇××村、××村,海拔为208-439米,丘陵地貌。
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坡度条件适宜,土质肥力较好,基础水源较好,有公路和机耕道直达项目区,交通条件较好。
2、已有资料利用
2.1重庆市××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提供的1:10000地形图。
2.2重庆市××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提供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资料。
涉及图幅号:××、××。
3、主要作业依据
3.1
CH1002-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2
CH1003-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3.3
GB/T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3.4
CH 2001-9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3.5
CH 8016《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查规程》;
3.6
GB/T7929-199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3.7
重庆市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4、采用系统
4.1 平面系统: 1954年北京坐标系;
4.2 高程系统: 1956年黄海高程系。
5、主要技术要求
5.1 地形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
5.2
基本等高距:等高距为2米;
5.3 高斯正形投影,边长投影至大地水准面上;
5.4 大气折光系数为0.11,中央子午线为105度。
6、控制测量6.1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 GPS在测区范围内做一首级控制网,测图控制可采用GPS RTK 或者经纬仪导线测量,加密控制点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
6.2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可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和GPS高程拟合方式。
7、地形测图7.1测图方法
采用全站仪电子测图或者平板仪白纸测图。
7.2技术要求
(1)测区应包括项目区界线以外50米范围,主要指路、河流、沟、电力线路伸出界线范围外注明其权属单位;
(2)图内界线测至组界;
(3)地形图主要以等高线反映,等高距为2米;
(3)主要沟、渠、道路的材料、宽度、电力线路等级,渠系建筑物和道路建筑物,在图例中加以标示,水库、渠道、桥涵特征高程应在图中表明;
(4)地类界要明确表示,提供各地类的面积表,各地类面积要和测量图上的图斑相对应,地类界范围线应闭合;
(5)准确测出25°以下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实测现状必须与当地国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1:10000最新变更土地利用现状图相符;
8、资料整理和提交成果
1:10000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最新土地利用变更统计台账(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土地统计台账、分坡度面积统计表)、土地详查净耕地系数表、测绘报告(技术设计报告、技术总结报告)、控制成果表(含控制展点图)、1:2000现状地形图、测绘单位资质及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图斑图例及颜色标准按照《土地整理工程设计》2005年版中表9-10、9-11填充,其他图例按地形图图例。
提供所有电子文档(AUTOCAD2006)1套,纸质成果1套。
9、质量管理
(1)
本项目测绘工作应按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量管理、进行质量控制,使测绘产品质量达到合格品要求。
(2)测绘过程中的过程检验由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检查员在进行过程检验时进行技术把关,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作业员、检查员和项目负责人对成果的质量负责。
重庆××勘测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二O一O年×月。